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 雪落湘江

刺骨的北风,在湘江两岸的大地上呜呜地呼啸着。

它一会儿像是野兽在嗥叫,一会儿又像婴儿在啼哭;它时而停留在一些破旧的屋顶上,把茅草吹得沙沙作响;时而又越过颓垣与荒冢,像晚归的旅人走进村庄,停留在任何一家小屋外,用力敲打着那紧关的门窗……

寒冷在封锁着苦难的中国乡村。风雪在加重着中国乡村百姓们的愁苦与忧郁。

这是20世纪30年代的最后一个冬天。

从江面上吹来的彻骨的冷风,疯狂地掠过两岸的荒寂的田野,所有的村庄、河流、山岗和林子,仿佛都冻结在12月的寒风里。

那些狭窄的河流干枯了;道路阻塞着行人。萧疏的林木和沉默的村庄,散布在灰暗的天幕下。

风雪把幽暗布满了整个天空,天空也呈现着土色的忧郁……

1940年的冬天,比往年的冬天更加寒冷和寂寥。

滚滚的湘江水,就像三湘大地上的贫苦农民无尽的血泪。它见证着两岸苦难的乡村里,那无数个悲惨的故事。

这一年的12月18日(农历十一月二十日),在长沙市西北郊望城县安庆乡的一个名叫简家塘的小山村里,一个婴儿哇哇地啼哭着,来到了这个苦难的人世间。

这个婴儿,就是后来成为全中国人民学习的好榜样、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雷锋。

雷锋出生在湖南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他的爷爷名叫雷新庭,是一个贫苦的佃农。多年来他一直佃种着当地的地主谭四滚子的十来亩田地,风里来,雨里去,成年累月劳作在田里,却仍然难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在沉重的地租、高利贷和一些叫不出名目的苛捐杂税的压榨下,雷锋的爷爷最终得了重病,再难下地劳动了。

就在小雷锋刚刚学会走路、能够喊叫“爷爷”的那个冬天,灾难降到了贫穷的雷家。

这年年关的时候,谭四滚子带着家丁,耀武扬威地硬逼着雷锋的爷爷马上还清所欠的租债,不然就要收回土地,不许再租种谭家的田地。

眼看着一家老小连锅都揭不开了,哪里有钱粮交还租债?雷锋的爷爷又急又气,病情转重,最终在年关之时被地主活活给逼死了!

爷爷死的时候,小雷锋尚不懂得世事。

全家人的凄惨的哭声,伴随着他在人世间成长。

一九四四年的三十晚上,

没有月亮,无星光,

只听一声炮响,

鬼子进了我们桥头村庄。

它们像一群万恶的野兽,

抢走了粮食,夺走了猪羊。

烧毁了我们的房屋,

血洗了我们的村庄。

……

这是雷锋长大后,在1958年写的一首诗歌《党救了我》中的两节。

正如他在诗歌里写到的那样,1944年冬天,苦难再一次降临到他们家。这时候雷锋已经四岁了,能够记忆和感受那苦难的生活了。

最先给他留下的苦难记忆,是父亲的遭遇。

雷锋的父亲名叫雷明亮,原本是长沙市仁和福油盐铺里的一个挑夫。他历尽千辛万苦,成年累月地给人家挑担送货,赚回一点微薄的血汗钱,勉强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

可是,到了1938年,日本强盗进入了洞庭湖地区。家乡的日子就更加难过了。

日本鬼子还没有侵占长沙城的时候,国民党反动派一个个早就吓得魂不附体,早早地退出了长沙,全然不顾老百姓的安危。

更可气的是,国民党军队临撤走前,还放了一把火,把长沙城烧成了一片焦土。表面上是为了不给日本人留下什么好处,实际上这一举动却使得长沙的百姓流离失所、无处安身。

那些无法逃走的国民党军队的残兵败将,也趁火打劫,奸淫掳掠,无恶不作。

雷锋的父亲就在长沙大火时,被国民党的逃兵和日本军队相继拉去当挑夫,因为不从而遭到毒打,以至于内伤吐血,几乎失去了劳动能力。

父亲只能抱病回到了乡村。

回乡以后,为了养活一家人,雷锋的父亲只好也向谭四滚子付了一笔押金,佃了七亩田地。从此,他就带着有病的身子,日夜下田干活。

这是一个动乱不安的年代。

毛主席、共产党所领导的伟大的抗日战争正在蓬勃兴起,虽然正义的烈火在祖国的大江南北熊熊燃烧,可是,无耻且无能的国民党反动派,却在日寇的进攻面前采取不抵抗政策,致使祖国的河山大片大片地沦入敌手。

在雷锋四岁的时候,日寇的铁蹄踏进了他的家乡。

湘江两岸,豺狼当道,暗无天日。

汉奸、走狗和恶霸地主也依仗着自己的权势,为非作歹,残害百姓。

多少劳苦的群众,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雷锋的父亲即使起早摸黑,勤扒苦作,也难以养活一家人。

终于,在雷锋五岁那年的春季,他的父亲因病无钱医治,含恨离开了人世。

父亲的死,在刚刚懂事和记事的小雷锋心头,留下了惨痛的一幕。

这也是自他出世以后,苦难的人世给予这个小生命的又一次沉重的打击。

在那样的年头,许多人家死了亲人,往往连买口简单棺材的钱都拿不出来。除了地主家的高利贷,一般穷人家也不会有钱借给别人。

眼看着死去的亲人不能入土,雷锋的母亲痛哭不已,好几天里只能以泪洗面。

没有办法,母亲只好托人把家里的七亩佃田转佃出去一半,用拿到的一点押金,总算买了一口薄木棺材,在乡亲的帮助下,安葬了苦命的亲人。

这时候,雷锋的哥哥雷正德正在离家乡四百多里远的津市当童工。

那是雷锋的父亲还在世的时候,为了减轻家庭负担,父亲和母亲商量后,忍着痛苦把雷锋的哥哥送进津市新盛机械厂当了童工。

当时哥哥只有十二岁,还是一个没有成年的孩子呢!

祖父死了,父亲也死了,家里一个劳力也没有了。

从此,雷锋的母亲只好怀抱着小弟弟,拉着小雷锋,一天天挣扎在饥饿和死亡线上。

但是,有一个强大的信念在支撑着她:无论怎样,都要活下去!都要把苦命的孩子们拉扯成人!

唉,茫茫大地啊,哪里才有穷苦人的活路?

昭昭日月啊,哪里才有穷苦人的温暖? dusfXIekz9Y8VYuOvI75zncU9sJLot+TsBllToPikBmwo4ebYFnpvzyPZiM5F14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