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新形势下的园林保护新思考
——为颐和园建园270周年文化论坛作

高巍(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北京市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张建英(北京非物质文化及老字号商业文化工作者)

摘要: 本文试图从时间的视角给予保护工作新的诠释,并结合故宫的经验和皇家园林的自身特点,提出一些关于保护的新思路、新做法,作为参考。

关键词 :保护;创新;文化创意产业。

2020年是颐和园建园270周年,纪念周年文物展和文化论坛在下半年举行。面对全社会对弘扬民族传统的逐渐重视,特别是对文化保护认识的不断深入,共同探讨颐和园园林艺术的交流和保护,以此推动保护工作的更好发展。

颐和园是中外闻名的中国皇家园林的杰出代表,是世界文化遗产。因此,唯一性、不可复制性和典型性,使其成为中国园林这尊皇冠上的宝石,为全社会所瞩目。所以,对这座皇家园林的保护历来是一个重要课题、难题。

与此同时,随着国力增强,皇家园林保护的力度大大提高,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实践经验。特别是科技手段的突飞猛进,为保护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中外园林界的交流不仅提供了许多借鉴,而且有利于推动中国同行保护观念的更新。

十几年前开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包括皇家园林在内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造了有利条件。几年前开始的文化与旅游两类管理部门的合并,更为旅游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推动着文化更好地落地,切实发挥文化的引领和凝聚作用。

这些变化和要求,都成为当下探讨文化保护变革的重要背景。

皇家园林集一国的财力和智慧成果,成为皇家文化与寺庙园林、私家园林和风景名胜有机结合,将江南与北方园林荟萃的造园艺术之精华。这当中,总结了中国传统的造园经验,融汇了丰富的造园风格、流派,在艺术上达到了完美境地。在颐和园,还吸收了少数民族的建筑风格,甚至西方建筑艺术也有借鉴。

具体来说,皇家园林的特点可以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内容:

一是“一池三山”的传统。以体现长生不老,人间仙境的道家理想。

二是集锦式宫苑设计。

三是皇家园林的大气、庄重与山野情趣、田园风光的有机融合。

四是花木设计的讲究。在皇家园林中很少有梅园、荷池等单一品种的聚集,相反,往往参差错落,相互呼应,有机整体。

在颐和园前山的宫殿区,庭院花木有玉兰、海棠、牡丹,一派花团锦簇,喜庆吉祥。排云门前栽植太平花,象征太平祥瑞的帝国景象;长廊东侧建置的花台中遍植名贵的牡丹。

在以山林野趣著称的后山,以松、柏、柳、杨、枫、槐等为主,姿态多样,树形参差,配合着丘壑的起伏和舒朗的建筑布局,创造了清幽、深邃的环境。

松柏是北方的乡土树种,被人格化为“高风亮节”“长寿永固”的象征。松柏四季常青,色彩凝重,适合作为山地的基本色,所以在万寿山上广泛种植,突出山前宫殿的黄瓦红墙,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渲染了前山景观的华丽庄重。

这些配合四时生态的植物配置,不仅与自然景观、建筑配合,相得益彰,而且独显了植物自身的魅力,大自然的奇妙瑰丽。融入其中,可以体会节气的变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益处。

五是诗情画意的境界。这方面有乾隆皇帝和各朝代文人的作品为证,相信每一位身处其境的游客都会有一番不同的感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知识水平和审美情趣的不断提高,人们走近皇家园林的感受也在不断变化,需要也在不断多样化。作为皇家园林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必须及时看到这些变化,跟上这些变化,及时做出改变。

这次论坛的主题,就是皇家园林保护,在这方面进行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共同把这项工作做好。

本论文正是响应这一主题,所提出的一些浅见,以就教于各位先贤大德,行家里手。

接下来,就这样几个问题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1.对“保护”这一概念的理解

这次会议主题是皇家园林的保护。为此,用一种开放的、发展的和联系的观念来看待保护问题。

第一,保护是手段,不是目的。

中华历史五千年,文化成果数不胜数,保护必须以分类为前提。只有通过分类才有利于认清那些最能体现民族精神,代表民族智慧的精华所在。对于那些只适用于过去时代,与当代社会需要严重脱节,甚至呈现出过时性的东西,则必须大胆地扬弃。

因为不是遗产都值得保护,以致成为负担。负担太重也就可能阻碍我们轻装前进。为了更好地发挥遗产的作用,就必须对此进行厘清,分清哪些是该保护的,哪些是可以不用保护的,分清主次先后,逐步实施。这样,才能真正起到遗产保护的应有目的。

第二,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

保护工作在以往的做法,就是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对保护对象进行维修、复建,努力恢复其历史风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了解这些遗产的魅力;同时,通过宣传和研究,人们知道这些遗产的价值所在,从而激发起自豪感和责任感。

应该承认,这些努力已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同。北京的颐和园、十三陵等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正说明了这一点。

然而,我们所处的环境在变,受众在变,受众的兴趣点和接受方式也在变。这就要求我们在保护的方式方法,特别是观念方面也必须及时跟上,以便让保护工作更具时代特色,真正起到保护的作用。

具体来说,在市场经济形势下,一种文化产物或服务,能否真正为受众所接受,使我们的劳动真正实现价值,唯一的检验方式就是市场。

从某种意义上说,遗产保护的意义就是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它要通过为受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来实现。因此,受众对文化产品的认可程度、亲近程度,是保护工作是否到位的唯一检验标准。

如果仅仅满足于建筑、环境的修复,而不便于受众参观、体验,从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起自豪感和责任感,那么,这种方式的保护,其价值就大打折扣。

通过这一分析可见,只有通过向市场提供丰富多彩、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才更有利于遗产保护。正是在这意义上,可以说保护和市场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说,市场是实现保护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真正实现观念的这一转变,不仅可以让有限的保护投入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且可以形成市场促保护、养保护的可持续良性循环。

2.“故宫经验”的可借鉴性

诚然,发挥的作用并非完全市场化,一味地依赖市场,一切都变成商品。这是由文化——这一特殊商品的属性决定的。因为文化这一特殊商品,不仅有一般商品的自然属性,还有特殊商品的自我属性——社会性。

在文化遗产的市场化开发方面,故宫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范例,值得借鉴。故宫和皇家园林一样,都仅限于皇帝及其家族亲属使用。同时,故宫还有皇家园林的不同之处,就是故宫内有太多的建筑,而且分成三路,不利于信步闲逛,也没有皇家园林那么复杂的美景。别说一步一景,往往走出百步也仍是一景。这样的地方对于活泼好动的年轻人,只会感到沉闷,甚至阴森恐惧。同时,又由于故宫的唯一性,成为稀缺资源,所以不愁客源,就这样还要限流,而故宫多年的投入远非同行可比。

在这种情况下,故宫人只要保持日常经营就可以有吃有喝,而且还比别人吃得好喝得好,甚至大量的古建修复,国家给多少钱就修复多少,不会有谁难为他,一年到头踏踏实实过日子。

然而,这一切发生了根本变化。首先是不仅仅把故宫当成一个供游人参观的博物馆,而是让博物馆活起来,增强体验性。

例如,2019年春节期间,故宫按照昔日全家过年的习惯把皇宫装饰起来,粘上宫灯,贴上年画,展出皇家过年的用品。这不仅增添了展陈的新气象,而且为皇家过年用品、衍生品的市场开发进行预演。由此推动了年画等皇家过年用品的销售,甚至把宫灯进行了拍卖,把贴上皇家标签的工艺品卖出了高价。

春节期间,故宫还举办了皇家庙会。把昔日与皇家生活有关的吃穿用品的老字号企业请进皇宫,为大家打开新的销售渠道,同时也介绍了故宫。如同仁堂的中药,瑞蚨祥的绸缎,内联升的布鞋,全聚德的烤鸭等。上元之夜偌大的紫禁城举办了破天荒的灯会,首次火了一把,吸引了无数年轻人的眼球,以致一张灯会门票被炒到了数万元还一票难求。

无疑,2019年的春节成为故宫博物院一次全面展示民族文化的重要时刻。中外游客从中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故宫也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骄人业绩。这都是依赖于传统做法所难以企及的。在日常经营中,故宫还不断推出化妆品、日用品、服装、办公用品、台历等衍生品,并通过参拍影视剧,与多媒体合作,出书、出刊,定期举办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宣传自己,社会影响迅速扩大,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打卡胜地。

故宫不再是死气沉沉的古董,而变得时尚起来,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

作为一名民俗工作者,本以为与皇家不会沾边。但2019年故宫的春节活动,让当年的春节显得不同寻常。为此还专门受邀做了电视节目,从皇家的过年用品,谈到过去民间过年的习俗。民俗借皇家火了一把,这是事先难以想到的,同时,它对传统文化宣传的影响也不可低估。

尽管对故宫的做法也有不同见解,但它所做的尝试是值得肯定的,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这一成功。也为我们提供了借鉴。

3.“文化空间”概念的引进及意义

事实再次表明,保护和利用(开发)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合理的利用,才有利于更好的保护。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文化空间”或“文化场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使用的一个专有名词。它的含义是指一个集中举办文化传承活动的场所,以此来承载和凝聚具有亲和力的共同情感或元素,促进文化的体验和传承。

“文化传承”可以是文化遗址、宫殿或庙宇。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这些文化空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以它们作为载体。人们在这些文化空间中聚会、展示,或进行时令性、周期性、季节性的文化活动。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格外强调了“文化空间”概念的社会人类学意义。它一定要具备三方面要素,即物化的形式(地点、建筑、场所、实物、器物等);还有就是人类周期性的活动,最后是这些周而复始的活动与这些物化的形式有机结合,使文化的物理空间或自然空间承载了文化的活动,形成文化物态的物理场,这个场中包含了人类行为,时间观念,岁时传统……总之,有人在场的文化空间才是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空间,否则只能算“物质”文化遗产,以文物、古迹、遗址等形式呈现。

“文化空间”的概念,是出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形式以后,对文化遗产保护认识的深入,要求把内涵和载体,物质和非物质遗产作为遗产的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来加以保护。核心就是让文化遗产发挥作用,使其活起来,真正融入生活,进行活态保护。

只有这样,保护才有意义,同时,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保护。这一理念已越来越成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共识。为此,2019年2月,文化部领导在提到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核心时提到两个关键词:保护、利用。这比以往保护工作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方针更加简明,重点更加突出。把“利用”放到与“保护”同等重要的地位。这标志着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历史新阶段。

多年来,保护界谈利用色变。仿佛保护工作如何强调都不过分,只要是保护,怎么做都有理。相反,一谈到利用则投鼠忌器,仿佛犯了弥天大罪,成为工作禁区。

诚然,由于文物的不可再生性注定了保护必须严谨、科学,来不得半点虚伪拖拉;再加上以往开发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因此造成了损失,直接责任者因此受到了处分,甚至法律制裁,所以成为禁区。

应该看到,首先开发利用是大势所趋,争取主动比拖拉被动要好,早改早受益,晚改晚受益,不改不受益,改变观念,天外有天。

其次,缺少经验可以不断探索,小步紧倒也要胜过裹足不前千万倍。

再次,可以调动企业内外、行业内外等各方面积极性,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利用集体的智慧积累经验,战胜困难。好在已有故宫博物院等兄弟单位在这方面先走了一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为同行树立了榜样。

最后,所谓开发利用,必须坚持“适度”“合理”两个基本要素。既要可持续发展,又要有利于保护,促进保护。否则,就必须及时进行调整。

皇家园林的保护,也必须与合理利用有机结合,实现真正的保护。为此,除了观念的转变以外,还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首先,做好保护工作,仅仅由园林部门来承担是远远不够的。园林部门的主要职责,除了日常管理、维护以外,更应成为一位组织者、协调者,调动社会力量,共同投入皇家园林保护利用当中。

故宫许多旅游商品的开发,并非都由故宫承担。相反,往往引进了社会力量,投入财力、物力。故宫仅仅是出资源,参与设计。这样一来,故宫的投入有限,且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风险。而且,设计、运作更专业,更好地被市场认可,推动了衍生品的开发。

这当中,故宫牢牢地抓住了一个关键环节,就是皇家文化的研发,为此专门成立了研究院。

做好这项工作,好比是企业重视了研发,由此才能通过不断地提供产品和服务,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所以,皇家园林也可以借鉴这一经验,组织好研发工作,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何况皇家园林还有皇宫所没有的自身优势,比如优美的景色,辽阔的水源,以及四季变化中的植物等。

可以以公布课题的方式,向全社会广泛招标,选择最适合的机构,研究最适合的项目。而这些项目还可以争取列入国家、地方政府或相关团体、研究机构的科研计划,由政府或社会团体出钱。当然,有些项目也需要自己或与科研单位合作完成。

其次是增强体验性。

园林景区不是学校课堂,人们来这里不是被灌输知识,而是要放松身心,在欣赏美景的过程中,让自己获得享受,真正获得休息。但从另一方面来看,皇家园林毕竟不同于一般的风景名胜之地,这里虽然来自人造,却是更具典型意义的自然。这里的建筑,景观,水流等资源还具有人文教育意义。

所不同的是,这种人文教育的意义,往往是由游客自觉地将客观作用于主观,进而引起联想、感悟,生发出来的。这一作用的过程,有赖于主观思维运作,需要调动起主观积极性。所以,游客的参与其中尤为必要。

参与就不是简单的灌输和观看,需要游客参与其中,并且有所思所想所悟。这无疑对传播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设计到实施,都必须以受众的诉求为核心,使其自觉自愿地被吸引,并参与其中。

尽管对组织者来说,需要花费更多的气力,但受众的所得,将必然好于传统的说教,在受众心中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关于皇家园林有关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提高,都必须围绕参与、体验的主题,让受众能在参与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焕发出内在的热情和兴趣。

在非遗保护实践过程中,感到有些体验活动适合在皇家园林推广。

其中主要一项就是传统节庆活动。中国的传统节日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节气与节日的紧密结合。比如端午与夏至、立春与春节等。传统节日的特点表明,它不同于其他宗教节日,或是政治节日,具有广泛参与性。因为人类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必然也要随着大自然的变化不断做出调整。而不同的节日习俗,正是这些调整的具体内容。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动手的和动脑的,可玩儿的和可吃的,生产的和生活的……这些习俗不仅为我们顺利度过节气提供了保障,而且把我们的生活充实得丰富多彩,充满魅力。

所以,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皇家春夏秋冬大部分时间生活在皇家园林,有时还在这里度过春节、上元节,所以这都成为今天在皇家园林组织活动的重要资源,对百姓产生吸引力。

二是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传统最全面、最生动、最经常的综合展示。

传统节日年年过,这对于文化的积累和传承格外宝贵。从节日的内容来看,几乎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凡精神信仰、人生礼仪、社会交往、民俗表演、服饰穿戴、节令饮食、民间手工艺……无不包括,成为体验传统文化的大好天时。

又因为皇家生活成为这方面习俗水平最高规格的体现,因而更具吸引力和潜在价值,成为开展这类活动的有利资源。

以颐和园为例,牛郎织女景观为七夕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慈禧在景福阁赏月的轶事至今令人向往;昆明湖荡舟有利于中元节观赏荷花灯;清明踏青更是春游的首选。

如果颐和园结合自己的优势,再把中秋赏桂、夏日观荷等活动培育成民俗节日,则更有利于传统节日的文化宣传,让游人在不同的节日感受到颐和园的不同魅力。

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文化部门和旅游部门合并,目的之一就是要为游客注入文化元素,让旅游不光是愉悦身心,更是成为进行民族文化传统教育的生动课程,旅游文化化、文化旅游化。这可以更好地促进旅游的深入,同时也是让文化在生活中落地。

目前,中国的几个传统节日已然成为国家非遗,有的更是世界非遗。我们在因其自豪的同时,更要自觉担负起传承发展的责任。因为这些文化遗产不是哪个地方、哪个单位的财产,而是全民族的。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既有权利享受这些遗产,更有义务为保护和传承它做贡献。

充分挖掘皇家园林当中的这些资源,结合新的民俗和运作方式,有选择地开展几个节庆活动,是全社会的希望,也是管理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

三是开展节庆活动,开发衍生产品,不仅可以丰富游园活动,而且有利于皇家园林资源的开发,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皇家节令特色饮食、用品(如宫灯),以及服装、仪式、演出、习俗、活动……都是重要内容,开发前景广阔,为社会各界参与合作创造了机会。反过来看,这些衍生品的开发,又有利于促进皇家园林的节庆活动更专业化、具体化,不断上升水平,成为特色鲜明、享誉中外的文化品牌。

至于说成立皇家园林冠名的文化企业,特色商品和服务,更是其中必备的内容。

综合以上论述,无非建议皇家园林的管理部门,以传统节日为龙头,以周而复始、有始无终的循环为保障,通过挖掘历史资源,形成优势项目,打造皇家园林传统节日系列品牌,实现旅游与文化的有机结合,自觉担负起非遗传承的责任,为旅游注入丰富的文化内涵,打造新的旅游产品。同时,有计划地不断开发衍生产品,延伸产业链,创造更大价值。

与传统节日相关的,还有节气活动。在皇家园林中打造节气文化品牌,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这里有四时变化的园林、花草,不仅有利于认识四季,而且是丰富的植物、药物资源。

皇帝及亲属在这里的生活,保留了大量的节气饮食、活动、手工艺、艺术欣赏等方面的史料。通过对这些史料的挖掘,有利于打造节气旅游的新品牌。在这方面,与节日活动的运用有许多相似之处,好处也是多方面的,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IIrdZNrxnmf2prsvrkscr6yZ530SduO5IGjv6wt+OgJ4L23OTYshtxbB7JZCaIx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