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肌筋膜斜线与肌筋膜螺旋

在一个平面内运动肢体,肌筋膜序列需要启动节段性肌筋膜单元;控制一个复杂的运动活动,肌筋膜螺旋包括肌筋膜斜线需要启动中间的肌纤维,并将之融合为一个新的肌筋膜单元。这些融合性肌筋膜单元有各自的协调中心,调节涉及两个方向的运动肌纤维。这是因为相关学者在人体解剖过程中发现:有些肌肉为纵向排列,有些为螺旋形排列。当运动发生于特定平面(序列)内,并且是沿着两个平面中间的方向(斜线)时,纵向排列的纤维被激活,这就是肌筋膜斜线(图4-2)。

图4-2 斜线或两个相邻序列合力的结果

肌筋膜斜线有四种模式。其中第一种是上、下肢的屈曲-外展-旋转斜线,也就是前-外斜线。伴随着膝关节的伸展,这一模式可以内旋,也可以外旋。前-外斜线,包括前运动序列、侧运动序列,以及旋转肌筋膜单元的同时激活,其结果是产生居间的或斜线的运动。前-外斜线的拮抗肌为伸展-内收斜线(后、内),即第二种模式。单一的序列无法协调这些居间性运动,对于运动皮层的控制也过于繁杂。肌筋膜单元的融合性协调中心提供了合适的外围抗拉结构。融合中心遍及整个身体,位于主要序列的中间,参与控制居间性运动。如前所述,人们在肌肉运动纤维牵引力聚集处发现了协调中心,在支持带内也发现了对肌腱牵拉起重要作用的融合中心。融合中心是通过高尔基腱器官的调节,在一个运动组合中使两个或更多的肌筋膜单元同步移动一个关节。也就是说,融合中心是多个肌筋膜单元或肌肉力量聚集的较广泛的区域或位点,参与协调复杂运动。这个点能融合两个肌筋膜单元的力量,以便驱动和协调一个运动组合。所以说,这种调节是通过肌腱紧张支持带及随之激活的高尔基腱器官来实现的。另两种模式是前-内和后-外斜线。例如下肢中的这类斜线首先激活前-内侧髋、膝踝和足的融合肌筋膜单元协调中心,然后才是上述部位的后-外部融合肌筋膜单元协调中心。在躯干部位,身体一侧的前-外斜线运动与另一侧的后-内斜线运动相互配合以完成收回动作。或者躯干一侧的后-外斜线运动先被激活,而后在尝试将躯干恢复至中心位置时,前-内斜线运动也被激活。身体的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具有相同的斜线,以保证身体的完美对称。

螺旋形或螺旋结构的胶原纤维起始于支持带。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所有的关节中均可见到支持带,这是因为支持带的胶原纤维没有在关节处终止,而是沿着各种筋膜以联合的螺旋状延伸。筋膜作为能实际整合所有运动的唯一结构,它经由局部附着于骨的支持带的张力辨别关节角度变化,并通过筋膜内的螺旋状胶原纤维将这些张力变化传递至近端和远端关节,调节这些关节在相反方向的协同运动。例如在牵拉绳子时,手指屈曲和外展、腕关节伸展和内收、肘关节屈曲和外展、肩关节伸展和内收(图4-3)。

图4-3 由螺旋控制的动态运动或姿势

在两个平面之间的中间性运动中,斜线与肢体(躯干)不同节段的单向融合中心的活动同步,螺旋同步作用于远端节段(相对于近侧节段)相反方向的融合中心的活动。 svl7CjybnH4jm4nzrmfQYgV3+5e85iRrokT+dTcD+oyd2oeeCs4uoybmZx7O0tn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