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平滑肌细胞、气道上皮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过治疗缓解。支气管哮喘如诊治不及时,随着病程的延长可发生气道不可逆性缩窄和气道重塑。而当哮喘得到控制后,多数患者很少出现哮喘发作,严重哮喘发作则更少见。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和发展有关。临床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

近年来研究认为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最常见的表型包括①过敏性哮喘:童年发病,常有过敏性疾病史或家族史。对吸入激素治疗反应较好。②非过敏性哮喘:一些成人哮喘与过敏无关,对吸入激素治疗效果较差。③迟发哮喘:一些成人,尤其是女性哮喘患者,初次发生哮喘,多为非过敏性哮喘,常需大剂量吸入激素或对激素相对耐受。④伴固定性气流受限的哮喘:一些患者长期哮喘,因气道重塑产生固定气流受限。⑤肥胖伴哮喘:一些肥胖的哮喘患者,呼吸道症状明显,但气道嗜酸性粒细胞性炎症并不明显。

本病属于中医学“哮病”范畴。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或感邪引触,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痰气搏击所引起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以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至喘息不能平卧为主要表现。

一、诊断标准

1.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反复发作,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排除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有下列三项中至少一项阳性:①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②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③昼夜PEF 变异率≥20%。

符合1~4条或4、5条者,可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二、病因病机

哮病发生的主因为内有伏饮,感受邪气而诱发。若复感外邪,接触诱因,则可引动伏痰,痰气交阻于气道,肺失宣肃,发为哮喘。

(一)病因

1.外邪侵袭 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未能及时表散,邪蕴于肺,壅阻肺气,气不布津,聚液生痰而成哮病。其他如吸入花粉、烟尘、异味气体等,影响肺气的宣发肃降,痰浊内生,亦可发为哮病。

2.饮食不当 贪食生冷,脾阳受困,寒饮内停;或嗜食酸咸肥甘,积痰蒸热;或因进食鱼虾蟹等发物,而致脾失健运,饮食不归正化,痰浊内生,上干于肺,壅阻肺气而成哮病。

3.体虚病后 素体禀赋薄弱,体质不强,或病后体弱,或反复感冒、咳嗽日久,导致肺、脾、肾虚损,痰浊内生成为哮病之因。若肺气耗损,气不化津,痰饮内生;或阴虚火旺,灼津成痰,痰热胶固;或脾虚水湿不运,肾虚水湿不能蒸化,痰浊内生均成为哮病之因。

(二)病机

1.发病 发作期,外邪侵袭或饮食不当,引动伏痰,发病较急;缓解期,以正虚为主,或肺脾气虚,或肺肾两虚。

2.病位 病变主脏在肺,与脾、肾密切相关,甚则累及于心。

(1)肺 肺主气,司呼吸,上连气道喉咙,开窍于鼻,外合皮毛,为五脏六腑之华盖,其气贯百脉而通它脏。由于肺体清肃,不耐寒热,故称娇脏,内外之邪侵袭后易于为病,壅阻肺气,聚液成痰,兼之宿痰伏肺,痰阻气逆,发为哮病。

(2)脾肾心 脾虚不能化水谷为精微,上输养肺,反而内生痰浊,上贮于肺,影响肺气的升降;肾虚不能纳气,肾阳虚水泛为痰,肾阴虚灼津为痰,上干于肺。肺朝百脉,主治节,肺气虚不能治理调节心血的运行,肾虚命门之火不能上济于心,则心阳亦同时受累,甚则发生喘脱危候。

3.病性 发作期以邪实为主,因感邪不同及体质差异而有寒热虚实之分。若是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或素体阳虚、寒痰内伏者,发为寒性哮喘;若是外感风热,或风寒化热,或素体阴虚、痰热内伏者,发为热性哮喘;如痰热内郁,风寒外束引起发作者,则表现为外寒内热的寒包热哮;痰浊伏肺,风邪触发者,则表现为风痰哮;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正气耗伤,可表现为虚哮。

4.病势 初起病位在肺,日久可损伤正气,可由肺及脾至肾,肾虚命门之火不能上济于心,则心阳亦同时受累,甚则发生喘脱危候。

5.病机转化 病变日久,寒痰伤及脾肾之阳,痰热耗伤肺肾之阴,可由实转虚。发作期以邪实为主,缓解期以正虚为主,但亦有发作期、缓解期不明,发作迁延,虚实夹杂的复杂证候。

三、辨证论治

(一)发作期

1.风哮证

证候: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急促,反复发作,时发时止,止时又如常人,发病前多有鼻痒、咽痒、喷嚏等症。舌淡,苔白,脉浮。

证机概要:痰浊伏肺,风邪引触。

治法:疏风宣肺,化痰平喘。

代表方:华盖散加减。

常用药:麻黄10g,苏子10g,杏仁10g,桑白皮10,茯苓10,陈皮6g,甘草6g。

2.寒哮证

证候: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急促,痰多,色白多泡沫,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形寒肢冷,面色青晦,天冷或受凉易发,或恶寒、无汗、身痛。舌质淡,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证机概要:寒痰伏肺,遇感触发。

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代表方:射干麻黄汤加减。

常用药:射干10g,麻黄10g,细辛10g,半夏10g,生姜10g,紫菀105,款冬花10g,五味子10g,甘草10g。

3.热哮证

证候:气粗息涌,喉中痰鸣如吼,胸高胁胀,咳呛阵作,咳痰色黄或白,黏浊稠厚,排吐不利,烦闷不安,汗出,面赤,口苦。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滑。

证机概要:痰热壅肺,肺气上逆。

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平喘。

代表方:定喘汤加减。

常用药:桑白皮10g,黄芩10g,麻黄10g,杏仁10g,半夏10g,苏子15g,款冬花10g,白果10g,甘草10g。

4.痰哮证

证候:呼吸急促,痰鸣息涌不得卧,痰涎壅盛,黏滞不易咳出,胸膈满闷如塞,口黏不渴。舌苔厚腻,脉滑实。

证机概要:痰浊伏肺,遇感触发。

治法:涤痰利窍,降气平喘。

代表方:三子养亲汤合二陈汤加减。

常用药:苏子15g,白芥子10g,莱菔子15g,麻黄10g,杏仁10g,半夏10g,茯苓10g,陈皮10g,甘草10g。

5.虚哮证

证候:喉中哮鸣如鼾,声低,气短息促,动则喘甚,发作频繁,甚则喘息持续不解,咳痰无力。偏阳虚者,兼痰涎清稀,面色苍白,形寒肢冷;偏阴虚者,兼痰涎黏稠,颧红,烦热口渴。偏阳虚者,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舌质偏红,脉细数。

证机概要:肺肾两虚,摄纳失常。

治法:补肺纳肾,降气化痰。

代表方:平喘固本汤加减。

常用药:党参15g,胡桃肉10g,沉香3g,冬虫夏草5g,五味子10g,苏子10g,半夏10g,款冬花10g,陈皮10g,炙甘草10g。

肾阳虚加补骨脂10g,淫羊藿10g;肺肾阴虚加沙参10g,麦冬10g。

(二)缓解期

1.肺脾气虚

证候:喉中时有轻度哮鸣,痰质稀色白,气短声低。常易感冒,自汗,恶风,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证机概要:肺脾气弱,痰气交阻。

治法:补肺健脾化痰。

代表方: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加减。

常用药:黄芪15g,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0g,半夏10g,陈皮10g,炙甘草10g。

2.肺肾两虚

证候:气短息促,动则尤甚,吸气不利。偏于阳虚者,兼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偏于阴虚者,兼五心烦热,颧红,口干。偏于阳虚者,舌质淡白,质胖,脉沉细;偏于阴虚者,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机概要:肺肾两虚,摄纳失常。

治法:补肺益肾摄纳。

代表方:偏于阳虚者,金匮肾气丸加减;偏于阴虚者,七味都气丸加减。

常用药:山茱萸15g,熟地黄15g,茯苓15g,山药15g,胡桃肉10g,冬虫夏草10g,蛤蚧1对。

肾阳虚加补骨脂10g,淫羊藿10g;肺肾阴虚加五味子10g,麦冬10g。

四、单方验方

1.陈宝田验方:三小汤。柴胡15g,党参30g,半夏10g,黄芩15g,麻黄10g,桂枝10g,干姜10g,细辛10g,白芍15g,五味子10g,黄连5g,全瓜蒌30g,鱼腥草30g,甘草10g。功效:温肺解表化饮,清热止咳平喘。主治:支气管哮喘证属外寒内饮,痰热蕴肺者。

2.取白果仁10g,炒后去壳,水煎服,1次100mL,1日2次。功效:敛肺定喘,止咳化痰。主治:支气管哮喘证属痰浊壅肺者。

3.将一对蛤蚧炒黄研末,口服,1次3g,1日2次。功效:补肺益肾,纳气平喘。主治:支气管哮喘证属肺肾两虚者。

4.净地龙20g、生姜10g,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用。功效:清肺平喘,理气化痰。主治:支气管哮喘证属痰气交阻者。过敏体质和出血或者有出血倾向的患者禁用。

五、预防调摄

(一)预防

避免哮病的诱发因素,如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及易导致过敏的花粉、烟尘、食物、药物等,避免过度劳累和不良情绪的刺激。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减少发作。

(二)调护

帮助患者了解哮病的发病机制、发作先兆,学会在急性发作时能简单、及时地处理。哮喘发作时需卧床休息,重者取半卧位或端坐位;痰黏稠难咯者,注意翻身拍背。重视平时治本是减少哮病复发或减轻哮病发作症状的重要措施。

(三)耐寒锻炼

通过耐寒锻炼可以明显提高哮喘患者对冷空气的耐受阈值。耐寒锻炼应在哮喘缓解期进行,从夏秋季开始逐步进行耐寒锻炼并逐步向秋冬季过渡,这对秋冬季节发作的哮喘患者有较大帮助。如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渐接触冷空气或坚持冷水浴,循序渐进,避免刺激过度诱发哮喘。 6faen9iivPeju3H4W+B1t4ky5oMuiP9gv/R/NjL0CT9NHP8DV9INMjiD8etPdtJ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