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学而篇第一
(共16章)

“学而”是标题,“第一”就是第一篇的意思。《论语》全书每篇都是摘取正文的前几个字做标题,标题并不反映各篇的主旨。“章”是小于“篇”的单位,就是章节的意思。章由句组成,古人常用“章句”表示对古书的分析,即“章句之学”,比如朱熹著有《四书章句集注》。本篇以论学为主,旁及孝、悌、忠、信、仁、义、礼等修身处世的内容。

1·1 子曰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

【注释】

①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此处是弟子对孔子的称呼,可理解为“您”或“先生”。曰:说。 ②学:指学生接受孔子“六艺”“六经”之教的过程。孔子以“礼、乐、射、御、书、数”教授学生,并传授“六经”。而:连词,表并列关系,可译为“又”。习:实习。统编本《语文》解为“温习”,也通。之:代词,指所学的“六艺”“六经”等内容。 ③亦:也。说(yuè):通“悦”,高兴,此处是“使高兴”的意思。乎:句末语气词,表反问。“不亦……乎”,表反问语气的固定句式,实际表达肯定语气。 ④有朋:即“友朋”,志同道合的朋友。《白虎通·辟雍篇》引作“朋友自远方来”。 ⑤知:懂得,明白。而:连词,表转折关系,可译为“却”。愠(yùn):生气。 ⑥君子:有地位、有道德的人。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按时温习它,不也使人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使人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这不就是君子吗?”

【解读】

首章亮出孔子的教育态度。“学而时习之”强调“学”与“习”相结合,不使“学”孤立、静止。孔子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聚集于孔门,孔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当然高兴。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一时无法理解孔子教授的内容,但孔子也不生气,体现了师者的君子之风。

1·2 有子曰 :“其为人也孝弟 ,而好犯上者 ,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注释】

①有子:孔子学生。姓有,名若。“有子”是尊称。《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孔子既没,弟子思慕。有若状似孔子,弟子相与共立为师,师之如夫子时也。” ②其:代词,那种。为(wéi)人:做人。也:句中语气词,舒缓语气。孝:奉养顺从父母。弟(tì):通“悌”,敬爱兄长。 ③而:连词,表转折。 ④鲜(xiǎn):少。矣:语气词,用于句末,表感叹,相当于“了”。 ⑤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未有之也”的倒装。 ⑥务:致力。本:根本。 ⑦立:确立。而:连词,表顺承。 ⑧其:句首副词,表推测或估计。与: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疑问或感叹。

【译文】

有子说:“那种做人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冒犯上级的人,少有;不喜欢冒犯上级,却喜欢叛乱的人,是没有的。君子致力于事情的根本,根本确立了,‘道’也就产生了。孝和悌,就是‘仁’的根本吧!”

【解读】

本章出现了三个概念:孝悌、仁和道。它们的关系是:孝悌行为体现仁德思想,仁德思想上升为道,即“孝 道”的逻辑关系,从“形而下”至“形而上”。孝悌是具体行为,是基础,所以孔子认为它是根本。为什么说孝悌之人很少犯上作乱呢?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孝悌之人心中时刻牵挂父母、兄长,犯上作乱会受到制裁,就不能再在父母、兄长面前行孝悌之道了。

1·3 子曰:“巧言令色 ,鲜矣仁 !”

【注释】

①巧:虚假的。令:美好,此处指谄媚。 ②鲜矣仁:主谓倒装句。矣:加强感叹,倒装的标志。

【译文】

孔子说:“用花言巧语和谄媚(取悦别人),(这种人身上)仁德就少啦!”

【解读】

“巧言令色”出自《尚书·冏命》,原文是:“慎简乃僚,无以巧言令色、便辟侧媚,其惟吉士。”就是说,“巧言令色”早已经有了明确的贬义色彩,孔子是继承沿用。那么,怎么会从“巧言令色”推出“鲜矣仁”呢?因为“巧言令色”是伪装出来的,以便达到不便明说之目的。这种人怎么会是仁德之人呢?

1·4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注释】

①曾子:对曾参的尊称。曾参是孔子晚年的学生,名参(一般读shēn,有学者认为古人名与字有关联,故应读cān),字子舆,曾皙之子,提倡孝道。有一种观点认为《论语》是曾参与其弟子编辑的。 ②三:多次。一说,实指,即下文所说的三个方面。省(xǐnɡ):反省。身:自身。 ③为:替。谋:谋划。而:连词,表转折。忠:尽职尽责。 ④传(chuán):动词用作名词,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谋划事情有没有尽心尽力呢?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心诚意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有没有温习呢?”

【解读】

曾子的话后世广为传诵,成为加强自身修养的座右铭。一个人能做到每日三省吾身,想不优秀都难。古代大学者胡三省,当代大数学家陈省身,他们据此给自己起名。明代哲学家王守仁的著作《传习录》的书名也源于此。需要指出的是,“忠”字的意义古今变化很大。现代汉语的“忠”是下对上,个人对集体、国家,在《论语》中,平辈之间,甚至上对下都可以用“忠”,意思是尽职尽责。比如14·7章中“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的“忠”就是上对下。

1·5 子曰:“道千乘之国 ,敬事而信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

【注释】

①道(dǎo):通“导”,治理。乘(shènɡ):一车配四马为一乘,这里指兵车。 ②而:连词,表并列。 ③使:驱使,役使。以:介词,按照;与“时”构成介词结构作补语。时:适宜的季节。

【译文】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千辆战车的国家,(应)恭敬行事并诚信待人,节约开支并爱护他人,按照适宜的季节役使百姓。”

【解读】

孔子这话是说给统治者听的,体现了孔子的治国思想:一、恭敬诚信;二、节用爱民;三、不违农时。古人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讲的就是孔子的治国思想。

1·6 子曰:“弟子 ,入则孝,出则弟 ,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注释】

①弟子:年轻人。 ②入:在家。出:在外。此处为互文。则:连词,可译成“就”。弟:通“悌”。 ③而:连词,表并列。仁:仁德之人。 ④余力:剩余的精力。以:介词,可译成“用”,后省略“之”。文:古代文献。

【译文】

孔子说:“年轻人,无论在家还是在外,都孝敬父母,敬爱兄长,恭谨并且诚信,博爱众人,亲近仁德之人。做了这些还有剩余精力,就去学习古代文献。”

【解读】

孔子教导年轻人,做人第一,学问第二,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本章三字句居多,读起来有节奏感。

1·7 子夏曰 :“贤贤易色 ;事父母 ,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 ,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

①子夏:孔子学生,姓卜,名商,字子夏。 ②贤贤:第一个“贤”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看重”的意思;第二个是名词,贤德。易:看轻。色:女色。 ③事:侍奉。 ④致其身:献出自己的生命。 ⑤而:连词,表顺承,不译。 ⑥虽:连词,表假设,可译为“即便”。

【译文】

子夏说:“看重贤德不看重美貌;侍奉父母,能尽心竭力;服事国君,能勇于献身;结交朋友,信守诺言。(能做到这些,)即便说自己没有从师学习,我肯定说他学习了。”

【解读】

《论语》一书中,孔子多次提到“好德”与“好色”的问题。子夏继承孔子思想,强调“好德”,他所说的三个方面就是“好德”的具体表现。

“贤贤易色”是指夫妻关系还是泛指人际关系,“易”是轻视还是改变,向来有分歧。杨逢彬《论语新注新译》引《左传·襄公四年》中“贵货易土”与“贤贤易色”句式比较,认为第一个“贤”与“贵”同义,“易”是看轻的意思。

1·8 子曰:“君子不重 ,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

【注释】

①重:庄重。 ②固:固执。 ③主:崇尚。一说“亲近”。 ④无:通“毋”,不要。友:动词,与……交友。不如己者:指学识和品德不如自己的人。 ⑤过:动词,犯错。惮(dàn):怕。

【译文】

孔子说:“君子言行不庄重,就不会有威严。学了就不会固陋。崇尚忠信。不要与学识和品德不如自己的人交友。有了过错就不怕改正。”

【解读】

本章孔子讲了五点要求,表面看是针对君子讲的,其实是针对弟子的。孔子希望他的弟子能做到这五点,成为君子。有人说“无友不如己者”自相矛盾,因为按照这个逻辑,比自己强的人不会与自己交友。这样理解就错了。孔子希望弟子择贤为师。那些已经成为贤者的人不在孔子要求的范围之内。

1·9 曾子曰:“慎终 ,追远 ,民德归厚矣 。”

【注释】

①终:丧礼。 ②追远:缅怀祖先。此处指追念祖先的祭礼。 ③归:趋于。厚:淳厚。

【译文】

曾子说:“慎重对待丧礼,办好追念祖先的祭礼,(这样)百姓的道德就趋于淳厚了。”

【解读】

曾子认为丧礼和祭礼对于百姓的道德建设很重要。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 :“夫子至于是邦也 ,必闻其政 。求之与 ?抑与之与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

【注释】

①子禽:姓陈,名亢(gāng),字子禽。于:介词,引出对象,可译为“向”;介宾结构“于子贡”作补语。子贡:孔子学生,姓端木,名赐,字子贡。 ②夫子:古代对男子的敬称,这里指孔子。是:不定指代词,可译为“任何”。邦:国。 ③闻:听到。政:政事。 ④求:特意打听。之:代政事。 ⑤抑:还是。 ⑥俭:节制。 ⑦其诸:大概。异乎:与……相比不一样。

【译文】

子禽问子贡:“夫子到了任何一个国家,一定听到这个国家的政事。是特意打听来的呢,还是人家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夫子凭着他温和、善良、恭敬、节制、谦让的品行得来的。夫子求得这个,大概与别人求得这个不一样吧?”

【解读】

孔子关心国家政事,这一传统深深影响了后世知识分子。这种关心,实际上是一种使命感的表现。国家政事有的属于机密,别人不告诉你怎么办呢?孔子有非同一般的办法——靠温、良、恭、俭、让的人品赢得他人的信任。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孔子周游列国,每到一个国家,国君都能主动将政事告诉孔子,并征询他的意见,这不正是孔子人格魅力的体现吗?

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 ,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可谓孝矣。”

【注释】

①没(mò):死。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殁”。 ②道:合理做法。

【译文】

孔子说:“(看一个人是否孝),父亲活着的时候,就观察他的志向;父亲死了,就观察他的行为。如果长期不改变父亲生前的合理做法,就可以称得上孝了。”

【解读】

本章讲儿子继承父亲权力的问题,应该不是谈普通百姓家的“孝”,当是针对有家有国的大夫而言的。文中的两个“其”字都应指儿子。

1·12 有子曰:“礼之用 ,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 ,不以礼节之 ,亦不可行也。”

【注释】

①之:句中结构助词,不译。用:功用。 ②和:适中,即恰到好处。 ③斯:这。 ④由之:遵从它。 ⑤知和而和:为和而和。 ⑥节:节制。之:代指“和”。

【译文】

有子说:“礼的制约功效,以达到适中为可贵。从前圣明的君王治理国家,好的地方就在于此。无论小事大事动辄就由礼节制,就会有行不通的时候;一味追求适中的效果,不用礼节制它,也行不通。”

【解读】

冯浩菲《〈论语〉辨疑研究》指出,本章共九句,前四句肯定“礼”“和”并用,五、六句讲用“礼”而不用“和”,最后三句讲用“和”不用“礼”。层次清晰,用意明确。

1·13 有子曰:“信近于义 ,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 ,亦可宗也 。”

【注释】

①近:合乎。 ②复:履行。 ③远(旧读yuàn):避免,远离。 ④因:倚靠的人。亲:亲近之人。 ⑤宗:尊崇。

【译文】

有子说:“诺言大致符合义,说的话才能履行;恭敬合乎礼制,才能避免耻辱。所倚靠者不失为亲近之人,也值得尊崇。”

【解读】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此句古解纷纭。有子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但不是并列关系,前两个问题引出第三个问题。先说信用的问题。信用要不要?当然要,但要符合道义。不合道义的信用不值得遵守。再讲恭敬待人的问题。尊敬他人对不对?对,但是超越了礼制的恭敬就大可不必。讲了前两个问题之后,有子话锋一转,讲到了倚靠结交的问题。倚靠结交什么样的人呢?亲近之人。这真是大实话。《学而》作为全书首篇,竟然用三章内容记载有子的话,可见有子影响之大。《礼记·檀弓》记载,有子去世后,葬于肥城,鲁悼公吊唁志哀。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

①食:饮食。不宜解为“吃饭”。 ②而:连词,表并列,又。下一句中“而”字表顺承。 ③就:接近。正:匡正。有道:有仁德的人。焉:句末语气词。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住不求舒适,做事勤勉又说话谨慎,接近有道德的人匡正自己,这样可以称得上好学了。”

【解读】

孔子讲话有一个特点,就是赋予语言以象征性。因此,“饱”可以理解为“满足”。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 ,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 ,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 ,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

【注释】

①而:连词,表转折。 ②未若贫而乐:一作“未若贫而乐道”。 ③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出自《诗经·卫风·淇奥》。切:加工骨头。磋:加工象牙。琢:加工玉。磨:加工石头。 ④其:副词,表推测。斯:这。之:句中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⑤赐:子贡的名。 ⑥诸:用法同“之”。往:已往的。知:推知。而:连词,表顺承。

【译文】

子贡说:“贫穷但不谄媚,富有但不傲慢,这种人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但是比不上贫穷却保持乐观,富有却仍喜好礼义。”子贡说:“《诗经》上说:‘好比是加工骨头和象牙,好比是打磨玉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吗?”孔子说:“端木赐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论《诗经》了,告诉你已往的事情,你就能推知未来的事情。”

【解读】

制作工艺品需要精益求精,道德修养也是不断提升的过程。子贡由此及彼,触类旁通,悟性很好,孔子很高兴。

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 ,患不知人也。”

【注释】

①患:担心。之:句中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不己知:“不知己”的倒装。

【译文】

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解读】

不被理解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因此做人要善于理解别人。这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相呼应。 CiNZWDDU1dHakrSnF3pZSD8WfIR/VEPLwNgdMZTlLoFvsjbEHmhztVmaFXzmmKL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