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某,男,69岁,已婚,退休工人。2019年11月6日初诊。
患者反复眩晕5年,平素急躁易怒,曾多次测血压达(145~150)/(95~100)mmHg,未系统诊疗。现症见:头痛头晕,口苦口干,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大便秘结,小便黄赤。
查体:T 37.2℃,P 88次/分,R 18次/分,BP 160/110mmHg。神清,两肺呼吸音清,心界不大,心率88次/分,律齐。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有力。
辅助检查:尿常规正常。双肾上腺超声未见异常。血钾正常。心电图示:左室高电压。
曾某,女,10个月。2019年9月4日初诊。
患儿腹泻3天,大便日行10余次,为稀水样便,啼哭少泪,口渴多饮,无发热,无呕吐,乳食差,小便短少,口唇干。
查体:T 36.2℃,P 134次/分,R 32次/分。神志清,精神稍差,皮肤弹性差。目眶及前囟凹陷,心率134次/分,律齐。两肺未及啰音,腹软,无压痛,四肢尚温。舌红少津,苔少,指纹淡滞。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7.9×10 9 /L,N 31%,L 61%。大便常规:镜检未见异常。
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时间:50分钟。
中医疾病诊断: 眩晕; 中医证候诊断: 肝阳上亢证。
西医诊断: 原发性高血压。
西医诊断依据:
1.平素头痛头晕。
2.多次测血压达(145~150)/(95~100)mmHg。
3.心电图示:左室高电压。
中医治法: 平肝潜阳。
方剂: 天麻钩藤饮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天麻9g,钩藤9g(后下),生石决明20g(先煎),川牛膝9g,桑寄生20g,杜仲20g,山栀20g,黄芩20g。
西医治疗措施:
1.改善生活行为。
2.降压药物的应用。
(1)利尿剂:有噻嗪类、袢利尿剂和保钾利尿剂三类。
(2)钙通道阻滞剂:钙拮抗剂分为二氢吡啶类和非二氢吡啶类。
(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常用的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
(4)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常用的有氯沙坦、缬沙坦、伊贝沙坦等。
(5)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等。
(6)α 1 受体阻滞剂。
中医疾病诊断: 小儿泄泻; 中医证候诊断 :气阴两伤证。
西医诊断: 小儿腹泻病。
西医诊断依据:
1.患儿以腹泻,大便日行10余次,为稀水样便为主要临床表现。
2.血常规:WBC 7.9×10 9 /L,N 31%,L 61%。
3.大便常规:镜检未见异常。
中医治法: 健脾益气,酸甘敛阴。
方剂: 人参乌梅汤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人参10g(另煎),炙甘草3g,乌梅8g,木瓜10g,莲子8g,山药10g。
西医治疗措施:
1.饮食疗法:腹泻时应注意进行饮食调整,减轻胃肠道负担。
2.液体疗法:口服给液,静脉补液。
3.药物治疗:抗病毒治疗、微生态治疗、肠黏膜保护剂治疗、补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