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的分类方式很多,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得出不同的分类结果。其中按照家庭中的代际要素和亲属关系的特征对家庭进行分类是最普遍的分类方法。通常我们将家庭分为夫妻家庭、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
夫妻家庭指只有夫妻两人组成的家庭。这种情况比较多,比如小夫妻刚刚结婚到孩子出生前的这段时间就属于夫妻家庭;有些夫妻不愿意生育,自愿成为丁克家庭;也有夫妻由于生理原因不能够生育子女;子女长大成家离开父母独立居住,这时候父母所形成的也是夫妻家庭。夫妻家庭以夫妻二人的情感生活为中心,对情感的要求较高。夫妻家庭变化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有些家庭孩子出生后就成为了核心家庭;有些家庭由于情感不合,并且没有子女作为家庭的纽带,往往会走向破裂;有些老年夫妻家庭,随着一方的年老离世,成为鳏夫独居或者寡妇独居家庭(有些学者认为这不应该属于家庭的范畴)。
核心家庭即由父母和未成年子女组成的家庭。核心家庭结构比夫妻家庭复杂一些,家庭事务也更多一些,核心家庭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家庭的主要形式。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帕森斯强调过核心家庭的重要性,他认为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核心家庭在各种结构形式的家庭中的比例呈现上升趋势,从中国及世界其他城市的发展中完全印证了帕森斯的判断。核心家庭的特点是规模小、人数少、关系密切。核心家庭以双方父母家庭的纵向联系为主,两者关系相当密切,彼此之间相互关心,经济上、情感上、生活上相互依托,逢年过节,核心家庭的成员往往在父母家度过。
主干家庭即由两代或者两代以上夫妻组成,每代最多不超过一对夫妻且中间无断代的家庭。现在较多的是夫妻婚后同男方或者女方的父母一起居住。由于中国三十年来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再加上现代社会节奏加快,使得当今社会上主干家庭的数量较多。主干家庭相对于核心家庭关系就复杂得多,出现了上下两代人的两对夫妻、两个中心,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产生诸如婆媳关系等较难处理的问题。但主干家庭的存在也客观上为中国社会解决了很多现实性的困难,老人在家庭中可以起到照顾孙辈的角色,如果没有老人将严重影响到成年夫妻的生活质量,同时主干家庭又为老龄化社会承担了照顾家庭的任务。
联合家庭就是由父母和多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其家庭成员还可能有已婚子女的后代,或者其他未婚和未成年的成员。联合家庭属于大家庭,其突出特点是一代甚至几代人中有多对已婚夫妻的存在。联合家庭中,家庭关系更加复杂,既有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又有同代人之间的冲突,例如妯娌的矛盾。联合家庭在现今已经非常少了,城市中由于快节奏的生活以及住房条件的现实,几乎不太可能出现联合家庭。
扩大家庭:由一个核心家庭加入非直系的未婚亲属组成的家庭,例如夫妻一方的未婚兄弟姐妹来到这个家庭共同生活。有些农民工家庭在大城市工作,一方未婚成年的兄弟姐妹也在这个城市打工,他们有可能组成扩大家庭。
隔代家庭:由祖父母与孙代组成的家庭。现代农村社会,大量劳动力进城务工,将孩子托付给自己的父母养育,形成的就是隔代家庭。隔代家庭产生了很大的社会问题,大多数是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
另外,还有由父母中的一方与子女组成的单亲家庭;没有履行法定结婚手续而存在的由两个异性组成的同居家庭;只有一个人生活的单身家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