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迷是指以神志不清、意识丧失、窍道闭塞为特征的一种常见而危重的证候,包括中医文献中所称的“神昏”“昏愦”“昏厥”“谵妄”“昏蒙”等神志障碍症状,其发病与心、脑有关,多由热、痰、湿、瘀血、疫毒阻闭清窍,扰乱神明或神明失主所致。昏蒙、嗜睡、神志时清时昧者较轻,昏迷、昏聩、不省人事、昏不知人者为重。昏迷可作为危重急症单独存在,如中暑、猝冒秽浊等,但大多见于时行热病、惊风、癫痫、水肿、消渴、厥证、脱证、疫毒痢、薄厥、中风、痰证、喘逆、消渴、癃闭、鼓胀、中毒、头部内伤、电击伤等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而出现的一种危重证候。
昏迷一证首见于《症因脉治》。历代医籍中尚有诸多名称,如《黄帝内经》称“不知人”,《伤寒论》有“不识人”之称,《伤寒论·张仲景序》虽有“昏迷”一名,但其含义不同,《诸病源候论》称“惛塞”,《伤寒明理论》称“神昏”,《仁术便览》称“昏迷不醒”“不省人事”,《温热经纬·外感温热篇》称“神迷”“昏愦不知人”等。
根据昏迷的发病特点、证候表现,现代医学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脑膜炎、脑出血、颅脑外伤、高血压脑病、颅内占位性病变、癫痫等,急性传染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出血热、败血症等,代谢性及内分泌性疾病如糖尿病、尿毒症、肝昏迷等,中毒性疾病如一氧化碳中毒、有机磷中毒等,物理因素如电击伤、热射病等,出现昏迷症状时,可参考本证进行急救处理和辨证论治。
有关昏迷的最早记载,可上溯到《黄帝内经》,如《素问·厥论》之“或令人暴不知人,或至半日,远至一日乃知人者”,《素问·大奇论》之“有暴厥者,不知与人言”,《素问·至真要大论》之“暴喑心痛,郁冒不知人”,《素问·谬刺论》之“而形无知也,其状若尸,或曰尸厥”等,均详细描述了昏迷的主要症状,而且对昏迷的原因又有一定的认识,如《素问·热论》认为由阳明热盛所致,《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由火热扰乱神明所致,《素问·厥论》认为由阴阳之气逆乱所致,《素问·谬刺论》认为系邪气客于五络所致,并有针刺隐白、涌泉、中冲、神门等穴位的急救方法。
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对外感疾病昏迷证治有详细的描述,如其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中对热入血室出现的谵语,以刺期门穴的方法泄热,在《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中对三阳合病而阳明热盛的谵语予白虎汤使其里热得解,以及对阳明腑实引起的谵语、循衣摸床,热结旁流引起的下利谵语,分别应用大、小承气汤清泻阳明腑实的治法,其对热病昏迷创立的“清热”“攻下”两大法则,对后世影响颇大,至今犹不失其临床价值。
汉代以后的医家对昏迷的辨证、治疗、分类、鉴别又有了更多的认识,晋代葛洪在《肘后备急方》对卒中、尸厥、卒客、忤死、中恶等昏迷症状均有记载,并有治卒中恶死时用“灸鼻下人中三壮”、治中风“若不识人者,灸季胁头各七壮”的方法。隋代《诸病源候论》对脏腑杂病及外感热病的昏迷,对其症状、病因记述详尽,其在“惛塞候”中认为由“阴阳不和”或“阴阳之气不足所致”,其在“伤寒谬语候”中分析了外感重发其汗、胃肠燥结、热入血室谵妄的症状及预后转归,并明确了昏迷的病位在心,以吐、下攻其热毒的治疗方法,其在“伤寒心痞候”中云:“若热毒乘心,心下痞满,而面赤目黄,狂言恍惚者,此为有实,宜速吐下之。”唐朝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对多种神昏病证进行了鉴别,如“风懿”之“奄忽不知人”“风痱”之“智乱不甚”“风眩”之“语狂错,眼目霍霍,或言见鬼,精神昏乱”,特别是在“消渴门”中对消渴病昏迷的前驱症状作了详细地记载,云:“内消之为病,当由热中所作也”“四肢赢惙,不能起止,精神恍惚,口舌焦干而卒”。宋代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不仅记载了内忤与中风昏不知人的鉴别,而且对中暑“使人噎闷,昏不知人”及其急救方法亦有阐发。金元时期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中明确提出“神昏”一词,其含义是“神志不清”“神昏不知所以然”。《脉因证治》对“中暑”“尸厥”昏迷亦作了论述。陶华对瘀血昏迷病机已有阐发,其在《伤寒六书》有:“神昏语短,眩冒迷狂,烦躁漱水,惊狂谵语……皆瘀血证也。”
及至明代,对昏迷的病因、辨证论治认识较为丰富,秦景明在《症因脉治·外感口噤不语》中指出昏迷由热、风、痰互结上蒙清窍为患,其有“内有积热,外中风邪,经络不通,发热自盛,热极生痰,上熏心肺,神志昏迷,则不语之症作矣”的记载。张浩《仁术便览》已记载用通关散、稀涎散、祛涎散治猝中风邪“昏迷不醒”。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对内伤昏迷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论述了“营卫气脱”“太阴脏气之脱”“肝脾之气败”“冲任气脱”的病理机制,并对昏迷寒热虚实辨证及治疗有一定的认识。薛立斋、万全已记载“血迷”“昏冒”等证医案。经过严用和、王履、秦景明、张浩、张景岳、僧人继红等大家的论述,使外感中暑,内伤诸疾如血证、血厥、心火暴甚、湿痰所致昏迷的辨证论治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清代温病学说的兴起,对于热病昏迷的认识更为丰富,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叶天士创立了卫气营血理论,对辨别热病昏迷的传变途径、辨证论治均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其将热灼营阴、心神被扰、热盛逼血、躁扰昏狂等证机作为温病营血辨证的重要标志,其在《温热论》言:“外热一陷,里络就闭,非菖蒲、郁金等所能开,须用牛黄丸、至宝丹之类以开其闭,恐其昏厥为痉也。”“湿热熏蒸,将成浊痰蒙蔽心包”“瘀血与热为伍,阻遏正气,遂变如狂发狂之证。”《温热经纬·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亦有“夏令受热,昏迷若惊,此为暑厥,即热气闭塞孔窍所致”之说。林珮琴《类证治裁》对昏迷脱证已有专论,其对脱阳、脱阴、阴阳俱脱、内闭外脱的论述颇为精辟。他如吴塘、薛生白、王孟英、杨栗山、陈平伯、余师愚、俞根初、雷丰等温病大家对热病昏迷的辨证论治均作了较为深入的研讨。这一时期在热病昏迷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研了诸多治法和方剂。如杨栗山《伤寒温病条辨》之大复苏饮、增损三黄石膏汤,俞根初《通俗伤寒论》之增减黄连泻心汤、导赤清心汤、犀羚三汁饮、变通承气诸方。
昏迷属于心、脑病证。心藏神、主神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皆与心有关;脑为元神之府、为清窍所在,亦主精神思维活动,正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言:“头者,精明之府。”故凡病邪扰及神明,或阻闭窍机,以及阴竭阳脱,心神耗散,神无所依,均可导致昏迷。
1.实证昏迷
热邪、疫毒、暑热等时邪及秽浊之气为外感昏迷的主要病因。热为阳邪,其性炎上,易生风动血;疫毒致病发病急骤,更易内陷心包;暑邪独见夏令,其性炎热、升散、易伤津耗气;浊邪黏滞,最易闭阻气机。《灵枢·邪客》曰:“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若感受温热疫毒之邪,热毒炽盛,传变入里,由气及营,内陷心包;或温热之邪,由肺卫逆传心包;或热结阳明,因“胃络通心”,热扰神明;或酷暑之季,暑热内扰,“暑喜归心”,内陷心包;或感受湿热之邪,湿邪弥漫、蔽郁清窍,化燥入营入血、热闭心包;或猝冒秽浊之气,闭阻气机,清窍失利,均可发生昏迷之证。湿热之邪外袭,弥漫上焦,蒸酿津液为痰,或因正虚痰浊内生,遮蔽神明、蒙蔽心包;或痰浊内蕴,郁而化热,痰热互结,上蒙清窍,神明不用,发为昏迷。邪热炽盛,内陷心营,与痰浊、瘀血交阻,闭阻心窍,或痰瘀互结、蒙蔽心包,或瘀热相合,堵塞心窍;或热蕴下焦、下焦蓄血,均可导致昏迷。
2.虚证昏迷
心脾两虚而肝阳偏亢,脑神受累,元神失控;或肝肾阴虚,一则水不涵木,一则阴虚阳亢,而致风动,脑神失养、窍络弱闭,均可导致昏迷。素体羸弱,久病元气耗竭,或感邪太重、邪盛正衰,或邪已去而正将亡,以致阳气欲脱或真阴欲竭,阴阳衰微,神无所依,心神耗散而致昏迷。也可由热邪闭阻心包,由闭转脱,阴竭阳亡而成昏迷脱证。
1.分辨外感与内伤
外感热病及某些内伤杂病严重阶段,均可出现昏迷,其昏迷程度有所不同。
(1)外感昏迷多由邪热扰心所致,随病情加剧,逐步演变而来。热闭心包,症见高热、烦躁,其昏迷程度深,常表现为昏迷谵妄,或昏愦不语,或循衣摸床,或撮空理线,或斑疹、衄血。热结胃肠,症见昏迷,兼有烦躁谵语,日晡潮热,大便秘结,腹满而痛。湿热痰蒙,症见昏迷程度较浅,呈似清非清,时明时昧状态,间有谵语,兼有身热不扬、胸闷恶心,舌苔白腻或黄腻厚浊。瘀热交阻,夏季气候炎热之时症见身灼热,昏迷谵语或其人如狂,少腹硬满急痛,口唇爪甲紫暗。中暑昏迷,症见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兼有面赤、烦闷。急黄昏迷,早期症见性格和情绪改变,如烦躁不安、嗜睡,随后进入昏迷,伴有黄疸迅速加重、加深。
(2)内伤昏迷多由清窍闭塞所致,多为癫痫、厥证、脱证,以及水肿、消渴、喘逆等发展到严重阶段而出现的一种危急证候,常突然发作,有原发疾病史。癫痫昏迷,症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伴有抽搐,少顷即苏醒如常,发无定时、反复发作。水肿昏迷,症见尿少或尿闭,或有全身水肿,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口中气秽,嗜睡或昏迷。消渴昏迷,早期见尿多、恶心呕吐、视力减退、头痛,继而出现谵语,甚或昏迷,兼有四肢厥冷、脉微欲绝。
2.识别特殊症状及舌象
(1)神志异常:一般昏蒙、嗜睡、神志不清时昧者,为昏迷轻证;昏迷、昏愦、不省人事、昏不知人,为昏迷重证。临证需了解昏迷的程度、神志症状出现的久暂,以及伴随症状。昏迷程度较深,多为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或呼之不应,多系温病热陷心营、热闭心包,或逆传心包所致;昏迷程度较浅,多为神志昏蒙、表情淡漠,时清时昧、似醒似寐,或半明半昧,多系湿热痰蒙心包所致;神昏谵语、烦躁不已,多系热结胃肠、阳明腑实所致;昏迷谵语,或其人如狂,多系瘀热交阻所致。对昏迷程度极深的心神耗散之脱证,当根据伴有症状、舌象而推断属亡阴证候还是亡阳证候。神昏轻者为一过性短暂的神志丧失,多为昏厥或晕厥,如突然出现头晕仆倒,面白、大汗淋漓、不省人事,为晕厥;发于暴怒或哭闹气逆,昏倒时口噤握拳,为气厥。
(2)发热:高热灼手、身热夜甚,多为温病热陷心营之热闭心包、热盛动风、逆传心包、邪犯肝心证;身热不扬,多为湿闭诸证;日晡潮热,为热闭之热结肠胃、阳明腑实证;发热面赤,伴躁扰如狂、喉间痰鸣,为痰火上蒙清窍之证;至于脱证亡阴者,亦可见面红身热,但伴津伤阴竭之症。
(3)抽搐:抽搐风动、频繁有力,多为热闭心包、热盛动风、邪犯心肝、心肝亢盛证;猝然抽搐、口吐白沫、声高息粗,为痰闭之痰火上蒙、痰火扰神之证;瘛疭抽搐,或单以口角、眼角、肢体抽搐,伴颜面口唇青紫,舌质紫暗或见瘀点,为瘀闭之瘀阻脑络证;猝然昏仆,抽搐力弱,或仅头部下垂、四肢无力,面色苍黄,舌质淡而胖嫩,苔白,脉弱,为虚闭之心脾两虚证;猝然昏仆,瘛疭或强直、抽风无力,手足心热、舌光红欠润、脉弦数无力,为虚闭之肝肾阴虚证。
(4)舌象:舌质红绛,多为温病热入心营,或肝肾阴虚,或亡阴之证;舌苔白腻或黄腻垢浊,为湿闭、痰闭诸证;舌苔黄厚干燥,或焦黑起芒刺,为热结肠胃、阳明腑实之证;舌质深绛带紫暗,为瘀热交阻之瘀闭;舌质紫暗,或见瘀点,为瘀闭之瘀阻脑络、热蕴下焦、下焦蓄血证;舌质淡胖、边有齿痕,为痰闭之痰浊蒙蔽清窍、浊闭之浊阴上逆、虚闭之心脾两虚证。
1.热闭
外感时邪,由表入里,由卫及气,蕴结胃肠,“胃络通心”,热邪上扰清窍,神明失用而致昏迷。胃肠热结,扰乱神明,则见躁扰不宁、恍惚、昏谵。阳明热邪蕴久不衰,或湿邪痰浊从热化、燥化,又可由气分及营,使病变转化为热闭心包或肝风夹痰火闭阻心窍。此外,年幼体弱或心营素虚,热邪可由肺胃径入心包,而成逆传心包之证。
2.湿闭
湿热郁蒸气分,上中下三焦俱病、湿浊蒙上、清窍壅塞,则见头胀神迷;肠道湿郁气结、传导失常、蔽郁清窍,则见神志如蒙;湿热下注小肠、蕴结膀胱,则见小便不利;湿热客犯大肠、阳明腑实,则见便秘或热结旁流;湿热酿痰、蒙蔽心包,则见神志昏昧。
3.痰闭
湿热之邪外袭,弥漫上焦,蒸酿津液为痰,或内伤饮食,损伤脾胃,脾失健运,酿湿生痰,致成痰浊蒙蔽清窍之证,则嗜睡懒言、神志模糊、语言错乱或昏不知人。痰湿化热化火,痰热互结,上蒙清窍,神明不用,发为烦躁不寐、躁妄如狂。
4.浊闭
脾肾阳虚,湿浊内阻,清阳不升,水湿浊气上逆,清阳被蒙,则见嗜睡、昏迷。或猝冒秽浊之气,郁闭气机,清阳受阻,清窍失利,故见猝然闷乱;浊邪害清,清窍被蒙,则昏不知人。
5.瘀闭
温热病证,邪热内陷,内陷心营,与痰浊、瘀血交阻,闭阻心窍,即《通俗伤寒论》之“热陷包络神昏,非痰迷心窍,即瘀阻心孔”;或痰瘀相合,堵塞心窍;或热入血室、瘀热结于下焦,或脑络瘀阻,均可导致昏迷。
6.虚闭
心脾两虚而肝阳偏亢,脑神受累,元神失控,则见昏仆、神志昏愦;肝肾阴虚,一则水不涵木、一则阴虚阳亢,而导致风动,出现抽搐等症;肝肾阴虚、脑神失养、窍络弱闭,则见失神、语謇。
7.脱证
素体羸弱,久病元气耗竭,或感邪太重、邪盛正衰,或邪已去而正将亡,以致阳气欲脱或真阴欲竭,阴阳衰微,神无所依,心神耗散而致昏迷。也可由热邪闭阻心包,由闭转脱,阴竭阳亡而成昏迷脱证。
昏迷为危急重症,遵“急则治其标”原则,当以开窍等治标之法为主以急救,再根据不同病因、病机进行救治。开窍、固脱是治疗昏迷的两大法则,针对“扰”“蒙”“闭”的不同病机,开窍法通过清心、清营、泻火、涤痰、泄浊、芳香、通闭、行气、活血、温散等具体治法得以实现;针对心神耗散的病机,固脱法系通过救阴敛阳、回阳救逆的治法得以体现。
在分清外感热病昏迷和内伤杂病昏迷的基础上,应特别重视及早确定昏迷的性质,根据热闭、湿闭、痰闭、浊闭、虚闭、脱证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治疗,如清热解毒、清营凉血、豁痰化湿、清暑泻火、辟秽解毒等治本之法。如热陷心包证,须重视使心包之热透出气分而解之清营、分利、理气法的应用;如热闭逆传心包之证,热邪煎灼心阴,津液亏虚,血受煎熬,涩滞行迟,可形成瘀血,加重气机闭阻,故在清营、养阴、涤痰开窍之中又须加活血化瘀之品,以宣畅气机,导包络之热外透。若伴有抽搐风动症状,又当配合凉肝息风、镇肝息风、泻肝息风、抑肝息风诸法;若属胃热上冲于心、神志被扰,法当攻下。
1.热闭用药
温热之邪内陷心包,症见高热烦躁、昏迷程度较深等,治宜清热凉营,开窍醒神,清营凉血,药用水牛角、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白茅根等;清热解毒,药用黄连、黄芩、龙胆草等;祛邪透邪,药用金银花、连翘、薄荷等;芳香开窍,药用郁金、石菖蒲、麝香、冰片等;涤痰开窍,药用天竺黄、竹沥、胆南星、竹茹、清半夏等;清心开窍,药用淡竹叶、栀子、白茅根、黄连等;降泄气机,药用大黄、茯苓等;息风止痉,药用钩藤、僵蚕、地龙、蜈蚣、全蝎等;并可根据病情灵活选用安宫牛黄丸、紫雪、至宝丹、牛黄清心散等。热结肠胃、阳明腑实,症见昏迷、烦躁谵语、日晡潮热、大便秘结等,治宜攻下逐邪,清热开闭。峻下热结,药用生大黄、芒硝、二丑等;下气除结,药用姜厚朴、枳实、葶苈子等;清热开闭,药用黄连、羚羊角、栀子、郁金等。
2.湿闭用药
气分湿热不解、酿成痰浊蒙蔽心包,症见神志昏蒙、身热不退等,治宜清热化湿,豁痰开窍,芳香开窍,药用石菖蒲、郁金等;豁痰开窍,药用竹沥、姜汁、玉枢丹等;清利湿热,药用栀子、牡丹皮、连翘、竹叶、蚕沙等;淡渗利湿、导湿下行,药用泽泻、灯心草、茯苓等。上中下三焦俱病,泌别失职,湿浊上壅,蒙蔽心神,症见神迷、呕恶、尿闭等,治宜先芳香开窍,醒神苏神,药用苏合香、青木香、安息香、麝香、沉香等;继用淡渗分利,药用茯苓皮、猪苓、泽泻、淡竹叶、通草等以渗湿于下,恢复小肠泌别功能。湿久郁结于下焦、湿邪弥漫、蔽郁清窍而见神志如蒙,治宜宣通气机,清化湿浊。化浊,药用蚕沙、白蔻仁、猪苓、泽泻、茯苓等;宣通气机,药用皂荚子、桔梗、杏仁等。湿热化燥内陷心包而出现神昏、窍闭、谵语者,治宜泄浊开窍。清心开窍,药用水牛角、生地黄、牛黄等;凉营开窍,药用玄参、竹叶卷心等;芳香开窍,药用麝香、郁金等;泄浊开窍,药用栀子、滑石、白蔻仁等;豁痰开窍,药用胆南星、竹沥、清半夏等。如《温热经纬·湿热病篇》:“湿热证,壮热口渴,舌黄或焦红,发痉,神昏谵语或笑,邪灼心包,营血已耗。宜犀角、羚羊角、连翘、生地、玄参、钩藤、银花露、鲜菖蒲、至宝丹等味。”
3.痰闭用药
湿热之邪外袭,弥漫上焦津液蒸酿为痰,或内伤饮食,损伤脾胃,脾失健运,酿湿生痰,致成痰浊蒙蔽清窍,症见嗜睡懒言、神志模糊、语言错乱或昏不知人等,治宜涤痰开窍,温燥化痰,药用清半夏、陈皮等;分利化痰,药用茯苓、白术、泽泻等;开窍醒神,药用菖蒲、郁金等;益气祛痰,药用人参、党参、甘草等。痰湿化热化火,痰热互结,上蒙清窍,神明不用,症见烦躁不寐、躁妄如狂等,治宜清热化痰,开窍醒神。燥湿祛痰,药用陈皮、清半夏、竹沥、胆南星、黄芩、海蛤壳等;清热燥湿,药用黄连、龙胆草等;开窍醒神,药用石菖蒲、郁金、胆南星等;息风止痉,药用钩藤、全蝎、僵蚕等。
4.浊闭用药
脾肾阳虚,湿浊内阻,水湿浊气上逆,清阳被蒙,症见嗜睡、昏迷等,治宜温补脾肾,泻浊开窍。温补脾肾,药用制附子、干姜、肉桂等;泻浊,药用大黄、二丑、商陆等;分利湿浊,药用茯苓、车前子、泽泻、猪苓等;燥湿化浊,药用清半夏、陈皮等;开窍醒神,药用郁金、石菖蒲、藿香等。或猝冒秽浊之气,郁闭气机,清阳受阻,清窍失利,症见猝然闷乱、甚或昏不知人等,治宜芳香辟秽、利气开窍。芳香化浊,药用藿香、佩兰、白豆蔻等;渗湿化浊,药用薏苡仁、滑石、茯苓等;利气化湿,药用姜厚朴、槟榔等;豁痰利气,药用白芥子、杏仁等;开窍醒神,药用郁金、石菖蒲等。
5.瘀闭辨识
温热病证,邪热内陷心营,与痰浊、瘀血交阻,闭阻心窍,症见周身灼热、神志不清、谵妄等,治宜活血化瘀,清热开窍。活血,药用桃仁、红花、赤芍、丹参、牡丹皮等;清热凉血,药用水牛角、生地黄、白茅根、淡竹叶、连翘心等;涤痰开窍,药用竹沥、石菖蒲等。
6.虚闭辨识
心脾两虚而肝阳偏亢,脑神受累,元神失控,症见昏仆、神志昏愦等,治宜补益心脾,开窍息风。健脾益气,药用人参、党参、白术等;养心宁神,药用茯神、柏子仁等;涤痰开窍,药用陈皮、清半夏等;开窍醒神,药用郁金、石菖蒲等;息风,药用天麻、全蝎、僵蚕等。肝肾阴虚,水不涵木,或阴虚阳亢,脑神失养、窍络弱闭,症见失神、语謇等,治宜滋补肝肾,开窍苏神。补肝,药用白芍、熟地黄、阿胶等;补肾填精,药用龟甲、鳖甲等;养血通络,药用络石藤、当归等;养心,药用远志、龙骨等;开窍,药用石菖蒲、郁金等。
7.脱证辨识
素体羸弱,久病元气耗竭,或感邪太重、邪盛正衰,或邪已去而正将亡,以致阳气欲脱或真阴欲竭,阴阳衰微,神无所依,心神耗散而致昏迷,治宜救阴敛阳,或回阳救逆。益气,药用人参、党参等;温阳,药用制附子、干姜、肉桂等;敛阴,药用五味子、山萸肉、麦冬、黄精等。
以虚实为纲,病因为目,条辨论治。
1.热入心营,热闭心包
主症:高热昏迷,烦躁不宁,谵妄或昏愦不语,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溲黄便结,舌质红绛,齿垢唇焦,脉数。
治法:凉营泄热,清心开窍。
方药:清宫汤加减送服安宫牛黄丸。水牛角、连翘心、玄参心、黄连心、白茅根、淡竹叶、石菖蒲,以及安宫牛黄丸。正合“邪气久留,舌绛苔少,热搏血分者,加味清宫汤主之;神识不清,热闭内窍者,先与紫雪丹,再与清宫汤”(《温病条辨·中焦篇》)之意。
随症加减:神昏较著,合用至宝丹;兼见胸腹灼热、大便秘结,加大黄、姜厚朴,或合用调胃承气汤;筋脉拘急、两目上视、颈项强直,加钩藤、牡丹皮、羚羊角。
2.热闭心包,热盛动风
主症:灼热躁扰,四肢抽搐或角弓反张,神志昏迷,溲黄便干,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热凉营,泻肝息风。
方药:羚角钩藤汤加减送服紫雪。羚羊角、生地黄、金银花、钩藤、全蝎、桑叶、菊花、大黄、石菖蒲,以及紫雪。
随症加减:抽搐频繁、难以控制,加僵蚕、蜈蚣;躁扰不安、昏迷较著,加安宫牛黄丸、至宝丹;喉中痰壅、神昏较著,加竹茹、胆南星;身热夜甚、舌绛,加牡丹皮、白茅根、玄参心、赤芍。
3.邪热内陷,逆传心包
主症:身热灼手,四肢厥冷,昏愦不语,舌謇短缩,舌质红绛、苔黄燥,脉细滑数;可兼有风温、肺炎喘嗽、痄腮、水痘、手足口病等原发疾病的症状。
治法:清心凉营,豁痰开窍。
方药:清营汤加减。药用水牛角、生地黄、玄参心、竹叶心、金银花、连翘心、黄连、丹参、麦冬、胆南星、清半夏等。
随症加减:喉中痰鸣、泛吐痰涎,或昏愦不语较著,加竹沥、瓜蒌;身热较著,加金汁、人中黄;昏迷甚者,加鲜荷叶、石菖蒲、莲子心;若见咳喘为肺炎喘嗽并发者,可合用三黄石膏汤;若皮肤有丹毒、疔疮、疱疹,可合用清瘟败毒饮。
4.急黄并发邪犯心肝
主症:黄疸迅速加重,或猝见身黄如金,高热烦渴,胸腹胀满,嗜睡,神昏,抽搐,甚或衄血、便血,或肌肤发斑,舌质红、苔黄腻。
治法:利湿退黄,清心开窍,凉肝息风。
方药:茵陈蒿汤合羚角钩藤汤加减送服至宝丹。茵陈蒿、大黄、栀子、羚羊角、钩藤、天麻、车前子、僵蚕、水牛角,以及至宝丹。
随症加减:神昏较著,可合用安宫牛黄丸;便血,加槐花、地榆炭;肌衄,加茜草、藕节、桃仁、白茅根;大便黏滞、小便深黄,加虎杖、龙胆草、滑石。
5.湿热疫毒,客犯肝心
主症:猝见高热烦渴,腹痛剧烈,痢下脓血,神昏谵语或神志不清,反复抽搐,频频呕吐,谵妄躁扰,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数。
治法: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营降浊,开窍息风。
方药:黄连解毒汤合白头翁汤加减送服至宝丹。黄连、黄柏、黄芩、栀子、白头翁、秦皮、大黄、赤芍、牡丹皮、地龙,以及至宝丹。
随症加减:抽搐频繁,加全蝎、钩藤、僵蚕;呕吐频繁、昏蒙,加用玉枢丹;神昏较著,加安宫牛黄丸、紫雪;腹胀、不矢气,可改用调胃承气汤。
6.冒受暑邪,郁闭清窍
主症:烈日暴晒后突见头晕、头痛,胸闷身热,面赤气粗,甚或猝然仆倒、昏不知人。
治法:清心开窍,解暑益气。
方药:白虎加人参汤加减送服紫雪。生石膏、知母、人参、甘草、金银花、西瓜翠衣、鲜竹叶,以及紫雪。
随症加减:口渴恶心作呕,全身酸痛不适,加藿香、佩兰、青蒿、鲜荷叶;神昏较著,加安宫牛黄丸;四肢肌肉抽搐、痉挛、转筋,加木瓜、钩藤、蚕沙。
7.热结肠胃,扰及神明
主症:高热或日晡潮热,面目俱赤,声重气粗,神昏谵语,或扬手掷足,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或下腐臭,舌质红、苔黄燥或焦黄或起芒刺,脉沉实有力。
治法:峻下热结,清泻阳明。
方药:大承气汤加减。药用大黄、芒硝、枳实、姜厚朴等。
随症加减:神昏、躁扰明显,可加服安宫牛黄丸;服后若大便不解,可用调胃承气汤;神昏舌短、内窍不通、饮不解渴,可用白虎承气汤;若循衣摸床、舌卷囊缩、舌起粗大红刺明显,可合用凉膈散;壮热口渴喘息,可用麻杏甘石汤合凉膈散;若出现高热神昏、肢厥等“热深厥深”者,可改用桃核承气汤。
8.心肝亢盛,肝风内动
主症:猝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两手握固,抽搐频繁有力,或见僻不遂,面红目赤,烦躁不宁,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数有力。
治法:清心凉肝,息风开窍。
方药:千金龙胆汤合羚角钩藤汤加减。药用龙胆草、黄芩、大黄、羚羊角、钩藤、茯苓、郁金、天麻、僵蚕、白芍。
随症加减:抽搐较著者,加牛黄、全蝎、蜈蚣;喉中痰鸣、昏迷较著,加黄连、胆南星、天竺黄、石菖蒲;身热烦躁,加栀子、青黛;面红目赤、大便秘结,加芒硝、二丑;舌质红绛、肌肤发斑,加水牛角、牡丹皮。
9.热毒燔盛,疫毒攻心
主症:高热不退,昏愦如迷,或谵语妄言、循衣摸床,或郁冒直视,或下利臭秽,或吐衄发斑,或遍身青紫,四肢厥冷,舌质红绛或深绛,脉细微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清营,清心开窍。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药用生石膏、生地黄、水牛角、黄连、栀子、黄芩、知母、赤芍、玄参、牡丹皮、连翘、淡竹叶。《温热经纬·疫病篇》中“昏闷无声者,心之气出于肺而为声,窍因气闭,气因毒滞,心迷而神不清,窍闭而声不出,宜本方增石膏、犀角、芩、连,加羚羊角、桑皮”之论,临证可资参考。
随症加减:斑疹色青紫,宛如浮萍之背者,宜加紫草、桃仁、红花、归尾;抽搐,加钩藤、全蝎、地龙。
1.湿热蒙蔽清窍
主症:神志昏蒙、似清似昧或时清时昧,时有谵语,语言不利,身热不退或朝轻暮重,胸脘痞闷,时有呕恶,舌苔垢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治法:清热化湿,豁痰开窍。
方药:菖蒲郁金汤加减。药用石菖蒲、郁金、胆南星、天竺黄、竹沥、姜汁、金银花、连翘、牡丹皮、栀子、菊花、滑石等。
随症加减:身热不退、烦躁,可合用至宝丹;昏愦、舌苔厚腻,可合用苏合香丸;神志昏蒙、呕恶不食、口干而不欲饮、舌苔白腻,可用茯苓汤合安宫牛黄丸,或遵“湿热上焦未清,里虚内陷,神识如蒙,舌滑,脉缓,人参泻心汤加白芍主之”(《温病条辨·中焦篇》)之意;神志如蒙、小便不通、少腹硬满、大便不通、舌苔垢腻,加猪苓、茯苓、寒水石、晚蚕沙、皂荚,或合用宣清导浊汤;抽搐,加钩藤、僵蚕、全蝎,或合用止痉散。
2.湿重于热,湿浊蒙上
主症:热蒸头胀,呕逆神迷,小便不通或尿闭,渴不多饮,舌苔白腻。
治法:先进芳香开窍,继而淡渗分利。
方药:苏合香丸、茯苓皮汤。先予苏合香丸芳香开窍、通窍启闭苏神,药用白术、青木香、犀角(用代用品)、香附子、朱砂、诃黎勒、白檀香、安息香、沉香、麝香、丁香、荜茇、龙脑、苏合香、乳香。继而给予茯苓皮汤淡渗除湿、宣通水道,药用茯苓皮、薏苡仁、猪苓、大腹皮、白通草、淡竹叶。此治疗正合“吸收秽湿,三焦分布,热蒸头胀,身痛呕逆,小便不通,神识昏迷,舌白,渴不多饮,先宜芳香通神利窍,安宫牛黄丸;续用淡渗分消浊湿,茯苓皮汤”(《温病条辨·中焦篇》)之意。
随症加减:干呕,或呕吐,加竹茹、清半夏、郁金;头痛而晕、视力朦胧,甚或神昏痉厥,当急予导赤散合加味虎杖散;痰涎涌盛、气急而喘、烦躁不能平卧,可用刘河间倒换散(《宣明论方》)。
3.湿滞大肠,湿蒙窍阻
主症:神志如蒙,大便不通,少腹硬满,舌苔垢腻。
治法:宣通气机,清化湿浊。
方药:宣清导浊汤。猪苓、茯苓、寒水石、晚蚕沙、皂荚子。
随症加减:少腹胀满拘急、不矢气,系肠腑湿郁较甚,加杏仁、瓜蒌、槟榔;神志昏蒙较甚,合用苏合香丸。
1.痰浊蒙蔽清窍
主症:初见嗜睡,懒言;继而神志模糊,言语含混,瞪目直视,甚则渐至昏不识人。昏迷后多无发热,可见面色晦滞,静而不烦,喉中痰声辘辘,口角流涎,胸闷呕恶,舌苔白腻或灰腻,脉沉滑或濡缓。
治法:涤痰开窍。
方药:涤痰汤加减送服苏合香丸。陈皮、清半夏、茯苓、胆南星、枳实、竹茹、石菖蒲、人参、郁金、远志,以及苏合香丸。
随症加减:抽搐频繁,加蜈蚣、全蝎、钩藤;精神恍惚,加珍珠母、磁石;失神,加琥珀、茯神;痰涎壅盛,加白金丸;兼纳差便溏,加用四君子汤。
2.痰迷清窍,痰火扰神
主症:初见神志错乱,胡言乱语,躁扰如狂;渐至昏迷,或猝然昏仆抽搐,呼吸气粗,声高息粗,喉中痰鸣,或口中有声,溲黄便秘,面红目赤,烦躁不安,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泻肝火,化痰宁神,开窍醒神。
方药:竹沥达痰丸合黄连温胆汤加减送服牛黄抱龙丸。青礞石、全蝎、大黄、桃仁、天麻、清半夏、胆南星、钩藤、石菖蒲、黄连、竹茹、人工牛黄,以及牛黄抱龙丸。
随症加减:喉中痰壅、痰黄黏稠、大便秘结,加瓜蒌、海蛤壳;狂躁、便秘,可用生铁落煎汤送服礞石滚痰丸;抽掣频繁,加石决明、白僵蚕;舌强语謇、僻不遂,加石决明、白附子、黛蛤散。
1.浊阴上逆
主症:面色晦滞,头晕头痛,视力障碍,恶心呕吐,口中气秽,胸闷腹胀,肢冷畏寒,尿少浮肿,大便不爽,意识由嗜睡迷蒙渐转昏迷,舌淡体胖、苔垢腻,脉沉迟,甚或抽搐、衄血。
治法:温补脾肾,泻浊开窍。
方药:温胆汤合温脾汤加减送服苏合香丸。大黄、制附子、干姜、人参、清半夏、竹茹、枳实,以及苏合香丸。
随症加减:腹中冷痛、便溏、苔白腻或白滑,去大黄,加吴茱萸、肉桂;浮肿、尿少或尿闭,加车前子、泽泻、猪苓、二丑;呕吐甚者,加清半夏、砂仁、生姜,或合用玉枢丹;吐甚不能服药者,可先用苏叶、黄连煎水小量频服,或改用半夏泻心汤水煎冷服,或用大黄、制附子、牡蛎煎汤保留灌肠。
2.浊毒闭神
主症:神志时昏时清,谵语,烦躁不宁,口气秽浊,舌暗、苔灰腻,脉沉弦。
治法:解毒泄浊,开窍苏神。
方药:菖蒲郁金汤加减送服玉枢丹。牡丹皮、栀子、连翘、郁金、石菖蒲、竹沥、淡竹叶、灯心草,以及玉枢丹。
随症加减:胸脘痞闷、舌苔厚腻,合用苏合香丸;兼抽搐风动,可合用止痉散。
3.猝冒秽浊
主症:猝然闷乱,昏晕不知人,面青肢冷,腹部胀满,呕恶吐逆,口噤不语,或妄言妄见,舌上紫、苔白如积粉,脉沉细而微,或忽大忽小。
治法:芳香辟秽,利气开窍。
方药:芳香辟秽汤送服玉枢丹。藿香、佩兰、豆蔻仁、薏苡仁、白芥子、滑石、郁金、姜厚朴、杏仁,以及玉枢丹。
随症加减:便溏,加党参、白术、肉豆蔻;腹痛,加肉桂、小茴香。
1.瘀阻脑络,扰乱神明
主症:神志昏迷或如痴呆或错乱,头部刺痛或久痛不愈,瘛疭抽搐,或单以口角、眼角、肢体抽搐,或大便坚如羊屎,形体消瘦,肌肤枯燥色紫,颜面口唇青紫,舌质紫暗,或见瘀点,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开窍通闭。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药用桃仁、红花、赤芍、乳香、没药、血竭、当归、老葱、生姜等。
随症加减:神昏窍闭,加石菖蒲、郁金,或加服紫雪;痴呆,加白檀香、安息香、丁香、沉香;头晕、目眩,加党参、黄芪;健忘、失眠,加远志、酸枣仁。
2.瘀热闭阻清窍,扰乱神明
主症:周身灼热,神志不清,或谵妄昏狂,舌质紫绛而润。
治法:活血化瘀,清热开窍。
方药:犀地清络饮加减。药用水牛角、牡丹皮、生地黄、赤芍、连翘、桃仁、生姜汁、竹沥、石菖蒲、灯心草等。
随症加减:谵妄昏狂、如狂、发狂等系热传营血,加琥珀、丹参;神情呆滞、昏迷不语等系气血郁滞、灵机不运,可合用三甲散。
3.热蕴下焦,下焦蓄血
主症:少腹硬满急痛,神志不清如狂,大便秘结或自利酱粪,舌质深绛,脉沉涩。
治法:泻热逐瘀,通络开窍。
方药:桃核承气汤加减。药用桃仁、大黄、桂枝、芒硝、甘草、牡丹皮等。
随症加减:舌质紫暗、脉涩、颜面口唇青紫,加穿山甲(用代用品)、归尾;少腹硬满急痛较著者,加姜厚朴、枳实;壮热口渴,加紫草、茜草、贯众;昏狂甚者,可合用牛黄膏。
1.心脾两虚
主症:猝然昏仆或神志昏愦,抽搐力弱,或仅头部下垂,四肢无力,面色苍黄,纳差腹胀,口噤目闭,舌质淡而胖嫩、苔白,脉弱。
治法:补益心脾,开窍息风。
方药:四君子汤合温胆汤加减。药用党参、白术、茯苓、天麻、全蝎、陈皮、清半夏、僵蚕、柏子仁、木香、胆南星、石莲子、石菖蒲、郁金等。
随症加减:形寒肢冷、手足不温,加干姜、制附子,或合用缓肝理脾汤;面色晦滞、痞满不舒,加远志、枳实。
2.肝肾阴虚
主症:猝然昏仆,瘛疭或强直,抽风无力,或语謇,时有躁动,健忘失眠,面颊潮红,手足心热,舌光红欠润,脉弦数无力。
治法:滋补肝肾,开窍息风。
方药:大定风珠合止痉散加减。药用全蝎、天麻、僵蚕、阿胶、络石藤、白芍、熟地黄、龟甲、鳖甲、牡蛎、远志、石菖蒲、龙骨等。
随症加减:兼精神不振、倦怠乏力、动则气短,加党参、黄芪、白术,或合用大补元煎;心烦溲黄、手足心热、舌苔花剥,合用知柏地黄丸。
1.内闭外脱
主症:神志昏迷,口开目合,二便失禁,肢厥,冷汗淋漓,鼻鼾息微,面色苍白,脉微欲绝或结代。
治法:开窍通闭,回阳固脱。
方药:回阳救急汤加减送服至宝丹。制附子、干姜、肉桂、白术、茯苓、陈皮、甘草、五味子、清半夏,以及至宝丹。
随症加减:兼有壮热、烦躁不安系以内闭为主,可合用黄连解毒汤;兼有发热、小便短赤、舌苔白厚等系内闭兼阳衰者,可先用四逆汤加减送服安宫牛黄丸。
2.亡阴
主症:神志昏迷,汗出,面红身热,唇舌干红,脉虚数。
治法:救阴固脱。
方药:生脉散加减。药用人参、麦冬、五味子、山萸肉、黄精、龙骨等。
随症加减:面赤足冷、虚烦不安、脉极弱或大而无根,系真阴枯竭、阴损及阳、虚阳浮越所致,可改用地黄饮子以滋养真阴、摄纳浮阳;汗出过多、小便赤涩,加黄芪、当归;舌强语謇、神昏,改用加减复脉汤以复其津液;若暑温之邪久羁、肾水亏于下、心火亢于上,而见心烦神迷者,当先醒神清热开窍,再用连梅汤清热养阴。
3.亡阳
主症:昏愦不语,呼吸微弱,面色苍白,四肢厥冷,额有冷汗,或大汗淋漓,二便失禁,口唇青紫,脉微欲绝。
治法:回阳救逆。
方药:参附汤加减。药用人参、制附子、干姜、甘草等。
随症加减:口唇发绀、手足指(趾)甲色青,加肉桂、白术、茯苓、陈皮、炙甘草,或合用回阳救急汤、桃红四物汤;呼吸浅促不匀,可加山萸肉、五味子、磁石以潜阳固脱。若邪热已去、脱证已固、元气仍虚,神衰舌淡,可改用可保立苏汤加减以调治。
1.针灸
实证昏迷可针刺人中、合谷、太冲,点刺放血十宣。备用穴为针刺大椎、内关、丰隆、水沟、手十二井穴。高热者,重在十二井穴点刺放血、涌泉放血;四肢躁动,加针刺曲池、阳陵泉。
脱证昏迷亡阴证,针刺重补涌泉、关元、绝骨,平补平泻手十二井穴、百会、水沟、承浆、四神聪。亡阳证,可重灸神阙,温针关元,烧山火针涌泉、足三里,平补平泻手十二井穴、百会、水沟、承浆、四神聪。
2.推拿疗法
可选用掐人中、端正、老龙、威灵、十王、小天心;拿肩井、曲池、合谷、委中、承山、昆仑、太溪。
1.清开灵注射液
功效: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
适应证:用于热病神昏,中风偏瘫,神志不清,亦可用于急、慢性肝炎,乙型肝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高烧,以及脑血栓形成、脑出血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肌内注射。每日2~4mL。重症患者静脉滴注,每日20~40毫升,以10%葡萄糖注射液200mL或氯化钠注射液100mL稀释后使用。
2.醒脑静注射液
功效: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开窍醒脑。
适应证: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肝昏迷,热入营血,内陷心包,高热烦躁,神昏谵语,舌绛脉数。
用法用量:肌内注射。每次2~4mL,每日1~2次。静脉滴注一次10~20mL,用5%~10%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滴注,或遵医嘱。
3.血必净注射液
功效:化瘀解毒。
适应证:用于温热类疾病,症见:发热、喘促、心悸、烦躁等瘀毒互结证;适用于因感染诱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也可配合治疗多器官功能失常综合征的脏器功能受损期。
用法用量:静脉注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50mL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在30~40分钟内滴完,每日2次,病情重者,每日3次。多器官功能失常综合征:100mL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在30~40分钟内滴完,一天2次,病情重者,一天3~4次。
4.参附注射液
功效:回阳救逆,益气固脱。
适应证:主要用于阳气暴脱的厥脱症(感染性、失血性、失液性休克等);也可用于阳虚(气虚)所致的惊悸、怔忡、喘咳、胃疼、泄泻、痹证等。
用法用量:①肌内注射:一次2~4mL,每日1~2次。②静脉滴注:一次20~100mL,用5%~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使用。③静脉推注:一次5~20mL,用5%~10%葡萄糖注射液20mL稀释后使用。
5.参麦注射液
功效:益气固脱,养阴生津。
适应证: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型之休克、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肺心病、粒细胞减少症。能提高肿瘤患者的免疫机能,与化疗药物合用时,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并能减少化疗药物所引起的毒副反应。
用法用量:①肌内注射:一次2~4mL,每日1次;②静脉滴注:一次10~6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应用。
病案一
胡某,男,5岁。1983年4月6日初诊。素患遗尿。近月来脘腹胀闷,时时隐痛,恶心欲吐,口淡作黏,疲乏倦怠。今天突然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目合口开,神志朦胧,苔白腻,舌质淡红,脉细濡。查血、尿、便常规未见异常,空腹血糖8.8mmol/L。证属脾胃不足、湿浊之邪犯胃,以致升降机能失调。治宜燥湿和中,拟胃苓汤加减:炒苍术、炒白术、藿香、佩兰、九节菖蒲各10g,陈皮、清半夏各3g,生姜2片。3剂药后,脘腹胀闷隐痛顿消,恶心呕吐亦已。惟每天清晨仍有汗出晕厥,但发作轻微,纳食不甘,舌苔薄白,脉细缓。处方:党参、黄芪、茯苓、炒白术、炒白芍、补骨脂各10g,柴胡、桔梗、陈皮、半夏各3g,生龙牡(先煎)各15g,生姜2片,大枣5枚。服药5剂,汗出晕厥已解,遗尿亦随之控制,食增。按原方续服5剂,以善其后。
(选自《现代名中医儿科绝技》)
病案二
邬某,女,8岁。患者神志不清伴失语抽搐而收住院。1个月前因高热、头痛、气促,继而不省人事、四肢抽搐而住某市医院,经抢救治疗,热退,症状好转而出院。近日又因神志不清,吞咽困难,不能言语,面颊、四肢不时抽搐而来我院诊疗。经重镇定惊、涤痰祛风等法治疗,效果不显,邀钟老会诊。见患儿两目呆滞,表情冷漠,语言不清,面颊、四肢抽搐阵作,喉中痰鸣,形体消瘦,舌质红、苔少,脉弦细数。钟氏认为此热病1月,邪伤阴津,筋络失养,痰热未净,清窍尚蒙,为正虚邪恋之候,治拟标本兼顾,育阴以和络,化痰以开窍。处方:生地黄、牡丹皮各20g,麦冬、北沙参、瓜蒌皮、制南星、象贝母各15g,陈皮3g,甘草4g,服3剂后诸症均减轻,舌质尚偏红,脉细数。原方去瓜蒌皮加生牡蛎30g,先煎。此方出入服1月,病证十去其八,后以上方为基础,继续巩固治疗20余天,症状完全消失。半年后随访,已在读书,智力发育良好。
(选自《钟一棠老师治疗疑难急症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