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中药源于天地造化,自古以来称为本草。“神农尝百草”,中华民族祖先以身试药,本草的药用价值才不断被发现。自从文字产生之后,药物的名称、功效、主治等记载便陆续出现。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中有雷丸药浴治疗“婴儿病痫”的记载。《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其中明确用于治疗小儿病证者有17种,如龙骨主“小儿热气惊痫”,龟甲主“小儿囟不合”,五加皮主“小儿不能行”等。历经两千余年的发展,本草学书籍可谓汗牛充栋,每一本本草著作中都有大量儿科用药的记述。本草学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是我国古代先民在与疾病长期斗争的过程中,反复实践、不断总结的结果,包含了古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需要我们去不断发掘、加以提高。古代医家提出的中药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配伍、功效主治、毒性等理论,至今有效地指导着中药治病的临床实践。随着时代的变迁,生活条件及社会环境的改变,儿科疾病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中医人新的使命,对我们的期望和要求也更高。中医儿科面对儿童这一特定的群体,如何继承好前人的学术成就,掌握今日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深入研究、拓展中药在儿科的应用,提高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是我们这一代中医人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历代中医大家因其学习、跟师、临证经历的不同,有其特有的学术思想和用药经验。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少小婴孺方》多方应用石膏、雄黄、牛黄、铁粉、珍珠、滑石等,以镇惊息风、清热泻火、豁痰开窍,为后世儿科应用金石重镇之品治疗心脑疾病开创先河;书载含大黄30余方,与其他药物配伍,广泛用于治疗积聚腹痛、下痢、上气气逆、五惊夜啼、小便不通、热毒痈疽、时行温病等病证。宋代是中医儿科学体系形成的重要时期,名家辈出,治病用药特色鲜明,代表性医家如钱乙以擅用寒凉药著称、陈文中以擅用温补药闻名,成为后世寒热温凉药物在儿科应用的典范。后代又有不少医家则以为二者不可偏执,如清代吴瑭在《温病条辨·解儿难》中说:“痘科首推钱仲阳、陈文中二家,钱主寒凉、陈主温热,在二家不无偏胜,在后学实不可偏废。”

在儿科临床上,不同学术流派的形成与医家所处的时代、从医经历、流行病症存在着关联。以民国时期沪上儿科名医徐小圃为例,据导师江育仁先生回忆,当年儿科流行麻疹、天花等温病,徐先生起先也是以温病的理法方药为治疗准则。后来,徐公子患“伤寒病”,自治无效,已濒危候,经“祝附子”祝味菊先生回阳救逆法挽回,使徐小圃先生自主清转而主温,外感广用麻黄、桂枝,里证重用干姜、附子,成为一代儿科温阳派大家。实际上,徐先生擅长温阳法取得显著疗效,与他所治多属温病中的重症、坏病也是有关的。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与西医专用某药治疗某病的理念不同,不同的中医名家对于同一疾病常用的理法方药也不尽相同,这也正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魅力所在。我们今天应当仔细品味前人用药经验,从中汲取营养,根据所诊患儿的临床证候特点精选方药,这才是博采众长、古为今用的正确方法。

进入现代社会,自然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不少学者已经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对中药资源、炮制、制剂、化学、药理、毒理及中药现代临床应用等做了多方面的深入研究与总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的典型事例便是青蒿素的发现,这是中国科学家获得的首个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使得屠呦呦和《肘后备急方》一起蜚声海内外。青蒿素的成功案例为中医药科研工作者带来莫大的信心和鼓舞,提振了国人对传统中医文化的自信心。基于古代医学典籍,借助现代技术方法,我们可以成功提取治疗某一传染病的中药单体,为人类与病原微生物之间的斗争寻找到强有力的武器,创造出难以估价的社会效益,还可以让我们对传统中药知识的认识更为深入,从而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事业。

当然,发掘中药中针对某一疾病的有效组分和主要单体成分只是研究、发展中药现代临床应用的途径之一。今天我们对于中药研究的方法应当是多方位的。我们认为:现代中药研究的基本方法还是要从传统中医学理论出发,以前辈医家提出的药性理论及其临床应用为依据,首先采用现代技术方法厘清其作用机理。关于作用机理的研究要遵循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原则,在确证其临床有效性的前提下,去研究它的作用靶点。单味中药,更毋庸说复方,其治疗机制和效应都是多靶点的。我们不能因其某一靶标的发现就认为已经搞清楚了它的全部作用机制,更不能因为某一项药效学研究的失败而否定其有效性。尤其是一些微观的细胞、分子、基因的研究,尽管它可以反映药物的微观效应,但因人体是全身有机统一的整体,微观改变只能说明局部,不能反映全身,需要众多的微观病理改变研究才能给我们逐步勾勒出疾病病理改变与药物作用机理的整体轮廓。近年来,中药代谢组学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身性变化产生的病理改变及药物效应。未来中药药效学研究应更多地采用这类能反映全身性病理改变的效应指标,将其与临床治疗效应联系起来认识,如此将有可能形成中药药效学研究的突破,并由此产生对药物作用的新认识,扩大中药的临床应用,并为新药开发提供基础。

儿科医师应用中药,应当更加审慎行事。《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不尽,行复如法。”这是我们的座右铭。用药勿过,食养尽之,不尽者行复如法,对于儿科特别适用。能轻取不必重用,需重用不可过剂;能食养不必药补,需药治拨应即止;能小毒不必大毒,需攻邪擒主而施。熟谙药性,辨证论治,精选药物,慎避毒药,祛邪不忘护正,补益切忌滥施,是我们的基本原则。

本分册选取了儿科临证常用的中药264种,在概述儿科中药应用特点后,按照不同功效分19章予以介绍。每味药物在继承历代本草精华的基础上吸收了现代研究成果,介绍了药物的出处、品种、性味归经,重点就我们的临床应用心得体会,对于药物的功效、儿科临床辨证选用、配伍用药、使用注意点等做了阐述,用药剂量根据儿童年龄跨度、病情轻重差别大的特点提出了比较大的区间,希望能给儿科同道临床精准施治、有效安全用药提供有益的参考。

汪受传 李国芳
庚子仲春于金陵 nBiftbEiHjTA1Mv3lrOSsC3XhhDsZHQWMlvgbSpoNckPojt3d1Xnh5Q/W4k+TqZ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