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周某,男,45岁。2020年2月6日收住院。
主诉:发热3天。
病情简介:患者于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3℃,无咳嗽咳痰,无气促,无恶心、呕吐,无腹胀、腹泻,无心慌、胸闷等不适,到医院门诊就诊,行胸部CT检查。经专家组会诊后,考虑为病毒性肺炎。患者自起病以来,精神、饮食、睡眠尚可,大、小便正常,体重、体力未见明显改变。2月7日血常规检查:白细胞4.91×10 9 /L,中性粒细胞2.66×10 9 /L,淋巴细胞1.33×10 9 /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54.20%,淋巴细胞百分比27.10%。2月8日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确诊为新冠肺炎。西医予抗病毒(利巴韦林、盐酸阿比多尔)、抗感染(头孢曲松)、化瘀解毒(血必净)治疗。既往有高血压病史,长期口服药物(具体药物不详)治疗。2020年1月23日从武汉回赤壁。
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
中医治疗
2月17日一诊:大便次数多,每日3~4次,不成形,无发热,无咳嗽,乏力,饮食可,舌淡,苔薄白。
处方:党参20g,炒白术15g,桔梗15g,茯苓30g,薏苡仁30g,白豆蔻10g,砂仁10g(后下),白扁豆30g,陈皮15g,莲子10g,怀山药15g,炙甘草5g,炮姜10g。
按语: 该患者高热,经西医规范治疗,予抗病毒(利巴韦林、盐酸阿比多尔)、抗感染(头孢曲松)、化瘀解毒(血必净)治疗,体温虽降,但整体状态欠佳。一诊时患者大便次数多,3~4次/日,不成形,无发热,无咳嗽,乏力,饮食可,舌淡,苔薄白。患者前期发热,西医治以抗感染、退热。抗生素类药物性多寒凉,易伤阳气。“脾为治水之脏”,《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喜燥恶湿,脾阳不足,运化失司,水湿内停,湿性趋下,易伤下焦,故患者大便次数增多,3~4次/日,不成形。舌淡、苔薄白亦是脾虚湿盛之征象。故临证遣方用以参苓白术散加减,健脾化湿,益气扶正祛邪。其中党参甘平,归肺、脾经,具有健脾补肺、益气养血之效;白术苦温燥,主归脾经,补益脾气;茯苓有甘淡之性,善补后天之本,健脾止泻;山药甘平,既能补三焦(肺、脾、肾)之气,又能固涩止泻;莲子补益脾肾以止泻;薏苡仁、砂仁、白豆蔻、白扁豆化湿开胃,健脾止泻;炮姜温中阳以化湿。全方合用,共奏健脾化湿、益气扶正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