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我所知道的“守墓人”
——记徐鑫先生的精神家园

岳南

近日,得知好友徐鑫先生新作“清朝帝陵文化系列”即将问世,为之高兴之余也颇为感慨,简单书写几句,以示读者。

我与徐鑫相识、相交已近二十载。那是1999年11月的一天夜晚,徐鑫在他的父亲,时任清东陵研究室主任、著名学者徐广源先生的陪伴下到北京看病,借此机会到我家做客。当时,我挽留父子二人促膝长谈,就共同的研究和写作体会进行交流。那时,徐鑫虽尚未开始写作,但言谈举止中已流露出对历史的无限挚爱和内在才华,让人有一种清新亮丽之感。于是,我鼓励他将单纯的爱好上升为研究层次并形成作品,以备出版奉献社会,徐鑫表示回去后潜心研究,争取早日拿出成果。

后来,在不断求医治病的过程中,徐鑫以新时代清陵“守墓人”的身份,从故纸堆里研究并从现实生活中见证了那段历史,逐渐理解和发现那些隐藏在红墙黄瓦里鲜为人知的秘密。于是,他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笔墨一层层地拨开历史迷雾,继承和书写了清陵这部砖、石、瓦、木写就的历史长卷。面对众多的“野史”“穿越”等作品和传说,徐鑫在正史和清宫档案的基础上,用浑厚、沉稳的笔触,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冷静自然的叙述方式“驱邪斧正”,还清陵历史真面目。那份坚持、热情和执着,令人欣赏,更令人钦佩,日后取得的一连串成果也就顺理成章了。

我们所说或看到的坟墓或者陵墓,是指埋葬死者的地方,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宗教信仰的必然产物,其根源在于灵魂观念和敬畏思想的产生。因此,坟墓是一种物质和非物质相结合下的意识形态载体。

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作为社会最高主宰的皇帝,其陵墓是特有的标志等级贵贱的产物,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缩影和晴雨表,是统治阶级将皇陵风水与皇权紧密连在一起,并企图融入“事死如事生”“千秋万代繁昌不绝”等思想文化理念的综合体。在连绵不断的历史长河中,作为封建王朝权力顶端的帝王,往往在完成自己一代霸业或败业的同时,使用至高无上的皇权,营建自己死后居住的豪华居所,以便权力能从地上延续到地下,于是陵墓成为他们在另一个世界里的皇宫。因此,人世间的山水在另一个世界里也建立起了一座座封建帝王的“地府天堂”,也就是有些史书所称的“皇陵”。

中国历代帝王的皇陵,几乎遍布大江南北的青山绿野之中,不但占据了当时最好的湖光山色和绝佳的风水宝地,而且建筑规模都很宏伟壮观。斗转星移,岁月流逝,帝王的陵墓渐渐成为极具特色、清晰可见的鲜活历史,而建筑本身与陵墓中埋藏的文物,亦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精华与缩影,是我们回顾和研究历史的最好现场与实物。

站在今天的角度,就文化和精神层面言之,中国皇陵所反映出来的内涵,除了封建帝王生活及制度的参照,亦是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丰富的古代物质文明与思想观念结合后繁衍出的历史文化精华,是沉睡在山水间的历史文献,是珍贵丰富的艺术博物馆,是留给子孙后代无价的重要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些历史遗迹的了解与深入研究,可以让我们真实地还原那些最具生命力的鲜活记忆,而这些丰厚、具体的年代记忆,为今天的人们“在史中求史识”“吸取历史的教训”(陈寅恪),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清王朝已隐没于历史尘埃之中,但就历史阶段言之,又似乎在昨天刚刚退去,近三百年的政治文化、历史典故、逸闻趣事,似乎仍在眼前飘动。然而,历史毕竟还是历史,那些立于世间的清朝皇陵——关外三陵、清东陵和清西陵,普通百姓只看到其庞大辉煌的外表,却很难知其地宫的状况和文物的价值与命运,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清皇陵已在历史中沉睡,而在皇陵内沉睡的不只是清朝帝、后、妃们的亡灵,更多的还有那些说不完、道不尽的清朝别样故事,如清朝皇陵陵墓的选址、修建、用料、陈设、祭祀、防护、管理等,皆有其丰富的历史内涵,可谓处处皆学问。

据我所知,目前国内研究清史者虽人数众多,也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在清史研究的另外一块阵地——清皇陵研究领域,取得瞩目成就的少数人中,徐鑫则是最值得关注的。

1973年1月出生于京东名镇马兰峪的徐鑫,自幼在家庭、学校接受了严格的传统文化教育,兴趣十分广泛。读书、看报、摄影自不在话下,站在沙滩上看水流、倚在树下思考、坐在山坡上静静发呆等少年耍酷或装酷的事也干过一番……但据我所知,徐鑫最大的爱好还是历史,尤其是清朝历史,或许因为家乡的西面就是清东陵,或许因为祖上是守陵人,或许因为其父徐广源先生是研究清朝皇陵的专家。总之,徐鑫的成长与后来的成就,有很多一时说不尽的原因。因此,在他的生命中,清皇陵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是无价之宝,都含有丰富的历史信息,都是有生命的活文物,是人与亡灵交流的场所,是一部记载人类文明发展史不可或缺的宝库。

1993年8月11日,中学毕业不久的徐鑫到清东陵当了一名看守皇陵的警卫,自此他的命运就与清朝皇陵联系在了一起。

那个时候,虽然清东陵还未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但早已是闻名天下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工作在第一线,皇陵保护工作十分严格而且条件艰苦,堪比清朝时期的八旗兵。

一是上班时间长。每天24小时分为三班,每班次8小时,没有节假日。那些不开放的陵寝,只设置一名或两名保卫人员,每24小时换一次或一人终日看守,不分昼夜。

二是路途比较远。因为工作的特殊性,无论春夏秋冬,不管天气情况,都要坚持骑自行车到岗。虽说马兰峪在清东陵的东侧,但实际到上班的陵寝也有十多里的路程。白天上班还好,主要是夜晚,路窄、草茂、沟深,一手骑车一手持手电筒照着路面,尤其冬天的路面特别滑,稍不小心就会掉进路边的深水沟里。到岗位的时候,身上也会被淋湿,没有干燥的衣服可换,只能靠体温烘干。夜间的陵区,冬季是寒冷的风吼,夏季是马槽沟内的蛙声一片,气候环境非常潮湿。守陵的工作是异常孤独寂寞的。由于人员少,不能常在值班室里休息,更不能睡觉,只能站在最明显的宫门或到陵寝内,不停地用手电筒打量四周动静。而且,越是天气不好的时候,如下雨、雷闪、下雪、刮大风等恶劣天气,作为守陵人就要到陵内外勤转、勤看、勤听,以防有人盗窃或者因恶劣天气造成陵寝发生火灾和损坏。

三是颇具危险性。上岗人员除了一个手电筒外,就是赤手空拳,没有任何警戒工具。陵寝之间相隔较远,与村庄民居也相距甚远。一旦出现偷盗、抢劫事件,对方是有备而来,可能带有作案工具和凶器,看守陵寝的人连呼救的可能都没有,因为发现对方的时候危险已经到了身边。在全力以赴的打斗过程中,也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呼救,更不要说有时间打内部电话报警了。因此,除了全神贯注地巡视,以便提早发现可疑和危险情况外,只能默默祈祷平安。

在清东陵守陵这样的苦工作,也正是徐鑫任劳任怨负责的工作,他看守的皇陵没有发生过火灾和盗抢。然而,作为刚出校门的学生,无论是体质还是工作经验,徐鑫比不过那些年长的同事,自然受罪是最多的,以致落下腿怕冷、无力及常年疼痛的毛病。对此,徐鑫曾多次想打退堂鼓,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按他的说法,自己是满族人,是守陵人的后裔,对清朝历史有着执着、痴迷、深厚的感情。

徐鑫认为,清陵文化的继承和研究更重要。因此在看守皇陵之余,他更注重研究和弘扬清陵文化,于是将业余时间和精力放在清宫档案的查阅及实地调查上,潜心研究清陵文化二十余年,凭借着扎实的基本功、严谨负责的态度,先后出版了被业内称为“良心书”的《铁腕女人:清东陵慈禧陵劫难之谜》《香妃迷案》《大清皇陵私家相册》等二十余部专著,发现并填补了很多清陵研究领域的空白,并在此基础上创作了“清朝帝陵文化系列”作品。

该系列作品以正史、清宫档案为基础,结合当今史学最新研究成果,将实地调查和历史文献记载有机地比对、结合,以朴实无华的文字辅以图片方式,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清朝的永陵、福陵、昭陵、清东陵、清西陵等皇陵的风水、建筑规制、陵寝特点、陵寝祭祀、陵寝管理和保护、陵寝被盗和清理等,以全新的形式向世人解读了大清皇陵这部看得见、摸得着的“大清历史档案”。作为一部浓缩的清朝历史,清朝皇陵就像一面多棱镜,从不同角度折射着清王朝曾经的发展、辉煌和衰落。书是本本精彩,历史是代代沉重。

概而言之,整个大清王朝共建有十二座皇陵,每一座皇陵又都是一个王朝历史的缩影;走过每一座皇陵,都是穿越一部历史年轮。因此,清朝皇陵是清王朝兴衰发展的影子,是一部记载社会和国家的大百科全书,它将天、地、人与龙、沙、穴、水等有机融为一体,成为一部传承中国风水学的堪舆宝典;它将各部门、管理、保护机构高效组织在一起协同工作,因此又是一部现代管理学;又由于清朝皇陵需要科学规划建筑布局和建筑规制,它还是一部古代建筑学。清朝皇陵建筑不仅美轮美奂,它们的所在地也都是风水极佳的梦幻之地,山形地貌在完全符合风水标准的完美与吉祥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融入了崇高、永恒的人文精神。假如读者是位有心人,一定会从这一系列图书中获益匪浅,尤其在精神上得到与现实观感不一样的快乐。

从历史发展角度来说,无论是在工作中的履行职责,还是在工作之外的坚守,徐鑫已经不再是普普通通的“守墓人”,而是名副其实的“清陵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承人”,其更多的贡献还是体现在陵墓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希望徐鑫不忘初心,在清陵文化探索研究和传承弘扬的道路上继续努力,为社会奉献更多精彩的作品。

2017年9月于北京

岳南,历史纪实文学名家,著有《风雪定陵》《复活的军团》等考古纪实文学作品十二部,有英、日、韩、法、德文版,海外发行达百万余册。另有《陈寅恪与傅斯年》《大学与大师——清华校长梅贻琦传》等系列作品十余部,其《南渡北归》三部曲出版后在海内外引起巨大轰动。 NDPZAbWlI7pGx13sEuTvPnzjyMHeH9AvUSdCQWX6zCJMsE3SAxNSAqlGtbzwNZw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