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原序

著者述本书既毕,而得一深切之感想焉。一代国民,不仅负当代之责任,并当对于前代后代负责,丕承先绪,遗裕后人,然后国家生命,世代相承,发扬蹈厉,传之罔极。国债情形,尤为如此,能不借债,方为负责,既经借债,则当偿还,国债信用,庶可维持久远。从来论者,皆谓维持国债信用,责在政府,所定条件,尽当履行,非仅示信于人民,即从国法立论,亦当如此。但欲谋国债之减少,必须加重赋税,苟现代国民不愿纳税,供应国费,则政府计惟借债:是维持国信之责,又当属于国民矣。

考之实际情形,财政困难,而后借债,债额累积,困难益深,往往发债时所定条件,偿还时不必能履行,即或设有基金,亦不必经时而不变,若是强制履行,其害更大,不可不虑。是以发行条件,当含有伸缩性,以免中途纷更,反损国信。凡预料于短期间能偿还者,当定为短期公债,以便早日清偿,其不能于短期间偿还者,则当定为长期公债,每年度无还本之拘束,然后财政可收活用之效,若是行有余力,仍当继续偿还。是以我国,当设置减债基金,代替现行担保基金之制,乃急不容缓之举措。惟此制度之施行,必须历代当局,有减债之自信力,又须国债持券人了然于共同负责之义,协助政府,始克有济。何时实现?予企望之。

最近世界各国,有几件重大事实,使公债地位,愈形重要者:其一,为欧战时,各国所耗巨额战费,大部分皆从募债得来,贻各国以极重之负担,在发债、还债、负债、议债,等问题之中,获得不少经验,产生不少议论。其二,为苏俄率全国之人力物力以动员,努力发展国营产业,除限制私有财产,增重赋税而外,尚嫌不足,于是大展其募债手段。其三,为最近各国发生贸易竞争,汇兑竞争,军备竞争之类,所需甚巨,皆从募债得来。此等经过,于公债原理,及其作用技术,皆有发现,为研究公债者之大好资料。而融冶事实,陶铸原理,究其得失轻重,此本书之所为作也。

本书大纲,见于目录,挈领言之,首三章说明公债之性质与形态,次四章阐明公债之作用,及其利害关系,第八至第十四章,说明公债之机构,第十五章以下,则专论我国之国债问题,最后复列举我国国债制度急待改革之点,作为结束。

本书属稿,远在九年之前,增补删改,颇费时日。其中数章,中央政治学校于民国二十一年,曾印讲义,然为量不及本书三分之一。本想再缓一二年付印,俾得从容体验。而最近我国内债之调换与整理,已引起国人深切之注意。或谓国家大难,虽已迫在眉睫,将来暴〔爆〕发,更有甚于今日者,财政设施,如此尽其蓄积,毫无蕴藏,则遗大投艰,何以为继?此编之出,丁兹时会,若能供国人之参考,则幸甚矣。

胡善恒 58/HSld71FZ0kYF5pfINKo6TJ59h/dCqI0or1GpNLbLJKo8OSoKT9FHr8onTZ2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