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病因病机】

本病的外因为湿热病邪,内因为脾胃虚弱。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中心。湿与热合,初起热被湿掩,湿重于热,阻遏卫气。因感邪的特性、患儿体质及治疗等因素影响,病变过程中,常常形成湿重于热、湿热并重,或热重于湿的不同病理变化。湿与热邪,一阴一阳,性质相左,相互阻遏,阳气怫郁,湿渐化热,病变过程中常易形成湿热并重,困阻中焦;并因湿热具有弥散、流连之性,可见湿热弥漫三焦,或蒙蔽心包,湿热蕴毒,或留蓄下焦等病理改变。后期大多邪热渐退而正气受伤,常见湿热未净,脾胃未醒。若素体阳虚,或治疗上过用寒凉等,病变过程中也可以导致湿邪伤阳,邪从寒化,湿盛则阳微,转为脾肾阳虚证。

1.湿热浸淫

湿为阴邪,热为阳邪,湿与热合,一阴一阳,胶着难解。小儿脾常不足,湿邪最易困脾,若脾胃虚弱之体,更易因运化失司,湿从内生,且易被外湿侵袭,内外合邪,困遏脾胃。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中心。

2.湿遏卫气

初起湿热侵袭卫气,热被湿掩,湿重于热,常见身热不扬、微恶风;湿为阴邪,最遏阳气,故胸阳不展而胸闷,清阳不升而头晕、乏力;湿困脾胃,脾气失展,运化无力,升降失常,故见食欲不振、恶心欲吐、大便溏烂、小便短少等症。

3.湿热弥漫

病变中湿热阻气,湿渐化热,出现湿热困阻中焦的改变,热邪伤津、湿邪阻气,两者相合,故见身热、汗出而热不退、口渴而不甚欲饮、恶心呕吐、大便溏烂臭秽、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等。湿热病邪具有弥散之性,甚者湿热上犯,蒙蔽心包,出现神识昏蒙,时有谵语等;也可湿热蓄积下焦,气化不利,则小便不利或尿频、尿急、尿痛,或尿少难解,或下肢浮肿,小腹胀痛,腰痛等。甚或湿热弥漫上、中、下三焦,三焦湿热困阻之症并见。

4.湿热蕴毒

湿热中阻,缠绵难愈,日久蕴结难散,渐而化毒,则现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皮肤疮疡肿痛,或黄疸显露等症。

5.伤阴伤阳

湿热阻遏,日久难开,郁极化火化燥,渐至热重于湿,阴液受伤,出现高热、烦躁、呕吐,或黄疸,甚或神昏谵语、四肢抽搐,或便血不止、气随血脱等。若逢阳虚体质,或感邪湿多热少,或过用寒凉治疗,且湿为阴邪,湿盛阳微,病变过程中也可见到湿热从寒而化,阳气衰微的演变,可见身冷汗泄、形寒身疲、心悸头晕、面浮肢肿等。后期常见余邪未净,脾困未解,如低热不退、倦怠乏力、脘腹闷胀、食欲不振、大便溏薄等。 /k8xx5S91wuC/wmY2QujI68ALN0QAoYG3Pqs357cUyrZjCFQTxRv59mjOTbDkT9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