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
发现未来金融时代的钥匙

我拿到书稿时,原本以为是一本介绍金融史的传统科普读物。但当我通读全书后发现,该书通过金融史里的典型案例,尝试给读者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即如何从金融的历史事件中探求它的发展规律,并为观察今天的金融变革,以及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更大革新,提供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古人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这本书通过对特定历史事件的分析,阐述了金融的发展及其固有的问题,对当前全球都在寻找的普惠金融之道,以及用科技赋能金融创新的努力,都有着极大的启发意义。

“币重则民死利,币轻则决而不用,故轻重调于数而止。”事实上,我们要谈金融,就一定离不开货币,货币是一切金融活动的核心,也是普惠金融的基础设施之一。当前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挑战之一是了解这些技术和创新将给社会带来怎样的变化。新的技术不但改变了人类经济活动的范围,也间接导致了货币形态的改变。作为大家熟知的基础设施之一的通信技术,纸张的发明带来了交子,电报的发明带来了电汇,互联网时代的出现带来了第三方支付和网络转账,每一次通信技术的革命同时也带来了货币形态的变革。我清晰地感知到,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物理与数字世界强关联的价值互联网,将彻底改变未来数字金融的格局。

纵观人类金融发展史,普遍追求的无非是更加便捷、更加稳定的金融体系。不断演进的货币技术创新,推动了金融体系的变革。但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吗?就如这本书的作者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也是昙花一现,自由金融秩序在某些金融大鳄面前不堪一击,加上2008年次贷危机、时刻蠢蠢欲动的终极通货膨胀……事实上,时至今日,我们依旧在区块链等新型技术的推动下,在货币创新的路上不断寻求金融的升级之道。

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全球金融市场发生巨变,千百家企业破产,创下十年以来历史纪录,美股两周内四次熔断……以比特币为代表的非主权加密货币开始顺势成长。加密货币市场目前还存在较大的波动性,同时,在过去几年里,分布式金融模式诸如DeFi(去中心化金融)的生态也在持续成长,以太坊以及诸多公链生态持续活跃。以前普遍存在的数据孤岛、共链之间互通性等问题也因越来越多的创新资产跨链桥的尝试与兴起,而不断得到优化与解决。

与此同时,以中国、瑞典、新加坡、加拿大为代表的诸多国家,已经启动、推进,甚至已经将央行数字货币(CBDC)计划落地,也在更广范围内、更深层意义上推进当前新一轮的货币形态的进化。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CBDC作为未来数字社会基础设施的重要基石,或将为全球数字经济的未来发展,开辟一条与以虚拟数字资产为核心的去中心化金融的发展道路不同的、崭新的道路。我观察到,许多人、许多机构都在探索金融科技与监管科技的结合,同时,更加积极地规划和寻找全球的金融新大陆。

我们有理由相信,现在还有更多的创新正在酝酿和诞生。但无论哪一种金融的创新,最终的目的都是新型技术的变革和推动,它将引领我们迈入一个沉浸式的价值互联网时代,为全球开启新的数字金融体系与生态。

而回到“普惠金融”这个人类金融的美好愿景上来讲,我也常常在想,在全球支付网络日益发达、数字货币飞速创新、技术标准逐渐完善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手段,来构建一个更加成熟和便捷的全球跨境支付网络。我经常将其形象地称为“世界零钱”,或许它将以新的治理模式和技术构架,解决人类社会金融体系传统物理意义上的金融孤岛问题,构建一个服务于分布式金融体系和生态的基础设施。这种新型的、基于价值互联网的新金融平台,与这本书的作者提出的金融大变局不谋而合。结合当下的全球金融发展现状,无论未来生态是朝着以DeFi为代表的方向发展,还是朝着法定数字货币的方向发展,我们能够明确的是,我们已经到了金融体系创新变革的时代关头。而货币作为最关键的金融基础设施之一,是这场创新变革必不可少的“重头戏”。

在全球金融快速发展、货币体系加速变革的当下,这本书的作者以极具条理性、系统化的论述,带着我们进行了一场关于未来数字金融发展方向的前瞻探讨,通过回望历史来看未来,这是及时且必要的。我们身处全球金融大变革的前夜,尽管这本书的部分理论与思考可能还只是阶段性概括,但无疑将会让广大读者开启一场关于未来金融的创新思想旅程。这本书作为质量很高且又通俗易懂的科普之作,对于想在未来金融时代开创一番伟业的进取者来说,将这本书称为迈向未来新大陆的关键钥匙,是不为过的。

文武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法定数字货币焦点组前主席 DHP1qRso5CkavC9b0/lGgmHLMTCOPB/XQYLpc6rjccaMSdPhdIJxV3uA4xYv9cm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