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在我们给予孩子的爱过度泛滥的时候,作者认为我们应该秉持不教养的勇气重新定义亲子关系、接受孩子真实的样子、赋子孩子自我成长的勇气和动力,协助孩子独立解决人生课题。

养育孩子的目的在于协助孩子活出自己的人生,要实现这一目的就要对等地尊重孩子,把孩子视为独立的个体,接纳孩子的天生特质,肯定孩子的独特价值,信任孩子能独立解决问题,进而让我们从管教者转变为协助者。

之所以作者倡导不教养的勇气,是因为我们常见的教养方式遗祸无穷。例如,我们经常责骂孩子,但责骂是对孩子成长最不利的教养方式,因为责骂不能真正有效解决问题,往往让孩子养成推卸责任的习惯,让亲子关系越来越疏远。我们也时常赞美孩子,但一旦我们不再赞美他们,他们就会做出一些不恰当的行为。想获得他人的赞美,活在他人的评价中,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在意父母的态度。拥有不教养的勇气的父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能够教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并承担应有的责任,能肯定孩子的努力和付出。

那父母要如何才能拥有不教养的勇气?那就需要父母多给孩子勇气,带孩子进行积极心理建设,帮孩子建立自信,让孩子获得责任感和成就感,让孩子知道自己活着就有价值;帮孩子拥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耐心从旁守护;在孩子出现问题时,不要过早干涉,不要包揽责任;在孩子求助时,能在恰当时机提供协助。

岸见一郎

1956年生于京都。攻读完京都大学文学研究系博士课程后满期退学(专业为西洋哲学史)。著有《被讨厌的勇气》《幸福的勇气》(两书均与古贺史健合著,钻石社出版),《别再表扬了》《不斥责、不表扬、不命令》(日经BP出版)。《人生虽苦,但要活下去》(讲谈社出版),《此刻活着的勇气》(NHK出版社出版),《不安的哲学》(祥伝社),《愤怒的勇气》(河出书房新社出版),《从绝望到希望》(大和书房出版)。译著有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讲义》《人生意义的心理学》(arte出版),柏拉图的《蒂迈欧/克里提亚》(白泽社出版),等等。

朱芬

文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日语系讲师。已出版《应对愤怒》《高效睡眠法》等多部译著。 2y7kkYyLnrTqgLSaYlRnhdWlUuhY123crPazt+4ABczxMUtmosx1gjBpyf8uh7F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