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颈椎病的治疗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在我国,颈椎病患者有5000万~1.5亿人,且每年新增患者约100万人。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约占颈椎病的60%。随着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改变,电脑的普及,颈椎病也有年轻化趋势。那么,如何防治颈椎病呢?
(1)手法治疗:多选旋转提拉法,首先让患者主动旋转脖子,屈曲,再旋转至最大程度后,再由专科医生进行纵向提拉及其他手法,如可按摩风府、肩中俞、肩外俞、天宗、夹脊等穴。本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好。
(2)调整饮食:应注意摄取营养价值高、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如豆制品、瘦肉、谷物、海带、紫菜、木耳。尤应多食含维生素C的食品,如新鲜水果、蔬菜。
(3)针刺疗法:选颈夹脊穴、百会、风池、天柱、大椎、阿是穴等为主针刺。
(4)牵引治疗:可选择坐位、卧位、斜位或直立位牵引,重量由轻到重,一般为6~8kg,以觉舒适为准,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20~3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脊髓型颈椎病、椎管狭窄或体质太差或牵引后症状加重者,不宜做此治疗。
(5)体育疗法:功能锻炼,方法较多,如哑铃体操、徒手医疗体操、健颈操、功能锻炼操、气功、八段锦等,可选择2~3种坚持锻炼,每次20分钟,持续1周,间隔1~2天,再坚持锻炼。
2.肩凝的治疗 肩凝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退行性、无菌性炎症性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尤以50岁左右的人群为甚,女性多见。本病以肩关节周围酸胀伴钝痛或分裂样痛、放射样痛,且以静坐痛甚,逐渐引起肩关节活动障碍或受限,甚至出现肩周围肌肉萎缩等证候为特征的病症。本病属中医“痹病”范畴,亦称“冻结肩”“漏肩风”“五十肩”等。
(1)手法治疗:选㨰、指按、压、弹拨等软组织舒缓手法作用于肩关节周围及肩胛区肌肉附着点,缓解肌肉紧张后,再用盂肱关节分离拨伸旋转法松解肩关节囊粘连挛缩部,最后用肩胛带松解手法松解肩胛、胸壁内在的粘连,使肩胛位移,肌肉痉挛消除。
(2)功能锻炼法:选晃肩(上身前倾90°后旋转患侧上肢,顺时或逆时各50次)、上举(手指爬墙)、后伸(摸后背或擦背动作)等。
(3)穴位封闭法:选中西药物针剂,于肩周部穴位或压痛最明显处进行封闭治疗,可使肩周局部的炎性反应和疼痛消除或减轻,加速淋巴液回流及局部血液循环等。
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和压迫神经根所表现出的一种以腰痛及下肢剧烈疼痛为主的疾病,好发于20~50岁的青壮年。
(1)温针灸法:取腰1至骶1夹脊穴,配环跳、委中、承山、风市、阳陵泉、太溪、昆仑、三阴交、悬钟穴针刺;得气后,再点燃6根4cm长的艾条放入艾灸盒中,置于腰部夹脊穴上,温度以能耐受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温针灸法有流通气血、调和阴阳、强壮真元、镇痛活络之功。
(2)三维电脑牵引法:患者俯卧,胸部固定在头胸板,臀腿部固定在臀腿板,医生把治疗计划输入电脑,通过电脑控制床体相对运动,同步完成三维方向的动作,纠正椎体间生物力的失衡。本操作可在瞬间完成(1~2秒),可根据不同病者、不同病情,设定不同的治疗参数。
4.膝骨关节炎的治疗 膝骨关节炎,又称增生性膝关节炎、老年性膝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退行性关节软骨病,主要在中老年人骨骼、肌肉系统衰老、退变的过程中形成。临床表现为缓慢发展的关节疼痛、僵硬、肿大伴活动受限,严重者导致关节功能障碍。本病在5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高达85%,属中医“骨痹”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以肝肾亏虚为基础,兼有脾虚、血瘀、痰湿。目前,西医多用非类固醇类消炎止痛药物治疗本病,但多因副作用明显,患者不能耐受而中止治疗。
(1)穴位注射法:可选维生素B 1 注射液、维生素B 12 注射液、当归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胎盘注射液等注射于患侧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等穴上;亦可于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每周1次,每次20mL,连续治疗3次。
(2)推拿手法:选理筋手法,先采用㨰、揉、捏、拿、推、拍等手法,从腹股沟至踝关节做上下按摩动作,后改用较大力量的推拿手法,以提拉、旋转松解关节周围紧张的韧带、肌肉组织及关节囊等处,每次30~45分钟,每日1次,3周为1个疗程。
(3)功能锻炼: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包括等张、等长、等速肌力训练,亦可自行做膝关节屈伸运动,练习跪坐、下蹲、直立弯腰压腿等动作。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较适宜的有慢跑、太极拳、快步走、骑自行车等,以周身温热微出汗为宜。锻炼时,应注意避免从事损伤关节的活动,如爬山、爬楼梯等。保持正常体重,防止过度疲劳。对病情较重者,可适当选用拐杖、助行器、轮椅等,以便减轻受累关节的负荷,亦有积极的辅助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