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中医药概述

中医指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其出现至今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在唐朝以后,又外传到高丽、日本、中亚、西亚等地。中医治疗时用的药称为中药,一般均为天然获得,并以复方形式用药,也称之为“汉方”。

一、中医治法治则

(一)中医整体调节

中医来源于长期实践,是中国古代人民经历数千年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从点点滴滴的伤愈经验再上升到理论发展过程中,渗透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维,从宏观到人体微观,形成了整体观、辨证思维的特色,并逐步发展成为完整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是基于整体观的医学体系,通过“望、闻、问、切”,探求疾病与人体失衡的关系,如正与邪、表与里、内因与外因等关系,进而分析病因病机,归纳出证型与疾病进程,再进行辨证论治,通过中药或经络介入(针灸、推拿)等治疗手段,以中药的偏性调节人体的失衡,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五行平衡,恢复人体组织正常功能。

中医的整体观念是基于阴阳五行,很多人认为阴阳五行是唯心论、不科学,实际上这是对其真正的科学内涵不理解,阴阳五行的实质是:物体是动态平衡的体系,存在对立属性的两个面,即“阴”与“阳”,相互存在、相互约束、相互转化;其组成要素又可分为五类属性,维持其正常动态平衡的动力是“相生”“相克”,即五个(五行)属性元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维持系统的平衡。

“对立面”组成(如负电子与正质子相对立)及“相生”“相克”的元素属性(如大自然中生物的生态平衡)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人体也是如此。

1.阴阳对立属性

人体与世界一样,存在着阴阳两面属性,日有昼夜,气候有寒热,山有阴阳,人分男女。科学证明对立属性普遍存在,甚至不可分割。原子有正负物质,量子成对纠缠。同样人体也具有阴阳二重属性,用于调节的中药也同样具有阴阳属性,阴阳属性的失调是形成疾病的基本原因之一,药物偏性调节人体阴阳失衡(如阴物生阴、阳物助阳)是中药调理的基本形式。

2.五行生克属性

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在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和“我生”两方面的关系。

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在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和“我克”两方面的关系。

中医的五行,实际上是中医古代大家,对人体运行规律的感悟,是临床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五行的本质是指人体内部的相生、相克关系 [1]

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就是长期相生、相克发展的结果。古人形象地归类为“木、火、土、金、水”的属性,其运行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以及“木克土”“火克金”“土克水”“金克木”“水克火”。人体同样存在动态平衡,按相生、相克分成五种属性的元素部分,中医总结为“心、肝、脾、肺、肾”的相生、相克关系。

任何复杂运动的整体动态平衡体系,其主要组成与动力元素之间存在“相生”(滋生、促进)、“相克”(制约、抑制)的关系,系统在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完整体系中维持循环。如果用模型来表达整体的循环平衡,可以是五元、七元、九元……的相生、相克关系模型(图1-1):

img

图1-1 相生、相克的五元、七元、九元模型图

其中最基本的整体循环模型是五元模型。人体中相生、相克的动态循环五元运动规律总结,是五行学说的本质,更是中国古人的智慧。因此,中医的五行,不是唯心论,而是朴素的唯物论。

千万不要将中医的“心、肝、脾、肺、肾”与西医的解剖学上的心、肝、脾、肺、肾简单地对应,如中医“心”不是西医所描述的器官“心脏”,是“心”属性的内脏因子,如包含了思维、情绪等。五行学说总结了“心、肝、脾、肺、肾”之间相互促进与抑制的关系,可通过机体平衡五因子相互关联,调节人体平衡。中医与西医的五脏概念之间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属性概念不同于物质概念,万物之中,均可归类为这五种属性,但并不是只有这五种物质。在复杂的相生、相克运行平衡体系中,将要素因子分成五种属性,动一发而牵全局。二是主因与次因的区别,除这五种主要属性外,还存在其他属性物质,但这些物质在动态平衡中的作用是非主要因素,没有显著影响力。

3.整体平衡与调节

世界万物,都是动态平衡的完整体系,从天体、地球,到自然界生态、物种均是一个动态平衡的整体。整体来看,人也是大平衡体系中的一分子,与自然界的环境、季节、周期、气候、昼夜相互影响,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天人合一”。从局部来看,人体又是个相对独立的平衡整体,如果其相互约束的内部物质失衡,就会导致疾病发生。从现代科学不同维度的来看,有其合理性与科学性。

中医学认为,人体存在矛盾对立的双方(阴与阳),以相生、相克的五大元素(归纳为心、肝、脾、肺、肾)组成,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维持着生命运动平衡体系。人体产生疾病,是由于人体平衡体系的失衡,需要进行调节。如心主神明,心志情绪属于“心”脏疾病,尽管人的情绪与所有五脏生理功能相关联,五行中“肝生心”,最影响情绪的是“肝”功能;同样药物介入干预的治则,也是从阴阳相济以及相生、相克进行关联调整,除了直接养心安神之外,养肝是最重要的治疗原则,比如疏肝解郁的逍遥丸。中医治病是整体治疗,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由此,中医治疗与西医精准治疗的理论体系、出发点、着力点不同。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整体观念的基石,奠定了中医区别于西医或其他传统医学体系的特色。

中医可利用中药的寒热属性调节人体的阴阳失调,如火旺、肢冷、畏寒等,还可以利用疾病与季节性关系进行冬病夏治;更可以利用中药的药性调节机体,如桂枝茯苓方治疗痛经是基于经方理论,利用桂枝、茯苓、牡丹皮、赤芍和桃仁的药性协调与整合进行人体整体调节。而西医的止痛药只是治“痛”,不是从根本上治病。

从中医的整体观与阴阳五行机体调节理论可以看出,中医在治未病、复杂病方面表现出显著的优势。

(二)中医基本学说

中医的理论发展经历了漫长的阶段,是随古代朴素的哲学观对世界本质认识过程而发展起来的,整体观揭示人体的生理、病理、病机,并用于指导临床诊疗与用药。概括如下:

1.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理论。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既可以标示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又可以标示同一事物或现象内部对立的两个方面 [1]

中医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念来阐述人体上下、内外各部分之间关系,以及人体生命同自然、社会这些外界环节之间的复杂联系。

阴阳对立统一关系的失调和破坏,则会导致人体疾病的发生,影响生命的正常活动。由此,疾病可分为阴阳属性。辨识阴阳、调节阴阳是重要的治疗原则,如益气温阳、补气养血、滋阴降火、活血化瘀等。

中医在人体的组成元素中,也渗透了阴阳属性。

如气属阳,血津液是根据阴阳属性归类人体的基本物质,是人体腑脏、经络等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气是最基本的物质,在生理上具有推动、防御、化解等功能。气聚合在一起便形成了有机体,气散则形体灭亡。

血属阴,在脉中循环运行,内至腑脏,外达肤表,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脉外物质可分为津、液。清稀、流动性较大为津,属阳,易于分布与渗注,起滋润作用;性质稠厚的为液,属阴,存在于组织,起着濡养作用。

气血津液为机体生理活动提供所需要能量,又依赖于腑脏、经络等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如果代谢不正常,就会引起疾病的发生。

2.五行学说

中医五行学说中以五脏配五行,即:肝对应木、心对应火、脾对应土、金对应肺、水对应肾(图1-2)。五脏的五行属性之间,相生、相克应保持相对平衡和稳定,和谐相处。

img

图1-2 自然界与人体内外相应的五行图

如果五脏五行发生失调,出现太过、不及或反侮,也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这一规律对于推断疾病的预后以及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法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医运用五行学说阐述五脏六腑间的功能联系以及脏腑失衡时疾病发生的机理,并用以指导疾病的治疗。

五行学说本质上是指通过元素之间的“相生”“相克”来调节整体平衡的一种思维模式。

3.脏腑学说

藏象学也可通称为脏腑学说,是以脏腑的形态和生理病理为研究目标的中医学基本理论。中医学既通过解剖分析的直接观察方法认识脏腑的形态和功能,又运用哲学思维,以整体观察的方法认识脏腑的生命活动规律,并以脏腑精气的贮藏、运动和代谢来解说脏腑机能。因此,中医学的脏腑,不仅仅是形态学结构的脏器,而是在形态学结构的基础上,赋予了某些特殊机能的生理病理学系统 [1]

“藏”,是藏于体内的内脏,包括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五脏是所有内脏的中心,“藏”实际上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

“脏腑”不单是解剖形态的器官,还包含着相生、相克的属性系统,是解剖、生理、病理、相互关联的综合概念。

4.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概念、构成、循环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形体官窍、精气血神之间相互联系的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学说贯穿于人体生理、病理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各个方面,与其他理论相互辅翼,深刻地阐释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 [1]

如果用现代语言来表达,经络学说就是在脏腑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网络病理学,药物归经是中药的作用靶向属性。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与脏腑相互密切关系的学说。经络被定义为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起沟通内外,网络全身的作用。在病理情况下,经络系统功能发生变化,会呈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通过这些表现,可以诊断体内脏腑疾病。也可以通过经络理论进行(针灸、推拿等)介入或中药的归经治疗。

(三)中医治疗特色

1.整体观念

中医学非常重视人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包括内在脏腑器官之间、心理与生理之间以及人与环境的相互联系,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在结构上相互沟通,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在病理上相互影响。人与外界环境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能动地适应外环境的过程中,维持着自身稳定的功能活动。这一观念贯穿于中医学对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和治疗等各个方面的理性认识之中 [2]

整体是指人体的统一性和完整性。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由若干脏器、组织、器官所组成,各个组织、器官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之间存在着网络关联及相互影响,包括阴阳平衡,相生相克。

人与自然的统一性,自然界的变化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引起机体产生反应,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相互为用。同样,疾病的发生也是与自然界存在着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2.辨证论治

疾病具有特定的症状和体征,“证”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概括,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准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内涵。同样一个病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证的表现,中医临床既辨病又辨证,通过辨证认识疾病 [2]

“辨证”就是基于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过程。

“论治”是根据辨证结果来制定治疗原则和方法,从用药来讲就是针对机体疾病阶段的失衡特征,制定利用中药的属性来进行调整的配伍用药法则。

二、中药药性理论

中药是在中医整体观念、辨证施治的理论指导下应用的,针对性地调节人体的失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恢复人体正常功能的天然药物。阴阳五行、脏腑理论、经络理论是对中药药性应用不同层次的理论指导。

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发现植物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如止疼、精神兴奋、昏睡麻木、腹泻呕吐、促进伤口愈合等,通过亲身体验辨别,试验有毒无毒,是寒是温,归类各种药性,再根据对各种草药的药性认识,给人们治病,为人们解除痛苦,逐步形成了中药的辨识和利用,仅《诗经》《山海经》记载的有明确功能的植物就超过170种。

中药的应用离不开中医理论,中药是随着中医理论的发展而逐渐完善、成熟起来的,因此不能只承认中药有效,而否定中医理论。例如日本汉方就是社会认可的有效性应用,但是它来源于中国中医经典著作,也是由中医理论支撑的。

中药的品种并不是一直上升、只增不减的,而是在不断增减中发展的。早期本草所收载某些药物,由于疗效不够确切或受其他因素影响,逐步被淘汰或湮没;中药的品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少品种往往为其他品种所取代。有的药物因疗效欠佳,故而被后世更优的品种所取代:如汉代的枳实原为枸橘,宋代以后被酸橙所取代。

(一)药性与调节

中药之所以能治病,与药物自身的性能(药性)有关。明代张景岳说:“人之为病,病在阴阳偏盛耳,欲救其偏,则惟气味之偏者能之。”是说只有用药物的偏性,才能纠正人体阴阳的偏生偏衰。

每种药物都有各自的特性。中药治病就是利用药物的各种特性来祛除病邪,纠正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恢复机体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治愈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中药这种与治疗有关的各种性质和作用,称为中药的性能 [3]

中药是从属于中医理论归类药性的,其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中药的性能是以中医的阴阳、气血、脏腑、经络、治疗法则等理论为基础,从医疗实践中归纳总结出来的,是分析药物和临床用药的依据。

因此,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与功能主治是融为一体的,功能主治是在融合药性特征的基础上,呈现的治疗疾病属性。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部分和中医药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揭示了中药运用的规律,是从古至今中医开方遣药的重要依据。

中药药性理论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下,能将中药的性味、归经以及中医的施治原则完整地体现出来。中医将中药的性味、归经以及疗效的局部趋势与药物的效应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具有药性系统的整体,诠释了与多层次、多元化中医药理论相适应的信息特征。

正因为如此,以至于对中药任何一种药性进行现代医学的科学研究,都难以将药性特征完整地诠释出来;基于中医多层次、多元化特征的中药理论所具有的科学内涵是基于人的整体调节,其作用机理博大精深,只有在指定病种情况下,才能探索中药的部分治疗作用及活性物质。

(二)四气五味

性味,又称气味或四气五味。每一味药物都有性和味。所谓性,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是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后发生的不同反应和治疗效果概括、归纳出来的。

寒凉与温热,是绝对不同的两类药性。寒与凉、温与热仅是程度上的差异,凉次于寒,温次于热。除寒凉温热以外,还有一种平性,是说某种药物寒热之性不很明显,但仍然存在偏寒和偏热的不同,所以一般称为四气。

所谓味,是指药物的味道,辛、甘、酸、苦、咸是基本的味,习称为五味。由于药物的味不同,其所含成分不一,表现出不同的药理和治疗作用。味并不完全是指药物的真正味道,有时是根据药物的作用归纳出来的 [3]

四气属性,它反映药物影响人体阴阳(或寒热)调节方面的作用属性,即中药的阴阳属性。中医学认为寒为凉之甚,热为温之极,寒凉属阴,温热属阳。药性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与所治疗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一般而言,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即具有清热、凉血、泻火、清虚热、滋阴等功效的药物,其药性属于寒性或凉性。反之,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即具有祛寒、温里、助阳功效的药物,其药性属于热性或温性。

五味属性含义主要有二,一是药物味道,能是通过味觉获知;二是抽象的药物功能,是中药作用于机体后的药效反应。五味具有阴阳五行属性,“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酸入肝(木)、苦入心(火)、甘入脾(土)、辛入肺(金)、咸入肾(水)”。但这仅是一般的规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临床实践进行完善,如黄柏味苦、性寒,作用是泻肾火而不是泻心火;枸杞子味甘,作用是补肝肾而不是补脾土等。

(三)归经

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是药性的基本理论之一。归,是指药物作用的归向、指向。经,即人体的脏腑经络。归经是中医理论从宏观向微观的发展与延伸,将药物作用的组织、器官、部位进行经络化、网络化,是把药物的作用与人体的脏腑经络密切联系起来,以诠释药物作用对机体部位的选择性,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依据。

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治疗的病证为依据。经络能沟通人体内外表里、各脏腑、部位,将药物的疗效作用与病机、脏腑及归经密切结合起来,能说明药物起着什么样的治疗作用 [3]

经络系统中十二经脉包括心经、肝经、脾经、肺经、肾经、大肠经、胃经、膀胱经、胆经、三焦经、小肠经、心包经。其中三焦是上焦(胸部)、中焦(上腹部)和下焦(下腹部)的合称。上焦指膈以上的胸部,包括心、肺两脏;中焦指膈以下,脐以上的腹部,主要包括脾、胃、肝和胆;下焦指脐以下的腹部,包括小肠、大肠、肾和膀胱等。

如桔梗、杏仁能治胸闷、喘咳,归肺经;全蝎能定抽搐,归肝经;朱砂能安神,归心经等。这说明归经的理论是从疗效观察中总结出来的。

(四)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是药物对人体调节的趋向性,指药物对机体有向上、向下、向外、向内的调节趋向。升,即上升提举,趋向于上;降,即下达降逆,趋向于下;浮,即向外发散,趋向于外;沉,即向内收敛,趋向于内 [3]

中药的升降浮沉和性味、质地等有关。凡性温热,味辛、甘的中药,大都为升浮药;凡性寒凉,味苦、酸、咸的中药,大都为沉降药,因此有“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散、热无沉降”之说。

药物的升降浮沉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因炮制或配伍发生变化,如酒制则升,姜炒则散,醋炒收敛,盐炒下行。如大黄,属于沉降药,泻热通便,经酒炒后,大黄则可清上焦火热,以治目赤头痛。

(五)毒性

历代本草书籍中,常在每一味药物的性味之下,标明其“有毒”“无毒”。“有毒无毒”也可简称为“毒性”,也是药物性能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是确保用药安全必须注意的问题 [3]

中药的毒性有二层含义,一是中药材本身具有的毒性,二是中药在配伍时产生的毒性。

古代常常把中药对人体的不利作用总称为“毒”。将毒看作是一切药物的性质,把药物的毒性看作是药物的一种偏性。如《神农本草经》分为“有毒,无毒”。《证类本草》《本草纲目》分为“大毒,小毒,有毒,微毒”。因此一般根据药物对人体不良作用的大小,传统上将中药毒性分为“有毒、无毒、微毒、小毒”四个等次。而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将有毒中药标识为“大毒、有毒、小毒”,无毒药材不做标志。

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和社会的发展,对药物毒性的认识是一个不断修正、逐步加深认识的过程。正确对待中药毒性,除传统药性外,还要重视中药中毒的临床报道,既要尊重古代医籍记载,更要重视临床经验与现代文献研究报导,相互借鉴,才能全面深刻准确地理解中药的毒性,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3]

根据中医“以毒攻毒”的原则,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也可采用某些毒药治疗某些疾病,让有毒中药更好地为临床服务。如用雄黄治疗疔疮恶肿;水银治疗疥癣梅毒;大枫子治疗恶疮麻风;斑蝥治疗癌肿;砒霜治疗瘰疠痔漏及现代的白血病等。

同时,中医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中药配伍后新出现的人体不良作用,即中药配伍毒性,一般指两种药物同用,发生剧烈的毒性反应或明显的不良反应,成为中药配伍的禁忌一类,主要归纳为中药“十八反”。

十八种药物相反:甘草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配伍会产生毒性;乌头(包括川乌、草乌、附子)反贝母(川贝母、浙贝母)、瓜蒌、天花粉、半夏、白蔹、白及,相互配伍会增强毒性;藜芦反人参、西洋参、丹参、沙参(南沙参、北沙参)、苦参、玄参、细辛、芍药(白芍、赤芍),相互配伍会影响药物疗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六)炮制与改性

1.中药炮制

炮制是中药材独特的传统处理方法,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指导下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炮制通常分为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5大类。

(1)修制:对药物进行纯净、粉碎和切制的处理方法。

(2)水制:用水或其他液体辅料处理药材的方法,如漂洗、浸泡、闷润等。

(3)火制:将药物经火加热处理的方法,主要有炒、炙、煅、煨等方法。

(4)水火共制:用水又用火的炮制方法。主要有蒸、煮、淬等。

(5)其他制法:如制霜、水飞、发酵等。

2.炮制改性

中药炮制会对药物的性味产生一定的影响,是根据临床需求来调整药性的方法之一。由于性味改变,治疗作用也有所不同。药物经过炮制后,可以降低或消除毒副作用,改变或缓和性能,增强疗效;改变或增强作用部位和趋势,便于调剂和制剂,有利于贮藏及保存药效,矫臭矫味,便于服用,提高净度,确保质量等一系列的作用。

如黄连大苦大寒,经姜汁制后,能减低苦寒之性;若用胆汁炮制,却能增强黄连苦寒之性。又如生地黄主泻,具清热凉血、滋阴养血之功;熟地黄主补,具有补血滋肾养阴作用。

三、中药功能主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特色,将中药与辨证治疗相结合总结出来的药性,就是功能与主治。功能是针对中医认识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从病因、病机总结出来的药物调节作用;主治是指中药发挥疗效所适应的病症。

“功能主治”是中药偏性所适合机体失衡相对应疾病治疗经验的高度概括总结。

(一)单味中药的功能主治

单味中药的功能主治,是指中药本身的偏性用于调节人体机体失衡,使人体功能得以还原的治疗作用,是以偏治偏的一种效应。

中药按功能主治可分为:补虚药、解表药、清热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收涩药、祛风湿药、芳香化湿药、利水渗湿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活血祛瘀药、止血药、泻下药、驱虫药、芳香开窍药等。

功能:指中药的偏性对中医病“证”的调节作用,如活血化瘀、益气养血。

主治:指中药治疗作用所适用的中医病症,如用于消渴、尿频、咳嗽、疼痛等。

因此功能主治是在中医辨证施治基础上的中药或中药复方对“证、症、病”治疗作用的总结。

中药的功能与主治是综合调节作用所呈现出治疗效应的总结,与西医的药理作用、适应症等现代医学治疗性质最为接近。

以山药为例,功能: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主治: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咳喘,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因此,其功能是其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的药物偏性,如其中的生津益肺、补肾涩精,是对山药归肺经、肾经,性平味甘,具有健脾补肺、益肾、益气养阴的之类作用的概括;而主治是指治疗作用下所适应的病症,如食少、久泻、咳喘、遗精、带下、尿频、消渴等。现代研究表明,山药具有调节脾胃功能,雄激素样、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延缓衰老、抗肿瘤、抗突变等作用。

六味地黄丸中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功能主治见表1-1。

表1-1 六味地黄丸组方中药的药性

img
(二)复方的功能主治

中药复方是指根据病情需要和药物性能,将两味或两味以上的药物配合在一起使用的形式。这种组合是按照中医辨证论治的治疗需要,在治疗法则指导下的用药搭配,体现出中医的阴阳调和、五行协调的整体调节治疗特色。

复方的功能主治不是单味药物的简单加和,而是以“君、臣、佐、使”配伍理论形成的整体防治作用及适应症。

以六味地黄方的配伍为例,理解复方配伍的整体调节的治疗法则(表1-2):

六味地黄方为补阴之要方,能补五脏之阴,尤其是肾阴。

方中重用熟地黄为君药,填精益髓,滋补阴精。臣以山萸肉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山药双补脾肾,既补肾固精,又补脾以助后天生化之源。君臣相佐,补肝脾肾,即所谓“三阴并补”。但熟地黄用量独重,因而以滋补肾之阴精为主。

凡补肾精之法,必当泻其“浊”,方可存其清,而使阴精得补。且肾为水火之宅,肾虚则水泛,阴虚而火动。故佐泽泻利湿泄浊,并防熟地黄之滋腻;牡丹皮清泄相火,并制山萸肉之温涩;茯苓健脾渗湿,配山药补脾而助健运。此三药合用,即所谓“三泻”,泻湿浊而降相火。

全方六药合用,补泻兼施,泻浊有利于生精,降火有利于养阴,诸药滋补肾之阴精而降相火。

表1-2 六味地黄方的功能主治

img
(三)治疗效应与药材品质

1.道地药材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天然药材的分布和生产,离不开自然环境条件。我国疆域辽阔,自然地理状况复杂,水土、气候、日照、生物分布差别很大,生态环境亦各不相同,因而中药材的生产多有一定的地域性,且产地与其产量、质量有密切关系。古代医药家经过长期使用、观察和比较,发现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各地所产药材的质量优劣不一,并逐渐形成了“道地药材”的概念。道地药材,亦称地道药材,是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在特定地域通过特定生产过程所生产出的药材。一般来说,道地药材较其他地区所产的同种药材在质量品质上要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道地药材的形成,与药材产地、品种、质量等多种因素有关,而临床疗效则是其关键因素。如四川的黄连、川芎、附子,江苏的薄荷、苍术,广东的砂仁,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云南的茯苓,河南的地黄,山东的阿胶等,都是著名的道地药材,受到人们的称道。

道地药材是在长期的生产和用药实践中形成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环境条件的变化使上党人参绝灭,人们遂以东北人参为贵;川芎在《本经》中原名芎藭,直至宋代始成为道地药材;三七原产广西田阳,故称为广三七、田三七,而云南汶山等地后来居上,所产则称之为滇三七,成为三七的新道地产区。

一般道地药材为优质中药,也是优质中成药生产的原料。现代研究表明,药理活性及成分组成与含量,均具有产地或地域性特征,其科学性也在逐步被解析。

2.中药品质与种植

20世纪80年代的全国中药资源调查表明,我国现有的中药资源种类已达1万多种,对320种常用植物类药材的统计,总蕴藏量达到850万吨左右。但是随中医药事业尤其是中药产业的发展,中医健康与治疗对中药材的需求越来越大,而野生资源却不断减少,因此中药材由野生资源为主逐步趋向种植资源为主。

近年来,全国中药材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种植面积逐年上升,全国药材种植总面积接近亿亩,种植养殖品种近300个,其中生产供应以栽培(养殖)为主的近200种,占常规使用品种的40%以上,整体呈现规模大、品种多、分布散的特点。

但是,种植药材与野生药材质量存在差异,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影响,一是种质差异,中药材种质差异主要影响中药材的商品性状和有效成分含量。中药材进入栽培阶段后,往往就会以家种的种子繁育后代,人为及栽培的特殊环境对个体选育将会逐渐改变野生中药的遗传物质。二是生境差异,生境是决定中药材质量的外因,家种植物与野生植物的生长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土壤方、光照条件、群落物种、地形等生态因子的差异,引起品质差异。三是栽培技术差异,中药材品质与种植技术、方法直接相关,适当施肥可以提高有效成分的含量,包括种植密度、病害防治、水分供应、去除花蕾等生产措施也会影响药材的质量。尤其是化肥农药过度使用及重金属污染,是造成中药材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推进仿野生或优质中药材种植,解决中药资源的品质问题,才能确保中药的有效性,发挥中药的功能主治作用。 hugOcXv9ghDjejy+vEftNFoglR56on7coCHhK6BhATrx8rGdgells3eg0XZlxcL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