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宋] 赵佶 瑞鹤图(局部) 宋徽宗打破了常规花鸟画的构图方法,让天空中盘旋着很多飞鹤,配以祥云和宫门脊梁。画的左侧用瘦金体题诗并记,堪称书画双绝。

茶工作于惊蛰 36 ,尤以得天时为急 37 。轻寒,英华渐长,条达而不迫,茶工从容致力,故其色味两全。若或时 yáng 38 ,芽奋甲暴 39【一〇】 ,促工暴力 40 ,随 gǎo 41【一一】 guǐ 42 所迫,有蒸而未及压,压而未及研,研而未及制,茶黄留渍 【一二】 ,其色味所失已半。故焙人 43 得茶天为庆。

36.惊蛰:二十四节气之一,公历3月5日至3月7日交节。

37.急:紧要。

38.时旸郁燠:日晒闷热的时候。旸,太阳升起,指晴天;燠,闷热。

39.芽奋甲暴:茶芽迅猛生长。甲,草木生芽后所戴的种壳;暴,急骤;甲暴,指茶芽萌发,外表面较硬的小叶张开,这个过程进行得过快。

40.促工暴力:(茶工)忙乱急促地采摘。

41.随槁:(采下来的茶)很快就会干枯。

42.晷刻:日晷和刻漏,这里指时间、时刻。

43.焙人:茶焙中的茶工,制茶人。

校勘记

【一〇】 芽奋甲暴:底本作“芽甲奋暴”,据涵本改。

【一一】 随槁:槁,底本作“稿”,系通假,据涵本改。

【一二】 茶黄留渍:渍,底本作“积”,系通假,据涵本改。

译文

茶工在惊蛰时节开始制茶,考虑最紧要的是天气因素。天气微寒,茶芽渐渐生长,芽叶生长舒展而不急迫,茶工就能够从容不迫地摘茶、制茶,所以制作出来的茶叶色味俱佳。如果天气晴暖闷热,芽叶迅猛生长,这就迫使茶工急促慌乱地采摘,否则(采下来的茶)很快就会干枯。由于时间紧迫,有时蒸芽后不能及时压黄,压黄后又来不及研膏,研膏后又不能及时焙火制成茶饼,致使汁液存留于茶叶中,这种茶叶的色味就会损失过半。所以,茶工把得到适于制茶的天时视为幸事。

历代茶书

○ 唐 陆羽《茶经》○
三之造

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茶之笋者,生烂石沃土,长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

……

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采茶时机

陆羽认为采茶的恰当时机是:茶芽长到四五寸,在薇蕨抽芽的季节,凌晨有露水的日子去采。这是凭借主观判断采茶时机的方法。

○ 明 许次纾《茶疏》○
采摘

清明、谷雨,摘茶之候也。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若肯再迟一二日期,待其气力完足,香烈尤倍,易于收藏。梅时不蒸,虽稍长大,故是嫩枝柔叶也。

……

岕中之人,非夏前不摘。初试摘者,谓之开园。采自正夏,谓之春茶。其地稍寒,故须待夏,此又不当以太迟病之。往日无有于秋日摘茶者,近乃有之。秋七八月重摘一番,谓之早春,其品甚佳,不嫌少薄。他山射利,多摘梅茶。梅茶涩苦,止堪作下食,且伤秋摘,佳产戒之。

谷前摘茶

许次纾指出,在谷雨前后,即每年的4月20日左右开始采茶比较合适,而宋徽宗认为在此之前较寒冷的惊蛰节气更为合适。之所以有这种差别,是因为宋人更推崇鲜嫩的茶芽,同时微寒天气更有利于茶工从容制茶。

○ 明 朱权《茶谱》○
品茶

于谷雨前,采一枪一旗者制之为末。

一枪一旗

“一枪一旗”是宋徽宗在《大观茶论·采择》一节中提出的采摘标准,朱权也沿用了这一说法。

不违农时

峰前峰后摘春芽

历代茶书对采茶的季节都有相应的描述,宋徽宗强调“尤以得天时为急”,说明了“天时”的重要性。

我国茶树栽培区域辽阔,各地域由于光照、温度、降水量、土壤等自然因素的不同,茶树生长期的长短有显著差别,采茶时期也就因地而异。

四大茶区大都在春、夏、秋三季采茶,习惯上称春茶、夏茶和秋茶,也有称头茶、二茶、三茶、四茶的。

我国长江中下游的广大茶区,春茶的开采期主要受早春气温的影响,3月平均气温较高时,开采期就早。一般认为开采期宜早不宜迟,以略早为好,尤其是春茶。这时候气候温和,温湿条件优越,茶树体内贮藏物质丰富,萌芽力强,新梢生长旺盛,高峰期明显。

采用手工采摘的红茶区、绿茶区,当春季茶蓬上有10%~15%的新梢达到采摘标准时,就要开采。

中国四大茶区采茶期

三前摘翠

春来品香茗

对采茶的时令,茶书中都提到了惊蛰、清明、谷雨等节气,茶业界则有“三前摘翠”的说法。“三前”就是指春前、明前、雨前。注有“三前”字样,意指茶叶适时采摘,是上品新茶。

春前

春前是指春分前,这时采制的茶叶更加细嫩和珍贵。唐代每年要求紫笋贡茶在清明日运至长安,这种嫩芽新茶在唐宋时期是皇室才能享用的贡茶。宋代王观国在《学林》中也有记述:“茶之佳品,摘造在社前。”春前也有称“社前”的。社前茶就是追求极嫩茶叶的产物。

○ 春前茶最为细嫩

明前

明前就是清明前。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茶叶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茶叶产量很少,所以又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明前茶芽叶细嫰,色翠清香,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明前还叫“火前”。寒食节转火,寒食与清明相近,因此,清明前后的茶也称为“骑火茶”。

○ 明前茶香高形美

雨前

雨前就是谷雨前,清明至谷雨采制的茶叶称雨前茶。宋代诗人陆游在《兰亭道上》中写道:“兰亭步口水如天,茶市纷纷趁雨前。”雨前茶虽不及明前茶那么细嫩,但因为这时气温高,芽叶生长相对较快,积累的内含物质也较丰富,所以雨前茶往往滋味醇浓而耐泡。

○ 雨前茶口感醇厚

采茶之候

茶叶也分春、夏、秋

我国绝大部分产茶地区,茶树生长和茶叶采制是有季节性的。通常按采制时间,划分为春、夏、秋三季茶。

以节气划分茶季

以时间划分茶季

不同季节茶的特性

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再加上茶树经过了冬季养息,使得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鲜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氨基酸含量高,而茶多酚含量相对较低,使春茶滋味鲜活且香气宜人。

○ 春茶氨基酸含量高,宜制绿茶

夏季天气炎热,茶树新的梢芽生长迅速,使得能溶解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对减少,特别是氨基酸等减少,茶汤滋味、香气不如春茶强烈;由于带苦涩味的花青素、咖啡因、茶多酚含量比春茶多,紫色芽叶增加,导致色泽不一,而且滋味较为苦涩。

○ 夏茶汤色较浓艳,宜制红茶

秋季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茶树经春夏二季生长,新梢芽内含物质相对减少,叶片大小不一,叶底发脆,叶色偏黄,滋味和香气显得比较平和,以香甜为特色。

○ 秋茶香气较春茶浓郁,芳香物质较多

不同季节茶适宜制作的茶类

○ 以碧螺春为代表的名优绿茶,一定是以春茶为最佳

以绿茶而言,春茶品质最佳,适宜制成名优绿茶;秋茶品质次之;夏茶品质较差。众多高级名优绿茶,如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等,均采制于春茶前期。

○ 红茶追求汤色的浓艳和滋味的浓郁,选夏茶制作为宜

对红茶而言,夏茶、秋茶优于春茶。春茶除鲜爽度较好外,其汤色的红艳度、滋味的浓强度均不及夏茶、秋茶。夏季日照强度大,可促进茶树碳代谢,糖化合物的形成和转化较多。夏季气温高、湿度大,有利于红茶发酵变红,使得茶叶中茶多酚、咖啡因的含量明显增加。夏茶制成的红茶汤色红艳,滋味浓强,品质较好。

○ 每年九月份上市的铁观音秋茶,外形紧结厚重,香气高扬

对乌龙茶而言,有“春水秋香”的说法。春天由于气温低、空气湿度大,鲜叶持嫩性强,营养物质贮藏丰富,氨基酸、果胶含量高,所以春茶汤感细腻,滋味甘醇。秋天昼夜温差大,特别有利于芳香类物质的形成和积累,所以秋茶的香气浓郁而持久。但秋茶中构成茶叶滋味的化合物明显少于春茶,因此秋茶比起春茶来,滋味比较淡薄。

○ 普洱熟茶一般选用夏茶或秋茶渥堆发酵

对普洱茶来说,春茶一般用来制作普洱生茶,其中春茶第二采为最佳原料,条索肥壮,芽毫显露,香气饱满,口感醇和,汤感厚重。夏茶为雨季茶,叶大而薄,梗长而细,鲜叶中多酚类物质、儿茶素含量高,适合做普洱熟茶,经渥堆发酵充足做出的普洱熟茶滋味醇厚。秋茶外形漂亮、香气好、苦涩味低,可以做生茶也可以做熟茶。

因时制宜

茶叶加工讲究及时

在宋代,微寒的天气适合加工茶叶

宋代,天气的好坏决定茶工采摘、制作茶叶的节奏。微寒的天气最为茶工喜爱,他们可以从容地采摘,及时并保质地完成每道工序,最终得到品质良好的茶饼。若是天气晴暖闷热,会导致制茶时间紧迫,任何一道工序有所延误就会影响茶叶品质。茶工需将采来的茶叶先浸入水中,挑选匀整芽叶进行蒸青,蒸后用冷水冲洗,再进行后面的一系列工序。整个制茶过程费时、费工,而且水浸和榨汁都会损害茶的香味。

绿茶、黄茶和黑茶要及时摊晾

现代制茶在鲜叶采摘之后和炒制之前,更加讲究“摊放走水”的环节,这与唐宋有所区别。“摊放走水”也是对茶叶及时加工的一种细化手段。采摘的鲜叶应尽快摊开,避免长时间放置在背箩或袋内,这样透气不好,鲜叶被挤压、闷窒而发热红变,进而影响品质。早年间,在交通条件不是特别好的茶山,初制所都直接建在山上,为的就是及时对茶叶进行加工。古人不采的“雨水青”(雨天采的茶青),而今也可以通过“摊放走水”及后续的工序进行补救,从而得到品质稳定的茶叶。

在绿茶、黄茶和黑茶的制作工序中,将采摘下的鲜叶均匀地摊放在篾垫、摊青筛或摊青机上的过程,称为“摊晾”。摊晾的目的在于散热、失水、挥发青草气和促进鲜叶内含成分的转化,使叶片变软,便于下一步的杀青。

晾晒

○ 刚采摘的鲜叶含水率在75%左右,应尽快放在竹席或竹匾上摊开。摊晾过后,茶叶叶质变轻,含水率在70%左右

白茶、红茶和乌龙茶可在晴天“萎凋”

在白茶、红茶和乌龙茶的制作工艺中,鲜叶丧失水分的过程称为“萎凋”。正常而有效的萎凋,会使鲜叶水分蒸发、体积缩小、叶质变软、青草气消退。其酶活性增强,引起内含物质发生变化,产生清香,促进茶叶品质的形成。这些内部的化学变化虽然较缓慢,却给后续的揉捻等工序奠定了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并最终决定了茶叶品质的高低。有别于摊晾近似自然状态的走水,萎凋常常有“外力”参与,如日光萎凋、萎凋槽萎凋等,需要把握好温度、湿度、通风量等。

摊放工序的细化一方面可以使成茶的品质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更节约能源。

○ 萎凋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三种,重度萎凋后含水率56%~58%,中度萎凋后含水率60%左右,轻度萎凋后含水率62%~64%。现代茶叶加工一般使用萎凋槽,槽内铺萎凋帘,并可用鼓风机吹风 7hQ4By/kkcx/6UN5TmowU4aRUW8jXyG8XfjQRkm2XQXYAAriMPc/WnPQu62bl9E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