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病原学特点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是指2019年始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日内瓦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为“COVID-19”。新冠肺炎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我国通过积极防控和救治,境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仅在个别地区出现局部暴发和少数境外输入病案。但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其传播和扩散的风险有可能较长时期持续存在。新冠肺炎的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乏力及胃肠道症状,类似于普通冠状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但老年人及合并心、肺等慢性基础疾病的高风险人群,易导致急性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MOD/MOF),死亡率较高。

新冠病毒属于单链RNA病毒,通过其病毒皇冠上的刺突(S蛋白)与细胞上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受体结合,经由皮肤黏膜进入人体细胞,在人体内进行复制、繁衍后再释放出大量新的病毒 [1] 。又因为ACE2这种蛋白的分布具有器官特异性,多分布在黏膜、呼吸道、肺部、心血管、胃肠道及肾脏器官中,而新冠病毒可以通过飞沫和黏膜传播,因此很容易进入黏膜或呼吸道的上皮细胞,再通过ACE2蛋白受体进入肺、呼吸道、心肌、胃肠道和肾脏内开始复制和扩散。因此,本病的临床表现有肺炎症状和胃肠道症状,严重者可见肾功能衰竭及心脏受累的表现。目前,尸检及穿刺组织病理观察结果也证实了COVID-19可导致肺、脾、心、肝、肾脏损伤。其中病理检查结果示肺脏可见不同程度的实变;脾脏明显缩小,淋巴细胞减少,骨髓三系细胞减少;心肌细胞变性、坏死,部分血管内皮细胞脱落、内膜炎症及血栓形成;肝脏体积增大,胆囊充盈度高;肾小球囊腔内可见蛋白性渗出物;肾间质水肿,可见微血栓及灶性纤维化;脑组织充血、水肿,部分神经元变性;肾上腺灶性坏死;食、胃、肠管黏膜上皮细胞不同程度变性、坏死、脱落。 ArpVYdW8BK5OeWKwRiUoTyZKbeCmYKcObmSxKIpv2KX+8HjqGKRsC3GohxhtnwI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