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编者的话

西南联大只存在了八年时间,却培育了两位诺贝尔奖得主、五位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八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一百七十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是教育史上的传奇。传奇的缔造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强大的师资力量和自由的教学风气。

西南联大成立之时,虽然物资短缺,没有教室、宿舍、办公楼,但是有大师云集。闻一多、朱自清、陈寅恪、张荫麟、冯友兰等大师用他们富足的精神、自由的灵魂、独特的人格魅力以及深厚的学识修养,为富有求知欲、好奇心的莘莘学子奉上了凝聚着自己心血的课程。

闻一多的唐诗课、陈寅恪的历史课、冯友兰的哲学课……无一不在民族危难的关头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照亮了求知学子前行的道路,为文化的传承保存下了一颗颗小小的种子,也为民族的复兴带来了希望。

时代远去,我们无能为力;大师远去,我们却可以把他们留下的精神和文化财富以文字的形式永久留存。这既是大师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应该一直继承下去的文化宝藏。

为此,编者以西南联大为纽带,策划了一系列套书,以展现西南联大的教育精神和大师风貌,以及中华民族的文化与思想特点。已出版《西南联大文学课》《西南联大国史课》《西南联大哲学课》《西南联大文化课》《西南联大诗词课》《西南联大国学课》,本书主题是“古文课”。

本书所选各篇文章,在内容的侧重和表述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这是各位先生在教学和写作风格上各有千秋的结果。这一点,不仅体现了先生们各自的写作特点,更体现了西南联大学术上的“自由”,以及教学上的“百花齐放”。

在整理文章时,编者秉持既忠实于西南联大课堂,又不拘泥于课堂的原则。有课堂讲义留存的,悉心收录;未留存有在西南联大任教时讲义的,而先生们在某一方面的研究卓有成就的亦予以收录;还有一部分文章是先生们在西南联大教授过的课程,只是内容不一定为在西南联大期间所写,如“浦江清讲宋元古文”一章,是由浦江清先生在北京大学任教时的讲义整理而来的,因先生在西南联大时也教授过宋元时期的文学,故予以收录。又如游国恩先生与萧涤非先生的文章,整理自196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由两位先生参与编写的《中国文学史》。两位先生在西南联大任教期间,游国恩先生教授“中国文学史”一课,萧涤非先生教授“乐府”等课,因未有讲稿留存,故本书收录上述《中国文学史》中两位先生编写的相关篇目。此外,还收录萧涤非先生在清华研究院的毕业论文(后经先生在西南联大期间修改出版),取“两汉民间乐府”一节,将汉乐府的知识做更详细的补充。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此前出版的《西南联大文学课》中已收录浦江清先生关于明清文学的讲义,为避免重复,故本书未收录该部分内容。感兴趣的读者可翻阅《西南联大文学课》。同时,由于诸多因素所限,编者没有收集到其他教授相关的讲义或者文章,因此本书暂无明清古文部分内容。我们还会继续搜寻相关文章,以备日后增补。

按照上述选篇原则,编者在任教于西南联大的诸位先生中,选择了傅斯年、游国恩、朱自清、萧涤非、浦江清等五位先生,以他们现存作品中较为完整的全集类作品或较为权威的单本作品作为底本。这些底本不但能保证本书的权威性,也能将先生们的作品风貌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

因时代不同,某些字词的使用与现今有所不同。同时,每个人的写作习惯以及每篇文章的体例、格式等亦有不同,为保证内容的可读性、连续性以及文字使用的规范性,我们在尊重并保持原著风格与面貌的基础上,进行了仔细编校,纠正讹误。此外,编者还对原文进行了统一体例的处理,具体如下:

1. 部分内容存在“《论衡·正说》篇”“《韩非子·喻老篇》”“《两都赋·序》”“《草堂集》序”等篇名表述不一致的情况,为保持原文原貌,编者未做统一处理。

2. 原文中作者自注均统一为随文注,以小字号进行区分;文中脚注均为编者所加注释,并以“编者注”加以区分。

3. 文中表示公元纪年的数字皆改为阿拉伯数字。为保持全书体例一致,编者对随文注中表示公元纪年的方法进行了统一处理,皆以“公元×××年”表示,表示时间段的,则统一为“×××—×××”,正文则保留作者原文原貌,如第五章浦江清教授的文章,表示年份基本未加“公元”,为尊重教授底稿,正文未做统一。

4. 因时代语言习惯不同造成的差异,编者对引文外的文字做了统一,如“惟”字,编者均改为现今通用的“唯”字,“人材”“征实”“身分”“精采”“贯串”“利害”“刻划”“徬徨”等词皆改为现今通用的“人才”“证实”“身份”“精彩”“贯穿”“厉害”“刻画”“彷徨”等词。另外,编者按现今语法规范,修订了“的”“地”“得”,“做”“作”,以及“绝”“决”等字的用法。旧时所用异体字则绝大部分改为规范字。

5. 为保障现代读者的阅读体验,本系列丛书根据2012年开始实施的《标点符号用法》,对部分原文标点符号略作改动,以统一体例,如“《崧高》、《烝民》”,改为“《崧高》《烝民》”。

6. 原文中难以辨认之处以“□”表示。

希望本书有助于读者们从整体上认识中国传统古文的特点和几位先生的学术风采;同时,更希望本书能够唤起读者对西南联大的兴趣,更多地去了解这所在民族危亡之际仍然坚守教育、传播优秀文化思想的大学,将西南联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持与希望传承下去。 7cVAWs6lu4U0XIwmA3SLShLrV4eQD3OW8yLI4iG0zmaBd+NR7OLQiBSPpHN+Us7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