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中成药概述

中药在医疗保健中的应用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药材,一般中药的原始形态为药材,药材介于农产品与药品原料之间,但商品管理归口农产品。药材除了用于加工饮片、提取物等中成药的原料外,还可直接应用,包括作为保健食材使用,如煲汤或药膳原料、泡茶原料、打粉用药原料等,也有用于泡酒饮用,尤其是药食两用中药,如大枣、人参、山药、枸杞、当归、黄芪等,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普遍。二是饮片,包括临床配方使用的传统饮片以及现代制药企业在生产时投料用的原料“饮片”。三是提取物,一种是依药品规范生产的提取物,在商品上归为“饮片”管理,称之为配方颗粒;另有提取物的形式用于保健与药膳或用作食品添加剂。四是中药保健品,是按照我国功能性食品申报的功能性制剂。五是中成药,是完全按照中医药理论辨证,用于疾病治疗与预防的药物制剂。中成药已经成为我国健康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药现代化发展方向。

一、中成药起源

中医药学是我国医学文明的瑰宝,也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华夏百姓的健康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世界传统医学的发展与进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中成药在我国应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医药智慧的宝贵财富。除了1985年以前的传统中药制剂外,在我国新药审批制度建立的几十年内,批准的中成药有9000多种,至今中成药的生产批文总件数达5.8万个 [4] ,其中大部分中成药的处方源自经方或验方,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基础,但符合现代药物研究开发要求的临床研究工作明显薄弱,加之上市后没有再开展系统规范的药物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致使中成药缺乏强有力的临床有效性数据支撑,加上药品管理制度和相关政策滞后,不同企业生产的同名产品现象普遍存在,中药品种低水平重复及无序竞争问题突出,造成中成药生产工艺技术水平低下,产品批次间一致性较差,药效物质“控制窗”过宽,有害杂质限量管理薄弱,制药过程风险管理控制缺失,上市后有效性和安全性缺乏循证评价等问题,制约了中成药大品牌、大品种的形成,导致年销售过5亿元的大品种并不多。

从国际上对药品的质控标准来看,中成药离现代制药要求的距离还比较远,很难在国际上得到认可。因此中药在国内有一定市场,但缺乏国际市场竞争力,甚至还落后于日本,中成药出口增速甚至低于进口增速,出现贸易逆差,总体情况不容乐观 [5] 。当前,推进中药制药技术升级、培育中成药大品种的最有效途径是实施中成药二次开发战略。通过二次开发研究,一方面明确临床定位,加强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科学地阐释中成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通过提升中药制药工艺品质及制药过程质量控制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中成药质量标准,建立科学、严格和完整的中成药质量保障体系,确保中成药质量均一可控。通过中成药二次开发,可实现“优胜劣汰”,扩大优质品种的市场占有率,促使中药大品种的不断形成,推动中药产业健康发展。

(一)中药制剂沿革

中成药的起源可上溯到战国时期。《黄帝内经》提出了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并记载了9种制剂,包括丸、散、膏、丹、药酒等剂型。《神农本草经》也有“药有宜丸者、宜散者”的记载。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撰写的《伤寒杂病论》,为中国方书之祖,全书收载了成药60余种。《治百病方》(25~88年)记载有汤剂、丸剂、散剂、醴剂、膏剂和栓剂。东晋著名医学家葛洪(281—341年),在民间进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经验,编著成《肘后备急方》,记载了不少中成药剂型,如铅硬膏、蜡丸、锭剂、条剂、灸剂、尿道栓、饼剂等,并有大量处方,如陈元狸骨膏、裴公膏、走马汤、龙牙散、羊脂丸、淮南丸、痢药等。有的著作中还附有制备方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成药生产的内涵。唐代孙思邈(581—638年)著的《备急千金要方》收集了唐代以前,特别是东汉以来的6300个医方,分列成“处方”“用药”“合和”“服饼”“藏药”等章节,概述了中成药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图1-3)。

img

图1-3 中药制剂或中成药的发展概况

宋代(1076年)首次设“太医局卖药所”,后改为“太平惠民药局”,专门制备丸、散、膏、丹等中成药出售,为我国最早的商业性药房。1103年,制药部分从卖药所分离,成立“修合药所”,为我国最早的官营制药厂。1150年成书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收载了数百种成药,并对“处方”“合药”“服饵”“服药食忌”“药石炮炙”等有专章论述,是我国第一部国家颁布的中药成方配本及我国第一部中药制剂规范,成为中成药发展史上第一个里程碑。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我国医药经验,收载中药剂型40余种。清代,温病学派兴起,促进了中成药的发展,创制银翘散、桑菊饮、安宫牛黄丸等一系列治疗温热急症的有效急救成药,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19世纪西方科学与工业技术革命,医药技术也得到发展,相继出现了片剂、注射剂等新剂型。由于西洋医学传入和国民党实行取消中医药的反动政策,中医事业遭到严重摧残,中成药的生产仅散见于私营药店的前店后厂。1932年江西革命根据地很重视中成药研制生产,除大量生产丸、散、片、水等中成药剂型,还研制了柴胡注射液抗感染中成药,有力地支持了抗日军民,新中国成立后,中成药得到重大发展。1953年我国出版了第一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1963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中药成方制剂197种。1957年郑显庭编著《丸散膏丹集成》,收载历代中成药1782种。1962年冉小峰等主编《全国中成药处方集》,收载各类中成药2700种。1983年出版《中药制剂汇编》,收载包括传统剂型和现代剂型中成药计3872种。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中成药255种,质量标准也趋向完善,呈现中药成分均一性的成分谱质量控制方法成为发展趋势,如特征图谱、指纹图谱等。目前全国生产的中成药已超过2万多种,剂型达35类43种(图1-3)。

中成药品种还开发研制出高效速效,安全便捷的急诊科必备中成药30余种,实践证明中医急诊抢救的优势也不容忽视 [4]

中药制剂在民间也大量流传应用,很多祖传秘方也以小作坊制作的丸、散、膏、丹在区域性应用,尤其是跌打损伤的外用药物,甚至也出现了现代制剂如喷雾剂,但是民间用药缺少规范的生产控制条件,药品质量无法保障。

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基本药物品种数量由原来的520种增加至685种,中成药品种(含民族药)由203种增加至268种。

明清两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前店后厂(作坊)形式的药铺不断涌现,其中一些逐步发展为中成药厂。例如,明代嘉靖二十年(1541年)创建的广盛号药铺(今山西中药厂)、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创建的李济药铺(今广州陈李济药厂)、清代康熙八年(1669年)开业的北京同仁堂、雍正十二年(1734年)开业的苏州雷允上诵芬堂、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开业的上海童涵春堂、同治十三年(1874年)开业的杭州胡庆余堂、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开业的重庆桐君阁等,都是历史上久负盛名的老药铺,后来都发展成为专业的中成药厂 [6]

(二)中成药发展

中成药即中药成方制剂,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材为原料,按规定的处方和工艺成批生产,具有确切的疗效和可控的质量,可以直接供临床辨证使用的制剂。中成药专有名词出现较晚,为区别于西药而产生,见于新中国成立后的文献,如1963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收录197种中药成方制剂,1965年出版的《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使用‘中药成药’一词,此后‘中成药’便开始广泛使用 [7] 。”

中成药多为古代方、经典方或医药学家在长期用药经验总结的方剂并制成商品化的药用产品,一般组方严谨,疗效确切,对于类似病症具有治疗作用。

中成药的给药形态为剂型。剂型是指方剂组成后,根据病情需要与药物的特点制成一定的形态。不同剂型的成药,在形态上是有区别的,在应用上也有其特点。最早应用及最熟悉的是汤剂,汤剂应用在中医药文化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它是将药物饮片加水浸泡后,再煎煮一定时间,去渣取汁而成的煎液,一般供内服用,少数外洗或浸泡外用,其特点是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除汤剂外,其他仍被广泛使用的传统中成药剂型还有丸、散、膏、丹及酒剂等。随着新中国的中医药事业发展,引用了西药的手段对传统中成药的剂型进行了改良,如片剂、颗粒剂、口服液、胶囊剂、软胶囊剂、巴布剂、酊剂、喷雾剂、栓剂、凝胶剂、乳剂等,现代剂型的中成药用药依从性得到很大的改善,随着中药制药水平的提高,未来也将逐步向缓控释制剂的方向发展。

“丸”就是“丸药”,它是把药物研成细末后,加入适宜的黏合剂,制成圆形的药丸。一般内服,丸可大可小,大的如大活络丸,小的有芝麻样大小的六神丸,传统的丸剂有蜜丸、水丸、糊丸,现代还发展了浓缩丸。传统丸剂多为药材的原粉入药,以原粉为成形的辅料,加工成丸子形态,至今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仍然存在大量全部药材或部分药材的粉末制成的丸剂。

“散”就是把药物研碎,混合均匀,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可内服,亦有外用;内服散剂有细末和粗末之分,细末多直接冲服,如七厘散;粗末为水煎取煎汁服用,如银翘散等。散剂外用时既可掺撒疮面,也可散布或加水、油调敷。

随着全民大健康的需求,出现了很多中药原粉入药的现象,如三七粉,尤其是药食两用的中药材,大量以散剂形式广泛应用,甚至有专门制药企业制成超微粉,以粉末“饮片”的商品形式进行推广应用。

“膏”是将药物用水或植物油煎熬去渣炼制而成,有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膏剂有浸膏、煎膏等。外用膏可分为软膏和硬膏,软膏多用脂肪或凡士林能调制而成,涂抹使用;硬膏是将药物用植物油煎熬,取油再加入白醋或铅丹等,摊在纸上或布上而成,用于敷贴患处 [8]

膏剂是中医外伤用药的常规形式,其在中医文化也有影响,有些膏药是传统药局甚至是地方的特色产品,如狗皮膏药、黑膏药、止咳膏。现在,膏药仍然是医院制剂的一种用药形式。

“丹”一般使用矿物药加热提炼而成,有的是丸形,有的是散状。“炼丹”制成的丹药,外科应用较多,多具有去腐拔毒的作用。炼丹是中国的特殊文化,尤其是古代皇帝追求长生不老的仙丹。

除了上述剂型外,常用制剂还有:

“茶”是由药物粗粉与黏合剂混合制成的固体制剂。使用时以沸水泡汁代茶服用,故称茶剂。

“露”是多用新鲜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药物,放在水中加热蒸馏,所收集的蒸馏液即为药露。气味清淡,便于口服。

“锭”“饼”是将药物研成细末,单独或加适当的糊粉、蜂蜜与赋形剂混合后制成不同形状的一种固体制剂。可外用或内服,研末调服或磨汁服,亦可磨汁涂敷患处。若制成饼状则为饼剂。

“条”又称纸捻,是将桑皮纸粘药后捻成细条线,或将桑皮纸捻成细条后再粘着药物面成,是中医外科常用的制剂。还有将艾叶和药研成粗末,用纸裹制成圆条;供灸治用,又称“艾条”。

“线”是将丝线或棉线浸泡于药液中,并与药液同煮,经干燥而成的一种外用制剂,用于结扎瘘管或赘肉,使其自行萎缩脱落。

“灸”为将艾叶捣碎如绒状,捻成一定大小的形状后,置于体表的某些腧穴或患部,点燃熏灼,使之发生温热或灼痛感,以达到预防或治疗目的的一种外用剂型。

“糖浆剂”指含有药物或不含药物的蔗糖饱和水溶液。不含药物的蔗糖饱和水溶液称为单糖浆或糖浆,一般作赋形剂或调味剂;含药物的糖浆,是将药物煎煮去渣取汁煎熬成浓缩液,加入适量蔗糖溶解而成。

“片剂”是将中药加工或提炼后与辅料混合,压制成圆片状剂型。片剂用量准确,体积小。

“胶囊剂”系指将中药粉或提取物药粉直接或制粒后分装于空心胶囊或密封于软质囊材中的制剂,可分为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和肠溶胶囊剂等。

“冲剂”也称为颗粒剂,为将中药提炼成稠膏,加入适量糖粉及其他辅料(淀粉、山药粉、糊精等)充分拌匀,揉搓成团状,通过10~12目筛,制成颗粒,然后将颗粒经4~66℃温度,干燥后过8~14目筛,使所制颗粒均匀一致。冲剂易于吸潮,应置封闭容器中保存,一般用塑料袋分剂量包装备用。冲剂较丸剂、片剂作用迅速,较汤剂、糖浆剂体积小、重量轻,易于运输携带;且服用简便。

“针剂”也就是注射剂。将中药经过提取、精制、配制等步骤而制成的灭菌溶液,供皮下、肌肉、静脉注射等使用的一种制剂。具有剂量准确,作用迅速、给药方便、药物不受消化液和食物的影响,能直接进入人体组织等优点。

除上述几种常用剂型外,还有海绵剂、油剂、气雾剂、栓剂、霜剂、凝胶剂、五官外科用制剂等剂型。

中药注射剂是一种特殊的中成药,它是将中成药成分直接注射人体内发挥疗效,药物浓度高,疗效显著,可用于急症,是不可或缺的中药剂型。目前,临床上仍在使用的中药注射剂品种,是在近几十年的临床应用与淘汰,遴选下来的精品,疗效确切,安全性有一定保障,是我国经历特殊历史发展期间保存下来的宝贵财富。中药注射剂疗效独特,在老年性疾病如心脑血管、抗感染等方面有着西药不可替代的作用。

改变传统中成药的剂型,要以确保疗效、缩小剂量为前提,随着现代制药技术引入,已经开发出很多三小(剂量小、副作用小、毒性小)、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五方便(生产、服用、携带、运输、贮藏)的现代中成药,以适应临床用药的需求。随着现代制药技术的进步中成药也将会向控释制剂、靶向制剂发展。

二、中成药组方

(一)配伍目的

方剂是由药物调剂而成的,方剂亦有“调剂”之称,以故“圣人为之制方以调剂之,或用以专攻,或用以兼治,或相辅者,或相反者,或相用者,或相制者,故方之既成,能使药各全其性,亦能使药各失其性。操纵之法,有大权焉。此方之妙也”。简而言之,配伍的目的主要是增强药效、减缓毒性、调控药物的作用方向。

患者病情复杂或较重时,单用一味药物常恐药力不足,需通过配伍如七情中相须、相使,发挥各具特色药物的特性,提高方剂的治疗效果。临床患者病情多非单一证候,方剂中常需要两味乃至多味药物配伍使用,方能适合复杂病证的需要。如治疗心阳衰微病证常以附子配伍干姜即干姜附子汤,可增强附子回阳救逆的作用;若素有咳喘感寒而呈现太阳表虚证时,则需桂枝汤配伍厚朴、苦杏仁即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来协同治疗。

药物“以毒为能”,即药物具有偏性或者毒性,在具体的方剂中可通过有效的配伍,使其中一药或多药的偏性或者毒性得到制约,从而扩大药物的主治范围,并缓解或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以降低方药对人体的伤害。如治疗寒积里实证的经典方大黄附子汤,运用大黄泻下通便、荡涤积滞,其性虽苦寒,但与附子、细辛配伍,其寒性被制而泻下之功仍存,乃去性存用之法。四逆汤中以甘草配伍附子,即利用甘草甘缓之性缓和附子峻烈之性,减轻附子毒性。

从作用取向上看,方剂配伍的形式主要有相辅相成配伍和相制相成配伍两种。相辅相成配伍是指药物之间通过配伍达到增进疗效的配伍关系,如麻黄汤中麻黄与桂枝的配伍加强了发汗作用,桔梗配甘草加强了二者的解毒利咽作用。相制相成配伍,是指通过配伍达到减轻药物烈性或毒性作用的配伍关系,如大黄附子汤中大黄与附子、细辛配伍,可减轻大黄的苦寒之性,使方剂整体起到温下的作用。

(二)组方配伍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序录云:“药有阴阳配合……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可以看到,《本经》已经将中成药配伍关系概括为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等六种类型,反映了药物相辅相成、相反相成等复杂配伍关系。只有通过合理的中药配伍,才能够增强疗效,消除或缓解某些药物对人体的不利影响,扩大药物的治疗范围,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病情需要 [9]

根据病情需要和药物性能,将两味或两味以上的药物配合在一起使用。这种组合是按照中医辨证论治的治疗需要,在治疗法则指导下的用药搭配。中药配伍用药,也体现出中医的阴阳调和、五行协调的整体调节治疗特色。方剂配伍是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逐步实现了由单味药治疗某病症向多味药配伍组方来治疗某病(证)的过渡,实现了由药到方、由药证到方证的飞跃。

而方剂配伍则形式多样、复杂多变,既有单味方药,又有药对配伍,如麻黄、桂枝的配伍;也包含了君臣佐使的“复方配伍”及复方加味的“药方配伍”,如理中汤配伍附子为附子理中汤,配伍黄连为连理汤,甚至出现“方方配伍”,为方剂与方剂间的配伍,如四君子汤与四物汤配伍为八珍汤,小柴胡汤配伍五苓散为柴苓汤等。

随着医学经验的积累和疾病谱的变化,药对这种简单的药物配伍已经不能适应复杂疾病治疗的需要,就产生了复杂方剂的配伍形式,这种复杂性一方面是方剂主治病症的复杂性,另一方面表现为组方的药味较多,呈现“药有个性之专长,方有合群之妙用”。

《黄帝内经》首先提出君臣佐使的组方结构,确定了君臣佐使地位与作用贡献依次递减的配伍形式,至今仍然是公认的方剂组成结构,在理论和实践上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主病要药谓之君,数少而分量重,一般为一味,少数二味;佐君以为臣,味数稍多,分量稍轻;应臣者谓之使,数可出入;而分量更轻,为向导之使 [10]

以六味地黄丸的配伍为例,理解复方配伍的整体调节法则(表1-3):

表1-3 六味地黄丸配伍作用与成方药性

img

因此,六味地黄丸的滋阴补肾作用,其疗效的主导中药是地黄,而山萸肉、山药二味从肝肾、脾肺协同发挥疗效作用,三味药均为补益中药,因此六味地黄丸的功能为补益效应;泽泻、牡丹皮、茯苓可修正君、臣药的药性之偏,调节肾虚阴亏引起的湿、热、瘀、燥,起辅助治疗作用。三补为君臣药,三泻为佐药。

(三)复方类型

1.单味中成药

传统中药方剂多为二味以上,也有少数是单味方剂(图1-4),如独参汤、茅根汤、大补丸(黄柏)、豨莶丸、桑枝膏、桑椹子膏、益母草膏、金银花露、地丹皮露(地骨皮)、丹参舒心片、抗炎灵片(穿心莲)、四季青片、龙胆草片、垂盆草颗粒、鼻炎灵(蜂巢,冲剂)、野马追糖浆、云芝胶囊、虎杖酒、蚕沙酒等。单味中成药中的单味中药就能针对病症进行调节,如独参汤大补元气,适用于一切气虚证,如老弱病、免疫力下降、术后恢复等。现代新药中有效部位或单一成分制剂,多数为单味中药的提取物,如人参皂苷Rh 2 、盐酸青藤碱、银杏叶提取物、银杏二萜总内酯等。

img

图1-4 中成药复方类型

2.二味复方中成药

最简单的配伍是二味中药复方(图1-4),如二味消毒散、失笑散、佛手散、良附丸、金铃子散、左金丸、二圣丸、交泰丸、二至丸、半硫丸、二母散、二神丸、香连丸、枳术丸、水陆二仙丹、二妙散、神香散、当归补血汤、缩泉丸、郁染丸、槐荆丸、黛蛤散、稀涎散、皂荚散、百花膏等,通过君臣二味中药配伍,如枳术中枳壳的理气与白术的健脾相伍,实现对证治疗,其中也有部分是药对形成的复方。

所谓药对,是指在组方时经常出现的两味中药配对应用,故又称对药。药对是复方中一种比较固定的最小组方单位,临床上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两药同时应用,既比一般的复方为简单,却又具备复方配伍的基本特点。不但可以提高疗效,还可减少毒性和副作用。药对的实质性内容,自古已有,其“七情合和”即与药对有很大关系。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认识到复方配伍的优越性,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逐步认识到某两种药物同用有特别协同的疗效,从而形成了“药对”的理论。诸如“麻黄无桂枝不汗”“附子无干姜不热”“石膏得知母更寒”等,都是药对的最好写照。

3.经简方中成药

纵观古今医家临证处方,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以药少而精为特点,可称之为经简方,其药味较少,除一两味药的处方外,一般四至五味,经简方犹如行军作战中的精锐分队,目标明确,战力强 [11]

由于经简方药味较少,故君臣佐使配伍明晰。这类处方以张仲景经方为代表,据统计,约50%的经方不超过4味药,90%的经方不超过8味药,其药味精简,配伍精当,君臣佐使明确,效如桴鼓。

4.大复方中成药

另一类是以药多而广为特点,可称之为大复方。大复方,药味较多,一般十几至三十几味,甚至四五十味药,多种药物组合,各自发挥其功用,功效全面。

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鹿茸大补汤,由鹿茸、黄芪、当归、茯苓、肉苁蓉等18味药组成,调治男子、妇人诸虚不足,产后血气耗伤等一切虚损;《脾胃论》中神圣复气汤,包含附子、干姜、防风、橘皮、生地、黄连、川芎等共23味药,调治腰背痛、头痛、口中涎、目中泣、耳鸣耳聋、阴中痛、食少、二便不调等各种由于寒水来复,火土相杂所致病证,故具有药多而全,效广力柔之特点,相比经简方,效力相对和缓。唐代以后处方及现代时方,以大复方居多。大复方犹如大兵团作战,广设目标,多面围攻,力求“关门捉寇”,一举歼灭敌人。很多大复方是由几组的药味组合而成,各组内药物的性味功用相似,如清燥汤中,黄连、黄柏清热燥湿,为君药;当归、生地、麦冬养血滋阴,为臣药;苍术、泽泻、茯苓、猪苓燥湿利湿健脾,升麻、柴胡升发阳气,人参、黄芪益气,五味子收敛,均为佐药。因此,对于君臣佐使的界定,往往不是按照单味药划分,而是按药物组别划分,功能相似的一组药物相当于一个功能团体,如行气功能团,活血化瘀功能团等,从而发挥君臣佐使的作用。

5.方方配伍

将针对中医病证的多方进行组合配伍应用,也是中医临床用药的基本配伍原则,称之为方方配伍或方方化裁。方方配伍是指方剂与方剂之间在配伍时形成的某种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具体体现在表里、虚实、阴阳、寒热、气血等多个方面。

如柴胡桂枝汤(太阳少阳合病)、小柴胡汤(少阳病)、大柴胡汤(少阳阳明合病),体现了一种以小柴胡汤(少阳病)为对称轴的对称结构,这种对称性建立在六经辨证对三阳病病位的对称性划分上(三阳病病位以少阳病为对称轴)。又如补气的四君子汤与补血的四物汤配伍,组成了气血双补的八珍汤,形成了一种以八珍汤为对称轴的对称结构(气血)。

三、中成药特色

中成药是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规定的处方和方法加工制成一定剂型,供临床医生辨证治疗使用的一类药物制剂(图1-5)。它使用、携带、贮运都很方便,有些具有长效、速效、高效的特点,也可用于危急重症的抢救。常用剂型有膏剂、丹剂、丸剂、散剂、栓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常见的牛黄解毒丸、七厘散、银翘解毒片、人参药酒、午时茶、滴耳油等,都属于中成药。

中药大多数来自天然动植物,经过不同方法炮制,加之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适当的配伍,疗效确切,适用于许多老年病和疑难病,超过七成的中成药都用于慢性病、老年病,并且很少发生毒副作用,中成药具有疗效与制剂的双重特色。

img

图1-5 中成药的疗效特色

(一)中成药的疗效特色

1.中医辨证特色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中医对疾病的治疗,既重视病证结合,也考虑证症相参,即融辨病、辨证及对证治疗三位于一体。而辨证论治则是中医诊疗体系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治疗有别于西医的主要之处,故常与整体观念一起,被看做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严格意义上来说,中成药的功能主治需要在辨证下进行用药。“辨证就是求解疾病本质与症结所在。凡人之病,不外乎阴阳,而阴阳之分,总不离乎表里、虚实、寒热六字尽之”。

因此,据证议法,中成药治病,首先要辨清病证,在中医指导下用药。目前中成药主要是中医师临床应用,西医师需在规定的中医培训基础上进行用药,通过中医望、闻、问、切所收集的症状和信息,进行中医理论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选择合适的中成药。

中成药所具备的疗效作用的对应化、定型化、规范化,尤其是经典方成药功能主治与适应症的社会历史传承,使很多中成药已经家喻户晓,人们熟知这些中成药及相对应的病症、疾病,因此中成药也走向家庭用药与非处方药用。如六味地黄丸的滋阴补肾,板蓝根冲剂的清热解毒,大活络丹的活血化瘀。随着中成药的发展及临床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尤其临床上中西医相互借鉴的临床诊断与现代检验结合,有些中成药甚至与现代疾病直接相对应,以符合现代社会大众辨证用药的需要与发展,如小柴胡颗粒治疗感冒、流感,复方丹参治疗冠心病。

2.传统文化特色

中医药传承数千年,已经形成了与之相应的中医药社会健康文化。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西汉时期,开始用阴阳五行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阴阳、寒热理念根深蒂固扎根在文化意识之中,包括中药、食物寒热属性对人体的影响,如寒凉食物易伤脾胃,温热食品易上火;东汉出现了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提出了“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的辨证方法;华佗以精通外科手术和麻醉名闻天下,创立了健身体操“五禽戏”;唐代孙思邈总结经验,收集药方5000多个,被人尊为“药王”。两宋时期,宋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出版《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的针灸专著规范了中国针灸,推广了针灸文化与意识;明朝后期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举世闻名。

神农、张仲景、华佗、李时珍等中国传统文化中健康主题的传奇、故事人物,以及其独特的专用词语尤其是成语,使中医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的部分,即便是普通老百姓也熟知一些中成药功能主治所对应病症,中成药也成为家庭必备的储备药物,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治未病健康意识的增强,中成药越来越成为大众潜意识中最易接受的“调理”药物。中成药的应用、推广与发展离不开中医药文化的历史积淀。

3.整体调节特色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依存。如脏腑、组织和官窍各自有不同的生理功能,这些不同的生理功能又共同组成了整体生理活动,这就决定了机体的整体统一性,决定了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各个分部的功能,实际上就是整体功能的一部分,在生理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同时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受周期与环境影响。因此中成药整体调节、标本兼治是其治疗特色。

整体调节表现在以下几点:

中成药对人体作用是多途径的调节,如调整阴阳、补泻相济、表里互治,在药理机制上是多组织、多途径、多靶点的多维网络化效应,以糖尿病为例,糖尿病本身是人体代谢机能紊乱之后产生的一种表面症状,它的本质是整个人体循环系统、代谢系统的衰退,治疗需要整体调理人体五脏六腑机制,重建人体年轻态之后才能彻底康复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主要集中在糖代谢通路的调节,因此除了药物抵抗外,仍然出现其他并发症,中医治疗糖尿病,虽然作用缓,常常在其发病初期通过整体调节治愈,不易复发。因此调节对初发、轻症、老年性糖尿病更适合,且不易复发。

中成药的整体调节还体现在许多具体治法,如内外兼治、标本兼治、冬病夏治的特色。由于疾病的证候表现多种多样,病理变化极为复杂,病变过程有轻重缓急,不同的时间、地点与体质对病情变化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必须善于从复杂多变的疾病现象中,抓住病变的本质,治病求本;根据邪正斗争所产生的虚实变化,扶正祛邪;按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调整阴阳;按脏腑表里,外病内治、内病外治、表里兼治,调整脏腑功能;按发病的时间周期,因时制宜。

中医治养结合的“治未病”也是中成药整体调节的具体体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治未病,是指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三方面。化学药物是对症治疗,不适合于“治未病”。在中成药的临床应用中,一方面要防止病变的蔓延,另一方面要防止在“纠偏”(治疗)的过程中产生新的不平衡(病变),也就是防止误治或治疗不当,这是在长期医学实践中不断发展、进步,逐渐形成的体系或理论特色。

4.功能主治特色

中成药遵循以法统方的原则,且功能与主治相呼应。中成药的方证对应或统一,使中成药的功能主治从传统中药的药性中升华出来,更易被现代社会理解或接受。

如方剂学采用了体现方剂功效和主治病症的统一的综合分类法,按功能分类为解表、泻下、和解、清热、祛暑、温里、补益、固涩、安神、开窍、理气、理血、治风、治燥、祛湿、祛痰等。

中成药的功能主治特色,主要是得益于历史上中医名家已经将常见病证归类总结,进行了药性组方,并形成方剂的方证。历史名家已经将常规疾病的人体失衡,进行了治疗示范性的组方,并经过千百年来的临床继承、验证、完善。因此,传统的中成药处方主要是传承经方、古方,而有一部分现代中成药是根据临床验证结果,直接将组方的中成药与现代医学中的疾病相对应。

以六味地黄为例,人体的“肾阴亏损”,涉及人体阴阳、脏腑等多维度的失衡,在数百上千种中药中,如何选择中药并组方来调节这种复杂的失衡,至少需要深度解析疾病复杂体系的阴阳五行失衡状态、准确掌握复杂中药药性体系(包括中药数量及每种中药偏性特征)、灵活运用中医调节治法的配方组合法则的三维之间高度整合,才能组成六味地黄的中成药处方(含炮制与剂量)。这种复杂体系的多维融合应用,已经被历史名家完成,并经时间及无数临床应用的验证。

因此“六味地黄”中成药,与“肾阴亏损”病证相对应。方证对应,是中成药治疗的基础,是中医治疗效应传承的结果。另外,根据主证的临床变化,还衍生出新的中成药。

六味地黄方: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

杞菊地黄方: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

桂附地黄方:温补肾阳。主治肾阳不足,腰膝酸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消渴。

同样是治疗消渴,六味地黄是肾阴亏损(阴亏)型,而桂附地黄丸为肾阳不足(阳虚)型。

因此,中成药的功能主治是集医家大成及传承发展的产物,是方证对应的疗效呈现。功能主治也为中药的作用及物质基础等现代研究确立方向。

(二)中成药的应用形式特色

1.与化学药相比的特点

(1)中药是对证治疗、适用性广

中医常常一证多病,对证治疗的中成药可对多个病症进行治疗,适用性广。化药是对病症治疗,临床指标的针对性强,而中成药是基于辨证的对“证”治疗,中成药具有对证治疗的广泛适用性,适用于中医特定的“证”,如“滋阴”“补气”,并覆盖多种疾病的病症群,应用性广。

(2)中药副作用小、适合长期用药

相比而言,来自于自然界的中药作用缓和,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尤其是孕期用药如保胎药,长期用药如延年益寿中成药或保肝药。

(3)剂量大、剂型相对落后

相比西药而言,中成药服用量大,“粗”制剂较多,剂型相对落后,服用适宜性差,如合剂、糖浆剂、颗粒剂等,再如原药材粉末制剂众多,如水丸、蜜丸、散剂,剂型落后。目前,中成药还没有控释或靶向给药制剂上市。

2.与汤药相比的优势

(1)携带方便、利于贮存

中成药相对汤药给药便捷,并且携带方便,不同于中药的煎煮,有些丸剂等相对剂量较小,可以随身携带,如速效救心丸,可以在任何环境下使用,受众面广,且采用适当形式包装,利用贮存,以备急需。

(2)服用方便、依从性好

中成药有不同剂型,如口服液、颗粒剂、适合于临床病人的服用,且大多经过矫味,服用可口,依从性良好。

(3)质量均一性有保障

中成药从原料、生产工艺、包装贮存按药品管理规范工艺生产,从药材、加工、制剂生产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使中成药质量均一性有一定保障,确保相对稳定可靠。

3.与保健品相比的优点

(1)疗效确切、显著

药材质量影响因素众多,如品种、产地、采收、加工、炮制、贮存等,而成药在投料前需对全部原料进行检验,合格药材进行药品质量的均一性生产控制,质量稳定,疗效确切。

(2)按药品生产规范进行生产管控

中成药的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药品的GMP生产管理较为严格,从药材、饮片、制剂等生产全过程的质量保障较完善。如投料药材、饮片等原料质量需符合药典标准或要求更高的企业标准,制剂生产前的加工处理、制剂生产过程均按GMP要求进行生产管控,过程的样品检测、生产工艺如设备及工艺参数的控制要求更高,因此中成药的质量标准也相对更高。 QrvA3SYnxhzrD7l5vmz+PdUl3i6VFCDGbluaSRXyjiYkDZzC4iwxBy0t3bMXFQ/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