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学最为重要的理论就是辨证论治。历代医家进行的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对于推动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黄帝内经》的出现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为后世发展各种辨证体系奠定了基础。如东汉张仲景基于《灵枢·热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等创立了著名的六经辨证体系;易水学派创始人张元素基于《黄帝内经》理论,在吸收孙思邈、钱乙等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以寒热虚实为纲的脏腑辨证体系;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在汲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治疗温病的卫气营血辨证体系。从一定意义上讲,各种辨证体系都是在急危重症基础上形成的,也就是说,各种辨证体系实际上就是临床上诊治急危重症的基本方法,并对于急危重症临床疗效的提高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中医急诊学理论体系完善的标志之一就是急诊危重病学辨证体系的构建。急危重症的核心病机是“正气虚于一时,邪气暴盛而突发”,因此,我们提出了“三态论”的辨证论治理念和三纲辨证体系。
急诊医学临床诊治要求准确快捷,要在面对极为复杂的临床情况时能够用最简单的方法,最能够体现临床本质的辨证体系,取得最有效的结果。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中,最简洁的辨证理论体系就是后世在程钟龄的“六要”基础上提出的“八纲辨证”,其对中医学的学习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然而,各学科如何运用八纲辨证,存在很大的差异。在中医急诊学领域,八纲辨证的临床应用极为重要,但要有一定的方法和思路,分步进行。首先辨明阴阳两纲,继而对患者的疾病状态进行辨识,即三态论治。所谓三态论治就是基于虚态、实态、虚实互存态三种状态,进而归纳总结出以证候为核心的疾病状态,为临床救治提供准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