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少年游

垂杨门外,疏灯影里,上马帽檐斜。紫陌霜浓,青松月冷,炬火散林鸦。

酒醒起看 (《甲稿》作“归来惊看”) 西窗上,翠竹影交加。跌宕歌词,纵横书卷,不与遣年华。

垂杨:垂柳。

帽檐斜:用“侧帽”事。《周书·独孤信传》:“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民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

紫陌:京师郊野的道路。唐刘禹锡《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苏州之地曾是吴国故都,故称。

霜浓:宋周邦彦《少年游》词:“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炬火:火把。

散林鸦:唐杜甫《杜位宅守岁》诗:“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

交加:错杂。唐杜甫《春日江村五首》其三:“种竹交加翠,栽桃烂熳红。”

跌宕:放荡不拘。亦谓音调抑扬顿挫。

纵横:这里是形容许多书籍摆放得杂乱交错的样子。

不与:不为我。

遣年华:打发岁月。

少年是人生最浪漫的时期,即使像王国维这样严肃的学者也不例外。垂杨小院,对酒当歌,美人流盼,目成心许。那未必就不是他少年时一次游冶的纪实(见《清平乐·垂杨深院》)。而这首《少年游》,若不是发表在前,几乎就像从那垂杨小院饮宴归来之作。

酒罢歌阑疏灯送客,垂杨门外扶醉上马。帽檐不正,似乎是有些醉态,但实际是用了一个典故。南北朝时北周大司马独孤信是个美男子,有一次日暮打猎归来驰马入城,帽子戴得不正,第二天城里就有许多人故意斜戴帽子来模仿他。因此,后来人们就用“帽檐斜”来形容男子洒脱不羁的风度,如苏轼诗曰:“帝城春日帽檐斜,二陆初来尚忆家。”(《跋李留台与二钱唱和四绝》)“二陆”是陆机、陆云,那是写才子风度的。而王国维这里这个“上马帽檐斜”,倘结合下片的“酒醒”来看,他不但写才子风度,也写才子醉态。

“紫陌”,指京城郊野的道路,即刘禹锡所谓“紫陌红尘拂面来”。那本应是繁花盛开非常热闹的地方,但现在却是秋日的“霜浓”。这首词上片前三句写的是少年的风流和浪漫,后三句写归途景色的寂静和凄冷,“紫陌霜浓”正好起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青松月冷”,再次强调了时间已是夜里。“青”是冷色,月是冷光,青松沐浴在月光之下,且是在秋夜之中,就使人产生一种寒冷的感觉。王国维喜欢写这种酒罢歌余之后归途中的寒冷之感。如《菩萨蛮·玉盘寸断》的“红炉赪素面,醉把貂裘缓。归路有余狂,天街宵踏霜”就是。不同之处在于,那首词主要写的是饮宴之欢,而这首词却是从酒散归家写起的。“炬火散林鸦”套用了杜甫的诗句,意思是说,夜间行路的火把惊动了树林中栖息的群鸦,群鸦的飞动打破了途中的寂静。这里表面上是写刹那间的“动”,其实却是在反衬整个归途中的“静”。而写归途中的寂静与寒冷之感,其实又是为了表现内心之中的孤独与寂寞。那林鸦的惊起与飞动,就像是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荡起一圈圈涟漪,但接下来仍归于平静。这三句写归途夜景,写得声、光、色兼备,而且静中有动,景中有情,这是它的好处。

下片写的是回到住处睡醒一觉之后那种特别清醒的感受。王国维喜欢写这个,如《虞美人·犀比六博》的“笙歌散后人微倦,归路风吹面。西窗落月荡花枝,又是人间酒醒梦回时”就是写同样感受。“酒醒起看西窗上,翠竹影交加”其实是写月光,因为月光明亮才会把竹影映到窗上。但窗上竹影与人何干?这很难说。从写景的角度看当然很美,但那月光的明亮和竹影的清晰,而且是夜深人静之时,这里边就有一种对心灵的触动,使人产生某种在白天的尘嚣俗务和酒酣耳热中很难产生的若有所悟的感受。欧阳修《蝶恋花》词曰:“寂寞起来褰绣幌,月明正在梨花上。”其境界与此相似。

正是在这样的“境界”中,就使得这个风流潇洒而又暗怀寂寞孤独的少年产生了对现状的不满足。“跌宕歌词”,是内容放纵、音调美妙的歌词作品;“纵横书卷”是书案上堆积的书卷,同时也就是胸中的书卷。提笔就能写出才气横溢的歌词,胸中藏有无数的书卷,这样的天赋才气和这样的潇洒度日难道还不是一个文人最理想的生活吗?可是作者却说:这样的生活是不能为我打发岁月的!为什么?他没有说,戛然而止。这里边有一种明显的失落之感。王国维不是一个肯满足于现实生活状态的人,他的内心总是处于不断的探索、向往和追求之中。我们不必把这种向往追求解释得很落实很功利,它可能是生活上的、事业上的,也可能是感情上的、理想上的,总之是人生有了某种觉悟之后所产生的失落,而这种感受即发端于西窗竹影酒醒梦回之时。

辑评

周策纵 静安词余酷爱其《少年游》中“紫陌霜浓,青松月冷,炬火散林鸦”句。是真臻于无我之境而不隔矣。其前文“垂杨门外,疏灯影里,上马帽檐斜”极写其少年浪漫。而下半阕“酒醒起看西窗上,翠竹影交加。跌宕歌词,纵横书卷,不与遣年华”则以虚幻之影与上文醉时之豪迈活动作反比,更足以见作者感于何以遣此人生之低徊无奈也。“酒醒起看西窗上”,是观堂观一切宇宙人生之态度。“翠竹影交加”,则其对“人间”缥缈之印象也。整个叔本华人生哲学于此道出,亦《红楼梦》中所谓梦幻之境也。此种幻影,最使静安受感动。《虞美人》中“西窗落月荡花枝,又是人间酒醒梦回时”。《菩萨蛮》中“红楼遥隔廉纤雨,沉沉暝色笼高树。树影到侬窗,君家灯火光。风枝和影弄,似妾西窗梦。梦醒即天涯,打窗闻落花”。他如“绿窗纱半明”“花影闲窗压几重”等句,亦莫不写类此之幻影。

蒋英豪 紫陌青松、浓霜冷月,本是极寻常语,但一配上“炬火”,景象顿时显得鲜明。这本来就是很凄清的景色。所以下半阕是:(下引本词下片从略)不着一个感情的字眼,但词人那种无奈之情,我们是可以感到的,而且感受极其深切,这当然是由于景色渲染的成功。王国维自己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少年游》正是一个例子。

萧艾 苏州作。

陈永正 清宵游乐归来,余兴未已。词人感到,生活中还是有值得回味的事儿的。在静安词中,颇有这种峻爽豪宕之作。下半阕情境俱佳。1905年作于苏州。(《校注》)

陈鸿祥 刘蕙孙教授生前曾书告笔者:某天晚上,王国维与江苏师范学堂同伴数人,酒后途经沧浪亭,恰遇有人骑马擎着火炬迎面而来。那时,亭边林木繁茂,林间宿鸟被火光惊得乱飞。一位同伴脱口吟起了杜工部‘炬火散林鸦’诗句,观堂闻之大喜,沿途默想新词,返回宿舍,连夜填成了此首《少年游》。(《注评》)

佛雏 “紫陌霜浓,青松月冷,炬火散林鸦”:月夜暗淡,忽呈色彩纷错之观。又:以上三首(指本词及《阮郎归·美人消息》《蝶恋花·昨夜梦中》)均属《甲稿》,而编入《观堂长短句》(乙巳至己酉),则不当作于乙巳(1905)年之前,故系于本年(1905)。

程观林 这首词是学者兼词人自我心神的写照。上片写出游,词抓住垂杨、疏灯、帽檐、紫陌、青松、炬火,将自己眼中游景一一展现词中,刻画了一幅清旷疏淡的图画。下片写读书生活,词以西窗、翠竹为衬托,突出“跌宕歌词”“纵横书卷”,直抒立志学术的精神。词风爽朗,而又清新自然。

马华 等 这首词的“境界”是什么呢?孤独。这两个字可以概括王国维的整个艺术和人生。不妨说,王国维的全部《人间词》都是在写孤独这一境界。他的一生既是在躲避着这个境界,也是在追求着这一境界。

钱剑平 (系于1905年)

祖保泉 1905年作于苏州……王氏身为苏州师范学堂的教师,对少年浪荡之徒持批评态度,可谓理所当然……这首词末尾三句,不露情感地指斥浪荡“少年”既不习文,也不尚武,只知浪荡度日,他实在是个社会渣滓。文艺作品,让形象说话,这首词算得是个例子。(《解说》) jOOHfTy7InBiq4R5A6gb1vSZi+yc7Y8ZhzQKHNaD52w4MlKGu8OCTaoEa38L1yR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