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探索人类的幸福,增进社会的福祉,发现未来的知识,都离不开高质量的心理测量工具。近十年来,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PP)已在国内蓬勃发展起来了,我国积极心理学界同仁们孜孜不倦地在积极心理学学术前沿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现在有必要将这些工作做一个规范性的梳理,以提升标准化心理测量工具在积极心理学研究中的基础作用。

本书所辖心理测量工具的入选标准是:1.积极心理学领域的概念,及其理论定义和操作性定义;2.测量工具已发表在同行评审的刊物中,特别是核心期刊;3.中文版工具依据经典心理测量学的程序进行了表述;4.近三年已有同行引用;5.工具具有文化契合性,进而保障了工具不仅可以用于跨文化和跨国界的学术研究对话,而且可以用于中国人和中国问题的积极心理研究和实践。

根据积极心理学领域的基本心理过程和个体差异,以及在关系、教育和组织的具体场景应用,我们将78个工具分成了6大部分,分别是:1.积极人格与个体差异(positive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积极认知状态和过程(positive cognitive state and outcomes);3.积极情绪状态和过程(positive emotional state and outcomes);4.积极关系(positive relationships);5.积极教育与幸福结果(positive education and well-being outcomes);6.积极组织与领导力(positive organizations and leaderships)。读者朋友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应的工具。

积极心理学本质上是一门简单有秩序的行动科学,不仅关注积极心理干预方法对幸福结果的效果,还关注效果机制的积极功能研究。我们呼吁同行们一起来进行系统性的高质量研究。

积极心理学是无边界、无偏见的学科体系,它本身包含了跨学科的思维范式,既可以渗入传统的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学科的学术研究,也可以运用于咨询、辅导、训练等不同应用场景的社会实践,还可以作为自我思考和提升的工具。

本书得到了彭凯平幸福教育公益基金、瀚思心理大数据研究院和深圳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深圳民生幸福标杆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我们计划三年内推出修订版,如果您有任何建议或问题,敬请联系我们赐教,我们将不胜感谢。

编 者
2021年6月15日 bZ6eP5NUz57zjWQCWawcYcpStBsE7fhCdUeeAx6CT8FPsS0DAmdIFjTJY6gSasC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