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医,人们便会想到五脏六腑,即非常著名的“脏腑学说”。其实中医经典文献中较为准确的名称,应该是“脏象学说”。“脏象”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脏”是指隐藏于体内的脏;“象”则为表现于体外的各种生理与病理现象。
中医认为“有内必形于外”,即便是隐藏于内的各种病症,或多或少、或早或晚,都会反映(投射)到机体外表,如皮肤、孔窍等处。中医理论的独特之处就是,在人的生理或病理层面都存在看“象”和知“象”的概念,但不是单纯地去观察一个个具体的“器”。如中医常说的“心主血”“心与小肠相表里”“心开窍于舌”等,这里所说的“心”,并不仅仅是一个在搏动的心脏器官,而是一个庞大的、被称为“心”的系统。
按照中医的思维逻辑,凡是血液、血管、精神、意识、睡眠、舌头、汗液分泌等异样,都可将其归于“心”系统的问题。以此类推,心、肝、脾、肺、肾,风、寒、暑、湿、燥、火……都是一个个“象”,医生都可以通过察其颜、观其色,发现其背后隐含的病症。按此刮痧,才能达到精准施治。因而中医诊病治疗千万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具体的脏象及病症,将在第三章至第七章中详细阐述。
心为火、肝为木、脾为土、肺为金、肾为水,采用五行相生相克的类比方法,可以了解五脏相生相克的关系。
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是…擅长归纳,爱以“易者象也”“取象比类”“观物取象”看人说事;不注重形而下的“器”(物质形式),喜欢形而上的求整体的“象”(精神概念),正如古人所说“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因而中医理论中充满着“象”的概念,无论是人还是病,多为浓缩化、分类化、抽象化、精简化、符号化的描述。
例如,中医将人的五脏划为心(火)、肝(木)、脾(土)、肺(金)、肾(水)五大象;把人的疾病划为阴、阳、寒、热、表、里、虚、实八大象,然后相互连接、彼此融合,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中医思维模式和逻辑体系。又如,木、东、春、风、目、筋、肝、胆、青、酸等,这些看似毫不相干的元素,中医将其统统归属于五行的“木”,然后经过浓缩和提炼,最终形成一个概念化、抽象化的“木象”系统。凡属这类系统的问题与异常,中医都会从木(肝)入手,所以中医的思维是以“象”进行演绎的。
脏和象的组合,是机体内脏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中医通过观察人的生命活动、疾病变化之象,用取象比类的方法,从中了解五象(五脏)。脏象学说中的每个“脏”,不仅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而且“脏”与“脏”之间相生、相克、相乘、相侮,“脏”与“腑”之间互为表里、彼此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