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拉整体结构原义是指结构保持完整性是因为其内部交织的总张力与相对应的总收缩力达到平衡。张拉整体结构描绘了一种结构关系原则:结构外形由系列有限封闭而又广泛连续的张力来保证,且不会受到非连续的外来局部压力的干扰。张拉整体结构的特点就是局部压力周围是持续的张力。那么为什么说我们的肌肉、骨骼系统就是张拉整体结构?因为我们自身既简单又复杂,人体肌筋膜和胶原网构成了一个连续不断的纤维网络,是人体第三个全身性的连通网络,另外两个是神经网络和体液网络。如果我们把人体除了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网状纤维的其他组织结构都隐去,就会看到一个与血管、神经网络相似的完整纤维人体。该网络不仅可以限制并调整骨骼和软骨周围的张力,还可以调整器官、肌肉,如同组织和肌肉的不可压缩的液态袋囊一样,会向外对抗该限制性张力膜。最终,我们会看到那些较硬的身体组织及一些受到压迫的液体袋囊会在此张力网中“浮动”,从而我们可以通过调整这些张力性组织来调整骨骼的错位或骨骼内部的骨性张力。张力的天性就是沿着两点间最近的距离把力量传导出去,因此张拉整体结构中具有弹性的部分会把自己定位在最能够承受压力的位置上。因此,张拉整体结构为有限的材料提供最大的强度。
张拉整体结构是个张力分配器,任何一个张拉整体结构都含有张力和压力,但是这里的压力元件是漂浮在连续的张力海洋中的岛屿。压力元件往外推,以抵挡外面张力元件往内拉的力量,一旦这两个力量达到平衡,结构就获得稳定。当然在人体,这种张力性元件通常会以筋膜的形式出现。然而张拉整体结构与持续收缩的结构相比,前者的刚性更少,弹性更多。对张拉整体结构的“一角”施加负载,整个结构都会一起去协调适应。负载太大的时候整个结构会被破坏,但是被破坏的地方不一定在受力点附近。因为张拉整体结构可以将力量沿着张力线分散至整个结构中,所以该结构的一些薄弱点虽远离受力点,但也有可能会支撑不住,甚至导致整个结构崩溃。同样,身体某个部位的长期张力可以诱发身体任何一部分的损伤,或者因其先天薄弱,或者因之前的伤害,并不总是因为此处的局部张力,发现损伤途径并减轻疼痛部位远处的慢性张力,这是恢复系统功能和秩序,避免未来损伤发生的好办法。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骨骼是主要受压元件,而肌筋膜是周围的张力元件。骨架虽然只是一个连续性压缩结构,但移走所有软组织,骨架就会散落一地,因为骨骼并没有固定在一起,而是彼此依靠在不稳定的软骨表面上。很明显,软组织平衡是保持我们的骨骼直立的核心要素——尤其是当我们提高重心靠两个很小的脚支撑而走路不稳的时候。在这个概念中,骨骼可以被视为“垫片”而被推进软组织中,而肌筋膜的张力就是整个平衡结构的决定性因素。人体是一个整体,虽然整体的每条肌肉都各有作用,但它总会通过筋膜网对整体的连续性产生功能上的影响。一些纵横穿行于全身结缔组织的薄膜和线条,形成了有迹可循的肌筋膜“经线”(互相连接的肌筋膜组织)。这是基于标准的西方解剖学的拉力线。这些力线传递张力与弹力,通过包绕骨骼的肌筋膜来协助运动并提供稳定性。这些肌筋膜经线也围绕身体,像经纬线那样定位肌筋膜的位置和形状,测量人体动态的张拉整体结构。说到肌筋膜经线,前面已经提到,因为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解剖术语,在这里必须给予明确的定义。肌筋膜经线是指一连串肌腱与肌肉的连接线。换句话说:肌筋膜连接是肌筋膜经线的一个组成部分。肌筋膜连接的概念是在结构网中连接两个纵向毗邻区和相邻线结构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