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经脉与经筋的差异

经络学说是阐述人体脏腑、器官及各分部之间有机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学说(图3-1)。它同脏腑学说相结合,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3-1 经络学说

经筋和经脉虽同属经络学说的组成部分,但经筋与经脉用字不同,所指也不同。从原始定义及解剖主体而言,经筋是指筋肉(肌肉、韧带及附属组织等软组织部分),而经脉则指血管、经隧之属。从“局部解剖”而言,经筋则“中无有孔”(见《黄帝内经太素》),故不能通行气血;而经脉却“中有孔隙”,成为隧道,而通气血。从循行分布而言,经筋皆起于四末,终于头身,不入于脏腑;而经脉却是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皆与相应内脏属络,且以次相传。从盛衰而言,经筋盛于溪谷,结于关节,有结有聚;而经脉则起于井穴,盛于合穴,于肘膝部合穴汇入经脉,犹江河入海,通行无阻,没有结聚。从功能而言,经筋“主束骨而利关节”(《素问·痿论》),即人体的运动功能;而经脉“内属脏腑,外络肢节”(《灵枢·海论》),“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本脏》),即营养和联络作用,而且尚有抗御外邪入侵的作用,即“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灵枢·本脏》)。从病理而言,经筋痹痛病变主要表现为“寒则筋急,热则弛纵不收,阴痿不用”(《灵枢·经筋》);而经脉则“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素问·缪刺论》),是疾病的传导途径之一。从治疗而言,经筋“主束骨而利关节”,容易出现结筋病灶,应针至病所,用解结之法,挑拨横络,解除卡压,而后经脉可调,气血乃行;经脉能运行气血,故有虚实之分,且能传递治疗信息,有气至而有效之说,故取经脉于腧穴,有补虚泻实、通调气血之法。《灵枢·经脉》指出:“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从针具应用而言,治疗经筋结块,松解经脉卡压,当用九针中的第八针长针,“故为之治针,必长其身,锋其末,可以取深邪远痹”(《灵枢·九针论》);亦可取圆针,“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以泻分气”;尚可取锋针,“刃三隅,以发痼疾”(《灵枢·九针十二原》),锋针为九针中的第四针,又有“四针筋”(《素问·针解》)之说。经筋多寒厥之证,故应决闭散寒,亦多用燔针,“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腧”(《灵枢·经筋》)。治疗经脉疾患,调腧穴行气血,常用第七针毫针,亦可用 针“按脉勿陷,以致其气”(《灵枢·九针十二原》)。总结以上,列表如下(表3-1)。

表3-1 经筋与经脉的异同

由此所见,经筋系统与经脉系统是两个相辅相成的系统,是经络学说两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正如张介宾所说:“十二经脉之外,而复有所谓经筋者何也?盖经脉营行表里,故出入脏腑,以次相传;经筋联缀百骸,故维络周身,各有定位。”并且经筋分布有其规律性,这种规律主要是从临床经常出现的沿十二条运动力线相继产生的系列性痹痛现象而推导总结出来的;将十二条力线所涵盖的经筋组织学和生理病理学的内容规律化、系统化,则上升为经筋理论,也就是经筋学说。 kLTgRB516HQUzipjDZQMVKK4h9+uMcZrVowM1xjYM+UJtDaShKXpObwcNcLvaUl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