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女,48岁,退休工人。2018年7月8日初诊。
患者8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小腹下坠胀满,伴腰膝酸软,尿灼热,自觉乏力,纳少,口干苦,多饮,无发热等症状,大便正常,遂来院就诊。
体检:T36.4℃,P90次/分,R19次/分,BP125/75mmHg。膀胱区、双肋腰点、肋脊点压痛,双肾区叩击痛,舌质淡红,苔黄腻,脉弦数。余无异常。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尿常规:红细胞(++),白细胞(+++),脓细胞(++),上皮细胞少许。血常规:WBC6.9×10 9 /L,RBC4.50×10 12 /L,Hb110g/L。便常规(-)。
张某,女,45岁,干部。2019年3月18日初诊。
患者有腹腔镜手术史。2天前因过食辛辣厚味,开始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呕出物为胃内容物,口渴,小便黄赤,严重时谵语,无排气排便。月经史无异常。
查体:T39.2℃,P100次/分,R25次/分,BP100/75mmHg。痛苦面容,心肺(-)。腹部稍膨隆,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脐周压痛,拒按。舌质红,苔黄燥,脉洪数。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2×10 9 /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2%。X线检查:肠管积气,有大小不等的阶梯状气液平面。
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时间:50分钟。
中医疾病诊断: 淋证; 中医证候诊断: 膀胱湿热证。
西医诊断: 尿路感染(急性肾盂肾炎)。
西医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腰酸疼痛,尿灼热。
2.查体:膀胱区压痛,双肋脊点、肋腰点压痛阳性,双肾区叩击痛。
3.尿常规:红细胞(++),白细胞(+++),脓细胞(++),上皮细胞少许。
4.血常规:WBC6.9×10 9 /L,RBC4.50×10 12 /L,Hb110g/L。
中医治法: 清热利湿通淋。
方剂: 八正散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瞿麦10g,通草6g,甘草6g,萹蓄9g,灯心草6g,熟大黄6g,滑石20g(包煎),车前子24g(包煎),石韦10g。
五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西医治疗措施:
1.一般治疗:休息,多饮水,勤排尿。
2.对症治疗:可用碳酸氢钠口服以碱化尿液。
3.急性肾盂肾炎,病情较轻者,可在门诊以口服药物治疗,疗程10~14天。常用药物有喹诺酮类如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半合成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呋辛等。治疗14天后,通常90%可治愈。如尿菌仍阳性,应参考药敏试验选用有效抗生素继续治疗4~6周。严重感染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者需住院治疗,应静脉给药。常用药物如氨苄西林、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等,必要时联合用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肾毒性大,应慎用。
中医疾病诊断: 肠结; 中医证候诊断: 肠腑热结证。
西医诊断: 肠梗阻。
西医诊断依据:
1.患者有腹腔镜手术史。
2.具备典型肠梗阻的痛、呕、胀、闭四大症状。
3.腹部膨隆。
4.血常规:白细胞12×10 9 /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2%。
5.X线检查:肠管内积气,有大小不等的阶梯状气液平面。
中医治法: 活血清热,通里攻下。
方剂: 复方大承气汤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厚朴20g,炒莱菔子30g,枳壳20g,桃仁9g,赤芍20g,大黄9g(后下),芒硝20g(冲服)。
五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西医治疗措施:
1.非手术治疗
(1)适应证:①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②动力性肠梗阻。③蛔虫团、粪便或食物团堵塞所致的肠梗阻。④肠结核等炎症引起的不完全性肠梗阻、肠套叠早期。
(2)方法:①禁食与胃肠减压。②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③防治感染和毒血症。④灌肠疗法。⑤颠簸疗法。⑥其他:如穴位注射阿托品,嵌顿疝的手法复位回纳,腹部推拿按摩等。
2.手术治疗
(1)适应证:①绞窄性肠梗阻。②有腹膜刺激征或弥漫性腹膜炎征象的各型肠梗阻。③应用非手术疗法后,经6~8小时观察,病情不见好转,或腹痛、腹胀加重,肠鸣音减弱。
(2)方法:①解除梗阻病因。②切除病变肠管行肠吻合术。③短路手术。④肠造口术或肠外置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