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让扁鹊的兄长也走红地毯

为了让员工获得尊重,激发员工内在的自我实现需求,华为设置了很多主题突出的奖项。华为不遗余力、非常用心地做这件事,除了种类多,奖牌还设计得非常高级,有些甚至是委托巴黎造币厂设计和制作的;颁奖过程也很隆重,能让员工从中得到鼓舞,一生难忘。问题的关键不是奖项的内容与名称,也不是奖金或者黄金的含量多少,关键是:奖给谁?华为内部经常用扁鹊三兄弟的故事来阐述这个问题

现代企业的考核制度必然促使员工追求快速完成任务,使企业快速获得现金流,快速完成KPI(关键绩效指标),就像扁鹊一样,能做大手术、危重手术,手到病除,起死回生。扁鹊这类人当然会戴大红花、走红地毯,会获得更大的回报和认可。如果做出绩效或者贡献的人得不到认可,那么这个社会就真的没有希望了。一个组织、国家或者社会也需要扁鹊这样的人,但是这种人不用费心找,不用费心激励,因为他们非常容易得到激励,他们容易被识别,不容易被忽视或忘记。

但社会还少不了扁鹊的二哥和大哥。扁鹊二哥的病人还没有病入膏肓,还只是在皮肤上,他就开点小针小药,病就治好了。看起来不是那么高难度,所以他的KPI看起来很小,绩效评估显示没有关键亮点,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他的曝光度和重要程度就远远不及扁鹊。扁鹊的大哥就更惨了,病未发作时扁鹊大哥远远地一望,看到“病人”会在将来的某一天发病,就提醒他要加强锻炼,没有使用针和药,这个“病人”的病就没有发作。这种做预防性工作的人就更没有绩效了,很难推动别的人、别的部门来重视风险与预防,他的考核就会很差,奖金很少,激励就很少。

显然,激励扁鹊,无论是极大的精神激励(如国家级荣誉),还是口头上的表扬,都是“物质文明”,都是导向“冲锋”;而激励扁鹊大哥和二哥,即使是用金钱与职位,再大的物质激励,也是“精神文明”,都是导向“做实”!

华为和任正非在2000年就开始强调“奖励扁鹊大哥、扁鹊二哥”,重视“职业管理者的责任与使命”,即责任结果导向(基于岗位的应负责任,更具有客观性),而非绩效结果导向(更容易受认知与评价影响) 。华为在2019年5月5日再一次转发任正非2000年让高级副总裁以上干部针对“无为而治”进行考试的讲话 ,可见任正非内心深处是多么重视扁鹊的兄长们,因为他知道企业实际运作中,扁鹊的兄长们恰恰是最容易被忽视的。

“板凳要坐十年冷”就是“忍受很多磨难甚至失败但一直不懈追求”的华为精神的象征。任正非1997年6月在公司研究试验系统先进事迹汇报大会上说:“《华为人》报的文章《板凳要坐十年冷》是多么好的阐述。在冷板凳上坐的都是一代英豪。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要有思想上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要有坚定不移的精益工作目标,要有跟随社会进步与市场需求的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做实不是没有目标、没有跟踪、没有创新,但没有做实就什么也没有。君不见周劲、余浩泽、吴昆红、谷丰、张来发、张群等的点滴奋斗与持之以恒的努力,踏踏实实地在本职岗位上不断地进取,太阳已经在地平线下升起。” j4+G6ND9+bXu1r2saFJQ9kzdoh1BR6WOsdEpovbdowt3FX/9M/R0draOQ7QJAUe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