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早期诊治对预后影响重大,临床一经确诊,应按照“早期、规范治疗,定期监测与随访”的原则尽快启动治疗,以实现疾病缓解或降低疾病活动度、控制病情、降低致残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目标。
RA治疗方案选择应结合关节肿痛数量、血沉、C反应蛋白、抗CCP抗体等实验室指标及关节外系统受累情况综合制定,建议遵循ACR/EULAR及诊疗指南及2018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 [17,18,20]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的总体治疗思路包括以下几方面:①RA确诊后可首先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改善关节炎症;②应尽早使用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DMARDs)治疗,应用csDMARDs治疗3~6个月未达到治疗目标,考虑改用其他同类药物。存在预后不良因素时,应考虑cs-DMARDs联合一种bDMARDs或一种tsDMARDs治疗。③若一种bDMARDs或tsDMARDs治疗失败,应考虑更换另一种bDMARDs或tsDMARDs。④存在应用NSAIDs存在禁忌时可考虑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作为“桥梁”,但应在临床可行的情况下尽快减量。⑤活动性疾病应定期监测(1~3个月),治疗后3个月仍无改善,或6个月仍未实现达标,则应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1)一般治疗:包括患者教育、休息、戒烟限酒、关节锻炼(疾病非活动期)、物理疗法等。
(2)特殊治疗:少数经规范治疗无效的患者可选择外科治疗(关节滑膜切除、人工关节置换术、关节融合术等)、血浆置换、免疫吸附、自体干细胞移植、T细胞移植、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等。
1.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 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镇痛、消肿、退热的作用,常用于缓解炎症急性期关节肿痛症状,但此类药物无法控制病情进展。常用药物包括:①双氯芬酸:50mg,口服,1~2次/日,轻度疼痛或需长期治疗者,每日剂量为25~50mg;②塞来昔布:50~100mg,口服,2次/日;③醋氯芬酸:100mg,口服,2次/日,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400mg;④洛索洛芬:60mg,口服,3次/日;⑤美昔洛康:7.5mg,口服,2次/日,该药物选择性抑制COX-2,对COX-1抑制作用较弱,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少。
NSAIDs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反应,主要表现为胃不适、烧灼感、反酸、纳差、恶心等,停药或对症处理即可消失,少数可出现溃疡、出血、穿孔。其他不良反应包括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肝毒性(血清转氨酶一过性升高,极个别出现黄疸)、皮疹、心律失常、血液学毒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神经系统毒性(头痛、眩晕、嗜睡、兴奋)等。使用时需注意:①重视药物种类,剂量、剂型的个体化;②避免同时使用两种及以上的NSAIDs;③控制症状前提下,在最短治疗时间内使用最低有效剂量;④使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或配合质子泵抑制剂可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⑤心血管事件高危人群慎用,如需使用,建议选用对乙酰氨基酚;⑥若有不良反应发生,应立即停用并予对症处理。
2.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 糖皮质激素有抗炎和免疫抑制双重作用,小剂量口服或局部注射对于缓解RA急性炎症十分有效。中高疾病活动度建议使用DMARDs短期联合小剂量GC(如醋酸泼尼松5~10mg,口服,1次/日),不推荐单用或长期使用大剂量GC。若为RA重症或合并血管炎、心、肺等重要脏器受损需迅速控制病情时,可考虑甲强龙静脉冲击治疗(1g/d,静脉注射,持续3日)。
激素副作用产生的原因在于长期大剂量使用或不适当停用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损害,诱发激素性骨质疏松、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感染、消化性溃疡、高血压、高血糖、肥胖、精神兴奋等。为尽量避免副作用,口服给药者,宜在每日清晨8点前服药,同时补充足够的维生素D、钙剂或双膦酸盐。在病情控制平稳前提下,尽早减量至最低维持剂量。
3.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DMARDs) DMARDs是RA治疗的核心药物,不仅能够持续控制RA病情,还可从根本上延缓组织损伤及放射学进展。2016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指南将DMARDs分为三类:csDMARDs、bDMARDs及tsDMARDs。所有RA患者确诊后应在3个月之内考虑接受DMARDs治疗,病情缓解后长期维持治疗。根据病情轻重,治疗可采取单药或2种、3种、4种药物联合的方式,每种方案治疗3~6个月后病情评估未达标,则需考虑更换方案。
(1)传统合成DMARDs(csDMARDs):csDMARDs为慢作用药,使用数周甚至数月后才显效。临床常用药包括甲氨蝶呤(MTX)、来氟米特(LEF)、柳氮磺吡啶(SSZ)、硫酸羟氯喹(HCQ)、艾拉莫德(IGU)。
①甲氨蝶呤:属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可阻断叶酸转变为四氢叶酸,使嘌呤和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代谢途径受阻,选择性作用于DNA合成期,发挥抗炎和免疫抑作用。MTX为RA治疗一线首选DMARDs,无禁忌证者均应使用,起始剂量为7.5~15mg,口服,1次/周,或肌内注射。若病情持续活动,每个月或每2个月增加5mg剂量,直至20mg,疗程至少半年。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口腔炎、食欲减退,以及肝损伤、骨髓抑制、肺纤维化等。虽然MTX不影响生育能力,但孕妇使用MTX会增加新生儿神经系统、骨骼、心脏缺陷的风险,故需在妊娠前3个月停药,妊娠及哺乳期禁用 [16] ;MTX可拮抗叶酸,使用过程中需补充叶酸。
②来氟米特:为二氢乳清酸脱氢酶抑制剂,可抑制T细胞增殖,减少自身抗体的产生,并且抑制酪氨酸激酶活性,中断细胞炎性信号的传导途径。该药适用于MTX禁忌(或早期不耐受)者。其使用方法为10~20mg,口服,1~2次/日。该药具有胚胎毒性,需在妊娠前2年停药,或以消胆胺8g,口服,3次/日,持续洗脱11日,洗脱后两次测试(间隔时间至少7日)血药浓度低于0.02mg/L方可备孕,妊娠及哺乳期禁用。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皮疹、脱发、一过性转氨酶升高、白细胞计数下降等。
③柳氮磺吡啶:具有抗炎、抑制免疫、抗菌的作用,适用于MTX禁忌(或早期不耐受)者。使用方法为1g,口服,2次/日。本品属于磺胺类抗菌药,磺胺过敏者禁用。临床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不适、皮疹、头痛、腹痛、肝肾毒性/血小板减少等。从小剂量开始服用可减少不良反应。
④硫酸羟氯喹:适用于病情轻、病程较短的患者,对于重症或有预后不良因素者应该与其他DMARDs合用。用量为100~200mg,口服,2次/日。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视网膜病变与心脏传导阻滞,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眼底及心电图。
⑤艾拉莫德:抑制B细胞成熟发挥抑制免疫、抗炎作用,同时还可抑制RANKL、MMP,上调Osterix表达,促进成骨分化,从而有效阻止骨破坏,降低致残率和致畸率 [21] 。本品耐受较好、安全性更高,副作用小,适用于其他csDMARDs治疗应答不佳者。用法用量为25mg,口服,2次/日。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转氨酶升高、白细胞减少、皮肤瘙痒,多数不良反应轻微且短暂,停药一段时间后可缓解或消失。
(2)生物制剂DMARDs(bDMARDs) [22] :适用于对MTX及其他csDMARDs反应不佳或无法耐受的中、重度RA患者。相较于csDNMRDs具有迅速强效的抗炎效果,并可阻止骨破坏。
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拮抗剂:与TNF-α特异性结合而阻断其生物活性发挥,起到持续缓解RA病情的作用。常用药物包括以下几种。依那西普(益赛普):每次25mg,皮下注射,2次/周,或50mg,皮下注射,1次/周。英夫利昔单抗:3mg/kg,皮下注射,第0、2、6周各给药1次,之后每8周给药1次;或10mg/kg,皮下注射,每4周给药1次。阿达木单抗:40mg,皮下注射,每2周给药1次;聚乙二醇赛妥珠单抗:400mg,分2次皮下注射,第0、2、4周各给药1次,起效后,每2周注射200mg或每4周注射400mg维持。戈利木单抗:50mg,皮下注射,每4周1次。
②IL-6拮抗剂:与可溶性和膜结合IL-6受体特异性结合后抑制IL-6介导的信号转导发挥其药理作用 [23] ,对TNF-α拮抗剂反应欠佳的患者可能有效。托珠单抗:8mg/kg,静脉滴注,每4周1次。出现肝酶异常、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血小板计数降低时,可将剂量减至4mg/kg。
③IL-1拮抗剂:与细胞表面IL-1受体阻止其与内源性IL-1结合,抑制IL-1转导途径 [24] 。如阿那白滞素:100mg,皮下注射,每日1次。
④共刺激信号调节剂:阻断共刺激分子CD28和CD80/CD86活化T细胞的第二刺激信号,从而抑制T细胞活化。阿巴西普,根据体重确定给药剂量:体重≤60kg者,500mg,30分钟之内静脉滴注完毕;体重在60~100kg,750mg,30分钟之内静脉滴注完毕;体重≥100kg,1000mg,30分钟之内静脉滴注完毕。第0、2、4周各给药1次,此后每4周给药1次。
(3)靶向合成DMARDs(tsDMARDs) [25,26] :tsDMARDs以JAK抑制剂为代表,该药物可选择性地抑制JAK激酶,阻断JAK/STAT信号通路,降低TNF-α、IL-6、IL-1β等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显著减少炎症细胞浸润和骨吸收,同时也可抑制多种细胞与细胞因子的活化,缓解炎症,减少关节损伤。目前临床获批使用的JAK抑制剂为“枸橼酸托法替布”,使用方法为5mg,口服,2次/日。
尽管生物制剂的应用给RA治疗带来革命性的变化,然而,生物制剂作用靶点是RA发病中的关键促炎因子和免疫细胞,治疗过程伴随免疫耐受的抑制。除输液反应外,还有诱发感染、结核、肿瘤(淋巴瘤等)的潜在风险。因此,使用生物制剂前必须除外活动性感染、结核、肿瘤。总体来说,严重不良事件相当罕见,生物制剂是较为安全和有效的。
正虚邪实为RA的基本病机,治疗以“扶正祛邪”为基本原则。临床辨治当首抓主症,辨清风、寒、湿、热、痰、瘀、虚之盛衰,治疗或攻或补或攻补兼施,或清或温或寒温并用,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综合治疗。尤其需要强调的是,本病迁延难愈,久病之人多虚多瘀,故需将“扶正”思想贯穿治疗全程,选方用药时需注意祛邪不宜峻伐,以免加重正气损耗,扶正不宜峻补,以免邪气壅塞。
本病参照201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类风湿关节炎病证结合诊疗指南》 [27] 、《中医风湿病学临床研究》 [28] 分为8种证型论治。
主症:①关节疼痛、肿胀;②关节疼痛,遇寒加重。次症:①恶风,或汗出;②关节拘挛,屈伸不利;③肢体沉重。舌脉:舌质淡,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或浮滑。
具备主症2条;或主症1条,次症2条;或具备次症3条。结合舌脉可诊断。
治法:温经散寒,除湿通络。
方药:蠲痹汤(《医学心悟》)合乌头汤(《金匮要略》)。川乌、麻黄、芍药、黄芪、秦艽、羌活、独活、桂心、桑枝、海风藤、乳香、木香、川芎、当归、苍术、甘草。
加减:上肢疼痛为主者,加威灵仙、葛根;痛在下肢者,加怀牛膝、透骨草;疼痛夜甚,屈伸不利者,加姜黄、苏木、丝瓜络;表虚风甚者,合玉屏风散;脾虚者,加白术、茯苓、白豆蔻。
主症:①关节疼痛、肿胀,触之灼热;②关节疼痛、肿胀,自觉灼热。次症:①发热、心烦;②关节局部肤色发红;③口渴或渴不喜饮;④小便色黄。舌脉: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具备主症2条;或主症1条,次症2条;或具备次症3条。结合舌脉可诊断。
治法:清热除湿,通络止痛。
方药:当归拈痛汤(《兰室秘藏》)合宣痹汤(《温病条辨》。防己、滑石、蚕沙、山栀子、赤小豆、薏苡仁、杏仁、法半夏、黄芩、黄柏、知母、苍术、葛根、茯苓、泽泻、当归身、忍冬藤、青风藤等。
加减:关节肿热甚者,加水牛角、青蒿、鳖甲;口渴者,加麦冬、石斛、生地黄;大便干结者,加生大黄、虎杖。
主症:①关节肿痛,发热恶寒;②关节热痛,畏寒身冷。次症:①烦躁不安;②头晕欲吐;③肢寒畏冷。舌脉:舌质淡或偏红,舌苔或黄或白或黄白相兼,脉弦数。
具备主症2条;或主症1条,次症2条;或具备次症3条。结合舌脉可诊断。
治法:寒热并调,通络止痛。
方药:桂枝芍药知母汤(《金匮要略》)。桂枝、芍药、麻黄、附子、白术、知母、防风、生姜、甘草。
加减:表寒郁闭严重者,加桂枝、细辛、羌活、独活;里热甚者,加黄柏、忍冬藤、石膏、赤芍;上热下寒者,以潜阳丹合封髓丹化裁。
主症:①关节肿痛刺痛、肿大,日久不消;②关节局部肤色晦暗,或皮下结节。次症:①关节僵硬畸形;②关节刺痛,痛处固定;③唇面部肤色黧黑;④关节肿大。舌脉:舌质紫暗或伴瘀点瘀斑,苔白腻或黄腻,脉细涩或沉滑。
具备主症2条;或主症1条,次症2条;或具备次症3条。结合舌脉可诊断。
治法:化痰祛瘀,通络止痛。
方药:双合汤(《万病回春》)。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生地黄、鸡血藤、川牛膝、陈皮、法半夏、白芥子、茯苓、石菖蒲、生姜等。
加减:关节剧痛者,加全蝎、蜈蚣、土鳖虫;皮下结节者,加白附子、夏枯草、山慈菇、王不留行。
主症:①关节隐痛,伴神疲乏力;②关节酸痛,伴面色 白。次症:①心悸气短,或头晕目眩;②少气懒言;③唇甲色淡;④食少便溏。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具备主症2条;或主症1条,次症2条;或具备次症3条。结合舌脉可诊断。
治法:益气养血,通络止痛。
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合归脾汤(《正体类要》)。炙黄芪、桂枝、白芍、白术、人参、当归、茯苓、远志、酸枣仁、木香、龙眼肉、生姜、大枣、甘草等。
加减:血虚明显者,加阿胶、熟地黄;脾虚便溏者,加石菖蒲、白豆蔻;兼血瘀者,加川芎、鸡血藤。
主症:①关节酸痛,肿大或僵硬畸形;②腰膝酸软或腰膝酸痛。次症:①足跟痛;②眩晕耳鸣;③关节屈伸不利;④尿频、夜尿多。舌脉:舌质淡红,苔薄白或少津,脉沉细弱或细数。
具备主症2条;或主症1条,次症2条;或具备次症3条。结合舌脉可诊断。
治法:补益肝肾,祛风除湿。
方药:独活寄生汤(《备急千金要方》)。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杜仲、怀牛膝、肉桂、党参、当归、生地、白芍、细辛、川芎、茯苓、甘草等。
加减:五心烦热、口燥咽干者,加黄柏、知母、女贞子、旱莲草;腰膝怕冷、夜尿清长、大便溏泄者,加淫羊藿、补骨脂、鹿衔草;关节畸形挛缩者,加熟地黄、肉苁蓉、黄精。
主症:①关节肿胀、灼痛,气短乏力;②关节肿胀、疼痛,渴喜冷饮。次症:①五心烦热;②自汗盗汗;③形瘦肤糙。舌脉:舌质红或有裂纹,苔少,脉细数无力。
具备主症2条;或主症1条,次症2条;或具备次症3条。结合舌脉可诊断。
治法:养阴清热,益气通络。
方药:四神煎(《验方新编》)。黄芪、北沙参、制远志、金银花、石斛、生地黄、山茱萸、山药、薏苡仁、老颧草、首乌藤等。
加减:汗多者,加浮小麦、糯稻根、麻黄根;口眼干燥明显者,加麦冬、枸杞子;虚烦多梦者,加酸枣仁、黄连、鸡子黄。
主症:①关节冷痛,畏寒肢冷;②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次症:①遇寒痛增,得热稍减;②尿频、夜尿多;③大便稀溏;④渴喜热饮。舌脉: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迟。
具备主症2条;或主症1条,次症2条;或具备次症3条。结合舌脉可诊断。
治法:温补脾肾,通络止痛。
方药:桂枝附子汤(《金匮要略》)。附子、桂枝、生姜、大枣、甘草。
加减:冷痛甚者,加鹿角胶、杜仲、狗脊、补骨脂;便溏者,加淫羊藿、薏苡仁、石菖蒲、白豆蔻。
1.雷公藤多苷片 每次10~20mg,每日3次,口服。该药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之功效。雷公藤多苷为中药卫矛科植物雷公藤的提取物,药理研究表明,雷公藤多苷具有显著抗炎镇痛、免疫抑制和骨保护作用,用于RA辨病治疗。临床用药需要注意其生殖毒性、骨髓抑制、肝损伤、消化道反应等。动物实验证明,雷公藤甲素可诱导精原干细胞凋亡,这种损害在精子形成早期阶段就已经发生,而且与剂量呈正相关,故具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应慎用 [29] 。
2.白芍总苷胶囊 每次0.6g,每日3次,口服。该药具有养血、柔肝、敛阴、缓急止痛之功效。白芍总苷为中药白芍的提取物,药理研究表明 [30] ,白芍总苷对多种大鼠佐剂性关节炎、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足爪肿胀、环磷酰胺诱导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增高或降低模型等具有明显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镇痛、抗氧化、神经保护作用。其主要不良反应为腹泻,停药或减少药量可缓解。
3.正清风痛宁 每次20~80mg,每日3次,口服。该药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之功效。研究表明 [31] ,正清风痛宁可抗急慢性炎症、镇痛、免疫抑制、改善微循环等。其不良反应主要有药物过敏(表现为皮肤潮红、灼热、瘙痒、皮疹)、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胃肠道不适等。本品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忌用,有哮喘病史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再生障碍性贫血、糖尿病、高脂血症者使用时应该注意监测血常规(每月1次)、血糖和血脂。
4.昆仙胶囊 每次0.6g,每日3次,饭后服用。该药具有补肾通络、祛风除湿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32] ,昆仙胶囊通过抑制白介素、TNF-α等表达,抑制原发或继发关节炎,抑制滑膜细胞增生,减轻骨破坏。少数患者服药后出现消化道不适,便秘、皮疹、色素沉着、口干,个别出现肝功能轻度异常、白细胞减少。本品含有雷公藤,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婴幼儿、青少年及有生育要求者禁用或全面权衡利弊后遵医嘱使用。
5.尪痹片 每次2g,每日3次,口服。该药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通经络的功效。研究表明 [33] ,尪痹片能够减轻关节滑膜增生及炎症细胞浸润,抑制滑膜、软骨损伤。其作用机制与调节T细胞亚群CD4 + /CD8 + 比值,下调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及VEGF表达,上调IL-10水平有关。
6.瘀血痹片 每次2.5g,每日3次,口服。该药具有活血化瘀,通络定痛之功效。药理研究表明 [34] ,瘀血痹片通过抑制外周TNF-α、IL-17A和CCL2等炎症因子的表达,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进而缓解慢性炎性痛小鼠痛觉过敏和足肿胀。其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食欲下降等胃肠道刺激症状,饭后服用或配合胃黏膜保护剂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本品主要由活血化瘀药物组成,故有出血倾向者慎用,孕妇禁用。
7.新癀片 每次0.64~1.28g,每日3次,饭后口服或用冷开水调化外敷患处。该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效。药理研究表明,新癀片具有抗炎、镇静、镇痛、利胆、抗菌、抗肿瘤等作用。空腹服药可能出现眩晕、咽干、倦怠、胃部嘈杂不适、轻度腹泻,停药后自行消失。有消化道出血史者忌用,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者、肾功能不全者及孕妇慎用。
8.夏天无片 每次0.64mg,每日3次,口服。该药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行血止痛之功效。研究发现 [35] ,夏天无具有抗炎、镇痛、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本品含有乌头碱、马钱子碱,孕妇禁用,运动员慎用。
9.独活寄生合剂 每次15~20mL,每日3次,口服。该药具有养血舒筋、祛风除湿、补益肝肾之功效。药理研究表明 [36] ,独活寄生合剂主要有抗炎、镇痛、扩张血管、改善循环等作用。
10.蠲痹颗粒 每次15g,每日3次,冲服。该药有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祛风除湿的功效,是治疗寒湿痹阻型RA的有效成药。蠲痹颗粒药理作用主要包括免疫抑制、抗炎、镇痛等,尤其对风寒湿痹型急性非特异性的炎症和慢性炎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37] 。
11.痹克颗粒 每次10g,每日3次,冲服。该药具有活血止痛、祛风除湿、续筋接骨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 [38] ,痹克颗粒具有显著镇痛、抗炎作用,可改善微循环功能。
12.湿热痹颗粒 每次5g,每日3次,开水冲服。该药具有祛风除湿、清热消肿、通络定痛的功效。研究表明 [39] ,湿热痹颗粒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能够显著对抗以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渗出性水肿为主的急性炎症反应。
13.痛舒胶囊 每次0.9~1.2g,每日3次,口服。该药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化痞散结、消肿止痛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 [40] ,痛舒胶囊通过调节组胺等炎性介质对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从而减轻和缓解炎性渗出物对局部组织和末梢神经的刺激,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
14.新风胶囊 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研究表明 [41] ,本品用于有较好的免疫抑制、抗炎、抑制血小板活化、改善RA患者肺功能等作用。
15.痹祺胶囊 每次0.12g,每日2~3次,口服。该药具有益气养血、祛风养血、活血止痛的功效。相关研究表明 [42] ,痹祺胶囊具有抑制炎症细胞浸润、抑制滑膜增生及关节骨破坏等作用。高血压病患者、孕妇忌服,运动员慎用。
16.仙灵骨葆胶囊 每次1.5g,每日2次,口服。该药具有滋补肝肾、活血通络、强筋壮骨的功效。大量研究表明 [43] ,仙灵骨葆胶囊具有调节机体代谢、刺激骨形成、促进软骨细胞成熟、促进骨小梁成熟、促进纤维组织形成、提高性激素水平、炎症抑制、镇痛等作用。
17.益肾蠲痹丸 每次8g,每日3次,口服。该药具有温补肾阳、益肾壮督、搜风剔邪、蠲痹通络之功效。药理研究表明 [44] ,益肾蠲痹丸能够作用于辅助性T细胞,调节促炎/抗炎细胞因子的平衡,同时抑制破骨细胞增殖活化,发挥抗炎、骨保护作用。本品使用后偶有皮肤瘙痒、丘疹和口干、便秘、胃脘不适等。如见皮肤瘙痒、丘疹,表明与虫类药异体蛋白质过敏有关。本品含活血化瘀药及马兜铃酸,孕妇、肾功能不全者禁服,其他人群服用期间需定期监测肾功能。
18.小活络丸 每次3g,每日2次,黄酒或温开水送服。该药具有祛风散寒、化痰除湿、活血止痛之功效。研究表明 [45] ,小活络丸具有抗炎、镇痛及活血化瘀等作用。
19.壮腰健肾丸 浓缩水蜜丸,每次3.5g,大蜜丸每次1丸,每日2~3次,口服。该药具有壮腰健肾、养血、祛风湿之功效。研究发现 [46] ,壮腰健肾丸能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通过增加局部组织供血供氧而起到镇痛作用。
20.风湿骨痛丸 每次10~15粒,每日2次,口服。该药具有祛风湿、通活络之功效。研究表明 [47] ,风湿骨痛丸具有抗炎、止痛等作用。
21.天麻丸 水蜜丸每次6g,小蜜丸每次9g,大蜜丸每次1丸,每日2~3次,口服。该药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补益肝肾之功效。研究表明,天麻丸具有解痉镇静、解肌止痛、活血化瘀等作用。
22.四妙丸 每次6g,每日2次,口服。该药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大量基础及临床研究表明 [48] ,四妙丸具有抑菌、解热、抗炎、抗变态反应、镇痛、镇静等作用。
23.当归拈痛丸 每次9g,每日2次,口服。本品用于湿热闭阻所致的痹病。研究表明 [49] ,当归拈痛丸具有抗炎、镇痛、解热等作用。
(1)罗浮山风湿膏药:外用,贴敷患处,具有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之功效。
(2)祖师麻膏药:外用,贴敷患处,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之功效。
(3)云南白药膏:外用,贴敷患处,适量,具有活血化瘀、解毒消肿的作用。
(4)肿痛气雾剂:外用,摇匀后喷涂患处,具有消肿镇痛、活血化瘀、舒筋活络、化痞散结的作用。
(5)阳和解凝膏:外用,涂擦患处,适量,具有温阳化湿、解凝散结的功效。
(6)如意金黄散:外用,涂搽患处,适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7)青鹏软膏:外用,涂搽患处,适量,具有清热消肿、行气活血的功效。
(1)川乌15g,草乌15g,细辛15g,川芎15g,桂枝15g,伸筋草15g,桑枝15g,透骨草15g,羌活15g,独活15g,丹参15g,桃仁15g,红花15g。煎取药汁热敷或外洗,每日1~2次。本方具有温经散寒、除湿通络止痛功效。
(2)雷公藤20g,制附片10g,羌活20g,独活20g,威灵仙20g,透骨草20g,鸡血藤30g,路路通30g。煎取药汁湿敷或外洗,每日1~2次。本方具有温经散寒、除湿通络止痛功效。
(3)羌活20g,独活20g,川芎20g,姜黄20g,苏木20g,防风15g,桂枝15g,细辛10g,海风藤30g,徐长卿30g,冰片1g。煎取药汁,待温度降至58℃左右熏蒸、湿敷或外洗,每日1~2次。本方具有祛风除湿、通经止痛、活血除瘀之功效。
(4)苏木30g,红花30g,艾叶30g,芒硝30g,威灵仙30g,透骨草30g,伸筋草30g。煎取药汁,待水温凉至40℃左右湿敷或外洗,每日1~2次。本方具有清热消肿、化瘀通络、散结止痛之功效。
(5)苦参30g,虎杖20g,薏苡仁30g,炒知母20g,黄柏20g,土茯苓30g,刺蒺藜20g,皂角刺20g,鸡血藤50g,透骨草20g,五加皮20g,川芎20g,枯矾20g。煎取药汁,温浴或外洗,每日1~2次。本方具有疏风清热、除湿通络之功效。
(6)大黄30g,黄连30g,黄柏30g,栀子30g,研粉,加冰片5~10g。取适量用凉醋调糊状冷敷患处,每日3~4次。本方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1)中药外洗/熏蒸:利用药液煎煮产生的药汁或蒸汽泡(熏)洗关节局部,适用于RA四肢关节肿胀、疼痛、功能障碍等,可根据证候类型选择方药。需要注意的是:若用于治疗寒证,则泡洗或熏蒸的药汁温度宜高,以借助药力热气蒸腾,鼓舞阳气,促使气血运行而通利关节,又借其微汗而达祛风散寒除湿之功。热证药汁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以不觉冰冷感为适宜,避免因血管急剧扩张或收缩加重疼痛。
(2)中药外敷:根据证型选择方药做成药粉、药糊、药饼或熬膏等敷贴于患处、穴位等处,药物可以透过皮肤直达病所,缩短起效时间,又能由皮腠深入经络循行,调理气血阴阳 [50] 。中药外敷适用于活动性RA的治疗,在疾病缓解期根据节气进行穴位贴敷可以起到防止疾病复发的作用。常用药物包括复方雷公藤外敷剂、金黄膏、青鹏膏、三黄散等。
(3)中药热罨包:将加热好的药包置患处,通过热罨包的热力及蒸汽使血液循环加速,促进局部炎症因子吸收,缓解肌肉痉挛。根据制备方法不同,可分为干热罨包法、湿热奄包法两种类型。①干热罨包法:将药物放入盆内用介质搅拌均匀,湿度适宜,药包放入布袋内蒸煮。蒸好后,药袋直接敷于患处,用中单包裹。②湿热罨包法:将药物用布袋包好后放入锅蒸煮30分钟左右,捞出,挤出多余药液,将清洁毛巾铺于患处,取热罨包置于毛巾上,中单包裹。或直接将毛巾与药袋一起蒸煮,待药汁渗入毛巾后,直接将毛巾铺于患处,中单包裹。热罨包操作时需注意温度以患者能忍受,不烫伤皮肤为度,每次30分钟,每日1~2次。该法可缓解肌肉痉挛,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性渗出物吸收,达到抗炎消肿止痛的目的。
(4)中药离子导入:通过直流电作用将药物中的阴阳离子从电极导入人体病变部位,具有增强局部血液循环、消炎、消肿、镇痛、疏通经络、松解粘连的作用。该法适用于缓解RA导致的急慢性关节疼痛。对直流电过敏,肢体感觉障碍者忌用。
(5)蜡疗:将医用石蜡加热熔解作为传导介质,患处涂擦中药液后及时浸入蜡液中;或将药汁倒入加热软化的医用石蜡中搅匀,将患处浸于蜡液中,利用蜡液的温度及密封性帮助中药局部渗透。研究表明,蜡疗能维持人体组织较高而持久的热刺激,使局部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局部甚至全身汗腺分泌,加快新陈代谢及炎性产物分解排泄,减轻关节局部炎性反应 [51] 。该法适用于缓解RA炎性肿痛,功能障碍。皮肤破溃、湿疹患者不宜使用。
(6)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具调节免疫、抗炎、镇痛、促进关节功能恢复等作用,针灸方式、穴位选择、操作手法需要结合患者证型综合评判。取穴方式有整体取穴、局部取穴之分,常用穴位包括风池、风府、风市、风门、肾俞、足三里、三阴交、内关、公孙。局部取穴:肩关节取天宗穴、肩髎、肩贞、阿是穴;肘关节取曲池、尺泽;腕关节取阳池、外关、阳溪、腕骨穴;指关节取八邪穴;膝关节取阳陵泉、犊鼻、膝阳关、梁丘穴等。常用针灸方式包括温针灸、火针、电针、蜂针、激光针刺、艾灸、督灸等。
(7)针刀/针刀镜疗法:针刀疗法是中医九针吸取西医学外科手术刀的长处,并结合软组织松解手术而成,能够祛除致病积聚、减张减压、松解软组织粘连、松解筋结等,适用于迅速减轻关节肿痛、改善关节功能障碍。针刀镜疗法是针刀微创疗法与西医学内窥镜技术的有机结合,利用影像设备使整体操作由原先的盲视变为可视,并能同时进行检查、灌洗、注射、置入、消融、剥离等多项操作。
(8)穴位注射疗法: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经络辨证,在经络、腧穴或压痛点、皮下阳性反应点上适量注射中药/西药注射液。此法操作简单,可将针刺刺激、药物效能以及对穴位的渗透作用相结合,对穴位刺激较稳定而长久。研究表明,类风湿关节活动期穴位注射能明显减少关节肿胀疼痛数目,减少晨僵时间及VAS评分,改善关节功能。
(9)穴位贴敷疗法:将药物贴敷在腧穴上,提高穴位局部药物浓度,使药效由皮肤渗入穴位,由穴入里,由经络直达内脏,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疏通经络、祛风散寒的功效。根据时令进行三伏贴、三九贴治疗是中医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的重要手段。
(10)穴位埋线疗法:辨证选择相应穴位,将不同型号的羊肠线或可吸收性外科缝线埋入穴位,起到对穴位持久稳定的生理物理和生物化学刺激效果。此方法对缓解活动期炎症效果显著。
(11)拔罐疗法:利用抽气或者燃烧加热排出罐内空气使罐内形成负压,将罐吸附于体表穴位或者特定部位,使该部位皮肤充血、瘀血。该法具有温经通络、活血镇痛的作用。
(12)推拿按摩疗法:采用不同的按摩手法,在人体的适当部位进行操作,以疏通经络、调理气机循环。研究表明,推拿按摩疗法能够降低ESR、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黏滞度、降低红细胞比容,适用于缓解RA疼痛及晨僵症状。
(13)刮痧疗法:用专门的器具和手法在体表经络循行路线或疼痛部位进行反复刮擦,使皮下“出痧”。研究表明,刮痧疗法能够促进皮肤内P物质、糖皮质激素的分泌,调控机体免疫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