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基础药

一、艾叶

【药性、功效及应用】

辛、苦,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具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的作用。治心腹冷痛,泄泻等。

【古籍择要】

1.《本草纲目》:“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

2.《本草汇言》:“艾叶,暖血温经,行气开郁之药也……开关窍,醒一切沉疴伏匿内闭诸疾。若气血、痰饮、积聚为病,哮喘逆气,骨蒸痞结,瘫痪痈疽,瘰疬结核等,灸之立起沉疴。”

3.《本草正》:“能通十二经脉……善于温中逐冷除湿,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凡妇人血气寒滞者,最宜用之。”

【现代药理研究】
1.化学成分

艾叶主要含有挥发油、倍半萜类、环木菠烷型三萜、黄酮、多糖、鞣酸及微量元素等多种化学成分。

2.药理作用

其药理作用较为广泛,能明显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艾叶油对多种过敏性哮喘有对抗作用,具有明显的平喘、镇咳、祛痰作用,其平喘作用与异丙肾上腺素相近。体外实验证明,艾叶油对肺炎球菌,甲、乙溶血型链球菌及奈瑟球菌有抑制作用,艾叶水浸剂或煎剂对炭疽杆菌、α-溶血性链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糖球菌及多种致病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腺病毒、鼻病毒、疱疹病毒、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等亦有抑制作用。对子宫平滑肌有兴奋作用。

研究发现蕲艾挥发油能促进运动后血乳酸的消除,减少肝糖原的消耗量,从而表明蕲艾挥发油具有抗疲劳作用。

艾灸足三里、关元穴可提高机体的造血和循环功能,促进机体血红蛋白的再生与合成,减少体内乳酸堆积,抑制肌细胞中血清肌酸激酶溢出,降低血清中尿素氮含量,从而提高机体抗疲劳能力。

二、干姜

【药性、功效及应用】

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具有温中逐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作用。治心腹冷痛,肢冷脉微,寒饮喘咳,风寒湿痹等。

【古籍择要】

1.《神农本草经》:“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逐风湿痹……”

2.《名医别录》:“主治寒冷腹痛……风邪诸毒……”

3.《医学启源》:“通心气助阳一也,去脏腑沉寒二也,发诸经之寒气三也,治感寒腹疼四也。”

4.《药性论》:“治腰肾中疼冷,冷气,破血,去风,通四肢关节,开五脏六腑,去风毒冷痹……治嗽,主温中……腹痛,消胀满冷痢……”

【现代药理研究】
1.化学成分

干姜中含有挥发油约2%,主要成分是姜烯、水芹烯、姜烯酮、姜辣素、姜酮、姜醇等多种化学成分。

2.药理作用

干姜甲醇或醚提取物有镇静、镇痛、抗炎、止呕及短暂升高血压的作用;干姜醇提取物及其所含姜辣素和姜辣烯酮有明显灭螺和抗血吸虫作用;干姜水提取物能对抗结扎幽门性溃疡形成,对抗番泻叶引起的腹泻;干姜含芳香性挥发油,对消化道有轻度刺激作用,可使肠张力、节律及蠕动增强,从而促进胃肠的消化机能。

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干姜可以改善心脑血管系统的功能,缓解急性心肌缺血缺氧状态,发挥“回阳通脉”功效。干姜水提物和挥发油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作用。

三、菜子油

【药性、功效及应用】

辛,温。具有消肿散结,行瘀解毒,润燥杀虫的功能。治疗肠梗阻,汤火灼伤,湿疹等。

【古籍择要】

1.《食物本草》(姚可成著):“(菜油)敷头,令发长黑;行滞血,破冷气,消肿散结。治产难,产后心腹诸疾,赤丹热肿,金疮血痔。”

2.《摄生众妙方》:“治风疮方,陈菜子油熬川山甲成膏,涂之立愈。”

3.《本草纲目》谓油菜子“炒过榨油,黄色,燃灯甚明,食之不及麻油。”

【现代药理研究】
1.化学成分

菜子油含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

2.药理作用

菜子油能被人体很好地吸收,具有一定的软化血管、延缓衰老的作用。

按:综上所述,艾火具有通经脉疗百病的作用,干姜能温中逐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菜子油有消肿、散结、行瘀的作用。用菜子油浸透艾叶、干姜等药制成的小药包,一方面有利于药包的点燃,另一方面通过燃烧艾叶等药制成的小药包,可以增加艾火的火力,促进药物燃烧时所产生的药力透入皮肤、腧穴以达防病治病的目的。 KHpbhawHzOWmAgzn+zUcz39pD+vimLCOX8s9lTFB0rJ36+Nnj/oaXD9l08Yx0mT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