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在传染性疾病的诊疗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我国对于传染性疾病的认识很早,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便有关于传染病的记载。“疾年”指的就是瘟疫流行之年。早期传染病多流行于囚徒、奴隶之中而称为“温”。“温”本作“昷”,指代囚徒或奴隶。因囚徒群居,致使疾病互相传染,故以“昷”称谓此病。至战国时期始将“昷”改为“温”。南北朝后期,用“疒”取代假借的字增多,遂将“温”改为“瘟”。《左传》中也有“役人病”的记载,指这种疾病也可发于兵役之中。后战国时期开始把“役”改为“疫” [3] 。《素问·刺法论》中已有“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的论述。《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疠大至,民暴死”,指出了疫病起病急且发展迅速的特点。东汉张仲景在《伤寒论·序》中写道“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这是当时传染病暴发时的真实写照,指出了其具有传染性且病死率高的特点。张仲景根据其治疗以疫病为代表的外感疾病的过程,结合前人的经验,加以总结而成《伤寒论》,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础。《后汉书·五行志》中录有疫情10次,其中建安年间(公元196—219年),疫情持续时间之长、死亡人数之多,是历史上少见的 [4] 。明清时期,是疫病学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温疫论》是第一部疫病学专著,标志着中医疫病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温疫论·自叙》中提道:“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其传有九,此治疫紧要关节。”“疫者……在岁运有多寡,在方隅有厚薄,在四时有盛衰”。吴又可指出,疫病不同于其他六淫所致疾病,其“有天受,有传染”。“天”不是指日月星辰之天体,而是指空气,即存在于空气中的致病因子“戾气”;所谓“传染”,则指接触传染而言 [5] 。吴鞠通《温病条辨》认为:“温疫者,厉气流行,多兼秽浊,家家如是,若役使然也。”指出了疫病的致病特点 [6] 。可以说,中医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疫史。中医在长期与疫病防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从《伤寒论》到《温疫论》,从人痘接种术到中医抗击非典、新冠肺炎,都是中医药有效预防和治疗此类烈性传染疾病的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