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项目控制概述

1948年,美国数学家维纳出版了著名的《控制论——关于在动物或机器中控制或通讯的科学》。这本著作赋予现代控制以新的含义,一经问世就引起轰动,其提出的新概念、新理论以及解决控制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打破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自然科学中各相关学科之间的界限。现代控制论的形成,为系统研究项目控制问题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一、控制论概述

“控制”一词由来已久,原指掌舵的方式和技能。柏拉图在《高尔吉亚篇》中认为,控制是指驾船术、操舵术或掌舵人,并由此引申为“对人的管理艺术”。工业革命以后,传统的控制逐步发展为对某些机械电子装置的自动控制,控制一词的含义更加丰富。维纳创立的控制论则吸取了当时自动控制的最新成果,并运用现代通信技术,专门研究有关生物和机器的控制与信息传递中的基本规律。

1.控制论的奠基创立

控制论的创立,既是科学技术不断分化、高度综合的结果,又是社会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创立的背景具有四个方面的基础因素:首先是技术基础。控制论的思想渊源和技术萌芽,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技术经验和近代的自动装置。其次是实践基础。伺服机构理论的实际应用,主要是在20世纪30到40年代,这期间出现了半自动化的流水作业线和车间,使得社会性的机器大生产出现自动化的趋势。再次是哲学基础。哲学与方法论的创新和突破,对控制论的创立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最后是数学基础。控制论的数学基础,不仅涉及微积分、矩阵论、计算机数学等多种数学理论和方法,还受到数理逻辑的深刻影响。 1

维纳创立控制论的关键,在于抓住了“机器与有机体”之间的共同特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在这些技术的各自领域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分别提出了一些理论。但是,抓住一切通信和控制系统所共同具有的特点,站在一个更概括的理论高度,综合以上各个领域的经验和理论,并且把这些系统的控制机制和现代生物学所发现的生物机体中某些控制机制加以类比,形成控制论这样一门独立的专门学科,则首先是维纳的功绩。” 2 维纳的控制论,解决了“既是机器又是活的机体的控制和通讯的问题”。在他看来,人和动物等生命体有目的行为的控制,与机械电子装置运行时的自动控制具有某些相似性,这意味着人们有可能运用统一的概念将两者的控制机理表达出来,形成一门既包括机器又包括生物有机体的普遍理论——控制论。

2.控制论的发展历程

维纳开创了现代控制理论研究的先河,之后,控制论方兴未艾,迅速形成了以系统论和信息论为基础,横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包括工程控制论、生物控制论、社会控制论和智能控制论等在内的庞大的学科体系,为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维方式。 3

一般而言,控制论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末,是经典控制理论时期。其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单变量控制系统,重点是反馈控制,着重解决单机自动化和局部自动化问题。在这一阶段,控制论基于系统的传递函数和频率特性,使用数理统计分析法,这套方法后来被称为“经典控制理论”。第二个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是现代控制理论快速发展的时期。其主要研究对象是多变量控制系统,并从单变量自动调节发展到多变量的最优控制,提出了多输入、多输出、高精度和参数时变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理念。与经典控制理论相比,它使用的数学工具更为复杂,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第三个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是大系统控制理论时期。其主要研究对象是影响因素众多的大系统,重点是大系统多级递阶控制,着重应用于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和环境系统等。大系统控制理论引发了控制思想、方法和手段的迅速演变,不仅推动了工程控制论的发展,而且使控制论深入到经济、社会、生物和军事等众多领域。第四个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至今,是人工智能控制理论时期。这一时期控制论逐渐向更加广阔的领域发展,人们通过研究如何根据输入、输出数据建立动态方程,进而发展为系统辨识理论,并在此理论的指导下逐步实现了维纳当年的梦想——研究和开发能够部分代替人脑的控制系统,即人工智能系统。

3.控制论的基本内涵

同系统论、信息论一样,控制论是一门跨学科的科学,它既突破了动物和机器的界限,又跨越了控制工程与通信工程之间的学科界限。维纳把控制论定义为:“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 4 控制论的研究对象是一切系统所共有的通讯和控制方面的特征,目的在于“创造一种语言和技术,使我们有效地研究一般的控制和通讯问题,同时也寻找一套恰当的思想和技术,以便使通讯和控制问题的各种特殊表现都能借助一定的概念加以分类”。

可以看出,控制论从相关学科之间的共性出发,运用相应的数学工具,研究各类系统的信息交换、反馈调节,把充满关联性和不确定性的主客观世界用统一、综合的科学观点和相应的数学语言进行诠释,揭示了诸如信息、系统、反馈、平衡、稳定、因果、有序等一系列重要概念的内在联系和普遍意义。这样,当我们对控制理论的认识达到一定高度时,便产生了对控制活动更为一般的定义:控制主体为了“改善”受控客体的功能或发展方向,获得系统运行的信息,并以这种信息为基础,对该受控客体施加作用或影响。

在控制论视角下,现实世界由能量、物质和信息组成。控制主体将受控客体视作一个“系统”,就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去考察它们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开展相应的控制活动。控制论研究的“系统”是存在于一定环境中的、由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同时,控制论强调,一切控制活动的开展,其根本问题是系统信息变换和反馈技术的运用。其中,信息变换过程包括信息的接收、存取和处理过程;而所谓的反馈技术是指通过控制系统,受控客体在接收到控制主体发布的指令信息后产生结果信息,并将结果信息反输给控制主体,从而起到能动的调节作用。

4.控制论的系统思维

如上所述,任何一种控制系统都是由信息系统和反馈系统组成的。控制论认为获取信息的过程是人们认识客体的前提,而依据信息所采取的控制措施是人们改造客体的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讲,控制就是指人们根据预期目标和既定条件,通过改变或干预系统运行状况,使受控系统中的事物在可能性空间内沿着确定方向(或状态)发展的活动。这种控制活动产生的作用,能够使受控对象根据施控者的预定目标而动作,并最终达到控制目的。因此,控制作为一种作用、一个过程,至少涉及三个基本要素:施控主体(作用者)、受控客体(被作用者)和信息(作用传递者)。施控主体即控制主体,是产生控制目的、动因和手段的一方;受控客体即被控对象,是产生控制结果和效用的一方;信息是这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的传递者。在实施控制活动过程中,这三个要素通过一个完整的闭环组成一个整体,称为控制系统。 5 它们之间的作用关系,如图4—1所示。

图4—1 控制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作用关系

从图4—1可以看出,在控制系统中,施控主体对受控客体的作用称为控制作用,而受控客体对施控主体的反作用,通常被称为反馈作用。同时,控制论假定在控制系统中,存在着一种自动控制机制,其作用的发挥依赖于控制系统自身所具有的结构特征和运行机制。例如,人是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大脑是施控主体,手和脚是受控客体;大脑产生的动机(动因),通过指令信息支配手、脚来实现(结果);手与脚行为的结果,又通过肢体触觉与眼耳感知等回输信息并反作用于大脑。

5.控制论的理论体系及其实践应用

控制论从寻找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出发,将生物有机体的某些运行机制与机器的物理运动方式加以类比,把生物的行为赋予机器运动,从而抓住了一切控制系统中所共有的特征。控制论以信息论、系统论等为基础,并与它们一起研究各类系统中的控制机理及过程,描述各种系统行为的控制特征,求解各类复杂动态行为的控制问题,最终形成了有效控制系统运行过程的科学方法,即:将一切有组织的系统看作一种自行调节的系统,通过分析系统中施控主体、受控客体和信息三个要素的状况和相互作用关系,发现系统运行的机制,从而达到对该系统基本特征、运行规律和控制方法的深入理解和认识。

控制论的理论体系具备了方法论的属性,从中衍生出来的控制方式,可作为各相关学科理论研究的一般方法。控制论方法的本质,是通过施控主体对受控客体下达控制指令,进行有目的的引导、干预和制约,使受控客体的行为朝着符合施控主体要求的目标发展,进而使系统运行的结果达到预期目标。根据这一方法,在一个控制对象所形成的系统中开展控制活动,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控制过程不是来自外部,而是系统本身所具有的一种内在运行机制;第二,实施控制是系统自身具有能动性的表现,控制活动表现为一个动态过程;第三,实施控制活动的过程是施控主体通过控制系统对系统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和转化的过程。综上所述,可以认为,控制活动在本质上就是利用系统中“信息”传递进行控制的过程,信息在控制系统中起着“信使”的作用。

由于抓住了相关多个学科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共性问题,控制论被广泛应用到工程、管理、生物和环境等诸多领域,对科学研究、经济管理、军事理论,以及人对自身的认识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维纳《控制论》一书出版后的几十年中,控制论的概念、原理、模型以及思想和方法,几乎已经渗透到所有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目前,各种“控制论”的分支学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其中包括神经控制论、医学控制论、生态控制论、环境控制论、资源控制论、种群控制论、能源控制论和人口控制论等。在某种意义上,这些学科的发展过程就是控制论与相关学科领域进行交叉融合,进而产生新的科学命题、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的过程。

二、控制论的基本方法

控制论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其核心在于抛开了各类被控对象自身的属性,将其视作一个系统,这样便抓住了系统运行过程中施控主体、受控客体以及信息处理和反馈机制等共性问题,使施控主体的控制活动能够有效作用于受控客体。基于这一特性,黑箱方法、功能模拟方法和反馈方法逐步形成,并发展成为控制论的三种基本方法。 6

1.黑箱方法

“黑箱”泛指人们一时无需或无法获得其内部结构的某种“装置”。维纳把黑箱理解为这样一种机械电子装置:它如同包含一组输入端和一组输出端的电气网络,如果对它输入电流等信号,并实行一种确定化的操作,那么就会得到一个确切的结果,比如指示灯闪亮或者熄灭。但是,关于该装置内部依靠什么结构、采用何种方式来执行这种操作指令,我们不必知道。黑箱原理的基本假设是:尽管人类的认知是有限的,但自然界中没有孤立的事物,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所以,即使我们不清楚黑箱的内部结构,仅关注它对于指令信息刺激的反应,并通过分析信息输入与输出关系,就可对它做出研究与判断。在此,信息的输入,就是施控者对黑箱施加的影响;信息的输出,就是黑箱对该影响做出的反应。因此,所谓黑箱方法,就是在不打开被控对象“箱体”的情况下,只通过外部观测、试验,找出系统输入和输出之间的规律,研究黑箱的功能和特性,探索其构造体系和控制机理的一种科学方法。可以看出,黑箱方法的本质是施控主体从外部对受控客体进行整体观察、系统分析的方法。例如,一台电视机,对于明了其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的专业人员而言,即呈现为“白箱”;对于普通的消费者而言,因其不明白电视机内部的工作机理,便成为“黑箱”,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于电视机的操作和使用。

2.功能模拟方法

随着控制论的创立,传统的相似模拟方法发展到了功能模拟的新阶段。所谓功能模拟方法,是指以功能和行为的模仿为基础研究受控对象的方法。与黑箱方法相似,功能模拟方法并不直接研究所要观察的对象,即“原型”的运行状态,而是借助于对相关“模型”的研究,即用模型来模仿原型的功能和行为。比如,尽管猎枪与火炮的结构特征和系统状态截然不同,但是,猎手瞄准猎物的过程与火炮控制系统瞄准目标的过程却具有相似性。人们可通过对猎手瞄准猎物的功能和行为进行分析,并以此机理设计火炮瞄准的控制系统。这就是功能模拟的基本原理。因此,功能模拟方法主要是针对模型与原型之间的功能特性和运行规律进行模拟的过程,它反映了控制论的本质特征和抽象化特性。

3.反馈方法

“反馈”原本是工程控制领域中的一个概念,最初由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的哈罗德·布朗克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其原意是把电子系统的输出信号再回输到系统输入端的回馈过程。维纳引用了这个概念,认为这是控制问题的核心,且是控制论创立的基础。因此,反馈方法是控制论中的一种基本方法。所谓反馈,是对控制系统中设定的操作指令与相应的执行结果进行分析,并将相关的结果信息回输到系统指令中的信息流动过程。这种以系统当前活动的实时结果为基础来调整系统下一阶段活动的控制方法,称为反馈方法。其最大的特点在于采用“回馈”的思维,通过对系统中“输入—输出”信息的分析,根据系统当前的执行情况,调整未来的控制行动。回馈所形成的反馈思维,绝不是简单体现在一个系统信息作用的“回路”上,它既是控制论的一个基本原理,也是控制理论的重要思想基础和方法论。同时,反馈方法将控制理论的实践应用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为各类控制系统模型的建立以及实施控制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和技术保障。

三、项目控制的基本内涵

项目控制是从项目管理者有效运用控制职能的角度出发,在纵向上以控制系统的建立和运行为主线,在横向上以项目三大目标的控制为核心所开展的各项控制活动。不同于一般的机械电子装置控制,项目控制机理更加复杂,其原因在于它涉及人的行为管理,并与项目决策、计划和指挥等联系密切。

1.项目控制的认知

项目实施受多种因素干扰,当项目实施目标和计划明确后,管理者就应思考一个重要的问题,即项目实施过程能否得到有效控制。项目实施要实现既定目标,就必须系统筹划,严格控制。因此,所谓项目控制,是指按照项目实施既定的目标和计划,对项目实施过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发现任务执行偏差并采取相应纠正措施,以保证项目实施活动按原定计划进行;或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对项目计划进行适当调整,使其更加符合项目实施过程的实际要求。

项目控制活动既依赖于项目管理的方法和技术,又受制于项目实施的技术系统。从表面上看,只要将控制论中一些成熟的方法应用到项目实施过程中,似乎就能解决对三大目标的控制问题,但从实质上讲,项目控制是典型的管理控制,其控制过程并不是简单地将控制论的方法和技术移植过来,而是在控制论基本理论的指导下,积极探索适合项目实施过程管理的控制方法。项目在管理过程中运用控制论的原理和方法,对于有效控制项目实施整体进程以及掌控过程管理中各环节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越是大型复杂的项目,项目控制的任务就越艰巨,控制职能的作用也体现得越充分。

2.项目控制的目的与要求

项目控制的目的具体而明确,即保证控制变量实际执行结果与计划预期之间的偏差能够被限定在控制阈值允许的范围内。在项目实施之初,有关项目实施的决策事项、目标和计划等都是对未来项目任务执行的一种预期,即假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变化是可控的。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存在多种干扰因素,设定的预期目标并不一定能够如期实现,项目实施环境的复杂性和预期目标实现过程的不确定性,往往会导致计划任务执行的实际值与期望值不符。也就是说,项目的确立及其实施方案的制定,都是建立在相关人为预期的基础之上,而在项目实际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纵横交错,各种影响因素纷繁多样,各种干扰层出不穷,这些都会给项目实施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管理层应实时监控整个项目管理系统,特别是控制系统,并通过有效的控制方法和技术手段,有目的地对受控客体施加影响,以保持项目实施过程平稳推进。项目控制一般应符合三项基本要求:预见性,要能在重大偏差出现之前尽早发现并制定对策;及时性,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确保项目信息收集、分析和反馈及时快捷;全面性,要以项目实施整体和大局为重,使局部控制过程与整体进程协调一致。项目管理者应将项目实施活动视为一个能被有效控制的系统,使项目实施与管理的整个过程有一个清晰的动态展示,保证其每一个环节均处于可控状态。

3.项目控制的目标与任务

如前所述,项目实施有三个密不可分的目标要素:进度、成本和质量。项目控制的目标,就是保证项目实施过程按预期目标的要求和计划展开,有效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使项目实施的进度、成本和质量三项主要指标符合计划安排的要求。通俗地说,进度快、成本低、质量好是项目控制的基本目标。与此相应,项目控制的任务不仅在于监督和落实计划任务,更是为了改进和优化项目实施过程管理。项目控制的关键在于将实施过程置于管理系统的管控之下,使受控客体按照项目计划有效运行,从而保持项目实施过程的平稳有序。就项目控制整体来说,项目高层管理者控制项目实施的总体目标,主要关注项目实施的整体目标任务;项目组织中的管理层、执行层,围绕预期目标,主要控制项目实施的各专项计划任务;项目作业层具体负责实施计划任务。只有这样,项目组织才能从上到下建立起一个严密且完整的项目管理控制体系。

项目控制的目标是多维的、相互关联的。若进度严重拖延,成本控制就变得困难;若质量出现问题,对成本、工期的控制就会变得没有意义;如果一味地压缩成本,势必会影响质量和进度。这就要求项目控制应是一个多目标的全方位持续管控过程。因此,项目控制要着眼于项目实施的整体战略和目标任务,并系统地把握好过程控制的各个方面。首先,要认真分析项目实施所处的内外部环境,重点分析项目主要相关方的动机和行为;其次,要充分发挥管理系统,特别是控制系统的作用,精确构思并设计项目管理整体的控制体系,包括项目组织中履行控制职能的组织架构、变更控制程序、处理冲突方式等;最后,要按照项目管理知识体系要求,充分发挥整合管理及目标管理的作用,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管理控制。项目控制的全过程模型,如图4—2所示。 7

图4—2 项目控制的全过程模型

4.项目控制的特点与类型

由于项目实施过程以及目标变量中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独特性,使得项目控制除了具有一般控制的基本特征外,还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多目标性。项目控制的主要目标变量包括进度目标、成本目标和质量目标,它们之间相互作用使项目控制过程极为复杂。二是多重约束性。项目控制受诸多因素的干扰,既有内外部环境的制约,又有各类资源和技术系统的限制,还有人员操作行为因素的影响。三是阶段性。项目实施过程的阶段性决定了项目控制也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

按照控制活动开展的时间阶段,项目控制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种基本类型。事前控制建立在以目标和计划为导向、以预测为基础的前馈控制原理之上,而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则应用了反馈控制的原理。按照控制活动的功能指向,项目控制从形式上又包括目标控制和计划控制两种类型。目标控制是最基本的项目控制方式,它把项目控制的目的和任务转化为期望目标,通过控制变量的引导,对任务执行过程进行预测或监控,并采取措施完成控制过程。计划控制是以控制变量的计划值为基准,直接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动态监控,以发现偏差,消除干扰。

5.项目控制的功能与作用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种干扰因素不断涌现,能否实现有效控制是项目成功实施的根本保证。为此,管理层应充分认识项目控制的重要功能,注重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要充分发挥控制系统的作用,确保实现项目整体控制目标;其次,要处理好实施过程中预期目标、计划指标与实际执行结果之间的关系,实现执行计划任务的过程与控制系统运行的良性互动;最后,要正确面对计划与现实之间的差异,积极寻找可供选择的替代方案,不断权衡不同方案的优劣并择优而用,以保证控制系统运行畅通。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项目控制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检验作用,控制系统能检验各项工作是否按预定计划进行,同时也可检验计划方案的合理性;其二,调整作用,项目任务的执行结果与初始计划相比总会产生偏差,而一旦出现偏差,就需通过控制系统采取相应的纠偏措施。因此,项目组织中各级负责人都必须是控制职责的承担者,而不能简单地认为项目控制只是管理层的职责。发挥项目控制的作用依赖于管理者对目标控制、计划控制和过程控制综合应用的效果,并取决于以下六个因素:预期目标确定的合理程度、计划编制的科学程度、干扰因素预测的精准程度、过程管理的有效程度、信息处理的及时程度和决策调整的执行程度。其中,前三项是事前预控的基本措施,后三项是事中和事后控制的关键因素。

四、项目控制的相关问题

当前,各类大型复杂项目实施的技术要求日趋精细化、实施过程的管理不断规范化,这更加突出了项目控制的强约束特征。项目控制就是要在强约束特征下,根据项目实施多目标、多层级的要求,对项目实施全过程进行有效管控。

1.项目控制的干扰因素

项目控制的依据是项目实施既定的目标和计划。项目实施进度、成本和质量三大目标,既是项目控制的基本对象,又是形成项目控制干扰因素的主要方面。换言之,站在施控主体的立场,这三大目标是项目控制活动需完成的任务;而从受控客体的角度看,它们又是项目控制过程中最主要的干扰因素。三大目标与项目控制之间的这种辩证关系,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8

(1)进度控制的干扰因素。主要表现为:解决技术难题花费了比计划工期更长的时间;最初的进度估算太过乐观;任务排序不恰当;需要投入的人力、材料或设备无法及时获得;前期准备工作不够完善;客户提出需求变化引起的变更;相关的政策法规发生变化;等等。

(2)成本控制的干扰因素。主要表现为:工作范围变更引起的成本变化;最初的报价或估计值过低;预算编制不充分;技术障碍要求提供更多资源;成本控制报告做得较差或者没有按时提交;没有及时展开纠错工作;投入资源的价格发生变化等。

(3)质量控制的干扰因素。主要表现为:出现难以处理的技术困难;发生预料之外的技术问题;质量或可靠性方面的问题;客户要求变更系统规格;管理职能间产生矛盾和冲突;技术突破对项目工作产生了影响;项目团队对规范要求与解决技术问题方案产生了分歧;市场变化提升或降低了项目本身的价值,质量等级要求发生变化等。

2.项目控制的制约条件

任何项目的实施过程都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展开的,一般而言,它会受到五个方面的约束:一是目标、计划和任务约束。具体包括目标任务之间的约束条件,以及将项目任务分解为更易于管理的子项目时产生的活动或工序间的逻辑约束条件。二是技术条件约束。它反映项目活动及工序间技术约束的情况,相应的约束条件通常可以分为四种情形:自由决定的、最佳实践的、逻辑约束的和特别限制的。同时,技术性约束通常体现在进度与质量标准方面,即项目成果都有预期生产能力、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运营效益等方面的要求。三是资源约束。通常体现在人力资源、非人力资源约束两个方面。项目实施任务都是在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条件下完成的。四是时间约束。项目进度安排具体体现为年、季、月、周及日等日历天数,进而产生进度日期约束限制,表现为“不晚于”某个具体的时间节点。五是空间约束。很多项目的实施作业要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通过科学合理的安排来完成,即项目进度会受到立体交叉作业的空间约束。

上述有关项目实施活动的约束条件,也形成了项目控制过程管理中的制约条件,即控制主体应基于这些约束,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监测,以预控可能发生的偏差。在项目控制过程中,控制主体向受控客体发出信息流、物质流和能量流,其中,信息流携带着控制的目的和程序,发布指令;物质流、能量流伴随着控制措施并保证控制强度。与此同时,控制系统中的受控客体产生效应并对控制主体产生反作用,反馈通道再将控制结果回馈到控制目标中。项目控制过程如图4—3所示。

图4—3 项目控制过程示意图

3.项目控制的基本特性

项目组织是一个复杂的临时性组织。斯格特曾这样描述复杂组织:“复杂组织更像是现代武器系统,而不是旧式的固定防御工事;更像是活动装置而不是静止的雕塑;更像是电脑而不是一台加法器。总之,组织是一个动态系统。” 9 通常,项目任务的艰巨性、项目组织的复杂性以及项目管理的层次性,决定了项目控制首先具有多级性的特征,即项目控制活动在纵向上要涉及管理层、执行层和作业层等多个层级,在横向上则涉及多个子项目齐头并进。因而在每个层级上,各项具体的控制活动除完成自身的功能外,还构成了连接相邻层级的一个过渡过程,这又形成了项目控制活动关联性强、复杂多变的动态特点。

在控制论中,系统的“稳态”不仅是保持现有水平,而且还应能将“稳态”推进到另一个水平,即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项目控制过程必须形成一个动态的平衡系统,控制主体通过深入分析项目实施系统,找到使控制系统保持稳态的内在调节机制,这是项目控制的基本特性。事实上,作为社会大系统的一部分,项目管理系统总是不断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从而调节自身的行为,达到与环境的动态平衡,这是项目控制系统持续作用的原因所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管理系统的运行,特别是指挥系统、计划系统和资源系统等,应具有预见性,能够适应控制系统多级性和动态性的要求,从而使控制主体能够准确预测可能会产生的干扰因素,及时采取预控措施。

4.项目控制的强度与效果

项目控制强度是衡量控制程度的一种尺度。管理层对各种管理规范及相关技术规程执行的力度,可间接地反映项目控制的强度。与一般机械电子装置控制不同,在大多数情况下,项目控制所达到的结果仅是一个相对值。也就是说,项目控制仅能在某些时间节点上实现相对最优值,而难以达到可完全量化的所谓“绝对最优”。因此,把握控制强度,就要根据项目预期目标实现的难易程度以及资源约束和环境制约情况等,审时度势,因地制宜,采取合理的控制策略和措施。例如,对于国防项目,通常质量要求高、工期紧,就要加强工期和质量控制。又如,对于某些标志性的工程项目,工期要求紧、投资额度大,进度和成本控制就要被置于首位。另外,项目控制强度的设定,既受管理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资源配置和社会环境等其他因素的制约。

一般而言,项目控制强度越大,控制效果越显著。但在实践中,项目控制效果不仅由项目实施的各项要素决定,也由它们彼此之间的作用关系决定。特别是,控制系统是否稳定和有效,直接影响着项目控制的效果。一个好的控制系统可以保障项目实施系统运行稳定,即能够及时发现偏差并迅速调整偏差,使系统始终按预期轨迹运行;反之,一个不完善的控制系统有可能导致项目实施系统运行紊乱,甚至崩溃。在项目控制过程中,控制主体应主动预判任务执行情况,预测控制效果,明确项目推进的趋势。项目控制系统的运行效果,如图4—4所示。 10

图4—4 控制系统运行效果示意图

5.项目控制的监控水平与机动裕量

一般而言,项目控制强度越大,控制成本也会越大。因此,控制主体准确把握项目实施过程控制的尺度,是项目控制成功实施的关键。对此,罗斯金等曾以工程项目为例,对项目控制强度与机动裕量、监控费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其结论具有普遍意义。 11 这里的机动裕量可以理解为目标变量量值的宽裕程度,特别是三大目标技术经济指标在其可能性控制空间的宽松与严苛程度。

(1)机动裕量大,监控水平低。监控水平、监控费用是机动裕量变化的函数。监控程度与机动裕量之间存在着一种最佳配合。假如某项任务或某道工序所给的机动裕量无限大,那么控制活动就可完全取消。然而,此时虽然在监控方面的代价较小,但预备机动裕量所产生的费用却可能极其高昂。

(2)机动裕量小,监控水平高。在项目控制中,较为极端的情形是某项任务或某道工序所给的机动裕量极小,这时监控的深度和广度都会增至最大。当出现与计划预期不符的任何细微偏差时,就要立即予以纠正,这种情况接近刚性控制。管理者如果有意识地采用这种控制思路,几乎不需要或不存在机动裕量,那么在计划编制中对预期期望的要求就会变得十分严苛,由此所产生的监控费用也必然较大。

(3)机动裕量适宜,监控水平适度。这种情况是将监控程度与机动裕量进行折中,既选取适宜的机动裕量,又采用适度的监控水平,从而避免上述两种极端情形引起的总费用增加,从而达到比较满意的项目控制效果。以工程项目为例,图4—5中的三条曲线,分别代表了符合工程实施整体目标进度和给定预算费用水平下的监控费用、机动裕量费用和总费用。在监控费用与机动裕量费用的交汇点,所对应的工程总费用最小,其总费用数值比监控或裕量的单项费用为零时都要小。这就是说,当监控程度与机动裕量设置合理时,工程总费用比它们任何一方面缺失时所产生的总费用都要低。 12

图4—5 工程总费用、监控费用及机动裕量费用的关系

罗斯金等提出的“机动裕量”概念,对项目控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当子项目、任务和工序等可用的机动裕量较小时,对它们的监控力度就必须增强。这要求管理者要实时获取相关工作进展的详细信息,并将其进度偏差限制在规定范围内。反之,在机动裕量较大的情况下,监控过程中信息监测的时间间隔就可以加长,允许的偏差量也可适当放宽。

6.项目控制与风险管理

项目控制的目的是消除干扰因素,防止风险发生,以避免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对项目进度、成本和质量等方面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项目控制的效果,通常处于达到预期目标与发生不可预知的失控局面之间,需要权衡由此产生的风险。一是高控制,低风险。如果增强控制力度,就可以降低风险。二是低控制,高风险。如果不采取任何控制措施,只是单纯地认为项目实施会按计划顺利进行,那么在实践中各类风险总会不期而至。三是控制与风险的平衡。如果控制强度适宜,项目风险就会降低,实施过程陷入危险的可能性就会减小。当然,由于增加控制强度需要相应地增加资源投入,项目经理需要在控制强度和可能发生的风险之间取得平衡,要对控制所产生的费用与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即对控制的收益与风险的代价进行估算和比较。从理论上讲,对于已经选定的某种控制强度,总会有一个使总成本最小的拐点。控制费用、风险代价与总成本的关系,如图4—6所示。 13

图4—6 总成本与控制费用和风险代价的关系 xRlI9n4jp0WTmnFKsjUq0GdbXK7IfwUh17J0QETg/RYJBUHwSFxo31tj3bEhWd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