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满庭芳

水抱孤城,雪 (《甲稿》作“云”) 开远戍,垂柳点点栖鸦。晚潮初落,残日漾平沙。白鸟悠悠自去,汀州 (《甲稿》作“洲”) 外、无限蒹葭。西风起,飞花如雪,冉冉去帆斜。

天涯。还忆旧,香尘随马,明月窥车。渐秋风镜里,暗换年华。纵使长条无恙,重来处、攀折堪嗟。人何许,朱楼一角,寂寞倚残霞。

远戍:边境的军营、城堡。唐姚合《送独孤焕评事赴丰州》:“烟生远戍侵云色。”

平沙:水边沙滩。唐张籍《宿江店》:“潮落见平沙。”

白鸟:泛指白羽的鸟如鹤、鹭之类。唐杜甫《曲江对酒》:“黄鸟时兼白鸟飞。”

悠悠:闲适貌。

汀(tīng)州:水中小洲。州,“洲”的古字。《甲稿》作“洲”。《楚辞·九歌·湘夫人》:“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蒹葭:泛指荻、芦等植物。《诗·秦风》有《蒹葭》篇。

飞花:这里指芦花。

冉冉:缓缓移动貌。唐陆龟蒙《袭美初植松桂偶题》:“轩阴冉冉移斜日。”

去帆:离去的船。香尘、明月: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长条:指柳枝。唐韩翃《章台柳》诗:“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

攀折堪嗟:此用《世说新语·言语》:“桓公(桓温)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

何许:何处。唐杜甫《宿青溪驿奉怀张员外十五兄之绪》诗:“我生本飘飘,今复在何许?”

倚残霞:谓倚楼而望暮霞。

这首长调上片写景宁静闲适,颇有“无我之境”的味道;下片回想少年意兴引入羁旅秋风的悲哀;结尾倚栏人形象回应了前边的写景,可知前边景色皆倚栏人眼中所见。从而引导读者返回去品味上片的写景,发现原来上片也不是单纯的“无我之境”,它已经在宁静淡远的景色之中隐藏了许多悲哀和无奈。

“水抱孤城,雪开远戍,垂柳点点栖鸦”中的“雪”,《甲稿》作“云”,《苕华词》作“雪”。从内容和声调的平仄来看,此处当以“云”为是。这几句,以一连串三组意象构成了一幅闲适、静谧的图画:流水环绕孤城,遮住远方天空的浮云已散,柳树上栖息着三三两两的乌鸦。这三组景物,分别可以让人联想到对故乡本土的流连、对远方亲人的期盼和对安居无忧的向往。因此,它们看起来闲适静谧,实际上却是引发游子羁旅之愁的起源。“晚潮初落,残日漾平沙”是说,当晚潮退去的时候,江边沙滩上留下起伏的波纹,夕阳照在上边,好像照在水波上一样金光荡漾。“漾”,是一种微小的、无声的动荡。“平沙”而曰“漾”,是为了给这幅静谧安详的图画增添一种动态。

“白鸟悠悠自去,汀州外、无限蒹葭”——镜头稍稍转动,又是一幅画面:不知从哪里惊起的白色水禽从容自在地飞走了,为什么它们的姿态如此从容?随着它们的去向把镜头再抬高一点儿,就会看到汀洲外有无边无际的芦苇,那里到处都有水禽栖身的所在。“西风起,飞花如雪”的“飞花”,显然不是春天的柳絮而是秋天的芦花。这如雪的飞花给整个画面染上了一层朦胧的色彩,但朦胧中仍能看到,画面深处有一叶扁舟冉冉而去,作者目送那一点白帆越来越小,直到消逝。

这遥远、朦胧的水面之上“冉冉”的“去帆”是什么?那也许就是作者对自己遥远、朦胧的记忆中某些往事的回忆吧?由此,下片开头的“天涯。还忆旧”就很自然地把描写的重点从“景”转向“情”了。

“香尘随马,明月窥车”是忆旧,写的是当年元宵夜游的意兴。为什么一定是元宵夜游?因为它显然受了唐人苏味道的两句诗“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正月十五夜》)的影响。而苏味道那首诗是唐诗中写元宵夜的名作,古今传诵已久。清代纪晓岚曾评论“暗尘”二句说,“确是元夜真景,不可移之他处”。少年人是喜欢热闹的,尤其喜欢节日的游乐。元宵佳节,火树银花,士女如云,狂欢彻夜,曾经给当年的游子以那么多的欢乐;可是到了“渐秋风镜里,暗换年华”的时候,人的意兴也就随之起了很大变化,“纵使长条无恙,重来处、攀折堪嗟”就是说的这种变化。

《世说新语》中记载,东晋桓温曾做过琅邪郡守,在琅邪的郡治金城种过一些柳树,过了许多年后桓温北伐的时候路过金城,看见自己当年种的那些柳树都已长成十围粗的老树了。他攀执着柳树的枝条,就不觉流下泪来,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因为,树一年一年地长大,人也一年一年地老去,而人生总不如意,许多理想志意都没有能够实现,一旦无常到来,一生所有的努力都将付与空无。这是古今人类共有的悲哀,身为重臣统率三军的桓温亦不能免,更何况是漂泊天涯身不由己的游子!“朱楼一角,寂寞倚残霞”,就是通过一个倚朱楼而望暮霞的孤独身影,十分含蓄地写出了一种往事如烟、良辰不再、孤身羁旅、归心无奈的悲秋情绪。其用意与秦少游《望海潮》结尾之“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是相似的。“人何许”——人在何处?人就在那悲秋的高楼上极目远望,他已经和这寂寞残霞的景色融入同一个画面了。也许,这就是作者自己的身影;也许,他在构思这首词的时候真的看见夕阳之下朱楼之上有这样一个寂寞孤独的身影。但不管作者自己在画面之内还是在画面之外,他是用自己的悲哀给这一幅天高云淡、平静悠闲的大自然景色的画面也染上了一层淡淡的悲哀。

辑评

蒋英豪 少游《望海潮》:“梅英疏淡,冰澌溶洩,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二词何其相似!不但用字多同,韵部不异,而韵脚用字竟有六字相同(华、沙、车、嗟、斜、鸦)。二词都表现一种物是人非、年华老去的伤感,下半阕所用的今昔对比手法,也完全一样。这当然不可能是偶合。

萧艾 疑为一九〇四年秋离南通时作。又,作者《人间词话》云:“余填词不喜作长调……余之所长,殊不在是。世之君子宁以他词称我。”今检视集中,长调尚不及十分之一,然若此词亦未尝不工也。《满庭芳》调有平韵仄韵两体。无论平韵仄韵第三句作六字者,第二字从无用仄声字者。疑“垂柳”为“垂杨”之误。但各本均作“柳”,最先发表在《教育世界》第七期之《甲稿》亦然。“云开”苕本作“雪开”,误。

陈永正 此词着意模拟秦少游的风格,然写景语语皆陈,抒情亦觉浅泛,唯赖末数语稍振起耳。静安长调,每苦意少而语繁,笔力欠重,境界欠大,通体浑融者甚少,盖未于南宋诸家深下功夫所致。1905年秋作于苏州。(《校注》)

陈鸿祥 此词作于苏州。……《人间词话》以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元遗山“白鸟悠悠下”,为豪杰之士的“无我之境”,而此词上片“白鸟悠悠自去”,正是词人于“无我”中观晚潮、残日;下片朱楼、残霞,虽属常人的“有我之境”,盖在揭示镜里年华之不可违拗耳。(《注评》)

佛雏 拟系于1904—1905年。

马华 等 唐代王维的诗被人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且在既诗且画中,禅的境界布满其中。而今,读王国维词,令人有似曾相识之感。细细品赏,中国士子灵魂中的那点沧桑、苦涩,那种与物俱化的从容平淡、推物及己的孤郁伤感不禁使人泫然。由此,我们似乎可以了解禅境在中国诗词中的真面貌,那是无限造化透露给词人墨客的天机消息,是对大千世界状其貌得其髓,思与天齐的一点文心,是真性情、真灵魂的深深感动。

钱剑平 (系于1905年)

祖保泉 此词如加小标题,当为“秋日望远忆故人”。全篇上片写望中之景,下片即景抒情。上下贯串,脉络分明。(《解说》) I/P65UYvtiPU845Gx12kZKHInuP5HeSOuZdf+s6Fijcn8kfvhaiiYWNS0cuFW3U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