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景陵的改革

人们在研究时往往都特别注重实地考察,研究景陵建筑位置的特点和建筑创新,并不注重景陵在历史进程中体现的价值和意义。而据笔者研究,景陵除了有以上十九个较为显著的特点和创新外,在陪葬制度和丧葬制度上,它还有自己独特的两项改革和创新。

(一)景陵在陪葬制度上的改革和创新

1.景陵开创了皇帝陵先葬皇后之制。景陵之前的永陵、福陵、昭陵、孝陵四座清陵,或帝后同时入葬,或皇后晚于皇帝入葬。康熙帝的孝诚仁皇后、孝昭仁皇后于康熙二十年(1681)入葬景陵,孝懿仁皇后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入葬景陵。这三位皇后入葬后,并没有关闭地宫石门,只是在地宫入口处临时安一道木门,以待皇帝。直到雍正元年(1723)九月初一日康熙帝、孝恭仁皇后入葬后,才把地宫石门关闭,填平隧道,大葬礼成。自景陵首创皇帝陵先葬皇后之制,裕陵、昌陵、慕陵也都采用了这一做法。

2.景陵首开皇帝陵内从葬皇贵妃的先河。雍正帝在谋取皇位的斗争中,他的众兄弟大都与他离心离德,有的甚至成为仇人,唯独十三弟允祥对他最为忠心,使雍正帝深受感动,因此视允祥为心腹。于是雍正帝即位后不仅给了允祥以重要职务,就连允祥的生母章佳氏也身后地位大增。雍正元年(1723)六月,雍正帝将已死二十四年之久的敏妃章佳氏追封为敬敏皇贵妃,连升二级,并从葬景陵。这无论对允祥和章佳氏家族来说,都是难得的殊荣和恩典。自景陵首开皇帝陵内从葬皇贵妃的先河后,泰陵、裕陵内也都入葬了皇贵妃。

(二)景陵在丧葬制度上的两项改革

1.禁止活人殉葬。殉葬是指被迫或者所谓的“自愿”的非正常的死亡,而殉葬是满族旧有的丧葬风俗。对此,《宁古塔志》记载:

男子死,必有一妾殉。当殉者必有主前定之,不容辞,不容僭也。当殉不哭,艳装而坐炕上,主妇皆下拜而享之。及时,以弓弦扣环而殒之。倘不肯殉,则群起而扼之死矣。

正因如此,天命十一年(1626)努尔哈赤死后,努尔哈赤的大妃阿巴亥与另外两个庶妃同时殉葬。顺治十八年(1661)顺治帝病死,尽管当时没有明令活人殉葬,但还是有一男一女为之自尽。男的叫“傅达礼”,死后被埋葬在清东陵风水墙外的东侧;女子被康熙帝追封为“贞妃”,最后葬入孝东陵。清朝自康熙朝开始严禁活人殉葬。

2.皇帝、皇后死后,不再火化,并逐渐推广。火化本是满族旧俗,历史上的满族常年游牧四方,迁徙不定,先人亡故后,因不忍远离,即在荒野中用木柴将尸体焚化,称为“火化”。火化后的骨灰可以随身携带,因此借此种方式来寄托对亡者的哀思。在《世祖章皇帝实录》中这样记载清朝早期的丧葬习俗:

和硕亲王薨,停丧于家,俟造坟完方出殡,期年而化(火化);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停丧五月出殡,七月而化;固山贝子以下、公以上停丧三月出殡,五月而化;其应会丧官员。必俟殓后、方许回家。出殡、上坟、会集、俱照定例。官民定丧一月出殡,三月而化。不许逾定期。如在定期内、出殡焚化者听。上坟,亦听其自便。

火化后的骨灰先盛在布袋或锦袋中,然后置于瓮罐(骨灰罐)内,再埋于地下。为区别皇帝与他人的尊卑等级,皇帝的骨灰罐装在金或银制的宫殿式器皿内,称作“宝宫”。辽宁省的永陵、福陵和昭陵的墓主人即按此种丧葬风俗火化入葬的。顺治帝崩逝时,由于满族入关不久,尚保留有许多旧有的风俗,顺治帝又信奉佛教,故他的遗体由溪森禅师在北京景山火化,火化后的骨灰装进骨灰罐入葬孝陵地宫。因此,景陵以前的清朝四座皇帝陵,埋葬的帝、后都是火化后安葬的骨灰罐,这种骨灰罐在官书中被称为“宝宫”。

康熙帝即位后,学习并崇尚汉文化。他提倡和推广汉文化的同时,也借鉴和发展了汉文化,其中就包括汉文化中的丧葬礼仪。他认为汉文化丧仪中“人死入土为安”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人来源于自然,死后就要回归自然。他这样解释说:人死后,用棺椁埋葬,筑坟植树,是为了厚人伦,行孝道。因此,康熙帝的原配孝诚仁皇后死后,其遗体并没有火化,而是棺椁装殓入葬的。孝昭仁皇后死后,同样没有火化,也是棺椁入葬的。然而,皇后死后不再实行火化,并不是一个完整全面的改革,只能算是满族丧葬风俗变化的开始。因为这时候开始禁止的火化,只局限于皇室中的皇帝、皇太后、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和嫔,而贵人及贵人以下位号的妃嫔,以及早殇的皇子、皇女等皇室成员乃至满族平民,依然采用火化埋葬。如康熙二十二年(1683),孝懿仁皇后佟氏所生的皇八女,出生仅二十五天就死了,其入葬的方式依然是火化。康熙帝对此解释道:

我朝之先例,幼童概不制棺。如若事出,切勿制棺,并不论何时,即于彼时用单被裹出,送一净地火化,勿殓勿埋,自然了之。

康熙帝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对此,他是这样解释的:

因系尚未满月之乳儿,朕并无思恋之处。朕在此亦不露声色,不令人知道。

康熙帝读书像

出于这种考虑,康熙帝的早殇皇孙也是这么处理的。康熙四十三年(1704),雍亲王胤禛(后来的雍正帝)的长子弘晖死后,依旧是火化后入葬的。

据《清实录》等官书记载,彻底改变清朝火化丧葬制度的是康熙帝的孙子——乾隆帝。乾隆帝即位不久,即下令满族人丧葬一律不准火化。

雍正十三年(1735)十月二十日,刚刚即位的乾隆帝深受祖父康熙帝的影响,在大量接受汉文化的时候认为:“火葬”是“夷法”,“违反孝道”,甚至是一种“伤风败俗”,是社会文明的倒退,只有罪恶深重的人才会焚尸灭迹,使其断子绝孙,永世不得超生。对此,乾隆帝这样解释说:古时候,人们在埋葬死者时,都是隆重而奢华,后人为了表达自己的孝心,都是将其装殓在棺椁之中。本朝发迹关东,因打仗而迁徙无常,遇到父母之丧,将骨灰随身携带,以遂不忍分离之愿,这是时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而今天下太平,八旗、蒙古各自安居乐业,为了敬重祖宗基业,丧葬应该依照古礼,原先的那些偏远的旧习俗,如果现在还在使用,那是不清楚当时的社会环境所致。送死最为大事,怎能不因时而异、痛自猛醒呢?因此,乾隆帝特意在一道谕旨中明令规定:

嗣后,除远乡贫人不能扶柩回里、不得已携骨归葬者姑听不禁外,其余一概不准火化。倘有犯者按例治罪。族长及佐领隐匿不报,一并处分。

乾隆帝朝服像

由此可见,启动满族丧葬文化改革的是康熙帝,他在学习汉族传统丧礼特别是明朝丧礼的基础上,因时定制,取其精华,并通过补充和添加满族民族风俗特点的方式,初步形成了后世的清宫丧葬制度,也因此开创了清朝帝、后死后土葬的先河。自康熙帝起,清朝皇帝均开始沿用土葬新方式,在此影响下,就连一些朝野臣民也改火化风俗为汉化的土葬了。

因此,康熙帝的皇后死后不再火化,是清朝新丧葬文化形成的开始。于是,景陵成为清朝第一座实行土葬的陵寝。 678Jr1sLnH+oyK144UxpPzyo6QU1XRlR9oRL7yucR5KgD0DAauNQoCTiD2Bm2Ds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