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癫痫

【概述】

癫痫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脑部慢性疾患,其强直-阵挛发作以突然仆倒,肢体抽搐,昏不识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喉中发出异声,片刻即醒,醒后一如常人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反复性、发作性及发作多呈自限性的特点。在历代医学著作中又有称为“痫”“痫证”“痫症”“痫病”“羊癫风”等。据国内多次大样本调查,癫痫的累计患病率3.5‰~4.8‰,其中60%的患者是在儿童时期发病。本病的预后与病因、发作类型、发作频率、起病年龄及治疗是否合理等多种因素有关。

古人对本病认识较早,古籍中有关论述丰富。早在《五十二病方》一书中已有“婴儿病痫”的记载。《素问·奇病论》云:“人生而有病颠疾者,病名曰何?安所得之?岐伯曰: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颠疾也。”指出胎中受惊可导致癫痫。《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有惊痫、风痫等的论述。历代医家大都认为痰与癫痫的关系最为密切。如《医学纲目·肝胆部·癫痫》云:“癫痫者,痰邪逆上也。”《丹溪心法·痫》说:“痫症有五……非无痰涎壅塞,迷闷孔窍。”《证治准绳·幼科》有“惊风三发便为痫”之论,指出了惊风反复发作可转变为癫痫。

西医学认为,本病是大脑神经元反复发作性异常放电引起的突发性和一过性脑功能障碍。长期、频繁或严重的痫性发作会导致脑损伤,甚至出现持久性神经精神障碍。现代开展了中医药治疗癫痫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取得不少成果。

【病因病机】

癫痫的病因颇为复杂,既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因素。先天因素如胎中受惊、元阴不足;后天因素包括难产手术、惊恐跌仆、脑部损伤、反复惊风等。外感发热、情绪紧张、过度疲劳、声光刺激等常可成为诱发因素。归纳起来,引起癫痫发作的病因病机主要有顽痰内伏、暴受惊恐、惊风频发、外伤血瘀等。其病位主要在肝、心,与脾、肾密切相关。

1.顽痰内伏

由于小儿脾常不足,加之饮食不节,脾失运化,水湿化生为痰;或者外感热病,邪热炼津成痰。痰浊不化,蕴于体内,久积成为顽痰。若脏腑气机升降失司,痰气交阻,蒙蔽清窍,则神明失主,意识不清而作痫。癫痫发作缓解后,痰浊不能涤清,仍然潜伏于内,一旦有诱发因素则再次被鼓动而发病。

2.暴受惊恐

小儿受惊有先、后天之分。先天之惊指胎中受惊,若母惊于外,则胎感于内,势必影响胎儿,生后若有所犯,则引发癫痫。后天之惊与小儿生理特点有关,小儿神气怯弱,元气未充,尤多痰邪内伏,若乍见异物,猝闻异声,或不慎跌仆,暴受惊恐,可致气机逆乱,痰随气逆,蒙蔽清窍,阻滞经络,发为癫痫。

3.惊风频发

外感温疫邪毒,化热化火,火盛生风,风盛生痰,风火相扇,痰火交结,可发惊风。惊风频作,未得根除,风邪与伏痰相搏,进而扰乱神明,闭塞经络,屡犯脑腑,脑腑受损,可以继发癫痫。

4.外伤血瘀

难产手术或颅脑外伤,血络受损,血溢络外,瘀血停积,脑窍不通,脑腑受损,以致精明失主,昏乱不知人事,筋脉失养,一时抽搐顿作,发为癫痫。

以上诸多病因病机,往往相互影响。癫痫频繁发作,多因风、痰、惊、瘀相互为病而各有侧重。病发日久,或迁延失治,顽痰久伏,气血耗损,病机则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虚者一般以脾虚痰盛较为常见,病程经久或因先天胎禀不足者,也可表现为肾脾两虚。

【临床诊断】

1.诊断要点

(1)发作特点:症状突然出现,肢体抽搐,猝然仆倒,不省人事,口吐涎沫,牙关紧闭,目睛上视;也有表现为全身或者局部肌肉的抽搐、僵直、痉挛,发作性愣神,瞪目直视,神志恍惚,头痛,腹痛等;一般持续时间短,数秒至数分钟,苏醒后如常人。

以上发作表现首先指癫痫中常见的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除此以外,现代从“大脑神经元过度异常放电”来认识,将其他全面性发作如强直性发作、阵挛性发作、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失张力发作,局灶性发作如单纯局灶性发作(不伴意识障碍)、复杂局灶性发作(伴意识障碍)、局灶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以及不能明确的发作,亦均划入癫痫范畴。

(2)具有发作性和重复性、刻板性特征。

(3)提示与脑损伤相关的个人史与既往史:如围生期异常、运动及智力发育落后、颅脑疾病与外伤史等。

(4)脑电图,尤其长程视频脑电监测,出现棘波、尖波、棘慢波、尖慢波及多棘慢波等痫性放电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脑电图正常亦不能除外本病,必须结合临床是否有癫痫发作予以诊断。

(5)神经影像学检查: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可发现脑结构异常,协助明确病因。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有利于病灶的定位。

(6)准确的发作史对诊断特别重要。

2.鉴别诊断

(1)晕厥:为弥漫性脑部短暂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一过性意识障碍。年长儿多见,尤其青春期。常发生在持久站立,或从蹲位骤然起立,以及剧痛、劳累、阵发性心律不齐、家族性QT间期延长等情况中。晕厥发作前,患儿常先有眼前发黑、头晕、苍白、出汗、无力等先兆,继而短暂意识丧失,偶有肢体强直或抽动,清醒后对意识障碍不能回忆,并有疲乏感。与癫痫不同,晕厥患者意识丧失和倒地均逐渐发生,发作中少有躯体损伤,脑电图正常,直立倾斜试验呈阳性反应。

(2)癔症性发作:是由精神心理因素导致的一种非癫痫性的发作性疾病,可表现为情感爆发、四肢乱动,或发作性“晕厥”,或肢体抽动,但意识存在,一般不会摔伤,瞳孔对光反射存在,面色正常,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无发作后嗜睡,常有夸张色彩。暗示疗法可终止发作。发作时及发作间期脑电图检查正常,可与癫痫鉴别。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1)辨别病因:本病的发作期以病因辨证为主,常见的病因有惊、风、痰、瘀。根据病史、发病诱因及症状表现区别。惊痫发病前常有惊吓史,发作时常伴恐惧、惊叫等精神症状;风痫多由外感发热所诱发,肢体抽搐症状较重;痰痫发作以神识异常为主,常有一过性失神、摔倒,手中持物坠落,并伴痰涎壅盛、喉中痰鸣等症;瘀血痫通常有颅脑外伤史或手术史,或头颅磁共振显示器质性病变,兼见瘀血证候。

(2)辨识轻重:癫痫的发作有轻重之分。轻者一般发作时间短,抽搐轻微,意识丧失时间短,仅有短暂的眨眼、点头、愣神、凝视、咀嚼或局部的肌肉抽搐动作,无叫声、吐涎沫,事后对发作情况全然不知。重者,起病急骤,发作时间长,意识丧失时间长,多表现为猝然仆倒,口吐涎沫,抽搐频剧,神志不清,喉中异声,二便自遗,数分或十余分钟方可恢复,发作后乏力嗜睡。严重者反复发作不止,或抽搐后昏睡未醒,又接下一次抽搐。若发作连续超过30分钟者,为癫痫持续状态,应及时抢救。

(3)辨识虚证:癫痫发作日久必损伤正气,或患儿素体虚弱而发癫痫者,必见虚证,以脏腑辨证为主,继分阴阳。病在脾者,可有神倦肢疲、纳呆便溏等脾胃虚弱征象;病在肾者多有生长发育迟缓、智力迟钝、记忆力减退、腰膝酸软等症状;病在肝者,常见头晕乏力、失眠、眼花、失听等症。阳虚者多四肢不温或厥冷、舌淡苔白、脉迟缓无力;阴虚者可见低热流连、自汗盗汗、大便干结,或有失聪、失语,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等症。

2.治疗原则

癫痫的治疗,宜分标本虚实而治。实证以治标为主,着重豁痰顺气、息风开窍定痫;虚证以治本为重,宜健脾化痰,柔肝缓急,意图求本断痫。癫痫持续状态应中西医配合抢救。对于难治性癫痫,中药疗效欠佳者可加用西药,西药疗效欠佳或副作用大者可加用、改用中药,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也可配合针灸、割治及埋线等方法治疗。

癫痫为慢性难治性疾病,疗程应长,一般在临床症状消失后仍应服药不少于3年,如遇青春期则再延长1~2年,方可逐渐停药,切忌骤停药物,以免引起反跳,加重癫痫发作。中药改用西药治疗者应渐减中药,西药改用中药治疗者应渐减西药,均不可骤停。部分动物药如羚羊角、全蝎、蜈蚣、牛黄,矿物药如琥珀、朱砂等常以散剂应用。癫痫发作暂缓后,可将辨证中药汤剂改制为糖浆剂或丸、散剂,便于长期服用。

3.证治分类

(1)惊痫

证候 发作前常有惊吓史。发作时惊叫,吐舌,急啼,神志恍惚,面色时红时白,惊惕不安,如人将捕之状,四肢抽搐,舌质淡红,舌苔白,脉弦滑,指纹色青。

辨证 本证多有惊吓病史,或较强的精神刺激史。惊则气乱,心神不宁,气机失调,肝风内动而抽搐。以平时胆小易惊,烦躁易怒,寐中不安或坐起喊叫,发作时以惊叫急啼,精神恐惧为辨证要点。详细询问家族史,部分患儿与遗传因素有关。

治法 镇惊安神。

方药 镇惊丸加减。常用茯神、酸枣仁、远志、珍珠母、朱砂宁心安神镇惊;石菖蒲、半夏、胆南星豁痰开窍;钩藤、天麻平肝息风止痉;甘草调和诸药。

抽搐发作频繁者,加蜈蚣、全蝎、僵蚕、白芍平肝息风止痉;夜间哭闹者,加磁石、琥珀镇惊安神;头痛者,加菊花、石决明清肝泻火;火盛者,加水牛角、黄连、牛黄泻火解毒。

(2)痰痫

证候 发作时痰涎壅盛,喉间痰鸣,口吐白沫,瞪目直视,神志恍惚,状如痴呆、失神,或仆倒于地,手足抽搐不重,或局部抽动,智力逐渐低下,或头痛、腹痛、呕吐、肢体疼痛,骤发骤止,日久不愈,舌苔白腻,脉弦滑。

辨证 本证由脾虚不运,内生痰浊,痰浊留滞,或热病后痰浊不清,蒙蔽心窍而致。以痰涎壅盛,神识症状较重,如失神、平地摔倒、昏迷等,抽搐则较轻为辨证要点。若痰气逆乱,扰神阻络,未蒙蔽心窍,可使气机阻滞、腑气不通,以无神昏抽搐,仅见头痛、腹痛、呕吐、肢体疼痛,骤发骤止,久治不愈为辨证要点。

治法 豁痰开窍。

方药 涤痰汤加减。常用石菖蒲、胆南星、矾郁金、陈皮、半夏、茯苓、青礞石豁痰开窍;枳壳、川芎、沉香行气降逆和血;朱砂、天麻安神息风。

眨眼、点头,发作频繁者,加天竺黄、莲子心、琥珀清心逐痰;头痛者,加菊花、苦丁茶疏风清热;腹痛者,加白芍、甘草、延胡索、川楝子行气止痛;呕吐者,加代赭石、竹茹降逆止呕;肢体疼痛者,加豨莶草、威灵仙祛风通络。

(3)风痫

证候 常由外感发热诱发。发作时突然仆倒,神志不清,颈项及全身强直,继而四肢抽搐,角弓反张,两目上视或斜视,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口唇及面部色青,舌苔白,脉弦滑。

辨证 多由急惊风反复发作变化而来,惊风久发,损伤脑腑。初次发作多因外感高热引起,年龄在5岁以下,尤其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更为多见,以后逐渐发展为低热抽搐、无热抽搐。证候表现以抽搐为重,一般是先强直,后阵挛、抽搐,并伴有神志不清,口吐白沫,口唇色紫等。发作时间长者可危及生命。

治法 息风止痉。

方药 定痫丸加减。常用羚羊角、天麻、钩藤、全蝎、蜈蚣息风止痉;石菖蒲、胆南星、半夏豁痰开窍;远志、茯苓、朱砂镇惊安神;川芎、枳壳活血行气。

伴高热者,加石膏、连翘、黄芩清热息风;大便秘结者,加大黄、芒硝、决明子泻火通便;烦躁不安者,加黄连、竹叶清热安神。久治不愈,出现肝肾阴虚、虚风内动之象,可加用白芍、龟甲、当归、生地黄滋阴柔肝止痉。持续发作者应中西医结合治疗。

(4)瘀血痫

证候 发作时头晕眩仆,神识不清,单侧或四肢抽搐,抽搐部位及动态较为固定,头痛,大便干结,舌质紫或见瘀点,舌苔少,脉涩,指纹沉滞。

辨证 本证常有明显的产伤、脑外伤病史,或有查出颅内器质性病变。若因产伤发作者,初发年龄多在8个月之内;因颅脑外伤而致发作者,多在伤后2个月之内。年长女孩的发作,还与月经周期有关,一般在行经前或经期血量较少时易于发作。发作的部位、症状每次大致相同,发作的时间有一定的周期性,有体外或体内瘀血留滞症状。

治法 化瘀通窍。

方药 通窍活血汤加减。常用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活血化瘀;石菖蒲、老葱豁痰通窍;天麻、羌活息风止痉。

头痛剧烈、肌肤枯燥色紫者,加三七、阿胶、丹参、五灵脂养血活血;大便秘结,加火麻仁、决明子润肠通便;频发不止者,加五灵脂、蒲黄化瘀活血。

(5)脾虚痰盛

证候 癫痫频发已缓或仍反复发作,神疲乏力,面色无华,时作眩晕,反应欠敏,喉中有痰,食欲欠佳,大便稀薄,舌质淡,苔薄腻,脉细软。

辨证 本证多因反复发作,脾虚不复,痰浊内伏而致,临床表现以脾胃损伤为主,脾为生痰之源,痰浊阻络,滞而不去,痫证难愈。以癫痫频发不剧,伴脾虚痰浊内伏证候为辨证要点。

治法 健脾化痰。

方药 六君子汤加味。常用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陈皮、半夏行气化痰;天麻、钩藤、乌梢蛇平肝息风。

大便稀薄者,加炒山药、苍术、藿香健脾燥湿;纳呆食少者,加焦山楂、焦六神曲、砂仁醒脾开胃。

(6)肾脾两虚

证候 自幼起病,发病经久,屡发不止,瘛疭抖动,时有眩晕,智能迟缓,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四肢不温,睡眠不宁,大便稀溏,舌淡红,舌苔白,脉沉细无力。

辨证 本证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抽搐发作较重,经久不愈,耗气损阴伤阳,致使肾脾两虚。发作以瘛疭、抖动为主,体质较差,或伴智能发育迟缓为辨证要点。

治法 补肾益脾。

方药 河车八味丸加减。常用紫河车、熟地黄培补肾元;茯苓、山药、党参补气健脾;肉桂、附子温补肾阳;五味子、麦冬、牡丹皮养阴生津清热。

抽搐频繁者,加鳖甲、白芍滋阴息风;智能迟缓者,加补骨脂、益智仁、石菖蒲补肾开窍;大便稀溏者,加炒扁豆、炮姜温中健脾;心虚神怯、健忘者,加人参益心定志并与党参交替使用,另加益智仁、石菖蒲益智开窍。

【其他疗法】

1.中药成药

(1)镇痫片:每盒24片。每服<3岁1片、3~6岁2片、>6岁3片,1日3次。餐前,温开水送服。用于惊痫证。

(2)礞石滚痰丸:每100粒6g。每服<3岁2g,3~6岁4g,>6岁6g,1日1次。温开水送服。用于痰痫证。

(3)医痫丸:每50粒3g。每服<3岁1g,1日2次;3~6岁1.5g,1日3次;>6岁2g,1日3次。温开水送服。用于痰痫证、风痫证。

(4)琥珀抱龙丸:每丸1.8g。每服1丸,1日2次;婴儿每服0.6丸。开水化服。用于惊痫证、风痫证、痰痫证。

2.针灸疗法

(1)体针:实证取人中、合谷、十宣、涌泉,痰痫证加丰隆,惊痫证加神门,瘀血痫证加三阴交,针刺用泻法。虚证取大椎、神门、心俞、丰隆、内关,针刺平补平泻法。均隔日1次。

癫痫持续状态针刺选穴:①内关、人中、风府、大椎、后溪、申脉。②长强、鸠尾、阳陵泉、筋缩。③头维透率谷、百会透强间。

(2)耳针:选穴:胃、皮质下、神门、枕、心。每次选用3~5穴,留针20~30分钟,间歇捻针。或埋针3~7天。

3.埋线疗法

常用穴:大椎、腰奇、鸠尾。备用穴:翳风。每次选用2~3穴,埋入医用羊肠线,隔20日1次。常用穴和备用穴轮换使用。

4.西医疗法

(1)抗癫痫药物:强调早期、长期、规律用药,用药剂量个体化。常用西药选择应用见表1-1。

表1-1 小儿癫痫发作类型及常用药物

img

注:CBZ,卡马西平;VPA,丙戊酸钠(德巴金);PB,苯巴比妥;PHT,苯妥英钠;ESM,乙琥胺;CZP,氯硝西泮;NZP,硝西泮;ACTH,促肾上腺皮质释放激素。OXC,奥卡西平;TPM,托吡酯(妥泰);ZNS,唑尼沙胺;LTG,拉莫三嗪;LEV,左乙拉西坦;VGB,氨己烯酸。传统抗癫痫药是指1980年前研发者、抗癫痫新药是指1980年后研发者,两者药效学大致相同,但在药代学、不良反应、联合用药时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后者更具有优势。

(2)癫痫持续状态:癫痫发作连续30分钟以上,或反复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且发作间歇意识不恢复者,称之为“癫痫持续状态”,需及时抢救治疗,尽快控制发作。①快速控制惊厥:首选安定类药物,如地西泮、氯硝西泮或劳拉西泮。地西泮每次用量0.3~0.5mg/kg,最大量不超过10mg,幼儿1次不超过5mg,静脉注入速度每分钟1mg,大多5分钟内生效。必要时20分钟后可重复使用,24小时内可用2~4次。注射过程中若惊厥控制,剩余药液则不再注入。或用苯巴比妥钠:每次5~10mg/kg,肌注。安定类药物可抑制呼吸,对已用过苯巴比妥的患儿尤应注意。②采取严密的监护措施,维持正常的呼吸、循环、血压、体温,并避免发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③积极寻找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④发作控制后,立即开始长期、合理的抗癫痫药物治疗。

(3)难治性癫痫:有20%~25%的患儿对各种抗癫痫药物治疗无效而被称为难治性癫痫。西药或中药治疗无效者可加用或换用药物治疗,对少数患者可能取效。对其中有明确局灶性癫痫发作起源的难治性癫痫,可考虑手术治疗,包括病灶切除,以及不切除癫痫灶的替代手术(如胼胝体切断术、软脑膜下皮层横切术)。

【防护康复】

1.预防

(1)孕母加强孕期保健,心境平和,不妄作劳,慎防产伤、外伤。

(2)积极治疗惊风诸疾,防止惊风反复发作发展为癫痫。

(3)避免和控制发作诱因,如发热、紧张、劳累、惊吓及不良的声、光、触动等刺激。

2.调护

(1)控制发作诱因,如高热、惊吓、紧张、劳累、情绪激动等。在发作期禁止玩电子游戏等。

(2)嘱咐患儿不要到水边、火边玩耍,或持用刀剪锐器,以免发生意外。

(3)抽搐时,切勿强力制止,以免扭伤筋骨。应使患儿保持侧卧位,用纱布包裹压舌板放在上下牙齿之间,使呼吸通畅,痰涎流出,避免咬伤舌头或发生窒息。

(4)抽搐发作后,往往疲乏昏睡,应保证患儿休息,避免噪音、强光,不要急于唤醒,以利其正气恢复。

(5)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要密切观察药物的毒副作用,尤其是抗癫痫西药可能产生的肝功能损害、认知功能下降等,如有发生则需要调整药物,并在辨证论治基础上使用相关中药防治。

3.康复

(1)癫痫发作缓解后继续坚持治疗服药不少于3年。

(2)停药需采取逐渐减轻药量、减少种类的方式,一般以3个月为1个周期。中西药联合应用者原则上先减、停西药。

(3)减量期间需密切观察病情,持续缓解者才可以继续进行。停药后还要继续观察3年无复发方可判断为痊愈。

(4)病后加强护养,起居有常、饮食有节、避免给予过高的压力、减少精神刺激,以促进患者康复。

【审思心得】

1.循经论理

癫痫以突然仆倒,昏不识人,口吐涎沫,肢体抽搐,惊惕啼叫,喉中异声,片刻即醒,醒后一如常人为最常见的强直-阵挛发作临床特征,是儿科常见病之一。癫痫虽是中西医共用病名,但西医学的癫痫范围较广,是一组以脑神经元过度异常放电而致的突发和短暂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的慢性脑部疾病,临床可见意识、运动、感觉、精神或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多种表现。传统中医学的癫痫主要指西医学中的强直-阵挛发作,现代中医则把其他发作类型的癫痫,结合西医诊断,亦按照癫痫辨证论治。

据调查统计,癫痫的儿童发病率约为成人的10倍。70%左右的患儿经系统抗痫治疗可获得完全控制,约30%患儿对抗癫痫药无效。难治性癫痫若是在西药、中药两方面加以调换或配合使用,可能适当提高疗效,但仍有相当部分难以收效。在儿童时期及早发现、防治癫痫病,对提高癫痫病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我国古代在《五十二病方》中已经有“婴儿病痫”的记载,并描述“痫者,身热而数惊,颈脊强而腹大”。《黄帝内经》有关于本病病名、病机、发作特点等记载,如《素问·奇病论》认为本病属于胎病,其病因与先天因素其母孕期精神失调有关;《素问·大奇论》说:“肝脉小急,痫、瘛筋挛。”在其后的记载中,惊、痫往往混称。至隋《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则有了风痫、惊痫等的明确论述。明代起对于本病的认识逐步深入,如万全《幼科发挥·心经兼证》说:“惊痫,发则忽然卧仆,切牙搐搦,手足逆冷,发过即醒,精神恍惚。”《幼科发挥·急惊风变证》有“急惊风变成痫者”的明确记载。清代许多儿科专著如《幼幼集成》《幼幼铁镜》《幼科折衷》等,均列有专章论述癫痫、痫证,对本病的认识更为全面。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癫痫》,并于2020年发布了修订后的《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小儿癫痫》,规范了小儿癫痫的中医临床诊疗。

癫痫的病因复杂,可归纳分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先天因素与胎产关系密切,早在《黄帝内经》就有认识,提出胎中受惊之说,即在妊娠期间,母受惊恐,导致气机逆上,精气下虚,胎儿失养而发病。另外,家族禀赋及母孕期调护失宜、胎产损伤等因素,亦是常见的先天因素。后天因素有惊风频发、暴受惊恐、颅脑损伤、脏腑功能失调等。现代研究认为原发性癫痫多与遗传因素有关,此类儿童易为后天疾病、调摄不当而诱发癫痫,临床应引起重视,做好预防措施。鉴于本病病因和发病的复杂性,在临证时应详询家族史、患儿母亲胎产情况以及患儿发病前后经过,以冀审因论治。

癫痫发病病理因素主要与痰、惊、风、瘀、虚有关。痰与本病的关系密切,其屡发屡止,顽痰内伏是关键。如《幼科释谜·痫痉》所说:“然诸痫证,莫不有痰。”《丹溪心法·痫》说:“痫证有五……无非痰涎壅塞,迷闷孔窍。”癫痫之痰可分为无形之痰和有形之痰两种。癫痫不发时如常人,痰邪不见其踪,发时突然倒仆,昏不识人,手足抽搐,表现为痰蒙清窍的特点,符合无形之痰特征;癫痫发时又常有口吐白沫,喉间痰鸣等表现,此为有形之痰之征。小儿癫痫发病过程中无形之痰与有形之痰相互胶结、相互影响,有形之痰常阻碍气机,导致气机升降失调,无形之痰随气机上逆,蒙蔽清窍而发病。痰之由来,主要责之脾虚。小儿脾常不足,饮食不知自节,或他病影响,使脾胃损伤,运化失职致聚湿生痰,也可以因热病炼津为痰,病后留滞不消而成。

惊既可为病因,亦可为病机要素。先天受惊可致胎元气机逆乱,为后天发病埋下隐患;后天暴受惊恐,使气机逆乱,肝风内生,夹痰蒙闭清窍则发痫,此即为惊盛生风。痰与惊的关系密切,痰浊内盛,扰于心神,蒙蔽清窍则惊惕不安,甚则突然昏仆,此为痰盛生惊动风。

风是小儿癫痫的又一个关键病机。风指肝风,属内风。小儿肝常有余,七情不遂,肝气郁结,肝气横逆,疏泄太过,则易生肝风,或肝脏阴血不足,肝阳亢盛,均可致肝风内生。七情不遂、饮食劳倦、感受外邪等致气机失调,引动肝风,夹痰上蒙清窍则见突然昏仆、抽搐、口吐白沫等症状,此为癫痫发作;肝风暂息,痰邪静伏则癫痫休止。肝风夹痰上犯清窍,有突发突止的特点,符合小儿癫痫“昏晕一时,醒后如常”的特征。

瘀因产伤、外伤、头颅手术,血络损伤留瘀;或脏腑功能失调、气滞血瘀而成。瘀血停积,阻碍脑络,脑窍失养,以致精明失主,脑窍不通则见抽搐、头痛诸症。

虚在小儿癫痫发病中同样有着重要地位,其证可见脾虚、肝虚和肾虚。小儿脾常不足,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或他脏亏虚及脾,运化水液功能失司,痰湿内生,是小儿癫痫“痰”的主要来源。《幼幼集成·痫证》云:“从前攻伐太过,致中气虚衰,脾不运化,津液为痰,偶然有触,则昏晕卒倒,良久方苏。”脾虚生化乏源,可致肝血不足,或热病伤阴致肝阴不足,肝体阴用阳,肝脏阴血亏虚,阴不制阳则肝阳易亢;脾气亏虚肝气相对旺盛,更易于出现“土虚木盛”“土虚木摇”的状况,导致肝风内动。癫痫屡发不止,又可导致肾精亏损、脑髓不充,见健忘、眩晕、神疲、智能迟缓诸症。

癫痫之痰由脾而生,风由肝而生,惊、瘀由心而生。其产生原因虽有禀赋、外感、情志、饮食、外伤等诸多因素,而其形成则均与脾虚水湿失运、心虚神失所养、肝虚阴不潜阳、肾虚水不制火,终至肝风妄动、心神失主有关。癫痫病机涉及邪实、正虚多种因素,所以病程绵长,而病机复杂多变。但一般在频繁发作阶段总以实证为主,经治疗缓解则逐渐由实转虚而虚实夹杂,维持缓解期间则当重视其脾虚、肝虚、肾虚的演变。

2.证治有道

癫痫应当审因、分期、辨证论治。小儿癫痫发作期以邪实为主,应辨明风、痰、惊、瘀之孰轻孰重,相应治以豁痰、镇惊、息风、化瘀,但又不可执一而论,常需各法参合使用。缓解期辨明脾虚、心虚、肾弱、肝旺之轻重有无,相应治以健脾、养心、益肾、平肝。我们提出总的治疗原则是“发作期豁痰镇惊、息风化瘀以定痫,缓解期健脾化痰、平肝益肾以断痫,以化痰法贯穿始终。”

发作期豁痰定痫治标为原则。小儿癫痫发作期以痰浊内扰,肝风妄动,或兼血瘀,邪实为主,故应予豁痰之剂定痫以救其急。由于患儿禀赋体质有别,病因诱因各异,病机演变差异很大,故临床表现同中多异。在豁痰开窍定痫基础上据不同证候而辨清风、惊、瘀偏重之异,或配以平肝息风、镇惊定心之品,或配以降火泄热、导滞通腑、利气降逆之剂,使阴阳气血顺接流畅,则可使病情得到缓解,惊搐自平。急性发作见神识昏愦、头目眩晕等痰蒙清阳的表现时,治当豁痰开窍。若病情严重,顽痰内结时则应投以重镇坠痰之品以救其急;若小儿有性急烦躁、头目胀痛、夜寐不宁等肝阳上亢、风火上扰的证候表现,应配合平肝潜阳之法使痰息风止。若患儿有明显外伤病史或有血瘀证象,临床见抽搐部位及动态较为固定,伴见舌红少苔或见瘀点,指纹沉滞时,当配合活血祛瘀、行气通络,以消除致痫之因。以惊痫为主的患儿起病前常有惊吓史,可伴见发作时惊叫、夜寐欠安、四肢惊惕等,故治宜以镇心安神为主,配合心理疏导。

脾常不足是小儿生理特点,加之小儿癫痫一般反复发作,病情缠绵,常致脾胃不足,肝肾内亏,即使在发作期也当关注其正气,发作减少后则更要注意其虚象的显露。在祛邪的同时,适当佐用扶正之品以顾护正气,更不可唯认为邪实有余而任意攻逐之,妄用、久用寒凉攻伐、镇坠毒劣之品。

缓解期化痰断痫治本为原则。癫痫在缓解期以脏腑亏虚,痰浊内伏为主要病机,故采取健脾化痰,益肾平肝的治疗大法。缓解期痰浊深伏,难以自消,成为癫痫反复发作的夙因。脾为生痰之源,小儿脾常不足,脾运失健则痰浊内生,成为癫痫宿根。有鉴于此,提出脾虚生痰是导致癫痫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主要机理,在缓解期治疗时,以健脾化痰为主,使脾运得复,新痰难生,宿痰渐化而达到“断痫”目的,同时还需根据患儿的兼证,与滋养肝肾、补血养心、平肝降火等法联用,以求纠正患儿“本虚”的体质,致收全功。

临床所见,发作期和缓解期通常并非截然分界,发作期虽以“标实”为主,但“本虚”的体质特点依旧存在;缓解后进入慢性过程,一旦外感、饮食失宜、七情劳倦等触动风、痰、惊、瘀,癫痫即发,病在虚实夹杂;较长时间缓解才可认为进入缓解期,转为虚证为主。所以,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需要泻其实、补其虚兼施,逐步转化,而健脾化痰、以后天补先天应该贯穿在小儿癫痫治疗的始终。对患儿体质的调整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在辨证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后,治法及方药运用应该保持相对稳定,扶正气消伏邪以缓图治本,坚持长期治疗,至少必须3年以上,才可能求得化痰断痫目的。

草、虫、石各展所用。癫痫作为一个发作急骤又病程缠绵的疾病,合理、准确使用平肝息风、镇惊安神、豁痰开窍类药物是保证疗效的关键。处方中常以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合用,根据证类及病情缓急各有侧重,即所谓“活用草、虫、石”。虫蛇类动物药性猛灵动,平肝息风、止痉定痫力强。如蜈蚣、僵蚕、地龙长于祛风止痉,羚羊角、全蝎、乌梢蛇擅长息风定痫,久发阴伤虚风内动又可选用龟甲、阿胶、紫河车滋阴填精以息风。金石类矿物药质重潜镇,安神定惊效佳,主要用于发作时惊叫、惊惕不安之惊证者。常用药如龙齿、琥珀、珍珠母、生铁落、朱砂长于镇惊安神,牡蛎、石决明、代赭石、青礞石镇惊兼能平肝。草木类药物药效多样,其中癫痫所用豁痰药以植物药为多。常用药如石菖蒲、远志、矾郁金、胆南星等擅长豁痰开窍,天竺黄、陈皮、半夏、茯苓、橘红等化痰泄浊。此外,天麻、钩藤、菊花、决明子平肝息风均为常用药物;黄芩、夏枯草、栀子、龙胆清肝降火,川芎、丹参、红花、牡丹皮行气活血化瘀,皆可供辨证选用。

风、痰、惊、瘀、虚各取方药。痫证发作期有风痫、痰痫、惊痫、瘀痫的划分,但四者并非截然区分,只是风、痰、惊、瘀各有侧重而已。临床选方,风痫取定痫丸、痰痫取涤痰汤、惊痫取镇惊丸、瘀痫取通窍活血汤只是基本用方,实际用药则是风痫以息风药为主、痰痫以豁痰药为主、惊痫以镇惊药为主、瘀痫以化瘀药为主,又要配合使用各类药物,灵活地配伍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动物类药物一般偏重于止痉息风,矿物类药物多偏重于安神涤痰,二者联合使用,配以草木化痰平肝之品,可共收豁痰息风定痫之功,控制癫痫发作。进入休止期,病机渐转为以正虚为主,一般以植物药扶正健脾、补肾、养心,兼以化痰、平肝、安神组方。这类药物多药性平和,无克伐伤正之虞,可以在缓解期长期服用,同时有一定的改善患儿认知功能、提高智力的作用,用之以求化痰断痫治本。如脾虚痰盛证之六君子汤、脾肾两虚证之河车八味丸、肾虚肝亢证之杞菊地黄丸、心脾两虚证之归脾汤等。

汤剂、糖浆、散剂各随证施。癫痫治疗疗程长,所用药物剂型应因人、因证、因病程而施。汤剂见效较捷、针对性强,可根据患儿证候的差别选择配伍用药;糖浆剂服用方便,口味较佳,长期服用易为患儿接受;散剂药力迅猛,一些虫类、矿物类药传统多入散剂,便于吸收和充分利用。剂型选择以病情、病程为主要依据,就诊初期一般发作频繁,以汤剂与散剂并进,证候稳定处方相对固定后,则用糖浆剂合散剂作长期巩固治疗。

制剂加工服用方法:①汤剂:矿物、介壳等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药物先煎,煮沸30分钟后下他药,再文火煎煮30分钟,每剂药煎两遍,按年龄大小取汁100~300mL,1日内分2~3次服完。②糖浆剂:将5剂药共煎煮两遍,按年龄大小取汁浓缩为300~600mL,加入蜂蜜、白糖各50~100g(大便稀溏者不用蜂蜜),混匀,煮沸,去火,冷却后贮广口瓶,冰箱冷藏,每服10~20mL,1日3次。③散剂:将诸药共研细末,混匀,密闭贮存于干燥处,按年龄大小及病情轻重,每服0.6~2g,1日2~3次。

定痫散是余治疗小儿癫痫的散剂经验方,方药组成:全蝎、蜈蚣、鹿角片、僵蚕、白芍、胆南星、煅龙齿。方中以全蝎、蜈蚣搜风镇痉通络,胆南星、僵蚕祛风止痉化痰,龙齿平肝潜阳安神,鹿角通督活血,白芍养阴柔肝,诸药共奏平肝息风、化痰定痫之效。临证若制作不便,亦可将此方简化为全蝎、蜈蚣各等份。另根据证情,可选择配用琥珀粉镇惊安神、活血散瘀,三七粉化瘀通络。对于抽搐发作频繁者常同时使用羚羊角粉,其擅长平肝息风解痉潜阳,用于定痫有较强功效,且长期服用者均未见明显毒副作用。惊、风兼盛者则选用羚珠散更为适合,但不宜长期使用。

朱砂是镇惊佳品,《药性论》谓其“镇心,主抽风。”治疗小儿癫痫之惊痫,常用含朱砂中成药如羚珠散、磁朱丸,或者拌为朱钩藤、朱茯神入汤剂。朱砂主要成分为硫化汞,应按要求炮制(水飞)后使用,且不可大量、久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朱砂及其制剂的标准,每日用量为0.1~0.5g,儿童用量以低剂量为宜,为防止蓄积中毒,且不宜长期使用,一般以1月为限。

关于本病中药、西药的选择使用。余治疗小儿癫痫通常以中药口服为主,前来就诊的患儿若尚未使用西药者单纯以中药治疗。若是患儿就诊时已经服用抗癫痫西药,因无效或者虽然有效但担心或已经出现副作用,则在给予中药治疗同时暂时维持原来所用西药,待患儿证情稳定后3~6个月,再逐步减用西药,过渡到纯中药治疗。若是难治性癫痫单纯中药治疗疗效不佳者,也应从疗效出发,试行加用西药治疗。

现代有不少学者进行了抗癫痫中药动物实验研究,一些研究结果提示中药可能是通过抑制神经元放电、神经元细胞凋亡、突触重塑、调控相关基因表达等方面发挥了抗癫痫作用。

癫痫的日常调护康复亦需重视。小儿癫痫反复多次发作,往往影响日常生活及学习,甚至可能引起不可逆脑损伤,造成患儿认知、智力下降。家长忧虑小儿生长发育、药物副作用、学习能力等,往往存在焦虑情绪,同时影响儿童的情绪。在辨证治疗的同时,应了解近期家长、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状况,进行必要的安抚,增强其治疗信心,坚持长期服药。指导家长正确护养儿童,如减少精神刺激;避免过多使用手机、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注意饮食结构,避免过于肥甘厚腻,给予清淡饮食,多食蔬菜,保持大便通畅;合理安排锻炼运动,防治外感疾病。尽量避免和减少癫痫发作的诱发因素,以利于癫痫康复。 1uH/qgTnsHHCwvEQklFeLKX71/h+mf7zBnX7JIJ2cc3mA62RgGbpfnOEXJhw2rU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