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作为鼓励的治疗和育儿

阿德勒曾说过:“这种鼓励是基于个体心理学坚信任何人都可以做到任何事这一主张的。”

阿德勒反复说:“任何人都可以做到任何事。”或许有人会认为这是一种极端的观点。实际上,在阿德勒远渡美国时,这一观点就曾遭到过批判。但是,阿德勒认为很多时候人在怀着能够完成目标的自信致力于解决课题之前便已经放弃挑战课题了。并且,那时候,人不仅会说做不到,还会找到一个做不到的理由。而阿德勒认为,这个理由必须能够让他人信服,能够让自己接受无法致力于课题这件事。

像这样列出无法致力于课题的理由,阿德勒称其为“自卑情结”。阿德勒有时也会将这个词作为强烈自卑感之意来使用,但其本来的意思是:在日常交流中过多使用“因为A(或者因为不是A),所以做不到B”的逻辑。并且,作为做不到B的理由,人们还会想方设法找出能够令自己和他人都信服的原因,以便让大家都认为倘若如此的话,即使做不到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不想承认自己做不到,不愿因为做不到而丢脸。为了不至于如此,人们便会搬出做不到的理由。神经症就时常会被作为这里的A来使用。

但实际上,那并不是真正的原因。因为,即便在相同的状况下,也一定会有人努力跨过挡在自己前面的障碍。曾经有一个人将自己的犯罪归咎于贫困,而一个非常了解他的人则说“大家都很贫困啊”。并不是贫困的人都会去犯罪。

像这种将贫困视为犯罪原因的情况,阿德勒称之为“表面因果律”。意思就是,明明没有因果关系,但看上去却好似存在因果关系。甚至心理咨询师有时也会帮咨询者去查找这种伪因果律,就连患者自己都没有注意到的事情也会为其找出来。并且还会说“这并不是你的错”。我想将这称为“免罪心理辅导”。

这样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也能见到。语言学者黑田龙之介讲了下面这样的情况。外语学习中的常识太多了,例如外语学习必须从小时候开始。但是,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麻烦了。因为,这就意味着错过了外语学习适龄期再去学习外语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但是,也有人非常相信这种外语学习适龄期的说法。为什么呢?也许对一部分人来说,那是一种很方便的借口吧。”

黑田龙之介说,外语学习适龄期的说法有时会成为一些人不愿学习外语的“冠冕堂皇”的借口,的确如此。但是,长大之后才开始学习外语的人或者没有留学经历的人(如果不去留学,那么外语水平就不会提高,这也是常识之一)是不是就无法学会外语了呢?实际上并非如此。

阿德勒晚年将工作基地移到了美国。在维也纳作为高明辩论家而闻名的阿德勒必须放下他原来熟悉的德语而去使用英语。阿德勒为学习英语所付出的努力实在是非同寻常,他在获得能够用英语演讲的自信之前,每天都去上英语课。阿德勒学会开车也是六十岁之后的事情。据福特穆勒讲,阿德勒认为“倘若因为英语不好便回避这个课题(用英语演讲),那或许就会成为神经症者为逃避人生课题而使用的借口之一了吧”。

像这样,以回避人生课题为目的而搬出一些原因。但是,这些原因与结果之间并非真的存在因果关系。因为,从相同的原因中会产生出不同的结果。

为什么人在面对人生课题的时候会认为其无法解决呢? 9/JHu8f2IS62WBYXydpfBgp7qmYiE06cyiiSTosV+K1Hnwzja66vRmE5y1aO15X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