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治法

一、祛邪法

祛邪法与扶正法共同组成了中医学治则的总纲,也是中医急诊学急救原则的总纲。所谓祛邪就是祛除邪气,排除或减弱病邪对机体的侵袭和损害的一种治则。临床上主要用于实证,即所谓“实则泻之”之意。宣透发汗、清热解毒、通里攻下、活血化瘀是祛邪法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

(一)宣透发汗法

宣为通宣阴阳,顺安正气。透为通彻外泄,以导邪气由里出表,由脏出腑,由经出络。宣透多经发汗而解,也可战汗而解。宣透发汗法是临床急救的重要治法。

1.宣肺透解

借辛味之散,开腠理、玄府之闭,引邪外出。因于风寒者,法以辛温散寒,方用麻黄汤、桂枝汤、荆防败毒散;因于风热者,法以辛凉解热,方用桑菊饮、银翘散;因于暑湿者,法以清暑化湿,方用香薷散;因于时疫者,法以辛透双解,即清宣疫毒、透解表邪,方用双解散。

2.宣肺利水

水在皮者,当汗而发之,即开魄门以宣达卫气,使气行水行则水湿之邪自去。辛达宣肺还能促进百脉流通,气血周流而使水浊散化,方用越婢汤。

3.宣毒透斑

邪毒内结于孙络之中,以致瘀毒聚于肌腠之内,可以宣散清透之品,使瘀毒外发,方用宣毒发表汤。

4.宣上透下

表里受邪,单攻其表,或仅攻其里,均不能灭邪于根本之中,故当取宣解于外,透开于内,使表里之邪双解,透邪外出,方用防风通圣散。

(二)清热解毒法

清其热,解其毒,是以寒凉泄热、解毒达邪作用的药物治疗热病的一种治法。此即《素问·至真要大论》“热者寒之”之义。

1.清解毒热

以寒凉清泄之品,解其毒滞,折其热邪,使毒去热散而病解。但因毒结部位不同,选方用药亦异。在上者宜宣,在中者宜调,在下者宜泄,方用黄连解毒汤、普济消毒饮等。

2.清解气热

邪滞气分,正邪交争而气分热炽者,急宜以辛寒、甘寒之剂透解阳郁,宣泄邪滞,使邪去热减,气血和调而病解身安,方用白虎汤、竹叶石膏汤等。

3.清解血热

血分热聚,邪毒内伏,潜藏不发者,必以清凉泄热、透解血分毒邪之法,肃清血中邪毒。由于血热毒伏为深,故药用当重而精专,方用清营汤、犀角地黄汤等。

4.清解湿热

湿与热结,缠绵难解,不可速去,故标急时当选苦燥寒凉之味以燥湿泄热,待热势稍缓,再取解秽除湿、芳香透达之味,缓消湿浊,方用甘露消毒丹、三仁汤、茵陈蒿汤等。

(三)通里攻下法

攻者,攻其邪;下者,逐其滞。攻下法即指以通便下积、泻实逐水作用的药物逐燥屎内结、实热水饮的一种治法。

1.通腑泻浊

里实热结,毒邪内滞,痰积瘀血等有形邪毒内郁而不出,毒浊郁积而无出路者,急当以泻下攻逐之品疏通胃肠,泻下燥屎,因势利导。但病性有寒热之殊,故其治当分寒热,方用承气汤类、大黄附子汤等。

2.泻下逐水

水饮内聚,泛于肌表,内滞脏腑,或停聚胸肺者,当以通便泻下的药物排出粪水,强逐水饮。但本法伤正性峻,只可用于标急者,且中病即止,方用十枣汤、舟车丸等。

(四)活血化瘀法

活血化瘀法是以透络活血、祛瘀生新的药物治疗瘀血内停证的治疗方法。

1.解毒活血

邪毒内炽,逆陷血络之中,使毒血相结,弥漫停积,阻内则脉络气痹,外发则高热斑疹,急宜解毒之品清肃血中热毒,活血透络之味透达络脉瘀滞,方用仙方活命饮等。

2.凉血活血

血与热结内伏不透迫血妄行外出脉络,而见身热夜甚,肌肤发斑诸症。当以重剂清透之品疏解血热,活血化瘀之味透散瘀滞,方用犀角地黄汤等。

3.通脉活血

脉络瘀阻,气血周流受阻,一则脏器失养而虚损,二则络脉绌急,神机失用而生疼痛,以活血透络之品开通血脉,使瘀去脉通,补于不补之中,方用血府逐瘀汤等。

4.化痰活血

“凡痰之源,血之本也”,痰瘀互阻,脉络不通,诸证丛生。故痰病活血,血病祛痰,痰消血易活,血活痰易祛。但临床要分清痰瘀偏重程度,是以消痰为主,还是以祛瘀为要,方用导痰汤或膈下逐瘀汤等。

5.活血止血

瘀血内阻,脉络郁闭不通,又易引发出血,当以活血透络之品祛逐瘀血,绝其出血之源,不止血而止血,方用生化汤等。

二、扶正法

扶正法是中医学重要的治法,不仅广泛地运用于多种慢性虚弱性疾病,对于急危重症也很重要。所谓扶正就是辅助正气,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或迅速挽救人体亡失的气、血、津、液。临床上主要用于急虚证、正气暴脱之证,即所谓“虚者补之”之意。益气回阳固脱、益气固阴救逆是扶正法具体的运用。

1.益气回阳固脱

邪炽正衰,元阳耗散,五脏元真之气衰竭,可造成“气绝而亡”,急取益气回阳之味,固护元阳,使真气续而不绝,阴阳相抱,方用四逆汤、参附汤等。

2.益气固阴救逆

亡血伤津,损液耗精,以致阴精衰耗、元阴衰脱无以敛阳,则可引发阴阳离决而猝死,急取敛阴生精之味固护元阴,方用生脉散、三甲复脉汤等。

三、醒神法

心神窍闭,神气不行,或元神散脱而引发神昏之候,当急用辛透开达之品开窍醒神,或强心固脱之味固护元神。

1.开窍醒神

窍闭神昏者,必以透络达邪、开窍通神之味以疏达神机,畅流神气。用药多以辛开之剂疏达窍闭,又分辛温、辛凉两类。但临床也应注意因病邪性质不同而合理选用活血、豁痰、泄热、化湿之品,使之更有针对性,方用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散或苏合香丸等。

2.益元醒神

急危病证攻伐之后,或邪炽伤正,造成精、气、神败伤,心气衰竭,神明失主而出现元神脱散、昏萎不振者,急当强心壮神,兴奋神机,使陷者提,萎者振。临床多以回阳救阴、复脉提陷之法以苏醒神志,方用回阳救急汤或生脉散、复脉汤等。

四、吐洗法

吐者,引邪上越随呕吐而除;洗者,荡涤邪秽随冲洗而排。吐洗法是清除邪浊等有形实邪的一种常用治法。

1.吐法

痰浊、宿食、毒物等有形实邪留滞于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当以吐法祛邪外达,临床常用探吐、药物催吐法救治,方用瓜蒂散、盐汤探吐方或参芦饮等。

2.洗法

邪毒外滞肌表,内留食道、胃脘等人体外、上部位,应当采取简洁的洗冲之法祛邪外出,临床常用洗胃术、皮肤清洗术等。

五、探病法

虚实难明,寒热难辨,病在疑似之时,以相应之法试探或诊断性治疗之法。具体来说,若疑为虚证而欲用补药,先轻以消导之剂,若消而不效,即知为真虚;若疑为实证而欲用攻法,则先轻用甘温纯补之剂,补而觉滞,即知为实邪。假寒者,略投温剂必见烦躁;假热者,略寒之必现呕恶。此法于急诊临床之际往往能立判真伪,指导下一步治疗。但应注意:探病之法不要贻误治疗,试探亦当轻剂,不可误治。

六、扶正祛邪法

临床上扶正法用于急虚证,正气暴脱之时;祛邪法用于邪气塞盛,正气不衰之时。单独的扶正法和祛邪法多用于疾病的早期、突发期。然而临床上更多疾病表现为虚实夹杂之证,此时单独使用者少,多联合使用以达到救治的目的。

1.合并使用

扶正祛邪合并使用,体现了攻补兼施的临床救治思想,临床上最为常用。如益气回阳、解毒活血法救治瘀毒内陷的脱证等。

(1)扶正兼祛邪:用于正虚为主,因虚致实的虚实夹杂证,也就是所谓的“虚气留滞”的病理状态,因此临床救治应该以扶正为主,佐以祛邪,正气来复,邪气自去。如阳气不足导致的痰饮内盛、瘀血内阻,治疗上应以扶正为主,同时佐以祛除邪气。

(2)祛邪兼扶正:用于邪实内盛为主,因实致虚的虚实夹杂证,以祛邪为主,兼以扶正,邪去正自复。如痰热内盛之候,伤及气阴,临床救治当在清化热痰的同时佐以益气育阴之法。其代表方如柴胡类方。

2.先后使用

扶正祛邪先后使用,也是中医急诊学重要的急救原则,临床上要正确权衡正邪关系,轻重缓急,采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的方法,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重要体现。 ee12CGyhJr/cy7F4Zs00vLG/q/xHnCY3ceR9mCWDZP1uBQmL5y2FGZ3EsPcMxF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