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药火针疗法创立的理论基础

药火针疗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依据,以经络学说中皮部理论为基础而创立。

一、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是阐述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门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等方面,是针灸学的理论核心。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径路。经是经脉,犹如途径,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是络脉,譬如网络,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是经络系统中的分支。《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灵枢·经脉》云:“经脉者,常不可见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

(一)经络的组成和作用

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是经脉与络脉相互联系、彼此衔接而构成的体系,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难以计数的浮络、孙络等。经络系统表如图1-1。

img

图1-1 经络系统图

1.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即手三阴(肺、心包、心)、手三阳(大肠、三焦、小肠)、足三阳(胃、胆、膀胱)、足三阴(脾、肝、肾)的总称。由于它们隶属于十二脏腑,为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十二正经”。各经都用其所隶属脏腑的名称,结合其循行于手足、内外、前中后的不同部位,根据阴阳学说而给予不同的名称。其中隶属于六脏、循行于四肢内侧的经脉称为阴经;隶属于六腑、循行于四肢外侧的经脉称为阳经。并根据阴阳衍化的道理分为三阴经、三阳经,这样就确定了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的名称。十二经脉在头、身、四肢的分布规律是:手足三阳经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侧),“太阳”在后;手足三阴经大体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十二经脉的作用,主要是联络脏腑、肢体,运行气血,濡养全身。

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交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其走向情况如《灵枢·逆顺肥瘦》所说:“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正是由于十二经脉通过支脉和络脉的沟通衔接,在脏与腑之间就形成了六组“络属”关系,在阴阳经之间也形成了六组“表里”关系。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再通过手、足同名经交接,便构成了十二经脉的循环传注。

2.奇经八脉

奇经为任、督、冲、带、阴维、阳维、阴蹻、阳蹻八脉的总称。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其生理功能,主要是对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起着溢蓄、调节的作用。

任脉循行于胸腹正中,上抵颏部,诸阴经脉均来交会,故有“阴脉之海”之称。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

督脉循行腰背正中,上至头面。诸阳经均来交会,故有“阳脉之海”之称。具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

冲脉与足少阴肾经并行,上至目下。十二经脉均来汇聚,故有“十二经之海”之称,亦称“血海”,具有涵蓄十二经气血的作用。

带脉起于胁下,环形腰间一周,状如束带。有约束诸经之功能。

阴维脉与六阴经相联系,会合于任脉(主一身之里);阳维脉与六阳经相联系,会合于督脉(主一身之表)。它们分别调节六阴经和六阳经的经气,以维持阴阳经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阴蹻脉起于足跟内侧,随足少阴经上行;阳蹻脉起于足跟外侧,伴足太阳上行,它们分别循行,交会于目内眦。共同调节肢体的运动和眼睑的开合功能。

3.十五络脉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共计15条,称为“十五络脉”。它们的作用主要是沟通各组表里的经脉,加强十二经脉的循环传注。

十二经脉的别络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本经络穴处别出后,均走向其相表里的经脉(阴经别络于阳经,阳经别络于阴经);任脉的别络散布于腹部,以沟通腹部的经气;督脉别络散布于头部,别走足太阳膀胱经,以沟通背部的经气;脾之大络散布于胁肋。

此外,还有从络脉分支的孙络与浮络。《灵枢·脉度》云:“络之别者为孙。”其浮现在皮肤表层能看到的称为浮络。它们遍布全身,难以计数,其作用主要是输布气血于经筋和皮部。

4.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合出入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它们的作用主要是对十二经脉起着离、合、出、入于表里经之间,加强了内外的联系,有濡养脏腑的作用。

十二经别多从四肢肘膝关节附近的正经别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脏腑联系(入),再浅出于体表上行于头项部(出),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经脉,阴经经别合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合)。十二经别按阴阳表里关系汇合成六组,有“六合”之称。

足太阳、足少阴经别,下合于腘,入走肾与膀胱,上出于项,合于足太阳本经。足少阳、厥阴经别,下合毛际,入走肝胆,上系于目,合于足少阳本经。足阳明、太阴经别,下合于髀,入走脾胃,上出鼻頞,合于足阳明本经。手太阳、少阴经别,下合于腋,入走心与小肠,上出目内眦,合于手太阳本经。手少阳、厥阴经别,先合于胸,入走三焦,上出耳后,合于手少阳本经。手阳明、太阴经别,均走肺与大肠,上出缺盆,合于手阳明本经。

由于十二经别有离、入、出、合于表里之间的特点,不仅加强了十二经脉的内外联系,更加强了经脉所属络的脏腑在体腔深部的联系,补充了十二经脉在体内外循环的不足,扩大了经穴的主治范围。例如,十二经别通过表里相合的“六合”作用,使得十二经脉中阴经与头部发生联系,从而扩大了手足三阴经穴位的主治范围。手足三阴经穴位之所以可治头面和五官疾病,与阴经经别合于阳经而上头面的循行是分不开的。

5.十二经筋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其循行分布均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走向躯干头面。十二经筋行于体表,不入内脏,有刚筋、柔筋之分。刚(阳)筋分布于项背和四肢外侧,以手足阳经经筋为主;柔(阴)筋分布于胸腹和四肢内侧,以手足阴经经筋为主。如足三阳经筋起于足趾,行股外上行结于面部;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内上行结于腹部;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结于头部;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内上行结于胸部。

经筋具有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的作用。如《素问·痿论》所说:“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

6.十二皮部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散布之所在。十二皮部的分布区域是以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范围,即十二经脉在皮肤分属部分为依据而划分的。

由于十二皮部居于人体最外层,又与经络气血相通,故是机体的卫外屏障,起着保卫机体、抗御外邪和反映病证的作用。

(二)经络的生理功能
1.沟通内外,联系机体

经络具有联络脏腑和肢体的作用。如《灵枢·海论》云:“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提出了经络能沟通表里,联络上下,将人体各部的组织、器官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2.运行气血,营养周身

经络具有运行气血,濡养身体的作用。《灵枢·本脏》云:“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该经文指明了经络有着运行气血,调理阴阳和濡养全身的作用。由于经络能输布营养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因而保证了全身各器官功能活动的正常运行,如营气之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这就为五脏藏精、六腑传化的功能活动提供了物质条件。所以经络运行气血,保证了全身各组织、器官的营养供给,为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3.抗御外邪,保卫机体

经络具有抗御外邪,保护身体的作用。由于经络能“行血气而营阴阳”,“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使卫气密布于皮肤之中,加强皮部的卫外作用。《灵枢·本脏》云:“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腠理致密则六淫之邪不易侵袭。

二、皮部理论

皮部是经络系统在皮肤上的分部。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皮部是指人体暴露于外面的最浅部分,即皮肤;狭义的皮部,即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

有关皮部的论述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素问·皮部论》云:“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皮者脉之部也。”人体之皮肤按十二经脉循行部位划分的十二个区域即为十二皮部。在《素问·皮部论》中,根据“上下同法”的原则将手足三阴三阳共十二经之皮部合而为六经,分别设立专名:手足阳明经皮部称为“害蜚”;手足少阳经皮部称为“枢持”;手足太阳经皮部称为“关枢”;手足少阴经皮部称为“枢儒”;手足厥阴经皮部称为“害肩”;手足太阴经皮部称为“关蛰”。其中的“关、害、枢”是以门户的各个部件来比拟阴阳气机的变化。“关”指门闩,“害”指门板,“枢”指门轴。三阳好比外门,三阴好比内门。“关、害、枢”不仅表现了三阳三阴防御病邪的特点,还反映了疾病由表入里的过程。《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即用了六经皮部来概括表里、寒热、虚实各证。其中不论阳证或阴证,初期皆称为“关”(即太阳、太阴);极期(阳证极盛期或阴证极衰期)称为“害”(阳明、厥阴);而阳证和阴证的寒热交作称为“枢”(少阳,少阴)。

皮部位于人体最外层,连接了经络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是机体与外界接触的天然屏障。皮部卫外功能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机体正气的盛衰。《素问·皮部论》中说:“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腑,廪于肠胃。邪之始入于皮也。”又云:“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腑脏也,故皮者有分部,不与而生大病也。”可见外邪致病是经皮部→络脉→经脉→腑→脏由表及里的传变,最先是从皮部开始的,即所谓百病始生,先于皮毛。这是外邪由表入里的一个方面。反之,当机体内脏经脉有病时,亦可通过经脉、络脉由里达表,反映在皮部。因此十二皮部不仅是机体的天然屏障,也是反映疾病和接受治疗的门户。

三、皮部理论的临床应用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经络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联络组织器官,沟通表里上下,以通行气血、感应传导、调节机能活动等功能的结构系统。经络的这些功能,具有传递人体中各种信息的作用,体内的某种刺激使脏腑功能活动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经络的传导而反映于体表皮部,即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反之,皮肤上的一些变化也反映出经脉或脏腑的功能改变。

“十二皮部”是脏腑所属的十二经脉在皮表的粗线条投影区,也是十二经脉在皮肤的分区和十二经脉之气的散发所在,居于人体最外层,与经络及脏腑气血相通,是机体的卫外屏障,起着保卫机体、抗御外邪和反映病证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治疗上如果给予皮肤一种刺激,也能通过经络的感应传导作用,起到调节脏腑机能和治疗疾病的目的。由此可见,皮部与内在脏器的关系十分密切。由于“百病之始生,必先于皮毛”,因此,病从皮部治之,此乃治病之重要途径。药火针疗法正是皮部理论在临床的具体应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药火针疗法其所以点刺病患部位皮肤及其经脉腧穴者,取意于“善治者治皮毛”,使毛孔开放,放开门路使邪外出。正如《灵枢·刺节真邪》所言的“为开道乎辟门户,使邪得出病乃已”。药火针通过加热的针尖点刺患部皮肤、腧穴、经脉处,药气透入,腠理渐开,直达病所,使邪外出。同时火热之力及药物燃烧时产生的药力,促使局部皮肤腠理开放,针感、火热之力及药气随着刺激部位的不同而驱动和促使相应区域的经脉之气循行,使针感、火热之力及药力传至希望达到的脏腑、筋肉、关节等人体特定部位,从而获得定向性的调节经络气血以及内脏功能等的治疗作用,以治病防病。 B0rDpM2tWSyxh2cXcag4SLNFk3yN3rLQe/M1/aTmN/3zpsgtQ04+vVh3r65qIGj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