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景陵的规制和特点

景陵位于孝陵东南约二里处的昌瑞山五花岭之南,始建于康熙十五年(1676)二月初十日。建成之后,又在陵寝的隆恩门内暨宝山、砂山等处按形势植树,以资荫护。每行树株因地制宜,其中景陵神路两旁,每行植树九株,景陵共植仪树二万九千五百株。后来,因风水原因,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将五花岭上的两峰对口处的一段石墙拆去。

景陵的单体建筑形式与孝陵相同,其建筑规制仿照顺治帝的孝陵,但减少了部分建筑,却对后世清陵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建筑蓝本作用。

据实地调查,景陵以象山为朝山,其建筑排列顺序由南往北依次如下:圣德神功碑亭、五孔拱桥、望柱、石像生、神厨库、牌楼门、神道碑亭、东西朝房、三路三孔拱桥、东西班房、隆恩门、东西焚帛炉、东西配殿、隆恩殿、陵寝门、二柱门、石五供、方城和明楼、哑巴院、宝城和宝顶,宝顶下是地宫。

景陵神路与孝陵神路相接。

据研究和考察,景陵与孝陵及其他清陵比较,其建筑有以下十九个特点:

1.首设车辇石。在临近接孝陵神路的地方,为了避免车辆横过神路碾压损坏神路,在神路上铺设有两排豆渣石。这在清陵中是首设。后来其他陵寝效仿之,但位置不固定。

景陵车辇石

景陵神路与孝陵神路相接处

2.景陵的圣德神功碑亭,俗称“大碑楼”,其建筑形式为重檐歇山黄琉璃瓦覆顶,四面檐墙各有一座拱券门。碑亭内正中有一方形石台,台上雕刻海水江崖图案。这个石台被称为“水盘”,水盘四角处各雕有一凹形水漩涡,但漩涡内无任何雕刻。水盘正中设有两个巨大的被称为“赑屃”的石兽,石兽身上立有两统石碑。石碑的碑文是用满、汉两种文字镌刻,左(东)碑为满文、右(西)碑为汉文,其功能是用来记述墓主人一生的丰功伟绩。

景陵圣德神功碑亭及华表旧影

景陵的圣德神功碑亭是雍正帝所建,始建于雍正三年(1725)四月二十四日,完工于雍正五年(1727)三月二十一日。雍正三年(1725)二月二十二日,雍正帝谕内阁和礼部,令商议营建圣德神功碑亭的事宜:

钦惟皇考圣祖仁皇帝德禀生安,功隆参赞,光被四表,协和万邦,集千圣之大成,超百王而首出,鸿猷骏业,史不胜书。今景陵大礼告成,应择吉日恭建圣德神功碑,备纪耿光大烈,以昭垂万世,永永无极。著内阁、礼部敬谨会议具奏。

景陵圣德神功碑亭水盘四角无任何雕刻

随即,雍正帝派遣大学士、工部、钦天监堂官等大臣到景陵相度建立碑亭方位,并决定在碑亭内竖立两统石碑。对于竖立两统石碑的原因,当时雍正帝是这样解释的:

世祖章皇帝碑文字迹似小,圣祖仁皇帝在位六十余年,功德隆盛,文章字数甚多,一碑不能尽载,宜建立二碑,一刻清文,一刻汉文。然此碑若比世祖章皇帝碑亭宽展,恐有未安,即或加宽,必不可以加高,尔等详议论,务期合宜。

在清朝,景陵之前的清陵功德碑亭都称为“神功圣德碑亭”,并且只立一统石碑。自景陵开始,一律都改称为“圣德神功碑亭”,并且都立两统石碑。

3.华表的石栏板内外雕刻有别。除了景陵圣德神功碑为双统石碑,景陵的圣德神功碑亭外四角的四根华表,其华表围栏的样式与其他清陵是一样的,但华表石栏板内外雕刻却不一样,栏板的外面雕刻的二龙戏珠的龙头是相对的,而栏板内侧雕刻的二龙戏珠则是一前一后追逐的,龙头朝一个方向。

4.景陵的五孔拱桥长度为一百零六点三五米,仅比孝陵五孔拱桥短一点五一米,在清陵五孔拱桥中位居第二位。景陵的五孔拱桥在圣德神功碑亭北,桥体全部用青白石构筑而成,桥两边安设有石栏板。栏板之间的望柱有装饰并起到加固连接栏板之作用。柱身两面做盒子心,柱头呈桃式。桥的每侧安装了六十二根,栏板各有六十一块,也同样雕有和谐的曲线作为装饰。桥面由十三路条石铺成。景陵的五孔拱桥规模宏大,起拱大,曲线优美,恢宏壮观,石料精良,在清陵寝建筑中实为罕见。

景陵华表 景陵华表石栏板外面雕龙

景陵华表石栏板内面雕龙

景陵弯曲的神路及石像生

景陵望柱

5.景陵的神路是随地势走势而弯曲的,形成很优美的曲线。而石像生则正好建在这段弯曲的神路两侧。

6.景陵的石像生在数量上是五对,由南往北依次为立狮、立象、立马、武士、文士。景陵的石像生在雕刻手法上与孝陵石像生截然不同,增加了雕刻的细节,注重雕像写实,其装饰也有很大的区别,景陵的石狮相对较小,佩有绶带銮铃;石象头带笼头,身披雕饰云龙的搭背,背驮宝瓶,寓意“太平有象”;景陵石像生中的石马、武士和文士雕刻,无论其形体还是神态,与孝陵石像生比较,均清新俊秀很多。

景陵石像生之石狮

景陵石像生之石象

景陵石像生之石马

景陵石像生之武士 景陵石像生之文士

据观察,景陵的石像生雕刻风格与乾隆帝的裕陵石像生相同。据考证得知,景陵的望柱和石像生是乾隆朝所补建的。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景陵的石像生与其下面的须弥石座是整块石料所制。

7.在景陵石像生这段神路上,建有一座地下过水涵洞,其位置在石象与石马之间。这在清陵中是唯一的一例。

8.景陵的下马牌位置十分特殊,其位置在石像生群的东西两侧,而距离神道碑亭较远。这在清陵中是唯一的特例。

9.景陵神厨库的位置与其他清陵相比,距离石像生位置较近,而离陵宫主建筑较远,这是由于地理地势所限。这是景陵与其他清陵不一样的地方。

景陵神路上的涵洞

据《陵寝易知》记载,景陵神厨库的位置在“库东北”。《陵寝易知》所绘制的陵图显示,“井亭”位置在神厨库北面、东朝房南侧之东。《昌瑞山万年统志》记载,景陵神厨库的井亭在“垣北”即北墙的北面。然而经实地考察,并未发现其井亭遗址,而且该位置也不适合建井亭,因此尚需进一步考察。

10.孝陵石像生的北端是龙凤门,景陵的石像生的北端则是牌楼门,两者的建筑形式、名称均不一样。景陵的牌楼门为五间六柱形式的木石结构,六根四棱石柱为建筑支架,以中间两根为最高。石柱上端为须弥座,须弥座上设有蹲龙(俗称 “望天犼”),东三柱上的蹲龙面朝西,西三柱上的蹲龙面朝东,建筑精巧,别具一格。景陵牌楼门是与孝陵龙凤门有相同功能却又不同的建筑形式,各有千秋。在清陵中,景陵首建牌楼门。在以后的清陵中,除了清西陵的泰陵、昌陵、慕陵为龙凤门外,其他清陵均为牌楼门。据研究,景陵牌楼门为乾隆帝所建。

景陵神道碑水盘之鱼 景陵神道碑水盘之龟

景陵神道碑水盘之虾 景陵神道碑水盘之蟹

11.景陵的神道碑亭位于牌楼门以北、马槽沟之南的神路上,与圣德神功碑亭形制相似,都是重檐歇山顶,四面檐墙各有一座拱券门,只是形体要小很多,建筑功能不同,故神道碑亭又俗称“小碑楼”。神道碑亭内正中设有一长方形石台,称为“水盘”。水盘上雕刻有海水江崖图案,水盘四角各雕刻一水漩涡,里面分别雕刻有鱼、龟、虾、蟹四水族。水盘之上是一个被称为“赑屃”的石兽,赑屃上立有一统石碑,因其石兽的样子像王八,故民间俗称之为“王八驮石碑”。石碑上用蒙古、满、汉三种文字镌刻着“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之陵”二十七字,蒙古文居左,满文居中,汉文居右。

与孝陵相比,景陵的神道碑亭的位置发生了显著变化,孝陵的神道碑亭位于马槽沟以北,景陵神道碑亭则在马槽沟以南。后世清陵中除了泰陵和昌陵外,裕陵、慕陵、定陵、惠陵和崇陵的神道碑亭也是这样的布局。

景陵神道碑亭中的石碑 景陵神道碑上之“雍正尊亲之宝”印文

12.景陵的神道碑亭的石碑碑文汉字是雍正帝御笔书写,并且碑文末尾还刻有“雍正尊亲之宝”汉宝文。不仅如此,景陵的隆恩门、隆恩殿、明楼三处的斗匾以及明楼内的朱砂碑碑文,其汉字也都是雍正帝御笔,并且钤盖(刻)“雍正尊亲之宝”六字宝文。

雍正元年(1723)八月初十日,雍正帝召见九卿及南书房翰林,对他们说:

景陵碑匾事关重大,诚亲王、淳亲王素工书法,朕已令其书写。翰林中善书者亦令其恭写。朕早蒙皇考庭训,仿学御书,常荷嘉奖。今景陵碑匾,朕亦敬谨书写。非欲自耀己长,但以大礼所在,不亲写于心不安。尔诸臣可公同细看,不必定用朕书,须择书法极好者用之,方惬朕心。

诸王公大臣听出了雍正帝话中的玄妙,于是雍正帝的御笔文字自然中选。对此,大臣们却都十分恭维地称颂雍正帝的书法说:

御笔之妙,天矩自然,而仁孝诚敬之意流溢于楮墨之间,正与陵寝大事相称。圣祖仁皇帝在天之灵实为欣慰。

由于雍正帝开创了皇帝御书碑、匾及碑匾上用宝之先河,自景陵之后,帝、后陵碑(圣德神功碑碑文除外)、匾上的文字除惠陵外都是由嗣皇帝亲自书写,并钤盖(刻)嗣皇帝(印)即“某某尊亲之宝”宝文。景陵的这种做法日后成为定制。

13.景陵的神道碑、隆恩门斗匾、隆恩殿斗匾、明楼斗匾和朱砂碑上的三种文字,均是蒙古文居左(东)、满文居中、汉文居右(西),并且三种文字字体大小都一样,不再是孝陵碑匾上三种文字中只有满文字体较大,其他两种文字较小。景陵的这种做法日后也成为定制。

景陵隆恩殿斗匾 景陵明楼斗匾

景陵朱砂碑 景陵朱砂碑之满汉文碑文(临摹)

景陵朱砂碑碑头

景陵朱砂碑须弥座

14.景陵的东西朝房位于神道碑亭以北、马槽沟之南,与孝陵的朝房位置不同,孝陵的东西朝房位于马槽沟以北,后世的清陵中只有裕陵效仿之。这是景陵规制的一个很明显的特色。

15.景陵的马槽沟形状为东宽西窄,较为特殊,并且马槽沟上正面只建有三座三孔拱桥,西侧马槽沟分叉的狭窄处建有两座连接跨越两条分叉窄沟的南北向小便桥。在陵院西墙外的马槽沟沟底建有一口砖砌井口的水井,水井的深浅不知,水井的用途也不知。但将水井建在马槽沟里,这在清陵中是唯一的特例。

16.景陵隆恩门前的月台高低与孝陵差不多,而与其他清陵比较则低,并且月台前(南面)的礓嚓也是青砖铺设,月台东西两侧也是砖礓嚓。可以看出这些工程做法明显是仿照孝陵的,属于继承孝陵规制。自景陵之后所建清陵,对这些细节都有明显改变,即月台前礓嚓用料由青砖改为石料,月台两侧小礓嚓改为石踏跺。

景陵三路三孔拱桥

景陵马槽沟西便桥

景陵西侧马槽沟内水井

景陵隆恩门

景陵隆恩门月台西侧礓嚓

17.景陵的陵寝门前和方城前均未设玉带河,而孝陵则在这两处都建有玉带河。因景陵这两处未设玉带河,所以泰陵和昌陵在这两处也未设玉带河。因为泰陵是仿照景陵营建的,而昌陵又是仿照泰陵营建的,除此之外,关内的其他清帝陵陵寝院内均设有玉带河,用于排泄雨水。

景陵方城前无玉带河

18.景陵哑巴院内的东西两侧磴道,改孝陵磴道直线形为圆弧形。日后泰陵、裕陵、昌陵也效仿之。

19.景陵的宝顶和宝城形状,改孝陵宝顶和宝城的长圆形为近乎圆形,这成为泰陵、裕陵和昌陵效仿的蓝本。

景陵哑巴院东磴道 9hEZSHZwN6vxRph0NgcqLkxt2VYnCi3lhj5nv6ArsKqQqhSAWMWG4u2FbxnjGGb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