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疼痛是指近期出现或突发的疼痛,且持续时间或预计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为3至10天;疼痛通常与急性发生的损伤或疾病有关。“疼”“痛”二字,均带有病字旁,说明疼痛是伴随着疾病发生而产生,同时疼痛具有心理性效应。
早在《黄帝内经》就对疼痛的病因、病机、疼痛的性质及临床表现做了系统论述。如《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又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云:“血气皆少则喜转筋,踵下痛。”《灵枢·五癃精液别》曰:“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虚故腰背痛而胫酸。”总结为实证“不通则痛”,虚证“不荣则痛”。
中医学认为疼痛的病因有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并强调外邪多为风寒湿邪,治宜祛风散寒除湿。认为疼痛病机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气血运行障碍。例如:外感六淫致病,内伤七情影响气机运化及脏腑功能,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机升降失司,气血运行障碍,疼痛随之产生。其他因素如疲劳过度导致气血虚弱,从而产生虚性疼痛。正如《素问·宣明五气》指出“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皆可发为疼痛。
疼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疼痛和疾病是密切相关的,故有“十病九痛”之说,临床上出现伴随疾病发生的急性疼痛,均可参考本证进行急救处理和辨证论治。
《说文解字》:“痛,病也”。指出疼痛即疾病。《黄帝内经》以前的医学文献已经把疼痛和经脉联系起来。《足臂十一脉灸经》有臂太阴脉之心痛。《素问·举痛论》作为中医论治痛证的首篇著作,对痛证之病因、病机、病位、病性、临床表现等进行了详实的论述。将疼痛多按五脏类分:心病痛、厥心痛、肾心痛、胃心痛、肝心痛、脾心痛、肺心痛、真心痛等名。《素问·奇病论》更以奇恒之腑的脑立论:“当有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齿亦痛,病名厥逆。”此处“厥逆”,相当于三叉神经痛,系从解剖立论。《灵枢·百病始生》篇还曾论及胃肠的饱食痛与饥饿痛。《黄帝内经》对疼痛已采用客观检查的手段,如切、按两法。《素问·八正神明论》有言:“扪其所痛,索之于经。”《黄帝内经》还发现了疼痛的传导性,《素问·标本病传论》中有其论述。《黄帝内经》治疗疼痛是据经络腧穴的理论,运用刺灸手法,其中巨刺和缪刺论从左痛取右、右痛取左,体现了《黄帝内经》时代已有丰富的刺灸治疗疼痛方法。
汉代医家张仲景代表著作《伤寒论》对疼痛也涉猎广泛,涉及条文65条之多,在疼痛治疗上,分别采用汗、吐、下、和、消、温、清、补八法。对疼痛有外感痛与内伤痛之分,创立理法方药系统治疗疼痛,体现辨证论治体系。外感疼痛从寒立论,按六经辨证,不专治痛,六经病治中的,则疼痛自愈。六经病痛证中,头痛有三阳头痛、厥阴头痛,太阴病多见腹痛,少阴病则以身痛为最。《金匮要略》论述了各种内伤杂病疼痛。其中对胸痹心痛一证,以阳微阴弦立论,用瓜蒌薤白白酒剂治疗。有诸多治疗名方传世,如厚朴七物汤治疗身痛而大便不通者;大黄牡丹皮汤治肠痈痛;建中汤、理中汤、三物厚朴汤、厚朴温中汤等以补为通,治胃肠腹痛;吴茱萸汤、四逆汤治寒邪腹痛;芍药甘草汤、甘麦大枣汤治虚证腹痛;下瘀血汤治瘀血腹痛;乌梅丸治蛔厥腹痛;胶艾汤、温经汤治痛经等。
及至金元时期,李东垣在《医学发明·泄可去闭》中创立“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之论,经世流传。王好古在《此事难知·痛随利减》篇中提出“诸痛为实,痛随利减”之论。朱丹溪对疼痛提出痰湿致痛,并论证了头痛的引经之药。其治头痛以川芎为主药,随经加引经药,如太阳用川芎,阳明加白芷,少阳加柴胡,太阴加苍术,少阴加细辛,厥阴加吴茱萸等。然朱丹溪“诸痛不宜补气”之说,引起后世争议。
明代温补学派医家薛立斋、汪石山、张介宾等对虚证疼痛论治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突破王好古的“诸痛为实”、朱丹溪“痛无补法”之禁区,以温补治痛。张介宾在《质疑录》中强调“凡属诸痛之虚者,不可以不补也”,并又据补法提出“不荣则痛”的理论与“不通则痛”相联。张氏还在《景岳全书》中,对各类疼痛一一总结概括,提出对痛证“表里寒热虚实”的六字之辨;倡导推广应用治痛名方,如治湿热腰痛的当归拈痛散,治跌仆腰痛的元戎四物汤,治妇人因胎气经水损阴致腰痛脚酸的当归地黄饮等。
清初叶天士,在集历代治痛理论大成的同时,提出了治有先后和定位之论。叶氏辨论诸痛,强调三要素。一是先寒热、继气血(气分、血分、气血分相兼)、又虚实为辨治纲要。二是内因七情与外感六因之辨。内因七情之伤,必先脏腑而后达于肌躯,外因六气之感,必先肌躯而后入于脏腑;在内者考内景图,在外者观经络图,即明确疼痛的脏腑经络定位。三是辨明证端(缘由),选择治法,调治立方。叶氏提出,应明确致痛之因,包括跌打闪挫、阴疽、内痈、积聚瘕、蛔蛲、疝、痹、痧胀、中恶诸痛,不可混治。又强调内治要佐以针灸砭石、敷贴熨洗、按摩导引等外治之法。在内治方药中注重用引经药,通过经络使药达病所。叶氏之后,有王清任活血化瘀论治疼痛,以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通经逐瘀汤、身痛逐瘀汤等六首逐瘀止痛名方传世。
近代以来,各医家对痛证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理研究,包括对疼痛各种治法的梳理。如用益气补血法、温肾填精法、引火归原法等治虚寒疼痛。在疼痛病机研究中,提出不通则痛与不荣则痛两者可互为其因。开展最多的是用现代医学手段对各种痛证的病理和治疗方药的药理学研究,又以研究针刺镇痛机理探讨最为深入。研究人员提出从“心藏神”的角度,如何通过针灸“调神、安神”治疗疼痛,在方法与机理上提出了新问题;又提出了“针刺和内啡肽关系”等学说,深入至激素、细胞、受体水平阐述中医治疗疼痛的机理。
急性疼痛伴随着急性损伤与疾病而生,是临床上常见伴随症状之一。简单分为实证疼痛和虚证疼痛两种,其病机在于各种原因造成气血运行障碍,“不通则痛”;或造成气血虚少,“不荣则痛”。
实证疼痛:机体气血运行不息,内贯脏腑,外卫肌表,若气血运行不畅就会出现不通则痛。陈修园则认为:“痛则不通,气血壅滞也,通则不痛,气血调和也。”《素问·举痛论》记载:“寒气客于经脉之中,与炅气相薄则脉满,满则痛不可按也。”“相薄”意指寒热不调;又提到:“寒气稽留,炅气从上,则脉充大而气血乱,故痛甚不可按也。”以上均说明寒热不调可发为急性疼痛。《素问·举痛论》又载:“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小络急引故痛。”指出此痛为暴发性剧烈疼痛,属急性疼痛范畴。《济生方》记载:“邪气搏于正气,邪正交击,气道闭塞郁于中焦,遂成心痛。”《证治准绳》也指出:“或问腹痛何由而生,曰邪正相搏,是以作痛。”
虚证疼痛: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主濡养,卫主温煦。若卫气不能发挥其卫外作用,营气不能尽其营养功能,营卫失调则发为疼痛。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气伤痛”,又如《素问·举痛论》说:“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张景岳在《凝质录》中指出:“凡属诸痛之虚者,不可以不补也。”“肝血不足则为……头痛、为胁痛、为少腹痛、为疝痛诸证,凡此皆肝血不荣也”。《素问·举痛论》指出:“寒气客于五脏,厥逆上泄,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气复反则生矣。”是指阴阳偏衰或偏盛,均可导致疾病发生,则产生急性疼痛。
分辨外感、内伤、病理产物致痛:急性疼痛既是许多疾病的临床表现,有时急性疼痛本身也是一种疾病。急性疼痛之病因中医学可概括为外感六淫致痛、内伤致痛和病理产物致痛三类。
外感六淫,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总称。①风邪侵袭常常伤及人体头面部和肌肤。《素问·太阴阳明论》指出:“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素问·骨空论》提到:“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说明风邪引起伤风感冒可有头痛、头晕、项背疼痛以及肢体酸痛。《素问·风论》指出:“风者善行而数变”,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风胜者为行痹,即指痛无定处的游走性关节痛。寒性凝滞,脉络不通则痛。②《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寒邪伤人,可侵及肌表、内脏、经脉。寒邪伤表,卫阳被遏,导致恶寒、体痛。寒邪直中脾胃,脾阳受损导致脘腹冷痛、呕吐、腹泻等证。《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寒气客于五脏,厥逆上泄,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气复反则生矣。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③暑邪伤人,可分为阴暑与阳暑。论暑证时张介宾指出:“阴暑者……病为发热、头痛、无汗、恶寒、身形拘急、肢体酸痛等证。”“阳暑者……病为头痛、烦躁、肌体大热、大渴、大汗、脉浮、气喘,或无气以动等证。”④湿邪为病可分为外湿及内湿。外湿多因气候潮湿、居室潮湿或涉水淋雨等外在湿邪侵袭人体而致病。内湿则因脾失健运,水湿停聚,脾阳虚损,水湿不化所致。湿性重浊,湿邪致病可见头痛如裹、周身沉重、四肢酸懒等症状。⑤燥邪伤人,脉道干涩,气血运行不利,发为疼痛。石寿棠在《医原》中指出:“燥者,或肌肤刺痛,手不可扪,或项背强痛。”⑥火性燔灼,其性炎上,易出现发热、头痛。火易伤津耗气,津液耗伤,不荣则痛。火邪易致肿疡,热毒壅塞,发为红肿热痛。
内伤致痛又可分为:①七情致痛:七情波动、情绪改变可成为致病之因,影响气机运化及脏腑功能。情志变化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机升降失司,气血运行障碍,疼痛随之产生。如大怒伤肝致痛,怒则气上,气机上逆,疏泄失职,壅滞不通出现头面疼痛;肝气不疏,气机不畅,出现胸胁疼痛。过喜伤心致痛,喜则气缓,心气涣散,推动无力,血行滞涩,出现胸膺疼痛。久思伤脾致痛,思则气结,气结则气滞血瘀,出现胃脘、腹部疼痛等。忧悲伤肺致痛,悲则气散,宣肃失常,通调失司,而出现饮停喘满而痛。惊恐伤肾而痛,恐则气下,精气下陷,清窍失养,发为头部疼痛;恐则伤肾,肾无所主,易致精遗骨痿,而出现疼痛。②食伤致痛:饮食不节,损伤脾胃,纳化失常,中满而痛;摄食不足,化源缺乏,气血衰少,出现不荣则痛;饥饱失常,聚湿生痰,痰阻或流窜经脉、肌肤、骨窍而痛;饮食偏嗜,易致脏腑功能失调,缺乏某些精微物质,如钙质缺失,骨质疏松引发骨痛;饮食不洁,易引起多种胃肠疾病产生疼痛。③劳伤致痛:劳力过度损伤脏腑、关节、肌肉、筋脉,劳神过度耗伤气血津液,亦可出现急性疼痛;又如房劳过度,耗伤肾精,不荣则痛。④病理产物致痛:气滞、痰饮、瘀血、结石等是常继发于其他疾病之后的病理产物,一旦形成,堵塞通道,不通则痛。
疼痛程度与记录:疼痛是一个主观症状,每一个机体对疼痛的敏感程度不一致,准确评估疼痛程度很重要。
常用方法有:0~10级线形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该方法在标尺的两端,标有从0~10的数字,数字越大,表示疼痛强度越大。1~4级为轻微疼痛,如不适、重物压迫感、钝性疼痛、炎性痛等;5~6级为中度疼痛,如跳痛和痉挛、烧灼感、挤压感和刺痛、触痛和压痛;7~9级为严重疼痛,已妨碍正常活动;10级为无法控制的剧烈疼痛。面部表情量表法(Wong-Banker Faces Scale):该方法用6种面部表情从微笑至悲伤至哭泣来表达疼痛程度。此法适合任何年龄,没有特定的文化背景或性别要求。急性疼痛、老人、小儿、表达能力丧失者特别适用。
详细记录疼痛程度、性质、部位、频率、发生时间、伴随症状以及缓解方式等,往往是疼痛管理的第一步,也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关键一步。
1.风邪致痛
风为百病之长,居六淫之首,为春季的主气。寒、湿、燥、热等邪多依附于风邪而侵犯人体,故说是外邪致病的先导。风为阳邪,其性开泄,具有善动不居、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风性善行而数变,具有病位行无定处,变化迅速,变幻无常的特性。故风邪所致急性疼痛特点为:发病迅速,疼痛游走不定。风邪侵袭部位为皮毛、肌肉、腠理之间,常见有头痛、项强、肌肉酸痛。《伤寒论》原文“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即为受风导致头痛。《诸病源候论》曰:“风在于皮肤,淫淫跃跃,若画若刺,一身尽痛。”
2.寒邪致痛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其性凝滞,沉伏,主痛,易痹着筋骨,收引作痛。寒为冬季的主气,其为病有外寒、内寒之分。外寒指外界寒邪而言,内寒则因机体的阳气不足所产生。寒性凝滞,可使血气稽迟,凝涩不通则痛。其疼痛特点为:疼痛剧烈,痛处固定不移,畏寒喜暖。而疼痛部位有外寒、内寒之别。寒邪客表,可见头痛身痛;过食生冷,可见脘腹冷痛;寒凝心脉可发为心痛。如《素问·热论》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再如《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
3.湿邪致痛
湿为阴邪,重浊黏滞,为长夏的主气。湿有外湿与内湿,外湿多由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等外在湿邪侵袭人体所致;内湿多由脾失健运,水湿停聚而生。每致气机遏阻,血行不畅而发生疼痛。如湿蒙清窍,在上之气血运行不畅,则头痛如裹。湿客经络、关节,阻碍气血之行,则可见肌肉、关节疼痛,如《金匮要略》所云:“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此名湿痹。”其疼痛特点为痛势较缓却缠绵难愈。
风、寒、湿三邪常常合而为病。合邪侵袭人体,留于经脉、关节,常引起肌肉、四肢关节的疼痛。《灵枢·周痹》云:“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迫切而为沫,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则痛。”此急性疼痛特点为胀痛、酸痛,疼痛较剧烈。
4.火(热)邪致痛
火热为阳盛所生,故二者常可以混称。火性上炎,易耗伤阴津,生风动血。一般热属于外淫,火则常由内生。属外感者,多是直接感受温热邪气所致,属内生者,则常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成。热属阳邪,其致病来势急,发病快,火热之邪入于血分,不仅能迫血妄行而致出血,且可聚于局部,腐蚀血肉而发为痈肿疮疡诸证。热邪外侵引起的疼痛特点为:肢体灼热疼痛,或局部红肿,常见头痛、牙痛、咽喉肿痛、口舌糜烂疼痛等。如《素问·举痛论》还指出“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为热炎血脉,瘀热互结之蓄血腹痛。
5.暑邪致痛
为夏月炎暑,盛夏之火气,具有酷热之性,火热属阳,故暑属阳邪。暑邪升散,多夹湿伤人。论暑证时张介宾指出:“阴暑者……病为发热、头痛、无汗、恶寒、身形拘急、肢体酸痛等证。”“阳暑者……病为头痛、烦躁、肌体大热、大渴、大汗、脉浮、气喘,或无气以动等证”。特点为疼痛如胀如裂,常见头痛欲裂。
6.内伤致痛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若五脏内动,汩以七情,则其气痞结,聚于中脘,气与血搏,发为疼痛”,《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情志的异常变化伤及内脏,影响内脏的气机,使气机升降失常,气血功能紊乱,可导致疼痛的发生。其脏腑气机失常的具体表现是:“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思则气结”。内伤七情,盛怒不止,郁怒伤肝,则诸筋弛纵,其痛连及胸胁;失志则心血不旺,不能摄养筋脉,其痛常伴心悸胸闷、胸痛诸症;忧思伤脾,脾伤则胃气不行,常见脘腹胀满疼痛、嗳气呃逆的症状。由于七情是直接影响有关内脏而发病,此认识与现代医学认为疼痛的发生和人的精神心理因素有关的观点是相一致的。
7.饮食致痛
《素问·五脏别论》云:“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六腑“实而不满”,以通为用。饮食不洁、不节,损伤脾胃,化生湿热、痰浊、虫邪等阻滞气机,使其升降失常,脏腑之气不通而见各种腹痛,如《症因脉治》就指出:“湿主生生之令,饮食不谨,湿热内生,则虫积而痛矣。”若肝气犯于胃,使其受纳通降失司,中焦气滞,出现胃痛腹胀;阳明积热、燥屎,阻碍腑气通畅,大肠传导失职,则出现便秘、腹痛等不通则痛之症。
8.病理产物致痛
气滞、痰饮、瘀血、结石都是脏腑失调的病理产物,但同时又都能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机体的某些脏腑组织,引起急性疼痛。《丹溪心法》:“头痛多主于痰。”痰饮致痛,其症状及全身表现随其临床病变部位及寒热虚实性质的不同而各异。痰浊阻于心脉可发生为心痛,如《诸病源候论》曰:“津液水饮停积,上迫于心,令心气不宣畅,故痛而多唾也。”痰阻致痛还可见于胃痛,如《考证病源》曰:“痰饮留于胃脘,阻塞气道,故作痛也。”痰饮流注经络、关节,则可致关节肿痛,如“肥人肢节痛,多是风湿与痰饮流注经络而痛”“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痛,谓之溢饮”“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四肢历节痛,脉沉者,有留饮”“夫有支饮家,咳烦胸中痛”等等。凡血液运行不畅或体内离经之血未能消散,都可以形成瘀血,瘀血既成之后,反过来又影响气血的运行,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疼痛的发生。其形成原因主要有气虚、气滞、血寒等,使血行不畅而凝滞,或因跌仆外伤,损伤经脉气血,或因久病长期卧床,气血运行不畅,或因腰部用力不当,导致经络气血阻滞不通等,均可使瘀血留于腰背部而发生疼痛诸证。
9.虚证致痛
“不荣则痛”理论是由明代医家张介宾明确提出的。“不荣则痛”是指因各种内外因素导致的气、血、阴、阳虚损,使脏腑、经脉失于温煦、濡润、荣养、舒畅而发生的疼痛。气血亏虚失荣则痛,若因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以致气血生化乏源;或因久病耗伤正气;或因思虑过度、劳伤心脾等,皆可致气血亏虚。气血亏虚使得经脉失去濡润、荣养而发生疼痛。阳虚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劳倦内伤,或久病伤阳等所致。阳气虚弱,失于温煦、推动,则脏腑经络功能减退,或经脉蜷急,气血不畅,因而作痛。如《太平圣惠方》曰:“脾胃虚冷,水谷不化,心腹疼痛。”阴虚多因热盛伤阴,或五志过极化火伤阴,或因久病耗阴等所致。阴虚致痛的主要病机或因精血津液不足,络脉失养导致。肾藏精,主骨生髓,若肾中精气亏虚,可致髓少而使骨、脑等失养而作痛,如《灵枢·五藏津液别》曰:“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虚故腰背痛而胫酸。”肝肾精血亏虚,机体失养而发生疼痛,《景岳全书·胁痛》曰:“凡房劳过度,肾虚羸弱之人,多有胸胁间隐隐作痛,此肝肾精虚,不能化气,气虚不能生血而然。”《不居集·卷之二十四》则谓:“其阳竭绝而骨痛,机关不利而颈痛,骨髓空虚而背痛,三阴亏损而腿膝痛,此皆非外邪有余,实由肝肾不足所致也。”《质疑录》曰:“肝血不足,则为头痛、为胸胁痛、为少腹痛,为病痛诸证,凡此皆肝血不荣也。”
急性疼痛,遵缓急止痛原则,当以通络荣养为法,再根据不同病因、病机进行救治。由于致痛病因性质各异,故祛除病因必须遵循特异性原则,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故丹溪曰:“将以施其疗疾之法,当以穷其受病之源。”张介宾亦指出:“起病之因,便是病本。”祛除病因是疾病早期阶段的求本之治。因此,祛除致痛因素常是新痛(实证疼痛)早期阶段治疗的主要目的。根据致痛因素可将痛证分虚实而治,古人云:“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实证如病属外感致痛者,当审辨其邪以祛之:中风邪者可直疏其风;“确知为寒,则竟散其寒;确知为热,则竟清其热”。故有祛风止痛、清热解表止痛、散寒止痛、祛湿止痛、通络止痛、活血止痛、理气止痛等治疗方法。虚证如病系七情内伤,则先当消其心因,释其疑虑,以畅情怀。缪仲淳强调的“宜以识遣识,以理遣情……如是庶可使滞者通,结者化,情与境离,不为所转”等,大都体现了这一宗旨。若病得之于房室劳倦,摄身不谨,克服不良行为习惯又属调治之首务,故曰:“起于色者节欲,起于气者慎怒,起于文艺者抛书,起于劳倦者安逸,起于忧患者遣怀,起于悲哀者达观,如是方得除根。”倘若苦于虫蛊,伤于酒食,则消导驱虫等病因治疗更须首先考虑。著名的代表方有化虫丸、保和丸、木香槟榔丸、葛花解酲汤等等。而对一些内伤杂病,消除病因更须贯穿于治疗及善后之全过程。
对处于晚期阶段疼痛的治疗,扶正补虚就成了主要手段。扶正补虚也须遵循特异性原则:气虚者益气,血少者养血,精耗者填精,肾损者强肾,阴阳俱不足、气血并亏者,滋阴壮阳、气血双补。如郁怒日久,肝阴暗损,当柔肝荣木;思虑太过,心血虚耗,当补血养心。
1.风邪致痛用药
主要特点是痛无定处。治疗以风邪为主的痛证,应使用祛风止痛药。如行痹,可选择威灵仙、桑枝、全蝎、蜈蚣等祛风通络止痛的药物,以及治风通用药防风;再如头风头痛,可选择疏风散寒的白芷、细辛,以及能祛血中之风的川芎。
2.寒邪致痛用药
可用散寒止痛的药。如治疗寒痹腰痛、腹痛善用附子、肉桂、小茴香;治疗胃寒、脘腹冷痛用干姜、高良姜、丁香等;治疗肝寒气滞之诸痛用吴茱萸;治疗风寒湿痹用川乌、草乌等。
3.湿邪致痛用药
以湿邪为主的痛证,可使用祛湿止痛药。如湿痹可选择防己、独活;如湿邪头痛,可选择羌活、蔓荆子、藁本等药物。
4.瘀血致痛用药
瘀血是指血液循行迟缓或流行不畅,甚则血液瘀结停滞成积的病理状态。瘀血疼痛的特点是痛有定处,固定不移。治疗以瘀血为主的痛症常用祛瘀止痛药。如治疗血滞经闭、痛经腹痛可选用桃仁、红花、丹参、益母草等;治疗跌打损伤可选用三七、土鳖虫、马钱子、骨碎补、续断等;治疗癥瘕积聚可选用破血消癥的三棱、莪术、水蛭、穿山甲等。
5.气滞致痛用药
气滞是指气运行不畅而郁滞的病理状态。如治疗胸腹寒凝气滞常用沉香、檀香、乌药、薤白等;治疗肝郁气滞常用川楝子、香附、荔枝核、橘核等;治疗气滞血瘀常选川芎、延胡索、郁金、乳香、没药等。
6.虫积食滞痰饮致痛用药
虫积者杀虫,食滞者消导。痰涎停于胸膈或顽痰留滞胸腹之间,胃脘胀痛,辘辘有声者,宜选二陈汤和胃祛痰;痰积腹痛常用苍术、枳实、香附、川芎、白术以导痰解郁;饮留胸胁,络脉受阻,而见咳唾引痛,转侧不利之悬饮痛,宜选椒目瓜蒌汤合十枣汤以泻肺祛饮;痰浊阻遏胸阳,气机闭塞而致胸中窒痛,宜选瓜蒌薤白半夏汤通阳泄浊,豁痰开结;痰浊上蒙,经络阻塞而致头痛如裹,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化湿祛痰。虫积腹痛,多由虫寄肠道阻碍气机所致,治疗宜杀虫与泻下相结合,常选苦楝根皮、雷丸、鹤虱、川楝子、川椒、乌梅、铅粉、使君子、槟榔等药,如化虫丸等。内伤饮食或积滞于胃,则为食滞胃痛,选山楂、神曲、莱菔子等消食化积,方如保和丸;食积肠腑,腹痛闷胀,宜选用木香槟榔丸或枳实导滞丸。
7.结石致痛用药
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气机阻滞,胆汁失于疏泄;或嗜食肥甘厚腻,致湿热内生于肠腑,蕴结于肝胆,胆汁不得疏泄;抑或气郁化火,火毒客于肝胆,煎灼精汁,致使胆腑通降功能失常,均可生成结石。脾肾两虚失运,湿热蕴结下焦煎熬尿液,日久形成结石。尿路结石常用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金星草通淋排石;瞿麦、泽泻可清热利尿;木香、白芍、郁金、夏天无等行气缓急止痛。
8.虚证致痛用药
中焦虚寒者,宜温中健脾,方选黄芪建中汤或理中汤;偏于腹痛者,宜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用附子理中汤合小建中汤加减。此类方药多以温中散寒止痛的良姜、附子、干姜、肉桂、胡椒等配以补虚缓急柔肝的芍药、甘草、大枣、饴糖等。若肾阳虚损,阳失温煦而发为虚寒腰痛,宜用肉桂、附子、杜仲、菟丝子、巴戟天等为主组方以温补肾阳,收“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之效,方如肾气丸、右归丸等。若属阴虚胃脘痛,常选生地黄、天冬、麦冬、北沙参、玉竹、石斛、天花粉、怀山药、红枣等组成滋养胃阴的方剂,如益胃汤;肝阴虚胁痛用一贯煎;若肾阴不足,精气内伤,腰痛酸软,宜补肾益精,选用左归丸。
临床上急性疼痛,实证多于虚证。施用针刺治疗时,应遵循“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法则。务必要得气,使“气至病所”,此是针刺止痛疗效成败的关键。《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补泻手法是针刺镇痛的重要环节。临床上仍以经典的捻转、提插、疾徐、迎随、呼吸、开合等补泻手法为主。为了加强刺激,提高疗效,可用阻力针法及复合式的针法如烧山火、透天凉等手法,可收到针到病除的止痛疗效。
传统医学认为人体脏腑经络气血失调是疼痛产生的原因,即所谓“不通则痛”。选取腧穴应以少而精为原则,临床诊治上,按照腧穴所具有的特殊功能决定取舍。常以特定穴如郄穴、下合穴、八脉交会穴、八会穴、俞募穴、原络穴、五输穴、交会穴、奇经八脉的腧穴、头面部的腧穴、阿是穴等为选取对象。
如经络滞而求原、别、交、会之道;脏腑病而求门、海、俞、募之微。较常用的取穴方法有同侧或对侧取穴,表里腧穴取穴,局部(邻近)或远道取穴。“阴病治阳、阳病治阴”取穴等法。局部取穴:病在某一部位,就取某一部的腧穴。如前额疼痛取上星,胃脘痛取中脘、梁门,腹痛取天枢、气海等。循经取穴:病在某经,即取某经腧穴进行治疗。此即是按“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道理取穴的。如胃脘痛取足三里,肺热咳嗽、咽痛取肺经的列缺。异经取穴:病在某经,而取与该经相关经脉的腧穴治疗,一般取相表里之经脉的腧穴。如足阳明胃经的胃脘痛可取足太阴脾经的公孙穴等,《标幽赋》云:“住痛移疼,取相交相贯之经。”偏正头痛取风池(足少阳与阳维、手少阳之交会穴)。又如《灵枢·背俞》云:“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并说灸之则可,是指灸背俞穴治疗脏腑痛证。另外《难经·六十八难》云:“井主心下满……俞主体重节痛。”俞穴是治疗肢体疼痛的要穴,如肩周炎取穴中渚、后溪等。阳经郄穴可用以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其所属脏腑的急性疼痛,如急性胃痛、胃脘胀闷不适取足阳明经郄穴粱丘通经活络,理气止痛。也采用远道取穴的方法进行针刺治疗,如“上病下取、下病上取”等,临床上亦可收到显著疗效。如前额头痛的患者、久治不效的三叉神经痛患者、牙痛患者可取足阳明胃经的内庭穴、足三里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取内关穴等。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说:“为肿为痛,宜用按摩法,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郁结之肿,其患可愈。”推拿疗法治疗急性疼痛的作用归纳如下:舒筋通络、活血止痛。肌肉、肌腱、韧带受外界暴力损伤后,可造成局部纤维撕裂、断裂或滑脱,可用推拿疗法整复错位、调整骨缝,例如:急性胸腰椎小关节错位后,因椎间盘、关节突关节囊及邻近的韧带突然受非解剖力的牵拉而损伤疼痛,可以使用斜扳法或旋转复位法纠正小关节错位,错位纠正,疼痛即刻减轻或消失。
风寒湿邪是骨伤科急性疼痛的病因之一。《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推拿手法具有舒筋活络,利关节,和血脉而除痹痛的作用。临床上对风寒湿所致的腰痛及关节痛,应用推拿手法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往往能较迅速地缓解病痛,恢复健康。
急性头痛是指突然发病,其疼痛以分钟或小时为单位加重的眉弓至枕部范围的各种痛证,在传统文献中有“暴头痛”“卒然头痛”等称谓,属于“头风”“脑风”“首风”等疾病范畴,其发病多因外感六淫上扰清阳或内伤杂病导致清窍失养。急性头痛发病较为广泛,可为原发疾病,也可为其他疾病的间杂症状,如外感风热、中风、痫症、外伤等情况,本章内容主要以原发性急性头痛进行探讨。现代医学中急性脑血管病、偏头痛、丛集性头痛、高血压头痛、颅内感染、三叉神经痛等颅内及神经病变可参考本证进行急救处理或辨证论治。
“头痛”首先作为症状被提出,现存最早记载为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阴阳十一脉灸经》。在《黄帝内经》中“头痛”除作为症状出现,也作为病名使用,如“是以头痛巅疾,下虚上实”,首次提出外感六淫邪气是引发头痛的主要病因,如“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日则病甚,头痛不可以出内”“湿淫所胜……病冲头痛”“火淫所胜……民病头痛,发热恶寒而疟”等,并提出根据头痛部位分经络辨证,以针刺作为治疗方案。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以六经传变规律对头痛进行分类,分为“太阳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阳明病……手足厥者,必苦头痛”“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四种,以此设立的方剂至今仍在临床广泛应用。
宋金元时期是头痛中医理论的发展阶段,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中首次将“头痛”作为独立疾病,并提出:“头痛一切属三阳经也,而阴病亦有头痛乎?太阴少阴二经之脉皆上至颈胸中而还,不上循头,则多头痛之证。惟厥阴之脉,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眦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病亦有头痛。”以系统阐述仲景的四经头痛的中医理论基础,确立后世外感头痛的基本辨证原则。《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明确提出内伤头痛,如“有气、血、食、饮、厥而疼者,有五脏气、郁、厥而疼者”,并提出治疗方药。张元素在《医学启源》中提出治头痛“须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经药。太阳蔓荆,阳明白芷,少阳柴胡,太阴苍术,少阴细辛,厥阴吴茱萸”的药物引经归经原则,至今在临床中仍作为用药典范。李东垣在《兰室秘藏》补充了少阴头痛和太阴头痛,将仲景的四经辨证拓展为六经辨证,与张元素提出的引经药治疗头痛一脉相承,并对内伤头痛也有所补充,丰富了病机方药治则,如:“血虚头痛,当归、川芎为主;气虚头痛,人参、黄芪为主;气血俱虚头痛,调中益气汤少加川芎、蔓荆子、细辛。”朱丹溪在《脉因证治》中明确提出头痛六经脉诊辨证,如:“太阳头痛,脉浮紧,恶风寒;少阳头痛,脉弦细,有寒热;阳明头痛,脉浮缓长……太阴头痛,脉沉缓……厥阴头痛,脉浮缓,为冷厥;少阴头痛,脉沉细,为寒厥。”并以“头痛六证”初步概括了外感、内伤病因。
明清时期是头痛中医理论的成熟阶段,王肯堂在《证治准绳》中以“头痛”“头风”对急慢性头痛进行区别,“浅而近者名头痛,其痛卒然而至,易于解散速安也;深而远者为头风,其痛作止不常,愈后遇触复发也”,治疗时“皆当验其邪所从来而治之”,并以脉诊对六经头痛进行区别。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中提出“凡诊头痛者,当先审久暂,次辨表里”“暂病当重邪气,久病当重元气”,明确头痛应先重急缓、后分内外,对于急性头痛应以祛邪为主,外感辨证以三阳厥阴为纲,用药以“川芎、细辛、蔓荆子、柴胡”;内伤辨证“独惟阳明为最”,则用“白虎汤加泽泻、木通、生地黄、麦冬”。陈士铎在《辨证玉函》中以阴阳虚实为纲进行辨证,提出:“头痛有虚实之分,实痛易除而虚痛难愈,实证疼痛较剧烈,治必散邪去为先。”完善了头痛的八纲辨治,明确了急性头痛应以祛邪为主。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指出:“查患头痛者,无表证,无里证,无气虚、痰饮等证,忽犯忽好,百方不效。”并创立血府逐瘀汤治疗,为后世从血瘀角度辨证头痛奠立基础。
急性头痛病位在脑,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五脏气虚之精气,皆上注于头,外感六淫与脏腑功用失调均可导致头痛,如《证治准绳》云:“头象天,三阳六腑清阳之气,皆会于此;三阴五脏精华之血,亦皆注于此。于是天气所发六淫之邪,人气所变五贼之逆,皆能相害。”《景岳全书》云:“暂病当重邪气,久病当重元气。”由此可知,急性头痛病因主要为外感和内伤两类,且多以实证为主。
1.急性外感头痛
风、寒、湿、热之邪外袭头部,遏抑清阳上注,阻滞经脉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发头痛,其中尤以风邪为甚。如《素问·太阴阳明论》云:“颠高之上,惟风可到。”“夫风从上受之,风寒伤上,邪从外入,客于经络,令人振寒头痛,身重恶寒,此伤寒头痛也。”“风热壅盛,上攻头目昏眩。”“风湿热头上壅,损目及脑,痛不止。”此皆因风邪为百病之长,夹杂时气而发病。又如《医碥》云:“六淫外邪,惟风寒湿三者最能郁抑阳气……非有风寒湿袭之,不为患也。”“然热甚亦气壅脉满,而为痛矣。”若风寒相夹,寒凝血脉经络,则生头痛;若风热相夹,热性上扰清窍,则发头痛;若风湿相夹,湿蒙清窍不展,则成头痛。
2.急性内伤头痛
脑为髓海,赖脾胃运化水谷精微,肝肾贮存精血,由经络上输于脑。急性头痛多为实证,故多与肝脾相关。肝主疏泄,足厥阴经上及颠顶,因肝阳上亢虚火上炎或情志所伤肝气郁结致疏泄失司,气机运行受阻,郁而化火,阳亢化风,上扰清窍,发为头痛。脾主升清,为化生气血之源,思虑过度或过食厚腻均可致运化失司,内生痰浊,上蒙清窍,阻抑清阳而发头痛。此外,气机不畅,气血凝滞,可致经络受阻,不通而头痛。如《杂病源流犀烛》云:“肝风虚动头痛,而兼目眩耳聋。”“痰饮痛者,必昏重。”“气运乎血,血本随气以周流,气凝则血亦凝矣。”另有真头痛、类中风等以头痛为先发者,当按中风辨别病因病机。
首当分辨外感与内伤,外感和内伤亦有夹杂情况。
急性外感头痛先有外感病史,外感风寒症见疼痛表现多样,痛连项背,遇风尤甚;外感风热证症见头胀如裂,面红目赤,口渴口干;外感风湿症见头痛如裹,肢体困重,纳呆食少,小便不利,大便不爽。又有湿热夹痰症见头痛如雷,头面起核,名曰“雷头风”。
急性内伤头痛多因内风或痰浊上扰清窍,内生之邪多有夹杂。肝阳上亢症见头痛伴眩晕,心烦易怒,口苦胁肋胀痛,夜不得眠;痰浊中阻症见昏蒙疼痛,胸脘满闷,呕恶吐逆。另有血瘀内阻症见头痛如裂,痛如锥刺,固定不移。
1.昏迷
无论外感、内伤病因,若出现昏迷,皆为重症,临证需尽快审明病因病机,及时处理。脑为清灵之窍,外感或内伤之邪侵扰,气血逆乱,周流不畅,瘀血闭阻,神明失其奉养,则发昏迷。急性发作者多为实证:邪热内陷心营症见神志不清、高热烦躁、面红目赤;痰蒙心包症见神昏呆滞,时昏时醒,面色晦暗,胸闷呕恶;脱证症见汗出如油,目合口开,手足厥冷,尿少或遗溺。
2.发热
高热不退,神志昏愦,鼾声如雷,多为邪热内陷心包证;身热不扬,缠绵不绝,多为湿热闭阻证;发热如狂,喉中痰鸣,热势起伏,多为痰火上扰证;面红身热,汗出如油,为津伤阴脱之证。
3.舌脉
舌淡红,苔薄白,脉浮者为外感风寒;舌质红,苔黄,脉浮数者为外感风热;舌暗苔白腻,脉濡者为外感风湿;舌红苔薄黄,脉弦而有力者为肝阳上亢;舌暗淡苔白腻,脉滑或弦滑者为痰蒙清窍;舌紫暗,苔薄白,舌下有齿痕,脉细或细涩为血瘀闭窍。临证往往多有兼杂,须明确辨析。
1.风寒
外感时邪,头为清阳之府,手足三阳经上循于头面,“巅高之上,惟风可到”,风为阳邪,易行走窜,则头痛多样。风寒外袭太阳经上犯颠顶,寒邪阻抑阳气不得宣达,太阳经循项背上行颠顶,则头痛连及项背。
2.风热
风热之邪多中于阳络,热为阳邪,其性属火,夹风上扰清窍,故而头痛欲裂,热邪上亢则见面红耳赤,热邪循经而显,耗伤津液,则见口干口渴。
3.风湿
湿邪借风势上犯颠顶,湿为重浊有质之邪,易损阳气,清窍为湿邪所蒙蔽,则见头痛如裹,湿阻中焦,脾阳受困,阳气不得外达,则见肢体困重、纳呆食少。
4.肝阳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失条达,郁而化火,则循经上行,故见头痛而眩,肝火偏亢,则见心烦易怒,扰乱心神,则见夜不得眠,肝经循行两胁,胆火郁滞,则见口苦胁痛。
5.痰浊
脾生化失司,痰浊内生中阻,上蒙清窍,清阳不展则头痛昏蒙,气机不畅则胸脘满闷,痰浊上逆则呕恶吐逆。
6.血瘀
体内气血不调,内生瘀血,如遇头部冲撞或肝风内生,则相夹杂上行清窍,血瘀多为有形之邪,不易随气游动,则见痛如锥刺,固定不移。
7.脱证
素体羸弱,外邪过重,邪盛正衰,气随津脱,元气耗散,以致阴竭阳离,阴阳之气不相维系,终发为脱证。
急性头痛多为实证,应以祛邪为治疗大法,针对外感及内伤的不同病因病机,分别采用疏风、祛湿、清热、散寒、平肝、化痰、活血等治疗。针对风寒证应采用疏风散寒法,对风热证应采用疏散风热法,对风湿证应采用祛风胜湿法,对肝火证应采用平肝潜阳法,对痰浊证应采用化痰降逆法,对血瘀证应采用活血化瘀法。
对不同部位头痛,可以根据经脉循行部位加以判断,选用不同经的引经药物治疗。头后部下连项颈疼痛者为太阳经头痛,前额部及眉棱处疼痛为阳明经头痛,头两侧疼痛并连耳部为少阳经头痛,颠顶部疼痛或连目系为厥阴经头痛。
1.外感风寒用药
外感风寒,症见遇寒头痛,得温则减,痛连项背,治宜疏风散寒,药用川芎、独活、荆芥、白芷;若寒甚者,症见头痛剧烈,头痛如箍,伴恶寒身重者,治宜解表散寒,重用川芎、生姜、紫苏;若邪在太阳经,症见外感症状较重,项背僵直,项强不可转顾,治宜辛温解表,药用麻黄、葛根、桂枝;若寒邪深入厥阴经,症见颠顶头痛、干呕呕吐、四肢厥冷,治宜温经散寒,药用吴茱萸、半夏、生姜、川芎、藁本。
2.外感风热用药
外感风热,邪犯阳明经,症见头痛而胀,面红目赤,口渴欲饮,治宜疏风清热,药用桑叶、菊花、黄芩、栀子、石膏、川芎;若热邪犯少阳经,症见痛在脑侧,往来寒热,咽干口苦,治宜和解少阳,药用柴胡、黄芩、龙胆、栀子;若热盛伤津,症见口燥咽干,舌红少津,治宜滋阴清热,药用石斛、天花粉、知母;若热邪炽盛,症见头痛如裂,口舌生疮,咽喉肿痛,治宜清热解毒,药用黄连、黄芩、黄柏、石膏、栀子、连翘、菊花、防风;若兼有腑实,症见大便秘结,腑气不通,头痛如醉,治宜通腑泄热,药用大黄、芒硝、栀子、黄连;若热邪内陷心包,症见头痛如狂或昏睡不已,时有谵语,高热不退,或见斑疹隐隐,治宜清营解毒,药用水牛角、生地黄、玄参、丹参、连翘、金银花,神志昏愦较重者可用安宫牛黄丸,高热抽搐者可用紫雪丹。
3.外感风湿用药
风湿外感,症见头痛如裹,四肢困重,纳呆胸闷,治宜祛风散湿,药用羌活、独活、防风、蔓荆子、藁本、川芎;若湿浊中阻,症见胸闷恶心较重,呕吐便溏,治宜燥湿宽中,加用苍术、厚朴、枳壳、半夏、生姜;若外感夏暑兼湿,症见头痛伴身热汗少,汗出不畅,口渴胸闷,干呕纳呆,治宜清暑化湿,药用黄连、香薷、藿香、佩兰、荷叶、竹茹、厚朴;若风湿热邪上冲,症见头痛兼有耳鸣,头面红肿热痛,治宜清热疏风化湿,药用升麻、川芎、苍术、荷叶。
4.肝阳头痛用药
肝体阴而用阳,易气郁而化火,症见头痛而眩,心烦易怒,夜不得眠,治宜平肝潜阳,药用天麻、钩藤、石决明、黄芩、栀子;阴虚较重者,症见头痛朝轻暮重,两目干涩,治宜养阴清热,药用生地黄、墨旱莲、石决明、天麻、钩藤、石斛;肝火偏旺者,症见头痛剧烈,胁痛明显,口苦面红,舌红少寐,治宜清肝泻火,药用龙胆、郁金、夏枯草、栀子、黄芩、柴胡;虚烦内扰者,症见头痛连绵,入睡困难,心慌胆怯,治宜平肝安神,药用天麻、钩藤、石决明、酸枣仁、首乌藤、茯神,重者治宜潜镇安神,加用龙骨、牡蛎;肝经风火者,症见头痛暴发,偏于一侧,连及眼齿,治宜平肝息风潜阳,药用菊花、川芎、白芷、蔓荆子、钩藤、龙胆、栀子、黄芩。
5.痰浊头痛用药
痰浊中阻,上蒙清窍,故症见头痛如裹,胸脘满闷,呕恶痰涎,治宜化痰降逆,药用半夏、白术、陈皮、天麻;痰热相结者,症见头痛昏蒙,皮面色黄,口黏口苦,大便不畅,治宜清热燥湿,药用茵陈、半夏、茯苓、陈皮、黄芩、枳实、大黄。
6.血瘀头痛用药
瘀血内停,骤然入络,症见头痛无所缓解,痛有定处,势如锥刺,治宜活血化瘀,药用川芎、桃仁、红花、赤芍、麝香、葱白;气滞血瘀者,症见头痛伴胸闷短气,肢体麻木,治宜理气活血,药用生地黄、桃仁、红花、丹参、郁金、白芷。
7.脱证用药
素体羸弱,突感邪气,或感邪太重、邪盛正衰,阴阳衰微,神无所依,心神耗散而致昏迷,症见神志不清,口开手撒,汗出如油,治宜益气敛阴、回阳救逆,益气药用人参、党参等;温阳药用制附子、干姜、肉桂等;敛阴药用五味子、山萸肉、麦冬、黄精等。
以病因为纲,以证为目,条辨论治。
1.风寒外感,上袭清窍
主症:头痛时作,痛连项背,遇风寒加重,得温热则减,口不渴,舌淡苔薄白,脉浮。
治法:疏风散寒止痛。
方药:川芎茶调散加减。药用川芎、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等。
随症加减:头痛剧烈,头痛如箍,伴恶寒身重者,舌淡苔白,脉浮紧,重用川芎,加生姜、紫苏。
2.风寒束表,邪犯太阳
主症:头痛发作,鼻鸣干呕,项背僵直,项强不可转顾,恶寒发热,有汗出或无汗出,舌淡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解表散寒止痛。
方药:葛根汤加减。药用麻黄、桂枝、葛根、白芍、生姜、川芎、荆芥等。
3.风寒外感,邪客厥阴
主症:颠顶头痛,或全头痛,或有畏寒发热,干呕,吐涎沫,胸胁满胀,四肢厥冷,舌暗苔白,脉弦或弦数。
治法:温经散寒止痛。
方药:吴茱萸汤加减。药用吴茱萸、生姜、半夏、藁本、川芎等。
1.风热外感,上犯头面
主症:头痛而胀,发热重,恶寒轻,面红目赤,口渴欲饮,便秘溲黄,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止痛。
方药:芎芷石膏汤加减。药用川芎、白芷、菊花、石膏、黄芩、薄荷、栀子等。轻症者可用桑菊饮加减,药用桑叶、菊花、黄芩、栀子、川芎、白芷等。
2.风热外感,邪犯少阳
主症:脑侧胀痛,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咽干口苦,不欲饮食,舌红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利少阳止痛。
方药:小柴胡汤加减。药用柴胡、半夏、黄芩、生姜、川芎、蔓荆子、藁本等。
3.风热外感,热重伤津
主症:头痛而胀,热多寒少,口鼻干燥、渴饮不解,舌红少苔,脉虚数。
治法:滋阴清热止痛。
方药:桑菊饮加减。药用桑叶、菊花、黄芩、栀子、知母、石斛、天花粉等。
4.风热外感,邪热炽盛
主症:头胀痛似裂,高热不退,头昏耳鸣,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浮数。
治法:散风解毒止痛。
方药:黄连上清丸加减。药用黄连、黄芩、栀子、菊花、当归、桔梗、葛根、薄荷、川芎、姜黄、连翘、天花粉等。
5.风热外感,腑气不通
主症:头痛如醉,壮热不退,口鼻生疮,口干口臭,腹满腹胀,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通腑泄热止痛。
方药:大承气汤加减。药用大黄、枳实、厚朴、芒硝、葛根、知母、白芷等。
6.风热外感,邪陷心包
主症:头痛如狂或昏睡不已,时有谵语,舌蹇肢厥,高热不退,或见斑疹隐隐。
治法:清热解毒开窍。
方药:清营汤加减。药用水牛角、生地黄、玄参、丹参、连翘、金银花、黄连、竹叶、天花粉、生石膏等。神志昏愦较重者,可用安宫牛黄丸;高热抽搐者,可用紫雪丹。
1.风湿外感,上扰清窍
主症:头痛如裹,身热不扬,肢体倦重,口舌黏腻不渴,小便不利,大便或溏,舌淡苔白腻,脉滑。
治法:祛风胜湿止痛。
方药:羌活胜湿汤加减。药用防风、羌活、苍术、白芷、细辛、藁本、川芎等。
2.风湿外感,湿浊中阻
主症:头痛如裹,身热不扬,胸闷气短,纳呆食少,恶心呕吐,大便溏泄,舌暗苔厚腻,脉濡。
治法:疏风化浊止痛。
方药:半夏厚朴汤加减。药用苍术、厚朴、陈皮、半夏、枳壳、生姜、荆芥、川芎等。
3.风湿外感,暑热夹杂
主症:夏日感湿头痛,头重头昏,身热汗少,或微恶寒,口渴胸闷,纳少干呕,肢体困重,舌淡红苔厚腻或黄腻,脉浮数有力。
治法:清暑化湿止痛。
方药:黄连香薷饮加减。药用黄连、香薷、厚朴、藿香、佩兰、荷叶、竹茹、知母等。
4.风湿外感,夹热上冲
主症:头痛兼有耳鸣,头面红肿热痛,骤然起核,或有发热或无发热,双目难睁,憎寒壮热,舌红苔黄腻,脉数。
治法:清热疏风,除湿止痛。
方药:清震汤加减。药用苍术、升麻、荷叶、陈皮、泽泻、川芎、葛根、僵蚕等。
1.肝阳亢盛,郁而化火
主症:头痛而眩,无发热恶寒,心烦易怒,夜不得眠,或兼胁痛,面红口苦,舌红苔薄黄,脉弦有力。
治法:平肝潜阳止痛。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药用天麻、钩藤、石决明、黄芩、栀子、牛膝、杜仲、桑寄生等。
2.肝气郁结,阴虚火旺
主症:头痛朝轻暮重,无发热恶寒,两目干涩,口干口苦,遇劳加重,小便少,舌红少苔,脉弦细。
治法:滋阴清热止痛。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药用天麻、钩藤、石决明、生地黄、墨旱莲、石斛、女贞子等。热象较重者,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药用龙胆草、郁金、夏枯草、栀子、黄芩、柴胡、天麻、钩藤、石决明等。
3.肝血不足,虚烦内扰
主症:头痛连绵,无发热恶寒,入睡困难,心慌胆怯,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弦细。
治法:滋阴清热除烦。
方药:酸枣仁汤加减。药用酸枣仁、川芎、天麻、钩藤、石决明、首乌藤、茯神等。症状重者治宜潜镇安神,加用龙骨、牡蛎。
4.肝经火盛,风热上扰
主症:头痛暴发,痛势剧烈,偏于一侧,痛连目齿,无发热恶寒,痛止自如常人,舌淡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浮。
治法:平肝息风清热。
方药:天麻汤加减。药用天麻、菊花、川芎、白芷、生石膏、藁本、蔓荆子、钩藤、地龙等。热象较重者,加用龙胆、栀子、黄芩。
1.痰浊中阻,上蒙清窍
主症:头痛昏蒙,无发热恶寒,胸脘满闷,呕恶吐涎,舌暗苔白腻,脉滑或弦滑。
治法:化痰降逆止痛。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药用半夏、白术、茯苓、陈皮、生姜、天麻、厚朴、白蒺藜、蔓荆子等。
2.痰热相结,上扰清阳
主症:头痛昏愦,无发热恶寒,皮面色黄,口苦口黏,时有干呕,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燥湿止痛。
方药:茵陈蒿汤加减。药用茵陈、半夏、茯苓、陈皮、黄芩、枳实、大黄、栀子等。
1.血瘀内停,经络不通
主症:头痛无所缓解,痛有定处,势如锥刺,或有言语不利、舌暗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止痛。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药用川芎、桃仁、红花、赤芍、麝香、葱白等。
2.气滞血瘀,经络受损
主症:头痛伴胸闷短气,肢体麻木不仁,舌暗淡有瘀斑,苔薄白,脉涩紧。
治法:理气活血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用生地黄、桃仁、红花、丹参、郁金、白芷等。
主症:头痛剧烈,或有高热,神志不清,口开手撒,舌体蜷缩,汗出如油,脉微欲绝或结代。
治法:益气敛阴,回阳救逆。
方药:生脉散或参附汤加减。药用人参、附子、干姜、肉桂、五味子、山萸肉、麦冬、黄精等。
体针
(1)外感头痛:可针刺列缺、百会、太阳、风池。阳明头痛者,加配印堂、攒竹、合谷、内庭;少阳头痛者,加配率谷、外关、足临泣;太阳头痛者,加配天柱、后溪、申脉;厥阴头痛者,加配四神聪、太冲、内关;风寒重者,加配风门;风热重者,加配曲池、大椎;风湿重者,加配阴陵泉。
(3)内伤头痛:多为实证,可针刺百会、头维、风池;肝阳上亢者,加配太冲、太溪、侠溪;痰浊头痛者,加配太阳、丰隆、阴陵泉;瘀血头痛者,加配血海、膈俞、内关、阿是穴;肝经风火上炎,单侧痛甚者,针刺太冲、足临泣、外关、丰隆、头维、风池、率谷、角孙。
病案一
毛某,年三十一岁,初夏淫雨缠绵,晴后湿气上蒸,晨起冒雾而行,遂感其气而发病,头痛如裹,身热无汗,遍体不舒,四肢倦懈,脉右浮缓,左微弦而滞,舌苔薄白而滑。此湿气蒙于皮毛,而未传经入里,汪讱庵所谓轻则为冒也,宣疏表湿为首要。处方:紫苏叶一钱、佩兰叶一钱半、青箬叶一钱半、白蔻壳八分、藿香叶一钱半、先用浙苓皮八钱、桂枝木八分煎汤代水。一剂而微微汗出,头痛肢懈均除,二剂而身热退,遍体舒。
(选自《民国名医著作精华·全国名医验案类编》)
病案二
周某,女,54岁,头痛一天,初诊形体消瘦,面色黧黑,木火之形,急躁易怒,每于夜寐欠安则发作头痛,若逢恼怒,其痛更甚。脉象弦细而数,按之有力,阴之不足阳之有余,宣泄其肝热,和其阴分,求其痛止。处方:柴胡6g,黄芩10g,川楝子10g,竹茹6g,枳壳6g,白芍10g,钩藤10g,生地黄10g,生石决明20g,生牡蛎20g,上服七剂痛减,又继服七剂痛止。按:此案为肝火旺而阴分不足,其脉象弦细数,弦乃木郁之象,细主脏阴之亏,数则主热,故断为肝郁热而阴分不足,用泄肝热平肝阳养血育阴方法可效。
(选自《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急性胸痛是指以突然发作的胸部正中或偏侧部位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胸为心肺外廓,胸胁为肝胆经脉之所过,气机升降之道路,肾之经脉从肺出落于心,故胸痛多与心肺疾病、肝胆气逆、肾气亏损等有关。广义的“胸痛”之证涵盖范围较广,狭义的“胸痛”则多指心肺疾病引起的病证。本篇主要论述由心脏病损引起的急性胸痛。
历代文献中,对于心脏病损造成的急性胸痛,名称较多,包括“胸痹”“胸痹心痛”“心痛”“猝心痛”“厥心痛”“真心痛”等。“心痛”的病名最早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对其有明确的论述。《素问·标本病传论》有“心病先心痛”之谓,《灵枢·五邪》提出“邪在心,则病心痛”,《素问·缪刺论》则出现“卒心痛”“厥心痛”之称;《灵枢·厥病》把心痛严重并迅速造成死亡者称之为“真心痛”,谓“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历隋唐、金元、明清至近现代,诸医家多沿用上述名称。
病因病机方面,历代医家提出了丰富的观点。寒邪致病居于重要地位。《黄帝内经》尤重寒邪致病,《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阳司天,寒淫所胜,则寒气反至……民病厥心痛。”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指出“心痛,脏腑受风,风冷邪气乘于心也。”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心腹痛第六》认为:“寒气卒然客于五脏六腑,则卒发心痛胸痹。”明代徐春甫在《古今医统大全》指出:“真心痛者,寒邪伤其君也,手足青至节,甚则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厥心痛者,乃寒邪客于心包络也。”清代傅山在《傅青主男科·心腹痛》曰:“心痛之症有二,一则寒气侵心而痛……”。
历代名家也认识到热毒在心痛发病中的重要性。《素问·刺热》曰:“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素问·至真要大论》谓:“少阴司天,热淫所胜,怫热至,火行其政。民病胸中烦热……肩背臂臑及缺盆中痛,心痛肺……”,论述了热邪致心痛的理论。金代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心痛论》曰:“诸心痛者,皆少阴厥气上冲也。有热厥心痛者,身热足寒,痛甚则烦躁而吐,额自汗出,知为热也。”明代周慎斋《周慎斋遗书·心痛》云:“心痛有属心火者。”清代李用粹《证治汇补》曰:“肺郁痰火,忧恚则发。心膈大痛,攻走胸背。”清代名医郑寿全指出心痛有寒热之分,其在《医理真传》曰:“心痛……心中气痛,面赤、舌黄、欲饮冷者,热邪犯于心包也。”
痰饮为一种病理产物,也是心痛的病因之一。痰饮内聚,痹阻心脉而导致心痛。《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阴在泉,湿淫所胜,病饮积心痛。”《灵枢·本脏》曰:“肺大多饮,善病胸痹。”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强调了痰饮致病,如:“心痛而多唾者,停饮乘心之络故也”“夫心痛,多是风邪痰饮,乘心之经络。”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认为心痛常为脾肾阳虚失运,痰饮水湿内停所致,创制多首化痰为主的方剂治疗心痛,如瓜蒌薤白半夏汤。元代朱丹溪《丹溪手镜》提出:“痰水停饮,留结不散,名胸痹。”明代秦景明《证因脉治》提出痰瘀致心痛:“心痹之因……痰凝血滞,中焦浑浊,则闭食闷痛之症作矣。”
气机不畅,心气郁结,心气不能推动血行,血流滞塞,引起心脉痹阻,发为心痛。张仲景《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提到气机阻滞,胸阳不展则心痛,如“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宋代严用和《济生方》曰:“体虚之人,寒气客之,气结在胸,郁而不散,故为胸痹。”明代汪机《医学原理》指出心痛“未有不由气滞而致者。”清代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心病源流》更明确指出:“七情之由作心痛……除喜之气能散外,余皆足令心气郁结而为痛也。”论述了情志内伤致气滞心胸,引起心痛发作。
血瘀阻滞,心脉不通则心痛。明代龚信明确指心痛有“死血”,《古今医鉴》曰:“心脾痛者,或因身受寒邪,口食冷物,内有郁热,素有顽痰、死血,或因恼怒气滞而发。”虞抟《医学正传》云:“有真心痛者……又曰污血冲心。”日本丹波元坚《杂病广要》也指出:“古有患胸痹者,心中急痛如锥刺,不得俯仰,蜀医谓胸府有恶血故也。”
历代名家亦有认识到心痛为寒凝痰浊血瘀共同致病。元代朱丹溪指出寒凝血瘀气滞引起心痛的病机,其《丹溪手镜》曰:“因宿寒搏血,血凝其气,气与血并。”明代秦景明《症因脉治·胸痛论》:“内伤胸痛之因……则痰凝气结……则血积于内,而闷闷胸痛矣。”
脏腑亏虚,心脉失养,亦可发为心痛。《素问·脏气法时论》:“肾病者……虚则胸中痛。”《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指出:“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高度概括心痛责其上焦阳虚极也。唐代王焘提出阳气虚致心痛的病机,《外台秘要》记载:“若诸阳气虚,少阴之经气逆,谓之阳虚阴厥,亦令心痛。”明代张景岳提出心痛为脏腑气血虚导致,其《景岳全书·杂证谟》提到“气血虚寒,不能营养心脾者,最多心腹痛证。”清代喻嘉言《医门法律·中寒门》所说:“胸痹心痛,然总因阳虚,故阴得乘之。”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胸痹》曰:“若夫胸痹,则但因胸中阳虚不运,久而成痹。”
历代名家也认识到心痛的病因病机多是本虚标实。《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提出胸痹心痛病机为“阳微阴弦”,阳微即上焦阳虚,胸阳不振;阴弦即寒邪、痰浊、瘀血等阴邪上扰。宋代《圣济总录》也提出脏腑虚弱为本,寒邪客之为标,如有“虚极之人,为寒邪所客,气上奔迫,痹而不通,故为胸痹”“卒心痛,本于脏腑虚弱,寒气卒然客之”。宋代官修方书《太平圣惠方》:“夫卒心痛者,由脏腑虚弱,风邪冷热之气,客于手少阴之络。”
隔上即为胸,胸内藏肺、心,亦为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与手足三阴经循行之处,因此胸痛和上述腑脏组织密切相关,尤其是肝、肺、心等脏腑的病变。胸痛之证多在内伤积损基础上,因外感寒邪、饮食失调、情志失节、劳倦内伤等而发生。
1.寒凝心脉
素禀阳虚,或用药过于苦寒,伤及阳气,或年老阳衰,寒自内生,或感受寒冷邪气,导致体内阴寒内盛。大寒犯心,寒为阴邪,易伤经络、血脉阳气,造成心脉绌急,津液凝滞,清气不入,浊气不出,心脉闭阻而成胸痛。
2.痰瘀闭阻
饮食不节,膏粱厚味,或烟酒成癖,致脾胃运化失健,聚湿生痰,痰浊内阻,造成心脉营卫不行,痰瘀闭阻而成胸痛。
3.阳虚厥脱
素体阳虚,或过服苦寒峻下之品,内伤诸阳,或年事渐高,肾阳衰微,不能温煦五脏,阳虚则寒邪乘虚而入,阴寒盘踞胸中,寒凝气滞,血脉痹阻,心脉绌急成患。重者阳气暴脱,发生厥脱重症。
胸痛发病之初,多为痰瘀阻络,心脉痹阻,心阳不振致病,以实为主。胸痛病情骤变,邪正交争,可致正虚,进一步变化出现正气虚脱。
痰踞心胸、寒凝心脉、痰阻脉络导致心阳不振,因实致虚;又因心气不足、肝肾亏虚、心阳虚衰导致血瘀痰凝,因虚致实,虚实互因转化。
1.分辨胸痛与胃痛
古代文献中常将胃痛和心痛混称。胸痛疼痛位于前胸部,可放射至肩部、颈部,亦有伴随深呼吸或咳嗽加重者,可伴有胸闷和气喘;胃痛发作部位多在心窝部,其发病与饮食有关,多伴嗳气、吞酸、纳呆,不伴心悸、胸闷等症状。
2.分辨胸痛与胁痛
胸痛疼痛部位位于前胸部,可放射至肩部、颈部;胁痛疼痛部位位于胁肋部,亦可出现深呼吸或咳嗽加重的表现,但常伴有发热、纳呆、呕吐吞酸、乏力、一身面目皆黄等肝胆病变表现。
1.首辨标本虚实
阴寒、痰浊、气滞、血瘀者属实,阳气虚脱或阴阳俱虚者属虚。
2.次辨胸痛性质
胸痛急剧,遇寒易发,舌苔白滑,脉沉者多属阴寒偏盛;胸中闷塞,多唾痰涎,阴天易作,苔浊腻,脉滑多为痰浊偏盛;胸部刺痛,固定不移,舌紫暗,脉涩者多为血瘀;兼见胸胁胀满,善太息,憋气感,苔薄白,脉弦者则为气滞。
3.再辨轻重顺逆
辨其顺逆,关键在于防厥防脱,重点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阳虚或阴虚之证均可有厥脱之变,但阳虚者更易发生;②神委和烦躁是常见的表现,若精神委顿逐渐发展或烦躁不安逐渐加重,则应引起注意,若神志模糊或不清,则病已危重;③若气短之症逐渐加重,应提高警惕,若见喘促则病情严重;④胸痛者常见汗出,若汗出增多,须警惕厥脱;⑤手足温度逐渐下降者,应充分重视,若四肢逆冷过肘而青紫者,则提示病危。
辨其虚实,掌握标本,区分阴寒、痰浊、气滞、血瘀的不同。阴寒治以温阳散寒,痰浊治以泄浊豁痰,气滞治以理气散郁,血瘀治以活血化瘀。本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如出现心阳暴脱之危证,此时则当以益气固脱、回阳救逆为主,若为阴阳俱虚,则在回阳救逆之时配合养阴之法。
1.温阳散寒
胸痛属寒凝心脉者,治宜温阳散寒,多用辛温散寒通阳之药如乌头、桂枝、麻黄、附子、干姜、薤白、赤石脂等。
2.化痰开结
胸痛属痰浊闭结者,应以化痰逐饮之药如瓜蒌、薤白、半夏等,配合辛香通散、化浊开窍功效的药物如枳实、南星、礞石、竹茹等。
3.活血化瘀
活血化瘀是治疗急性胸痛的重要方法,组方之中多加入活血化瘀药物。如丹参、桃仁、归尾、川芎、牡丹皮、苏木、红花、玄胡索、桂心、降香、通草、麦芽、穿山甲、五灵脂、蒲黄等。
4.益气回阳
胸痛猝发致阳气欲脱者,急当以大剂量红参、附子、干姜回阳救逆,阴竭阳脱者可加用麦冬、五味子。
以病因为纲,以证为目,条辨论治。
1.寒凝心脉
主症:胸中闷痛,痛如锥刺,或胸痛彻背,心痛甚,冷汗出,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厥冷。舌质暗红,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迟或沉紧。
治法:宣痹通阳,散寒通络。
方药:瓜蒌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全瓜蒌、薤白、桂枝、当归、细辛、丹参、赤芍、甘草、通草、大枣。若胸痛剧烈,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痛无休止,伴身寒肢冷,气短喘息,脉沉紧或沉微,为阴寒极盛,可用乌头赤石脂丸加荜茇、高良姜、细辛;若痛剧而四肢不温,冷汗自出,可配合舌下含化苏合香丸或麝香保心丸。
2.痰瘀闭阻
主症:胸痹钝痛,痛有定处,胸闷气短,形体肥胖,身重困倦,脘痞纳呆,唇舌紫暗,大便不爽。舌体胖大,或边有齿痕,舌质紫暗或淡暗,舌苔白腻,脉涩或弦滑或结代。
治法:豁痰泄浊,通络开结。
方药:瓜蒌薤白半夏汤合丹参饮加减。全瓜蒌、薤白、半夏、丹参、檀香、砂仁。痰郁化热,痰黏色黄,大便干,苔黄腻者可用黄连温胆汤;痰热伤津加生地黄、麦冬、沙参;大便秘结加生大黄、桃仁。
3.阳虚厥脱
主症:胸痛剧烈,大汗淋漓,四肢厥冷,畏寒蜷卧,甚则神志昏迷,面色苍白,口唇青紫。舌质紫暗,脉数或缓或结代或雀啄或屋漏。
治法:益气回阳固脱。
方药:参附汤送服沉香粉、三七粉。红参、制附子、沉香粉、三七粉等。水饮上凌心肺,水肿、喘促、心悸者,加茯苓、黄芪、汉防己、车前子;阳损及阴,阴阳两虚,可加麦冬、五味子。
1.针灸疗法
(1)毫针刺内关、通里、神门、膻中、心俞等穴,轻刺得气后,留针1~2分钟。
(2)针刺内关、神门、三阴交、膻中、厥阴俞或心俞。
2.推拿疗法
实证为主者,可指压至阳穴。
3.中成药治疗
口服速效救心丸、麝香保心丸、冠心苏合丸、复方丹参滴丸其中一种,根据证型选用。
病案一
刘某,年四旬许,某店店员也。每日持筹握算,晷无寸闲,如俯伏时久,则胸极感不舒,寝至微咳吐痰,尚无若何异象。近以年关猬务丛集,收欠付欠,尤多焦劳。初觉胸膈满胀,嗳气时作,继则喘咳痰唾,夜不安眠,甚则胸背牵引作痛,服调气化痰药不效,乃走至于余。脉诊弦滑,舌苔白腻,不渴,喘咳,胸背彻痛不休,并无恶寒肢厥景象。此固金匮之胸痹,非调气化痰之所能治也。盖胸痹一证,因缘阳气不振,阴寒乘之,浊痰上泛,弥漫胸膈,气机阻滞,上下失调,故前后攻冲,胸背剧痛。如属阴寒剧盛,胸痛彻背,背痛彻心者,则宜辛温大热之乌头赤石脂丸以逐寒邪;如内寒不盛而兼虚者,则当相其轻重分用人参汤或大建中汤以为温补;本证则阳未虚甚而寒亦不盛,既不合前者椒附之大温,亦不宜后者姜参之温补,仅应温阳祛痰,舒展中气,运用瓜蒌薤白半夏枳实桂枝汤调理,可谓方证切合,自当效如桴鼓,三剂可愈。数日病者来告,服药效验如神,果如所期。
(选自《治验回忆录》)
病案二
病者:张铭书之萱堂,年四十余岁,住东楼村。
病名:胸痹,兼作奔豚
原因:形寒饮冷,以致气血郁结不舒,心阳被寒而不宣,肝肾邪同时侵袭。
症候:初起胸膈烦闷,脐下跳动,遂至上冲胸中,径达两肩,冲痛难忍,兼短气欲呕,经医用治奔豚方投之无效。延十余日后,饮食屡减,刺痛不休。
诊断:寸脉虚缓微隐滑象,关尺脉弦紧,舌苔微白。
疗法:通调瘀室之心阳,驱逐攻冲之逆邪。
处方:嫩桂枝尖二钱、白术、薤白、炒白芍各二钱、制半夏、五灵脂各二钱、吴茱萸、黄连、云苓、炙甘草、高良姜各一钱半、瓜蒌二钱、大枣三枚、生姜两片,水煎温服。
效果:一剂即瘥。
说明:正多邪少则病伏,邪多正少则病越,肝善郁怒则窒而不畅,木郁则气无发处,势必侵土,中土衰败则心阳不振,下焦浊阴之气无束,故犯上冲痛。
(选自《1900-1949期刊医案类编精华:内科医案(二)》)
病案三
邵某,男,54岁,干部。因心前区间歇发作针刺样疼痛及压迫感4年余,于1976年1月21日入院。1971年7~9月因陈旧性心肌梗死在某医院住院治疗,出院月余后开始经常感到心前区间歇发作针刺样疼痛及压迫感,含服硝酸甘油后能缓解,近年来发作较频而入院,检查血压为120/90mmHg,心率56次/分,舌暗红,苔黄浊腻,脉缓。胸透:主动脉屈曲,左心室向下延伸,左心室扩大。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并不齐,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
中医诊断:胸痹。
证型:痰瘀闭阻证。
西医诊断:冠心病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
治法:化痰通瘀,芳香化浊。
处方:温胆汤加味。
党参15g,云苓12g,法半夏9g,橘红4.5g,郁金9g,竹茹9g,枳实6g,布渣叶15g,藿香4.5g,甘草4.5g。水煎服,日1剂。
住院期间出现头痛,左手麻痹不适,用健脾补气四君子汤加味治疗。
处方:党参15g,白术12g,云苓15g,甘草4.5g,丹参12g,葛根30g,山楂30g。水煎服,日1剂。
后期又用温胆汤加味。住院期间心绞痛发作减轻,无须含服硝酸甘油,复查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并不齐,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精神、食欲均正常,于4月26日出院。出院后继续服用温胆汤加味制成丸,治疗追踪3个月,无心绞痛发作。
(选自《当代名老中医临证荟萃》)
急性腹痛是以突然发作的胃脘至耻骨毛际以上部位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是急诊常见的临床症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病情重的特点。《症因脉治》(卷四)云:“痛在胃之下,脐之四傍,毛际之上,名曰腹痛”,俗称“肚子痛”。急性腹痛在《肘后备急方》中称为“猝腹痛”。秦景明《症因脉治·腹痛论》云:“痛在胃之下,脐之少旁,毛际之上,名曰腹痛。痛在脘上,则曰胃痛而非腹痛。”西医的急性炎症、脏器穿孔、梗阻性腹痛、腹部出血等,当以腹痛为主要表现,可参照本节进行辨证论治,外科、妇科疾病以腹痛为主要表现者,不在本节探讨之列。
有关于腹痛的论述,最早记载见于《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灵枢·五邪》亦云:“邪在脾胃……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其病机为“阳气不足,阴气有余”。《素问·气交变大论》中曰:“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民病腹痛,清厥,意不乐,体重烦冤。”叙述了湿邪致腹痛。张仲景的《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曰:“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曰:“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脉证治第十》曰:“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宜大承气汤。”“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金匮要略》中将腹痛分为实寒、阳虚、实热、血虚等不同证型进行辨证施治。刘河间提出“久病无寒,而暴痛非热”之论,认为寒病乃寒凝脉涩所致,热病乃热郁于内所成。魏晋南北朝时《肘后备急方》曰:“治卒腹痛方。书舌上作风字,又画纸上作两蜈蚣相交,吞之。”金元时期刘河间提出“久病无寒,而暴痛非热”之论,认为寒病乃寒凝脉涩所致,热病乃热郁于内所成。
明·李梴《医学入门》提出:“大腹痛多食积外邪,脐腹痛多积热痰火,小腹痛多瘀血及痰与溺涩,脐下卒大痛,人中黑者,中恶客忤,不治。”明·吴昆《医方考·腹痛》中曰:“腹中干痛有时者,虫痛也……干痛者,不吐不泻而但痛也。”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腹痛》中曰:“暴触怒气,则两胁先痛而后入腹。”清·程知曰:“阴邪在腹,则阳不得入而和阴,为腹痛。”《临证指南医案·腹痛》则提出:“腹处乎中,痛因非一。须知其无形及有形之为患,而主治之机宜,已先得其要矣。所谓无形为患者,如寒凝火郁,气阻营虚,及夏秋暑湿痧秽之类是也。所谓有形为患者,如蓄血、食滞、癥瘕、蛔绕、内疝,及平素偏好成积之类是也。”《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腹中痛者,胃中有寒邪内攻也。”
腹痛的病因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寒邪客于肠胃和饮食不节伤及肠胃有关的论述。食滞、寒滞、气滞,或因虫、因水、因痰等邪实阻滞,腑实内结,气血壅滞,升降失常,均可导致急性腹痛。其次久病劳伤,或禀赋不足,阳虚内寒,调养不慎,致中焦运化失常,也易于诱发急性腹痛。
1.寒凝肠腑,络脉绌急
外感寒湿之邪直中肠腑,或嗜食寒凉饮食,损伤肠胃,寒客于腑,络脉绌急,气血凝滞,发为腹痛。
2.腑实内结,腑气不通
暴饮暴食或过食肥腻厚味,或食入不洁之物,食积胃肠,化热生湿,腑实不通,气血壅滞,发为腹痛。
3.气虚血瘀,升降失常
平素情志不畅,或思虑太过,郁结不通,或脾气内伤,由气及血,脾气虚滞,血行不畅,郁久化火,痰火内扰,气机升降失常,不通则痛。
4.中虚脏寒,脏腑失养
久病劳伤,或素体禀赋不足,阳虚内寒,或调养不慎,感邪内伤,中虚脏寒,脏腑失养,发为腹痛。
诊断要点
1.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疼痛为主要表现者,即为腹痛。其疼痛性质各异,但一般不甚剧烈,且按之柔软,压痛较轻,无肌紧张及反跳痛。
2.起病可缓可急,常因饮食、情志、受凉等因素诱发或加重。
3.腹部X线检查、B超、相关实验室检查有助诊断及鉴别诊断。
4.应排除外科、妇科腹痛,以及其他内科病证中出现的腹痛症状。
1.辨虚实
切诊腹部,硬满拒按为实证;腹软,喜温喜按为虚证。
2.腹痛性质
如持续性钝痛或隐痛多为腹内炎症和出血:阵发性绞痛多为腔道梗阻;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重表示炎症与梗阻并存。
3.腹痛程度
炎症引起的腹痛一般较轻,多可忍受;腔道梗阻引起的绞痛常剧烈:最为剧烈的腹痛是濒死样疼痛,常可引起休克,多见于胃十二指肠穿孔、腹主动脉瘤破裂,重症急性胰腺炎、绞窄性肠梗阻、胆绞痛、结石等。
4.腹痛部位
一般腹痛起始和最明显处,往往是病变所在,但亦有不少例外,如急性心肌梗死、细菌性肺炎表现为上腹痛等,这在临床中尤须注意。
5.腹痛的转移和放射痛
急性阑尾炎腹痛常自上腹或脐周逐渐转移到右下腹;急性胰腺炎向左腰背部放射;胆囊炎、胆石症放射至右肩部;小肠疾病放射至脐周;子宫、直肠病放射至腰骶部等。
根据腹痛的病因、疼痛部位、疼痛性质等,辨别其寒、热、虚、实,属气属血,在脏在腑最为关键。
1.辨腹痛缓急
依腹痛病史,发生原因、时间、性质等,分辨是急性腹痛抑或慢性腹痛。前者多因寒邪、湿热、食滞、虫石所伤,表现为发病突然,疼痛剧烈,病程较短。后者多为内伤,常因病久由气及血,或脏腑虚寒,发病缓慢,疼痛不剧,病程迁延。
2.辨寒热
寒证,腹痛拘急,疼痛暴作,遇冷痛剧,得热则减,口不渴,舌苔白滑,脉沉紧。热证,腹痛胀满拒按、灼热,身热便秘,便下痛减,烦渴引饮,舌苔黄厚少津,脉洪数或沉实。
3.辨病因
气滞腹痛,腹部胀痛,时轻时重,痛无定处,腹痛矢气后痛减,与情志有关,舌苔薄白,脉弦;血瘀腹痛,腹部刺痛,固定不移,痛处拒按,入夜尤甚,或按之有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食滞腹痛,腹部胀满拒按,嗳腐吞酸,嗳气稍舒,痛甚欲便,便后痛减,舌苔白厚,脉滑;虫积腹痛,绕脐痛,时作时止,痛甚呕吐,常有蛔虫病史。
4.辨病位
大腹痛多属脾胃之病,脐以上痛,属太阴脾,多属脾胃肠道之病;少腹痛多属足厥阴肝经病;小腹痛及脐周腹痛多属脾胃、小肠、肾、膀胱之病,属少阴冲任;虫病多见脐周疼痛。
究其原因有气滞、血瘀、寒、热、实、虫、食等。痛而胀满多实,痛而不满为虚;实痛拒按,虚痛喜按;痛而有形多实,痛而无形多虚;饱食痛剧者为实,饥时痛者为虚。寒痛得暖而减;热痛得凉则缓。痛时有形,痛止则散,攻冲走窜,痛无定处为气痛;痛有定处,按之有形,始终不散者为血瘀疼痛。
腹痛的病因病机很多,然不外乎寒、热、虚、实四端,就临床所见,四者并非单独存在,往往相互错杂,或寒热交错,或虚实夹杂,或属虚寒,或属实热。因此,必须从临床实际出发,分析其不同的病因病机作出正确的辨证和治疗。就病机而言,虽有虚实寒热之别,在气在血之异,致痛之关键不外乎“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
治疗腹痛,多以“通”字立法。所谓“通”,并非单指攻下通利而言。注意通补关系,“不通则痛”者宜通利,“不荣则痛”者宜温养。
依证候的寒热虚实,在气在血,所属脏腑经络,确定治则。一般以虚实为纲,寒热为目。实热者宜调气祛邪,清热化湿,消食导滞,理气活血;虚寒者宜温中补虚。
腹痛者多为气分先伤,气滞不通,伤及血络,形成气滞血瘀的病理状态,故治疗上应理气中佐以活血,祛瘀中辅以行气,以增强止痛效果。根据叶天士“久病入络”之说,对缠绵不愈之腹痛,采取辛润活血通络之法,尤为常用。
1.寒凝肠腑
脐中痛甚,喜温喜按,属肾阳不足,寒邪内侵,治当温通肾阳,方用通脉四逆汤;少腹拘急冷痛,苔白脉沉紧,属下焦受寒,寒滞肝脉,宜温肝散寒,方用暖肝煎;腹中冷痛,手足逆冷,身体疼痛,属内外皆寒,宜散内外之寒,方用乌头桂枝汤;胁下腹部偏痛,伴手足厥逆,大便不通,脉紧弦,属寒实内结,阳气不通,升降之机痞塞,治当温里散寒,通便止痛,方用大黄附子汤;腹中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清水,属寒邪上逆,宜和中降逆,方用附子粳米汤。
2.腑实内结
证属腑实内结者,当用大承气汤。此方峻下实热燥结,即“釜底抽薪,急下存阴”法。大黄苦寒泄热,攻下燥屎,荡涤肠胃;芒硝咸寒润燥,软坚破结;佐以枳实、厚朴行气导滞,消痞除满。若热偏重,加黄芩、黄连、公英、金银花等;若湿胜,苔白腻,去芒硝,重用厚朴,加木香、苍术;若暴食疼痛者,加莱菔子、山楂、鸡内金;若腹痛引及两胁者,加柴胡、郁金;若热重,包块明显者,加紫花地丁、丹皮、败酱草;若心下满痛,属少阳阳明合病,宜大柴胡汤和解少阳,清泄阳明。
3.中脏虚寒
证属中脏虚寒者,方用小建中汤。方中桂枝配饴糖,生姜配大枣温中补虚;芍药配甘草和里缓急。六味配合,辛甘化阳之中,又具酸甘化阴之用,共奏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之功。如见精神倦怠,或大便虽软而艰难者,为气虚无力,宜黄芪建中汤;若血虚明显,面白唇淡,爪甲不华者用当归建中汤;若虚寒腹痛较重,腹中寒,上冲皮起,有头足,痛不可近者用大建中汤温中补虚,散寒止痛;若兼有肾阳不足之证者,属脾肾阳虚,用附子理中汤以温补脾肾;若脾胃虚寒不著,但见脘腹隐痛、气短、面黄体倦者,可用香砂六君子汤调理。
4.瘀血腹痛
证属瘀血腹痛者,方选少腹逐瘀汤,方中当归、赤芍、川芎养营活血;生蒲黄、五灵脂、没药逐瘀止痛;血得温则行,故用肉桂、干姜温经暖营;小茴香、延胡索理气止痛。如有包块者加桃仁、红花、莪术;若腹部手术后作痛者加泽兰、红花;若属跌仆伤后作痛者加王不留行、三七粉、云南白药;如瘀结于腹,腹大坚满,青筋暴露者可加水红花子、陈葫芦、泽兰,或用膈下逐瘀汤。
以病因为纲,以虚实为目,条辨论治。
1.寒凝肠腑
主症:脘腹猝痛,时作时止,腹胀雷鸣,冷汗出,恶寒,口淡无味,或呕吐清涎,小便清长,大便结或溏。舌脉:舌质青紫,若白腻,脉沉紧或弦。
治法:温中散寒,祛湿止痛。
方药:良附丸加减。常用高良姜、香附、延胡索、白芷、桂枝、白芍、甘草等。
随症加减:外感寒湿,以藿香正气散加减;少腹拘急冷痛者,用暖肝煎。
2.腑实内结
主症:脘腹阵痛,痛势急迫,胃脘痞满,拒按,口苦口黏,心烦嘈杂,呕吐嗳腐,吐后减轻,厌食,矢气臭秽,肛门灼热,大便不爽或急迫下利,小便短赤。舌脉: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治法:通腑泄热,消导和中。
方药:大承气汤加减。常用厚朴、枳实、生大黄、芒硝等。
随症加减:湿热内阻者,用连朴饮加减。
3.气虚血瘀
主症:腹胀痛如针刺或刀割,连及两胁,或痛有定处,拒按,入夜痛甚,或呃逆、嗳气频作,善叹息,嘈杂吞酸,饮食不化,痛引少腹,得嗳气、矢气后减轻。舌脉:舌体胖,边有齿痕,舌质暗或有瘀斑,苔白或腻,脉沉细或弦滑。
治法:疏肝和胃健脾,通络止痛。
方药:枳术丸合失笑散加减。常用炒白术、炒枳实、荷叶、蒲黄、五灵脂、党参、黄芪、陈皮、当归、丹参、檀香、砂仁等。
随症加减:呃逆吞酸者,加党参、干姜、吴茱萸、旋覆花、代赭石等。
4.中虚脏寒
主症: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热恶寒,痛时喜按,饥饿及劳累后加重,神疲气短,怯寒肢冷,大便清薄,舌脉: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运脾阳,散寒止痛。
方药:黄芪建中汤加减。常用黄芪、白芍、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饴糖。
随症加减:泛吐痰涎者,加陈皮、姜半夏、白术等;嘈杂反酸者,加煅瓦楞子、吴茱萸;内盛者,加附子理中汤。
1.针灸疗法
腹痛取内关、中脘、支沟、足三里、公孙、三阴交、关元;脐腹痛加阳陵泉、太冲、天枢、大横;食积加气海、隐白、内庭;寒者加神阙、巨阙、关元,隔姜灸或温针灸。亦可采用耳穴按压治疗,可根据耳部反应点及疼痛部位分别选用相应耳穴,如交感、神门、胃、肝、肠、胆等。早晚各按压20分钟左右,两耳交替,一般取3~5穴,夏季2~3天,冬季5~7天更换一次。
2.外治法
艾叶适量,醋炒热,布包敷于神阙穴及痛处;或将适量肉桂、丁香、细辛研末,布包敷于神阙穴,适用于寒性腹痛。
3.推拿疗法
在第2~4胸椎棘突处,用手指按压,有时可立即止痛。或用轻快的一指禅推法和摩法于上脘、中脘、下脘、气海、天枢等穴进行操作,然后揉按足三里、脾俞、胃俞和内关穴各10分钟。
4.结肠滴注疗法
大黄、枳实、厚朴各20g,桃仁、丹皮、败酱草各15g,煎汤200mL,装入灌肠瓶,经结肠点滴。用于腑实内结,腹部胀痛,腑气不通的患者。
5.中成药治法
①胃苏冲剂,适用于食积气滞腹痛;②延胡索止痛软胶囊,适用于气滞腹痛;③气滞胃痛冲剂,适用于气滞腹痛;④温中止痛口服液、附子理中丸,适用于寒性腹痛。
6.针剂治法
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可用于瘀血型腹痛。
病案一
张某,男,43岁。
初诊:左下腹部疼痛已1年,近日疼痛加重,但食后作胀,腹鸣,大便滞下,便后略觉轻快。刻诊:腹胀痛,自汗,气逆上冲,舌浅红,苔薄白,中横裂,脉迟涩。证属久病正气亏虚,气滞而逆,营虚卫弱之腹满胀痛,治宜益气理气,协调营卫、平呃止汗,乃取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化裁,药用:黄芪20g,白芍25g,甘草、五味子、桂枝各10g,木香7g,香附15g,龙骨、牡蛎各25g。5剂,水煎服。
二诊:腹胀痛大减,哕与汗出亦轻。舌浅红,脉沉迟。药已对症,原方加生姜3片,红枣3枚,续服5剂。其病告愈。按:本案以腹痛且胀,大便滞下,时哕,自汗以及舌脉之象为辨证要点。其证虚实并见,气虚兼有阳虚,并气机阻滞,气逆上冲,自汗不止。治以温通阳气,调理气机,解表安里为宜。方中黄芪培补正气;姜、桂、草辛甘化阳,通阳化气,芍、枣酸甘化阴,养阴和营,重用龙骨、牡蛎固涩之品,缘于该患者营虚卫弱,营阴不能内守,意在和营为重,既解表又安里;以五味子配龙牡更收敛汗安神,降逆止哕之效;伍香附、白术、木香以理气行滞,疏通气机。
(选自《何宏邦老中医腹痛证治验案拾萃》)
病案二
李某,女,医生。于2002年11月25日因阵发性腹部剧痛1月就诊。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便秘,自服番泻叶以图缓解,数天后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剧痛,当时诊断为肠梗阻,予西药并使用各种镇痛剂均罔效。诊见:阵发性腹痛,触之痛甚,得热及矢气后痛减,腹部时有包块,伴恶心,呕吐,大便难行,腰痛,颜面青黑,胃纳差,小便清冷,舌淡红、苔白厚,脉沉弦迟涩。中医诊断:肠结。证属中阳式微,肝气不疏,津液亏乏。治拟温通开闭。处方:附子、炮姜、枳实、木香各10g,厚朴、桃仁、当归各15g,黑芝麻20g,大黄7g,煨皂角刺3g。两剂,每剂煎取600mL,每次服200mL,每6小时服一次。外用葱熨法:炒胡盐0.3g,大葱白(烧)1条,肉桂、吴茱萸、石菖蒲各5g,蜣螂1个。两剂,每次1剂,将以上诸药共捣末为饼,敷脐,上盖热水袋。二诊:自述药后诸症基本消失,进食过多后又出现腹痛,症状同前,舌红、苔黄燥而干,脉沉弱无力。处方:炮附子、干姜、制大黄各10g,枳实、桃仁、苦杏仁各15g,煨皂角刺、蜣螂各5g,厚朴20g。两剂,每剂煎取600mL,早晚饭后分服。外用葱熨法:用炒胡盐0.2g,烧葱白1条,火硝、茴香粉各5g。两剂,每次1剂,用法同上。按:《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本例患者之症状与上述条文相吻合,但腹痛为阵发性,且腹痛得矢气则减;大便难行,气郁之候亦同时存在。可见此患为虚实夹杂之候,因此,临床上不可拘泥于见痛闭之症,就用攻下法,一定要辨清虚实。任老不用大建中而易为姜、附,缘于患者病程日久,中焦阳气虚损较重,必须以附子大辛大热纯阳之品,以补坎中真阳,土得火生而中气可复,佐干姜以温中焦之土气,火得土覆而火可久存,诸药相因使中阳得运,则阴霾自散,故方选厚朴三物汤以决气壅;同时佐木香升降诸气使上下相通;桃仁、苦杏仁、黑芝麻、当归润肠通便;煨皂角刺宣通开窍。同时结合外治法,药用炒胡盐以止痛;葱白为通阳要药,其合阳明,阳透则阴不滞,故治阴寒腹痛,同时亦能通二便。因此,临床上见二便不通之症,任老喜外用葱白、石菖蒲通阳利九窍,蜣螂又名推丸,可通窍,善治二便久闭,诸药同用,共奏止痛通便之功;同时佐用温中下气之吴茱萸及温命门之茴香、肉桂。内治、外治均以温通止痛为法,故获效快捷。
(选自《任继学教授验案3则》)
咽喉痛主要指咽喉部疼痛,西医多指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脓肿等。
1.毒侵肺卫
主症:初起憎寒发热,继则壮热烦渴,咽喉红肿疼痛,甚或糜烂,肌肤丹痧隐约。舌尖边红,苔黄白,脉数。
治法:透卫泄热,清咽解毒止痛。
方药:清咽栀豉汤(陈耕道《疫喉浅论》)。金银花12g,薄荷6g,栀子10g,香豆豉10g,牛蒡子9g,蝉蜕5g,白僵蚕6g,水牛角20g(刨片先煎,代犀角),连翘10g,桔梗6g,马勃10g,芦根30g,灯心草10g,竹叶10g。
随症加减:若表郁较重,恶寒持续,头痛、周身酸痛且无汗出者,可去水牛角,酌加荆芥、防风各10g。
2.毒壅气分
主症:壮热,口渴,烦躁,咽喉红肿腐烂,肌肤丹痧显露。舌红赤有珠,苔黄燥,脉洪数。
治法:清气泄热,泻火解毒止痛。
方药:余氏清心凉膈散(王孟英《温热经纬》)。连翘9g,黄芩12g,山栀子12g,薄荷6g,生石膏30g(先煎),桔梗6g,竹叶9g,甘草6g。
3.毒燔气营(血)
主症:咽喉红肿糜烂,甚则气道阻塞,声哑气急,丹痧密布,红晕如斑,赤紫成片,壮热,汗多,口渴,烦躁。舌绛干燥,遍起芒刺,状如红梅,脉细数。
治法:清气凉营,解毒救阴。
方药:凉营清气汤(丁甘仁《丁甘仁医案喉痧证治概要》)。水牛角30g(先煎,代犀角),鲜石斛25g,黑山栀9g,牡丹皮9g,生地黄25g,薄荷6g,川黄连3g,赤芍9g,玄参15g,生石膏30g(先煎),甘草5g,连翘9g,鲜竹叶12g,芦根30g,茅根30g,老黄汁30g(冲服,代金汁)。
4.余毒伤阴
主症:咽喉腐烂渐减,但仍疼痛,壮热已除,惟午后仍低热,口干唇燥,皮肤干燥脱屑。舌红而干,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生津,清泄余热。
方药:清咽养营汤(陈耕道《疫喉浅论》)。西洋参12g,大生地黄15g,茯神木12g,麦冬12g,大白芍10g,天花粉15g,天冬12g,玄参15g,肥知母12g,炙甘草6g。
胁痛指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西医多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石症、胆蛔症、胸膜炎、胰腺炎等。
1.肝气郁结
主症:胁胀痛,走窜不定,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胸闷气短,嗳气频作,苔薄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张介宾《景岳全书》)加减。柴胡12g,枳壳、香附、川芎各10g,白芍15g,佛手12g,青皮6g,郁金12g,甘草6g。
随症加减:肝郁化火者,加牡丹皮10g,栀子12g。
2.肝胆湿热
主症:胁肋灼痛或绞痛,胸闷纳呆,口干口苦,呕恶,或发热,或黄疸。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利湿热止痛。
方药:龙胆泻肝汤(李杲《兰室秘藏》)加减。龙胆、黄芩、柴胡各12g,栀子、木通各10g,车前子12g,绵茵陈20g,川楝子10g,广木香6g(后下),甘草6g。
随症加减:若砂石阻滞胆道者,可加金钱草30g,郁金12g。
3.肝阴不足
主症:胁痛隐隐,遇劳加重,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治法:养阴柔肝,缓急止痛。
方药:一贯煎(魏之琇《柳州医话》)加味。生地黄、枸杞子、沙参、麦冬、白芍、女贞子、墨旱莲各15g,当归、川楝子、佛手各10g,甘草6g。
4.瘀血内阻
主症:胁肋刺痛,痛有定处,胁下或见积块。舌质紫暗,脉沉涩。
治法:祛瘀通络止痛。
方药:失笑散(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合丹参饮(吴谦等《医宗金鉴》)加减。当归12g,丹参20g,乳香、没药各9g,延胡索12g,郁金、柴胡各10g,三棱9g,甘草6g。
5.蛔厥右胁
主症:突然胁腹剧痛阵阵,痛引肩背,恶心呕吐,甚则吐蛔,汗出肢冷,脉沉弦或沉伏。
治法:安蛔止痛,驱虫和胃。
方药:乌梅丸(张仲景《伤寒论》)加减。乌梅12g,黄连、黄柏各10g,熟附子、干姜各6g,细辛5g,肉桂3g,延胡索12g,枳壳12g,白芍15g,广木香6g(后下)。当用驱蛔剂治之,虫驱后再调理脾胃。
主要指肩部、背部单侧或双侧疼痛,西医多见肩周炎、颈椎病等。
1.寒湿阻络
主症:肩背疼痛,牵连肩及后项,阴雨冬季加剧。
治法:祛风胜湿,温经通络止痛。
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孙思邈《千金方》)。独活6g,防风6g,川芎6g,牛膝30g,桑寄生18g,秦艽12g,杜仲12g,当归12g,茯苓12g,党参12g,熟地黄15g,白芍10g,细辛3g,甘草3g,肉桂2g(焗冲)。
2.气血虚滞
主症:肩背胀痛,反复不愈,卧时痛剧,活动痛减。
治法:益气补血,通络止痛。
方药:当归补血汤(李杲《内外伤辨惑论》)加味。黄芪30g,当归10g,葛根20g,桂枝10g,威灵仙15g,鸡血藤、丹参、制乳没各10g,羌活12g,姜黄12g,炙甘草6g。
以胃脘痛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西医多见于胃、十二指肠炎症、溃疡、痉挛等疾病。
1.肝胃郁热
主症:胃脘灼痛,痛势急迫,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干苦。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治法:疏肝泄热,和胃止痛。
方药:化肝煎(张介宾《景岳全书》)。栀子12g,牡丹皮10g,白芍15g,陈皮6g,青皮10g,吴茱萸6g,黄连10g,蒲公英30g,佛手12g,甘草6g。
2.寒邪犯胃
主症:胃痛暴作,畏寒喜温,得温痛减,喜热饮。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散寒止痛。
方药:良附丸(谢元庆《良方集腋》)加味。高良姜12g,香附10g,荜茇10g,吴茱萸、陈皮、炙甘草各6g。
3.食滞胃肠
主症:脘腹疼痛胀满,嗳腐吞酸,呕恶,大便不畅。舌苔厚腻,脉弦滑。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方药:保和丸(朱丹溪《丹溪心法》)。神曲12g,山楂15g,莱菔子12g,法半夏10g,茯苓12g,陈皮6g,枳实10g,连翘12g,布渣叶15g,甘草6g。
4.瘀血停滞
主症:胃痛日久,痛有定处,痛处拒按,痛如针刺或刀割,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暗,脉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失笑散(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合丹参饮(吴谦《医宗金鉴》)加减。蒲黄、五灵脂各10g,丹参15g,檀香6g,砂仁6g(后下),延胡索12g,香附10g,甘草6g。
加减:吐血或黑便者,可加三七粉6g,白及15g。
5.脾胃虚寒
主症:胃脘隐痛,泛吐清水,喜温喜按,纳差,便溏,神疲乏力,或畏寒肢冷。舌淡,脉细弱。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方药:黄芪建中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减。黄芪18g,白芍15g,桂枝10g,白术12g,党参15g,干姜6g,木香6g(后下),大枣5枚。
以腰部疼痛为主症,西医多见因肾脏疾病、风湿病、类风湿病、腰肌劳损、外伤等引起的腰痛。
1.寒湿腰痛
主症: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不减,阴雨天加重。舌苔白腻,脉沉。
治法:温经除湿,通络止痛。
方药:甘姜苓术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味。干姜12g,炙甘草9g,白术15g,茯苓20g,杜仲、独活各12g,狗脊20g,牛膝15g。
2.湿热腰痛
主症:腰痛处伴有热感,热天或雨天疼痛加重,活动后可减轻,尿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方药:四妙散(张秉成《成方便读》)加减。苍术、黄柏各12g,薏苡仁30g,银花藤、萆薢各20g,木瓜、防己、海桐皮、牛膝各15g,甘草6g。
3.肾虚腰痛
主症:腰痛而酸软,喜按喜揉,足膝无力,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常反复发作。脉沉细或细数。
治法:补肾益精。
方药:左归丸(张介宾《景岳全书》)加减。熟地黄20g,山药、枸杞子各15g,山茱萸、菟丝子、茯苓、牡丹皮各12g,桑寄生、龟甲(先煎)各30g,牛膝15g,牡丹皮、泽泻各10g。
4.瘀血腰痛
主症:腰痛如刺,痛有定处,痛处拒按。舌质紫暗,脉涩。
治法:补血活血,通络止痛。
方药:加味四物汤(武之望《济阳纲目》)。当归12g,川芎、芍药各9g,熟地黄12g,陈皮9g,黄芩、黄连各10g,桃仁、红花各10g,麻仁12g,甘草6g。
脐腹痛指脐部周围疼痛,西医多见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肠道蛔虫病等。
1.寒邪内阻
主症:腹痛急骤,得温痛减,遇冷更甚,口和不渴,小便清利,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沉弦。
治法:温中散寒止痛。
方药:正气天香散(《证治准绳》引刘河间方)加减。香附、乌药各12g,苏叶10g,陈皮6g,木香6g(后下),高良姜12g,延胡索10g,干姜、甘草各6g。
2.脾胃虚寒
主症:脐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温喜按,气短神疲,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方药:理中汤(张仲景《伤寒论》)加味。党参20g,干姜10g,白术12g,黄芪15g,广木香6g(后下),白芍15g,炙甘草6g。
3.虫积内扰
主症:脐周腹痛,时作时止,胃脘嘈杂,能食而瘦,夜间磨牙,流涎,经常鼻痒,或面部有白色虫斑,眼白上有蓝点。
治法:驱蛔止痛,健运脾胃。
方药:化虫丸(汪昂《医方集锦》)加减。使君子、芜荑、鹤虱、苦楝根皮、槟榔各15g,乌梅10g,广木香6g(后下)。驱虫以后,可给予香砂六君子汤或参苓白术散等健运脾胃。
小腹痛指脐下腹部正中处疼痛,西医多见于膀胱炎、月经不调、痛经、产后腹痛等。
1.热结膀胱
主症:小腹疼痛,按之痛剧,小便不利,滞涩灼痛,或伴腰痛、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利湿,通淋止痛。
方药:八正散(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萹蓄、瞿麦、金银花、连翘各15g,栀子、木通各12g,滑石、车前草、珍珠草、土茯苓各30g,大黄10g,甘草6g。
2.气血瘀滞
主症: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伴两胁胀痛。舌质紫暗或舌尖边有瘀斑,苔薄白,脉弦细或弦滑。
治法:理气活血,化瘀止痛。
方药:膈下逐瘀汤(王清任《医林改错》)加减。当归15g,川芎10g,赤、白芍各15g,桃仁15g,红花6g,枳壳15g,延胡索15g,五灵脂9g,蒲黄9g,牡丹皮15g,香附15g,甘草6g。
3.寒湿凝滞
主症:经行小腹冷痛,得热则舒,血色紫暗有块,面青唇白,形寒肢冷,便溏。舌质青紫,苔白,脉沉紧。
治法: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方药:少腹逐瘀汤(王清任《医林改错》加减)。小茴香10g,延胡索15g,五灵脂9g,蒲黄9g,当归15g,川芎10g,干姜5g,肉桂5g(焗服),赤芍15g,没药12g,益母草30g,艾叶15g。
4.肝郁湿热
主症: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或小腹灼热感,舌质红、苔黄或腻,脉弦数。
治法: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方药:清热调血汤(龚信《古今医鉴》)加减。当归15g,川芎10g,白芍15g,生地黄10g,川黄连9g,香附12g,桃仁15g,川红花9g,莪术12g,延胡索6g,牡丹皮15g,七叶莲15g,丹参20g。
5.气血亏虚
主症: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或月经推后,经量少,经色淡,质稀。面色 白无华,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弱。
治法:补气养血,调经止痛。
方药:当归芍药散(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减)。当归15g,白芍20g,川芎10g,云苓20g,白术15g,泽泻5g,益母草30g,香附子12g,延胡索10g,北黄芪15g,党参20g。
6.肝肾亏损
主症:经水将净或经后小腹绵绵作痛,腰膝酸软。月经后推,经色淡黯量少,质稀薄,或头晕耳鸣,或潮热,眼眶黯。舌质红少苔,脉细弱。
治法:滋肾养肝止痛。
方药:调肝汤(傅山《傅青主女科》)加减。当归15g,白芍15g,山萸肉15g,巴戟天15g,阿胶15g(烊化),山药20g,台乌药15g,益母草30g,香附子12g,甘草6g。
主要指下腹部两侧或一侧疼痛,西医多见胃肠功能紊乱、肠梗阻、急慢性盆腔炎、结肠炎、阑尾炎等。
1.肝郁气滞
主症:少腹胀痛,矢气痛或胁肋作痛,情志抑郁,多烦善怒。舌质红,苔薄黄,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张介宾《景岳全书》)加减。柴胡9g,香附9g,枳壳9g,白芍15g,川芎9g,甘草6g,茯苓20g,牡丹皮9g,栀子9g。
2.肝经湿热
主症:少腹疼痛,按之痛剧,白带浓稠秽臭,舌质红,苔黄或腻,脉弦数。
治法:清热除湿止痛。
方药:清热调血汤(龚信《古今医鉴》)加减。当归15g,川芎10g,白芍15g,生地黄10g,川黄连9g,香附12g,桃仁15g,川红花9g,莪术12g,延胡索6g,牡丹皮15g,七叶莲15g,丹参20g。
3.热结大肠
主症:少腹疼痛,左侧为甚,按之痛甚,触及燥屎。苔黄燥,脉数有力。
治法:通腑泄热止痛。
方药:大承气汤(张仲景《伤寒论》)加味。生大黄9g(后下),芒硝9g(冲服),枳实9g,厚朴9g,槐花9g,莱菔子15g,金银花9g,甘草6g。
4.瘀阻阑门(肠痈)
主症:转移性右下腹疼痛,或右下腹触及包块,手不能按,腹皮拘急,舌质正常或暗红,舌苔薄白或微黄,脉迟紧或弦略数。
治法:化瘀行滞,解毒止痛。
方药:大黄牡丹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减。生大黄9g,牡丹皮12g,桃仁2g,厚朴9g,红藤、败酱草、蒲公英各30g,赤芍9g。
主要指少腹痛引睾丸,或睾丸肿痛的病证,西医多见于疝气、睾丸炎、阴囊水肿等。
1.寒湿内盛
主症:阴囊肿硬而冷,牵引睾丸而痛,少腹胀痛,痛引睾丸,喜暖畏寒,遇寒则加重。舌苔白腻,脉弦紧。
治法:散寒止痛,行气散结。
方药:天台乌药散(李杲《医学发明》)加减。橘核15g,小茴香15g,肉桂3g(焗服),木香9g(后下),川楝子9g,乌药9g,吴茱萸6g,高良姜9g,青皮9g,苍术9g。
2.肝郁气滞
主症:睾丸、附睾有结块,或大或小,按之较硬而痛,有阴囊下坠感。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涩。
治法:软坚散结,化瘀止痛。
方药:橘核丸(严用和《济生方》)。橘核10g,木香6g(后下),川楝子12g,桃仁9g,延胡索9g,肉桂3g(冲服),枳实9g,厚朴9g,海藻9g,昆布9g,海带9g,木通9g。坠胀明显者,加川楝子9g,香附9g。
3.气虚下陷
主症:肿块因站立、劳动或咳嗽而出现,劳累时肿块增大,坠胀不适,休息或平卧后可缩小或回纳。可伴有食少纳差,面色 白,神疲乏力,动则气短,脉微或涩。
治法:补气升提,缓急止痛。
方药:补中益气汤(李杲《东垣十书》)加减。黄芪30g,焦白术9g,党参30g,当归9g,升麻6g,柴胡6g,大枣5枚,炙甘草6g,金樱子12g。
足跟痛指足的跟部疼痛,不能久立多走,不红不肿,甚者着地艰难。
1.肝肾不足
主症:足跟疼痛,牵引足心,不红不肿,不能久立多行,舌红少苔,脉细弦略数。
治法:补益肝肾,强壮筋骨。
方药:独活寄生汤(孙思邈《千金方》)。独活6g,桑寄生18g,防风6g,川芎6g,牛膝6g,秦艽12g,杜仲12g,当归12g,茯苓12g,党参12g,熟地黄15g,白芍10g,细辛3g,甘草6g,肉桂3g(焗冲)。
2.风寒湿痹
主症:足跟疼痛或酸痹,阴雨加剧,四肢骨节酸麻,或有肿胀,遇阴雨寒冷则疼痛加剧,得热痛减,口淡不欲饮或喜热饮。舌质淡苔白腻,脉弦紧。
治法: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止痛。
方药:蠲痹汤(程钟龄《医学心悟》)。羌活、独活、秦艽各12g,海风藤30g,桂枝、当归各10g,川芎6g,威灵仙、白芍各15g,甘草6g。
随症加减:若风胜者,加防风、白芷各10g。湿胜者,加防己12g,薏苡仁20g,萆薢15g。寒胜者,加川乌头、熟附子各10g(先煎),细辛3g。
筋骨肌肉关节疼痛指一个或数个甚至全身部位筋骨肌肉关节疼痛,多见于急、慢性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病、肥大性改变等。
1.风痛
主症: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屈伸不便,上肢多见。
治法:祛风通络止痛。
方药:防风汤(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加味。防风、川芎、白芷、牛膝、狗脊、萆薢、白术各6g,羌活、葛根、附子、杏仁各12g,麻黄10g,石膏、薏苡仁、肉桂各9g,生姜5片。
2.寒痛
主症:肢体关节剧痛,固定不移,遇寒痛剧,得热痛缓。
治法:温经散寒止痛。
方药:乌头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川乌10g(先煎),麻黄10g,芍药10g,黄芪30g,甘草10g,苍术、白术各10g,姜黄12g,当归10g。
3.湿痛
主症:肌肉关节沉重,疼痛酸麻,多见于腰背下肢。
治法:除湿通络止痛。
方药:薏苡仁汤(方贤《奇效良方》)加味。薏苡仁30g,川芎、当归各12g,麻黄9g,桂枝9g,羌活、独活各10g,防风10g,苍术15g,川乌10g(先煎),甘草6g,生姜5片。
4.热痛
主症:肢体关节红肿热痛,痛不可按,得冷则舒。
治法:清热通络止痛。
方药:白虎加桂枝汤(张仲景《金匮要略》)。石膏30g,知母15g,桂枝10g,粳米30g,甘草6g。
5.痰瘀痹阻
主症:关节刺痛,痛处固定,关节畸形,活动不利。
治法:化痰祛瘀,通络止痛。
方药:双合汤(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三》)。桃仁10g,红花10g,熟地黄15g,芍药12g,当归9g,川芎9g,半夏9g,茯苓9g,陈皮9g,甘草6g,白芥子10g,鲜竹沥10g,生姜5片。
6.肾精亏虚
主症:肢体关节隐隐作痛,腰膝酸软,俯仰不利,舌红少苔,脉细弦略数。
治法:补益肝肾,强壮筋骨。
方药:独活寄生汤(孙思邈《千金方》)。独活6g,桑寄生18g,防风6g,川芎6g,牛膝6g,秦艽12g,杜仲12g,当归12g,茯苓12g,党参12g,熟地黄15g,白芍10g,细辛3g,甘草6g,肉桂3g(焗冲)。
癌性疼痛常见于:①食道及贲门癌吞咽疼痛或胸前后疼痛,食道内异物感,吞咽困难;②胃癌脘腹疼痛,痛有定处而拒按,疼痛经久不愈,食后更甚或扪及肿块或见吐血、便血;③大肠癌,持续性上腹部不适,隐痛,胀满,由正常排便习惯变为腹泻、便秘交替出现,便血;④肝癌,肝区疼痛发胀,进行性肝大而质硬、黄疸;⑤肺癌,胸闷痛,刺激性干咳,发热音哑,痰中带血;⑥宫颈癌,下腹腰部及阴部疼痛,白带增多,血性恶臭分泌物,阴道不规则出血。癌性疼痛的治疗,在重视中医辨证的同时,应根据癌性疼痛三级止痛阶梯原则及相关指南,使用有效的化学药物止痛,缓解患者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世界卫生组织对治疗癌症疼痛提出了“三级止痛阶梯”的用药原则。第一阶梯药物为解热、消炎镇痛药,适用于轻、中度疼痛患者的治疗,其代表药物如阿司匹林,替代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萘普生等,此类药物还可依镇痛需要做第二、三阶梯药物的辅助用药。使用一段时间疼痛仍持续存在者应加用第二阶梯药物。第二阶梯药物为弱效阿片类镇痛药,代表药物为可待因,替代药物有二氢可待因,右丙氧芬等,主要适用于第一阶梯仍有疼痛的患者,可待因、右丙氧芬与解热镇痛消炎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如氨酚待因、氨度芬、丙氧胺酚等可单独用于中度疼痛患者的镇痛。第三阶梯药物为强效阿片类镇痛药,代表药物是吗啡,替代药物有氢吗啡酮,羟吗啡酮、左吗喃、美沙酮、芬太尼和丁丙诺啡等。这类药物直接作用于脊髓丘脑和大脑皮层的吗啡受体,属于中枢性镇痛药,主要适用于重度疼痛和应用了第二阶梯药物后疼痛仍持续存在的患者。对服用强阿片类药物产生的副作用,部分患者随用药的持续而逐渐消退。对较严重者产生的恶心、呕吐可采用氟哌啶醇对抗。曲马多是近年来世界上广泛使用的安全、有效、无成瘾性的中枢神经镇痛药物,为非麻醉类药物,故无吗啡类副作用。曲马多口服吸收迅速、安全,镇痛时间可长达6小时,其控释片每天只需服用2次,无呼吸及心血管抑制作用,耐药性极低,对中、重度疼痛疗效显著。硫酸吗啡控释片(美释康定),盐酸吗啡控释片(美非康)也是能有效控制疼痛达12小时的口服强效镇痛药,因服用方便,是适合患者在家使用的癌症第三阶梯镇痛药物。
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每年发布的各种恶性肿瘤临床实践指南,得到了全球临床医师的认可和遵循。WHO三阶梯镇痛强调按阶梯给药、尽量口服给药、按时给药、给药个体化和注意具体细节等原则。而2016版NCCN成人癌痛指南除了强调上述原则以外,更强调以下几方面:①强调全面评估疼痛是合理选择镇痛方案的前提;②把阿片类药物作为癌痛治疗的核心药物,弱化二阶梯治疗,强调短效阿片类药物在癌痛滴定治疗中的地位,关注阿片类药物使用的主要原则和细节;③提倡根据疼痛的病因、机制开展有针对性的药物联合治疗,必要时采用介入治疗手段止痛,但应首先评估患者的预期生存、脏器功能及经济承受能力;④关注并积极防治镇痛药物的副作用;⑤重视癌痛患者的随访和疼痛的再评估;⑥关注影响疼痛的社会、心理因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