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中医诊治体会

1.尤重舌诊

古人云:“温病重舌,杂病重脉。”虽然中医对疾病的诊疗历来以四诊合参为主,但在历代的瘟疫典籍中舌诊却是重中之重。此次疫情因为受实际情况影响,医生进入病房需戴双层手套,对脉诊结果造成较大干扰,可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偏差,故舌苔的变化自然成为首要观测征象。从理论上来看,舌通过经络可直接或间接地与脏腑相通,如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心开窍于舌,舌乃心之苗;足太阴脾经散于舌下,舌为脾之外候;足少阴肾经夹舌本;足厥阴肝经络舌本等。人体的气血、津液、脏腑功能等均通过经络与舌的密切联系而反映到舌,如津液之盈亏、气血之盛衰、脏腑之虚实、邪气之深浅、病情之轻重、病位之浅深、预后之好坏等均可客观地通过舌象的变化反映出来。舌象能客观地反映人体的感邪性质、病位浅深、津液存亡、脏腑虚实等情况。正如吴坤安在《伤寒指掌》一书中指出的:“病之经络、脏腑、营卫、气血、表里、阴阳、寒热、虚实,毕形于舌。故辨证以舌为主,而以脉症兼参之”。除此之外,舌诊还是判断正邪盛衰及预后的重要依据,如舌色渐润、苔退知饥、舌布新苔等是疫病趋向康复的标志。其中舌润表示津液来复;苔退指厚腻、黄燥、垢苔等病理性舌苔退掉,表示邪气已退;舌布新苔表示胃气已苏。叶天士《温热论》中第16条和26条谓:“其舌色必紫而暗,扪之湿……难治。”“若舌白如粉而滑……病必见凶,须要小心。”都说明了舌诊对于温病治疗及预后的重大指导意义。

2.三因制宜

三因制宜原则是中医学最基本的治疗原则之一,对中医治疗疾病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中医学整体观的体现。三因制宜就是医者在临床时需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所处季节、所在区域等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虽然我们强调疫病症状相似、所有人普遍易感,但治疗上却绝不能以一方、一药治之。我们要坚持辨证论治的个性化原则,即需坚持同病异治的中医特色,此亦是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最好体现。《素问·异法方宜论》曰:“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强调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做到整体审察,辨证施治。张锡纯立足经典,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提出了“用药以胜病为主,此中因时、因地、因证、因人,斟酌咸宜”的治疗思想,即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来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东西气候不同,加之发病季节与个人的体质因素,故而在新冠肺炎发病后,不同地域的患者或同一地区的不同患者,可能会出现临床表现不同、证候差异较大的现象。此次疫情发生于冬季,发展于冬春交替及春季。我国冬季气温普遍较低,除少数的如海南、云南等地冬季气温较高外,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新冠肺炎疫情首发地湖北省武汉市,冬季平均气温在2~4℃,但是有资料显示,武汉市2019年12月有22天温度在10℃以上,气候应寒反暖且连续阴雨19天,占当月天气总比重的68%,冬令当下雪却反下雨,此为非时之气,气候偏暖,则加重湿气蒸郁 [8] 。武汉地区的气候特点决定了本次疫病为疠气夹湿发病,除了具有传染性外,还多表现为湿性重着、黏腻、缠绵的特点。此外,本次疫病发病的潜伏期为1~14天 [9] ,且患者常发热反复或持续,病势缠绵不愈 [7] 。这些证候表现都与湿性缠绵密切相关。

3.全程干预

中医主张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中医“治未病”思路在疫病治疗全过程均可发挥作用:①人体体质是疫病发病的内因。中医可以增强患者体质,增强卫外之气,调整偏颇体质,抵御疫邪侵袭。②中医可以在患者轻微感邪时,及时祛邪外出,减少发病。③在疫病病程中辨证施用中医疗法,扶正祛邪,可以减轻症状,避免病情恶化;同时保护患者胃气,避免药邪损害。④在疫病恢复期,中医可以调整患者阴阳偏颇的状态,加快患者的痊愈过程,减少后遗症。

4.内伤基础

李东垣指出:凡外感病皆有内伤的基础,体质平和者,感邪亦不深,而重症患者往往有体质偏颇、脾胃虚衰、卫气不固、心肾不交等内因。此次新冠肺炎,天寒、地湿共同作用,影响了人体的脾胃运化功能,引动外邪侵袭。年龄较大或有基础性病症的患者往往病情较重。

5.固扶正气

《黄帝内经》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虚弱,不能固表,则腠理疏松,易感疾病。此次新冠疫情,部分患者有较强抵抗力,即使感染也不会发病,更不会出现危重症状,即是“正气存内”之故。新冠肺炎的大部分患者在患病9~14天后痊愈,而部分患者会突然出现“炎症风暴”,病势转危。这就是人体正气与外感邪气斗争情况的真实反映,故应以扶正祛邪为基本原则进行分期治疗。要重视疫病病程中的正邪关系,预防、观察期和康复期应以扶正为主,进展期以祛邪为主,但需注意不能伤正;危重症需益气回阳固脱,挽救正气。 kay67ZGi0z8KIig+yDy96QrBT8FO7fHfWh7v7AfgRuDbML2shGLyI1rmbWenzl5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