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孩子身体好不好,一看就知道

看舌质颜色调整饮食

舌质,又称舌体,即舌的肌肉脉络组织。舌质的正常颜色是淡红色。

舌质淡白,说明气血虚。 如果同时发现孩子面色及眼睑颜色浅淡,或者通过验血,发现孩子血红蛋白低,可以通过补气血的方法来治疗。比如食用一些具有益气养血作用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红枣、山药等。

舌质红赤,说明有内热。 可以给孩子吃些具有清热作用的水果和蔬菜,如西瓜、黄瓜、冬瓜等。如果还伴有咽喉疼痛的症状,可以用少量的干桔梗熬汤服用,以清热利咽。当然,还要结合舌苔来看,如果舌红,没有舌苔,说明孩子是阴虚有热,可给他喝些藕汁、荸荠汁养阴清热。

舌苔厚薄反映脏腑状况

舌苔是指舌面上覆有的一层薄白而润的苔状物。中医认为,舌苔的变化能够反映脏腑的健康状况。身体健康时,孩子舌头大小适中,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正常状态下,由于咀嚼、吞咽以及唾液、饮食的冲洗,舌表面的物质会不断地被清除掉,舌苔看起来薄而白。孩子患病时,由于进食量减少,咀嚼和舌的动作随之减少,唾液分泌也减少,舌苔就会变厚。

舌苔的厚薄主要反映了宝宝体内秽浊物质的多少。健康的舌苔,是水谷精气向上升腾而在舌面上形成的一层薄白色的苔状物,透过这层舌苔可以看到下面淡红色的舌体。

舌苔的厚与薄。 薄的舌苔常见于疾病初起,病情还处于较轻浅的阶段,没有伤到胃气。舌苔较厚或舌中部及根部明显变厚,多数是病情已经深入体内,或者表示孩子有食积,有痰浊淤积在体内。舌苔由薄转厚,说明病情在加重。相反,舌苔由厚转薄,或舌面在无苔之后又出现新生的舌苔,是病情好转的征象。

舌苔腻。 指舌苔厚而且湿,像涂抹了装修用的腻子一样。舌苔腻是孩子体内水湿过多在舌面上的体现。

舌苔白腻,说明有食积、痰湿或湿邪。 如果孩子近期吃得比较多,或伴有咳嗽痰多,可以吃一些白萝卜来帮助消食、化积、化痰,或用少量陈皮煮水饮用。如果在夏天或初秋之际,孩子食欲差而且舌苔白腻,应该是感受了湿邪,可以食用薏米粥、冬瓜汤、赤豆汤来健脾、祛湿、利水。

舌苔黄厚腻,说明有食积化热、痰热的 可能。 可以吃些白萝卜来消积化痰。也可以喝些白粥,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同时采取小儿推拿法来消除积食。如果宝宝乳食积滞,还可喝麦芽水(8个月以上适用)来调理。

孩子常见的5种舌象

1.舌淡苔白,舌体肥大、有齿痕。 如果孩子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食欲不好,吃饭不香,同时又有这样的舌象,就可能是脾虚。有些孩子还会有大便干,或吃了肉类、含糖高的食物后喉咙有痰声等表现。这样的孩子,平时不要让他吃太多水果,尤其是在秋冬季。可以吃些健脾的食物,如山药、薏米,或者在煲汤时加入白术、党参、黄芪等健脾的中草药。

2.舌尖或舌头红,舌苔薄黄。 孩子感冒时常常流涕、发热、咳嗽,但家长通常不知道是风热感冒还是风寒感冒。辨别的关键就是:风热感冒常常表现为舌头红,舌苔薄黄,同时伴有咽红,可以服用小儿感冒宁糖浆、双黄连等;风寒感冒则表现为舌淡,舌苔白,咽部不红,而且明显怕冷,可以喝葱姜红糖水、小儿感冒冲剂等。

3.舌淡红,舌苔白腻。 如果孩子咳嗽痰多,夜间尤其严重,大便偏干,或近期吃得较多,尤其是吃了大量肉食后出现上述表现,就要考虑是食积咳嗽,可以给孩子吃清淡的食物,或服用小儿消积止咳药物。如果孩子有腹胀、腹痛、呕吐,或者口臭、大便干、手足心热等症状,并出现舌淡红,舌苔白腻的舌象,可以服用珠珀猴枣散、保和丸等消食导滞。

4.舌质红,舌苔黄腻。 这种舌象多见于发热、咳嗽有痰或是患肺炎的孩子,它常常表示孩子体内有痰热,这时候孩子往往食欲较差,家长不要急于给孩子进补,而是要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同时要借助药物来清化痰热。如果孩子呕吐又伴有这种舌象,多是内蕴湿热,服用肠胃康效果比较好。呕吐停止后,可以选用白萝卜、西红柿、丝瓜、藕粉、绿豆或薏米煮粥来调理。

5.地图舌。 孩子舌面上的舌苔出现了不均匀的剥脱,舌苔好像地图一样不规则,这就是地图舌。地图舌对孩子来说是较常见的。有地图舌的孩子多半体质比较弱,与疲劳、营养缺乏、消化功能不良、肠寄生虫、B族维生素缺乏等都有关系。有地图舌的孩子一般没有明显的痛苦,但可能伴有消化不好、大便干稀不调、容易反复感冒等症状。中医认为舌苔为胃气所生,孩子舌苔剥脱,说明他脾胃虚弱,主要是脾胃阴虚及脾胃气虚。如果舌苔剥脱如地图状,剥脱的边缘隆起,剥脱表面为红色,与舌质有区别,多属于脾胃阴虚。如果剥脱面边缘没有隆起,剥脱面光滑如镜,颜色与舌质颜色大体相同,多属脾胃气虚。

对地图舌可采用益气养阴的治法。平时用沙参、麦冬泡水喝,或吃百合汤、梨、西瓜等有滋阴降火、生津止渴作用的食物。要让孩子少吃辛辣煎炸食物。地图舌经过调理一般可以消失,但在孩子生病后或体质差的时候可能还会出现。

望指纹辨寒热

望指纹是儿科诊断的特殊方法,常用于三岁以下的孩子。指纹是指孩子食指掌面拇指侧的浅表静脉。指纹从虎口向指端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看指纹时,最好将宝宝抱于向光处,用左手拇指、食指握住宝宝食指的末端,用右手拇指从宝宝食指桡侧(拇指侧)末端向指根轻轻按推几次,使指纹显露。

一般来说,指纹色淡,多属于虚证、寒证,可见于孩子脾胃虚弱、营养不良时;指纹鲜红浮露,多见于外感风寒感冒;指纹浮紫,多见于外感风热感冒;指纹紫红沉隐,多为里热,可见于支气管肺炎等;纹色青紫,可见于惊风抽搐时;指纹紫滞,推之不畅,回流较慢,多见于痰湿、食滞、病重时。

从指纹长短来说,纹在风关,说明病情轻浅;纹达气关,说明病情较重;纹进命关,说明病情加重;纹达指尖,提示病情可能危重。但要注意,指纹望诊只可辅助判断,要准确诊断还需要结合其他诊法。

有黑眼圈的孩子大多是过敏体质

孩子小小年纪就有了黑眼圈,这极可能是过敏性鼻炎在作怪。过敏性鼻炎会造成鼻塞,导致鼻黏膜肿胀,血液循环不良,静脉血液回堵在眼睛周围,从而形成明显的“熊猫眼”。加上鼻泪管上下相通,因此过敏性鼻炎的孩子通常也有过敏性结膜炎。如果孩子经常揉鼻子、揉眼睛,黑眼圈颜色就会越来越深,面积也会越来越大。

引起孩子黑眼圈的其他因素

1.肝肾功能有问题,或者近期过多地服用了容易促进血管膨胀、扩张的药物,都可能造成孩子眼周皮肤暗化,从而产生黑眼圈。

2.近期休息不当、睡眠质量不高或者饮食习惯不好、摄入的营养不够平衡,都可能导致孩子眼周皮肤变暗,从而产生黑眼圈。

3.阳光暴晒等因素,也会造成孩子眼部皮肤有过量的色素沉着。

4.父母长期黑眼圈较重,也可能会遗传给自己的孩子。

孩子的黑眼圈与过敏性鼻炎有密切的关联。鼻炎症状愈严重、时间愈久,孩子的眼圈也越黑。

鼻根青的孩子多肺气虚、脾胃差

中医把鼻根部位叫作山根,即位于两眼内眼角间的鼻梁部分。山根望诊法是专用于小儿的独特诊法之一。鼻根发青,老百姓经常叫它“磨人筋”,鼻根青的孩子脾气比较坏,经常生病,比较难养。中医认为孩子鼻根青主惊主寒,但有些孩子出生时就有鼻根青,如果没有其他症状,可以不用担心。在古代,没有先进的检查手段,医生诊病依靠望、闻、问、切。对小婴儿,望诊就尤其重要,而鼻根部有无青筋就是一项很重要的观察项目。小儿出生后鼻根部有青筋显露者多体质虚弱,易外感邪气而发病。

脸色黄的孩子大多脾不好

孩子脸色偏黄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如下几个:

1.营养不良造成的贫血。 如果宝宝经常腹泻,有可能是营养不良造成的贫血,最好帮孩子测一下微量元素和血红蛋白的指标。

2.黄疸。 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2~3天时,都会出现脸部发黄的现象。这有可能是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妈妈应该密切观察。新生儿黄疸有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病理性的是指出生后24小时就出现黄疸,黄疸的颜色是渐变的,是迅速加重的,需要及时到医院处理;生理性的黄疸经过4~7天以后,一般不超过7天,就会消退。如果宝宝黄疸老是不退,不但身上黄,脸上也黄,就一定要带到医院去诊治。

3.肝胆疾病和遗传原因等。 这需要通过去医院做一些检查,由医生来确认。如果宝宝出生时脸色不黄,一般不会是遗传原因。

耳朵透露的疾病信息最易忽视

耳朵不仅是听觉器官,能帮助我们准确地听到外界的声音,同时还是平衡器官,内耳的前庭分析器掌握着身体的平衡。

中医认为“肾主藏精,开窍于耳”,孩子的许多疾病,可由耳朵发出信号。正常孩子的耳朵红润而有光泽,这是先天肾精充足的表现;耳朵干枯没有光泽,可能是由于机体肾精不足;耳朵颜色淡白,多怕冷恶风,手脚冰凉;耳朵红肿,多是“上火”的表现,常见于肝胆火旺或湿热;耳郭干枯焦黑,多发于传染病后期或糖尿病;在耳朵局部出现点状或片状红晕、暗红、暗灰等,则有可能是患有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的表现。

望耳只是中医“望诊”的一部分,要想准确地判断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诊断疾病,应当结合其全身的表现,切不可盲目照书诊断,杞人忧天。

牙有多好,肾就有多好

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而牙齿是人体上最坚硬的骨骼,所以牙齿与肾脏的关系就显得非常密切,牙齿就像反映肾脏是否健康的一面镜子,可以说“牙有多好,肾就有多好”。由于牙齿与肾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所以假如孩子肾精不足,就有可能出牙过晚。

孩子在日常三餐中的每一次咀嚼运动,是可以养护肾精、保护牙齿的。肾在液为唾,唾为肾精所化,反过来又可滋养肾中精气,有“玉浆”之称。在牙齿咀嚼食物的同时,口中也在分泌唾液。进食时细嚼慢咽,可使饮食中的水谷精微与唾液充分混合并被身体吸收。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而肾与脾为先天和后天的关系。先天之肾可得到后天之脾的充养,故脾健可使肾精得养。因为健康的牙齿有助于脾之运化,所以牙齿健康也可促肾精之养。

一些具有补益肾精作用的食物,如黑芝麻、桑葚、瘦猪肉、山药等,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让孩子在平时适当地多吃点。

嘴唇颜色会随疾病改变

口腔是经脉循行的要冲,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以及督脉、任脉、冲脉均循行于此。所以嘴唇的颜色可以反映疾病。

孩子嘴唇给父母的信号

信号1: 上唇颜色焦枯或暗红,可能为大肠病变,这样的孩子会有肩膀难以放松、生口疮、喉咙不畅、耳鼻不通等症状,还会有口臭。

信号2: 上唇苍白泛青,可能为大肠寒虚,这样的孩子会感到腹部绞痛、不寒而栗、冷热交加,胀气、腹泻等症状会间或出现。

信号3: 下唇绛红色,可能为胃热,会出现胃痛、肢体重滞、打嗝、腹胀等症状。

信号4: 下唇苍白,可能为胃寒虚,会出现上吐下泻、胃部发冷、胃阵痛等症状。

信号5: 唇内红赤或紫绛,可能为肝火旺,会出现脾气急躁、胁下胀痛、吃食不下等症状。

信号6: 唇内黄色,可能是肝炎迹象,如果是暗浊的黄色,肝胆一定不佳。

信号7: 唇色火红如赤,这样的孩子心火旺,会有发热、呼吸道发炎症状。

信号8: 唇色暗黑而浊,显示消化系统功能失调,时见便秘、腹泻、失眠等症状。

眼睛能知五脏健康

眼睛不仅是心灵的窗户,还是健康的镜子,中医能通过观察孩子眼睛的症状,看出一些疾病信号。那么从孩子的眼睛可以看出哪些反映疾病的信号?父母又如何简单地通过孩子的眼睛来判断疾病?今天我们就来学学。

眼白发黄。 说明孩子出现了黄疸。传染性肝病、胆道疾病及一些溶血性疾病是引起黄疸的原因。

眼白出现绿点。 大多数情况下是孩子出现肠梗阻的早期信号。

眼白出现红点。 这是孩子毛细血管末端扩张的结果。

眼白出现三角、圆形或半月形的蓝色、灰色或黑色斑点。 这是孩子患肠道蛔虫病的常见表现,肠道有蛔虫还可表现为孩子夜间磨牙。临床上也有少数孩子没有不适症状,而眼白部分出现蓝色或灰色斑点,这是巩膜太薄,色素透出来的缘故。随着年龄增长,色素斑点会消失。

眼白发蓝。 医学上称发蓝的眼白为蓝色巩膜。孩子出现这种征象多是由慢性缺铁造成的,而慢性缺铁又必然导致缺铁性贫血。凡是中度、重度贫血的孩子,其眼白都呈蓝白色,家长应该给这样的孩子补铁。

眼白发红。 通常是由细菌、病毒感染发炎引起的充血现象。倘若同时伴有分泌物多,有异物感、发痒及眼痛等症状,应去医院眼科诊治。

两眼内外眦的血络属心,为血轮;黑睛属肝,为风轮;白睛属肺,为气轮;瞳仁属肾,为水轮;上下眼睑属脾,为肉轮。

头发稀少可能是不长个儿的前兆

有很多宝宝,其枕部(也就是脑袋跟枕头接触的地方)头发稀少或没有头发,这种现象叫枕秃。引起枕秃的内因通常是孩子缺钙。但枕秃这种现象是否就是由缺钙造成的呢?其实,引起孩子枕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部分枕秃,往往是宝宝生理性多汗导致头部与枕头经常摩擦而形成的。因为新生儿大部分时间都是躺在床上的,脑袋跟枕头接触的时间很长,这就导致接触的地方容易发热出汗,使头部皮肤发痒。而新生儿还不能用手抓,也无法用言语表达自己很痒,所以通常会通过左右摇晃头部的动作,来“对付”自己后脑勺因出汗而发痒的问题。经常摩擦后,枕部头发就会被磨掉而产生枕秃。

皮肤斑与疹快速辨别

对于孩子来说,斑疹是一类很有特点的疾病,在儿童常见疾病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特别是很多斑疹只会出现在儿童时期,所以了解一定的斑疹常识,对于父母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不同的斑疹代表什么疾病

1.疹色鲜红,多为热毒炽盛。

2.斑色紫暗,面色苍白,四肢发冷,这是气不摄血、血溢脉外的表现。

3.皮疹细小,状如麻粒,皮肤潮热,一般3~4天出疹,口腔颊黏膜出现麻疹黏膜斑,这样的疹为麻疹。

4.发热3~4天,热退疹出,且皮疹细小,状如麻粒,多是幼儿急疹。

5.皮疹细小,呈浅红色,身热不甚,常见于风疹。

6.肤红如锦,稠布疹点,身热,舌如草莓,常见于猩红热。

7.丘疹、疱疹、结痂并见,疱疹内有水液色清,见于水痘。

8.斑丘疹大小不一,如云出没,瘙痒难忍,常见于荨麻疹。

隐私部位也要注意检查

对于孩子的隐私部位,家长也要注意观察。男孩阴囊紧致,颜色沉着,是先天肾气充足的表现;若阴囊松弛,颜色淡白,则是先天肾气不足之征象。在患病过程中,阴囊紧缩者多寒;弛纵不收者多热。阴囊肿大透亮,状如水晶,为水疝(类似西医的睾丸或精索鞘膜积液);阴囊中有物下坠,时大时小,上下可移,为小肠下坠之狐疝(类似西医的腹股沟斜疝);腹痛啼哭而将睾丸引入腹者,俗称“走肾”(回缩性睾丸);还有一部分男孩,出生后睾丸没有回到阴囊中,称为隐睾。女孩前阴部潮红灼热瘙痒,常见于湿热下注,要注意是否患有蛲虫病。

小儿肛门潮湿红痛,多属尿布皮炎。便后直肠脱出者是脱肛,其色鲜红,有血渗出者多属湿热下迫;其色淡而无血者,多属气虚下陷。肛门裂开出血,多因大便秘结,热迫大肠所致。

喜欢趴着睡,可能是伤食

家长们通常认为,婴儿应该采取仰卧的姿势睡觉。然而有时从6个月大开始,婴儿睡觉会由仰卧位转为俯卧位,家长就开始担心自己的孩子有问题。其实,这恰恰说明了这个月龄的孩子在睡觉时已能够自由地翻身了。婴儿睡觉时和我们成年人一样,总会采取自己觉得舒服的姿势,如果婴儿觉得趴着睡舒服,自己又能够翻身,就会采取这种姿势。

外国科学家曾经对80名健康婴儿进行睡眠姿势的研究。其中,40名婴儿通常俯卧睡眠,另外40名通常仰卧睡眠。结果发现,趴着睡的婴儿睡眠时间较长,睡眠质量较高,非快速动眼睡眠时间增加,觉醒次数和时间减少。可见,趴着有助于健康婴儿的睡眠。这可能与趴着睡时机体接受的外界刺激,如声音、光线等减少有关。

如果孩子喜欢趴着睡觉,并且睡的时候非常不安分,翻来翻去,小肚子胀胀的或者不断放屁,味道很重,甚至是手足心发热,那就是伤食的表现了。这时候千万不能让孩子着凉,要不然会有腹泻的可能。

有部分孩子,夜间喜欢趴着睡觉,并且经常流口水,甚至睡觉的时候眼皮不能完全闭合,会露出眼珠,这是脾虚的表现。

了解大小便,生病早知道

正常情况下,母乳喂养的孩子大便呈金黄色糊状,偶尔伴有乳凝块,有酸味;配方奶粉喂养的孩子大便呈淡黄色,大多能成形。排便次数不等,初生时多些,每天可达4~6次,然后逐渐变少,到每天2次或3次,再到每天1次或2次,最终形成每天1次的排便规律。如果大便次数突然增多,则应考虑是否患病。如果平时大便次数较多,但孩子的一般情况良好,体重不减轻,就不能认为孩子有病。无论次数多少,只要大便性状正常就可以。

如果宝宝排出蛋花样、豆腐渣样、水样大便,则可能有肠道疾病,要及时就医;如果排出黑而发亮的柏油样大便,则说明消化道有出血,需要重视,要预防有消化道溃疡、息肉、钩虫病等;如果宝宝的大便表面沾有血丝,则说明可能有直肠息肉或肛裂。 dvSR/Vjt2tSuioxWhKsmmdhumNZ/8yHGo8tcGmPdGnWZF0lc7EH/Y1LWURkbfAy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