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大地肆虐,给全国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和学习带来极大影响。随着疫情的持续发展,全国民众面临巨大的挑战。为了调查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民众生活和心理的影响,本研究设计了《大众心理及行为健康调查》问卷。
《大众心理及行为健康调查》问卷由两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基本情况调查,主要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税后年收入、婚姻状况、健康状况、居住地类型等。第二部分主要是想了解这次疫情对民众产生的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民众的应对措施等。
新冠肺炎疫情对民众生活和心理影响的访谈内容包括三大部分。首先,询问疫情对民众生活带来的压力,心理上的变化,负面情绪的产生和积累。其次,询问疫情对民众带来压力和不便的深层次原因。最后,探讨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案。
2020年3月到7月,本研究面向我国民众,采用网络调查方式调查新冠肺炎疫情对民众生活和心理的影响。首先,设计问卷后,将问卷内容上传至问卷星,制作链接。将链接通过微信或者QQ以及其他社交软件对外发布。或者调取问卷星生成的二维码,通过微信群发布。受访者可以扫描二维码,进入答题通道。
受访者答题时,一般都是独立进行,不和其他人进行商量,以免受到他人的影响。
访谈主要通过微信、QQ等社交软件进行。首先,通过微信和QQ进行文字交流。其次,通过微信和QQ进行语音交流。再次,通过电话进行交流。最后,通过邮件进行交流。
1. 性别情况
关于被调查对象的性别,调查结果表明,在5759份问卷中,有2358名男性,占被调查总人数的比例为40.94%;有3401名女性,占被调查总人数的比例为59.06%。总体来说,女性的参与比例略高于男性。
2. 年龄情况
关于被调查对象的年龄,调查结果显示,人数最多的年龄段是“30岁以下”,达到2977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比例为51.69%。原因是全日制学生的年龄基本上集中在30岁以下。排第二位到第五位的分别是30—39岁、40—49岁、50—59岁以及60岁以上(图2-1)。
图2-1 被调查对象的年龄分布
3. 受教育程度
关于被调查对象的受教育程度,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人员中,大学本科学历人数最多,有2861人,占被调查对象总人数的比例为49.68%。其次是硕士或以上,有1229人,占被调查对象总人数的比例为21.34%。再次,是高中或高职,有902人,占被调查对象总人数的比例为15.66%。排第四位的是初中或者中专文化程度,为577人,占被调查对象总人数的比例为10.02%。人数最少的是小学或以下的文化程度,只有190人,占被调查对象的3.30%。
4. 职业分布
关于被调查对象的职业分布,调查结果显示,所有职业中,被调查人员最多的是全日制学生,有2026人,占被调查对象总人数的比例为35.18%。被调查人员的职业排第二位到第三位的是专业技术人员和一般公司职员。在访谈中得知,医护人员压力最大,受疫情的影响最大。为深入了解医护人员的情况,本研究选取了181名医护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图2-2)。
图2-2 被调查对象的职业分布
5. 税后年收入
关于税后年收入,本研究设置了6个档次,分别是0—1万元、1万—3万元、3万—5万元、5万—10万元、10万—20万元和20万元以上。其中,选择“0—1万元”的人数最多,占被调查对象总人数的比例最高;选择“20万元以上”的人数最少(图2-3)。
图2-3 被调查对象的税后年收入
6. 婚姻状态
关于被调查对象的婚姻状态,调查结果表明,选择人数最多的是“从未结婚”这一选项,人数为2804人,占被调查对象总人数的比例达到48.69%。排第二位的是“已婚且与配偶一同居住”这一选项,选择人数达到2462人,占被调查对象总人数的比例达到42.75%(图2-4)。
图2-4 被调查对象的婚姻状态
7. 健康状况
关于被调查对象的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自认为健康状况“很好”的人数最多,达到2310人,占被调查对象总人数的比例为40.11%。排第二位到第五位的分别是“好”“一般”“不好”和“很不好”(图2-5)。
图2-5 被调查对象的健康状况
8. 居住地类型
关于被调查时的居住地类型,调查结果显示,居住在城市的人数最多,达到3283人,占被调查对象总人数的比例高达57.01%。其次为居住在农村(不包括乡镇中心)的人。排第三位和第四位的选项是县城和乡镇(指在镇上街道上居住),人数分别为887人和589人(图2-6)。
图2-6 被调查时居住地类型
1. “相比疫情发生之前,您认为自己与亲人之间的关系质量变化”
关于疫情发生以后,自己与配偶或伴侣之间的关系质量相对于疫情发生以前的变化,选择人数最多的选项是“没什么变化”,达到4815人,占被调查对象总人数的比例高达83.61%。当然,也有较多的人选择“变得好了一些”和“变得好了很多”。许多原来经常出差或者工作忙碌的人都基本回归家庭,与家人有充足的相处时间。不容忽视的是,有138人选择“变得差了一些”,72人选择“变得差了很多”,主要是一些压力导致亲人之间的关系变差,一些人表示,疫情的压力导致自己心情烦躁,脾气变大(图2-7)。
图2-7 被调查对象与亲人之间的关系质量变化
2. “您过去一周的情况”
(1)“我因一些小事而烦恼”
为了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对民众过去一周产生的影响,本研究设计了系列问题。首先,询问会不会“因一些小事而烦恼”,调查结果表明,选择人数最多的是“有时候,但很少”,达到2505人。选择“一般”和“经常这样”的人数分别为1173人和289人。可见,疫情给民众带来了比较大的心理影响(表2-1)。
表2-1 “我因一些小事而烦恼”的情况
(2)“我在做事时很难集中精力”
关于“我在做事时很难集中精力”的题目,选择人数最多的选项是“有时候,但很少”,人数高达2030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比例为35.25%。1873人选择“完全没有”,1396人选择“一般”(表2-2)。
表2-2 “我在做事时很难集中精力”的情况
(3)“我感到情绪低落”
关于会不会产生情绪低落的情况,调查结果表明,选择人数最多的是“有时候,但很少”,高达2171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比例为37.70%。此外,有1120人选择“一般”,310人选择“经常这样”(表2-3)。
表2-3 “我感到情绪低落”的情况
(4)“我觉得做任何事情都很费劲”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民众的生活和心理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许多原本可以轻松完成的事情,都需要创新方式方法才能完成。对于“我觉得做任何事情都很费劲”这一题目,2411人选择“完全没有”,2020人选择“有时候,但很少”,1025人选择“一般”,303人选择“经常这样”。由此可见,疫情给人们带来较大的压力(表2-4)。
表2-4 “我觉得做任何事情都很费劲”的情况
(5)“我对未来充满希望”
在突发疫情的情况下,是否还“对未来充满希望”,是本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调查结果表明,选择人数最多的是“经常这样”,2468人选择了这个选项。此外,1948人选择“一般”。二者合计占被调查总人数的比例高达76.70%(表2-5)。
表2-5 “我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情况
(6)“我感到害怕”
对于每天更新,有时还变得更加严重的疫情,民众会不会感到害怕?调查结果表明,有少部分人有这种感觉。选择“经常这样”和“一般”的人数合计达到1178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比例合计达到20.46%。当然,也有2599人选择“完全没有”(表2-6)。
表2-6 “我感到害怕”的情况
(7)“我的睡眠不好”
关于睡眠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部分人的睡眠质量受到了影响。其中,选择“完全没有”的人数仍然最多,达到2190人。但不可忽视的是,1782人选择了“有时候,但很少”,1266人选择了“一般”,521人选择“经常这样”(表2-7)。后续的交叉分析表明,女性群体的睡眠状况受到疫情的影响相对于男性更大。
表2-7 “我的睡眠不好”的情况
(8)“我很愉快”
对于疫情暴发后的心情,本研究设计了“我很愉快”的衡量选题。选择人数最多的选项是“一般”,其次是“经常这样”,调查结果表明,民众心情部分地受到了疫情的影响,需要相关部门引起重视(表2-8)。
表2-8 “我很愉快”的情况
(9)“我感到孤独”
由于疫情具有传播性,许多居民被要求居家隔离,或者集中隔离。隔离是否会使人感到孤独?调查结果表明,2516人选择“完全没有”。但超过一半的人有“孤独”的感觉。合计56.31%的民众选择了“有时候,但很少”“一般”和“经常这样”(表2-9)。
表2-9 “我感到孤独”的情况
(10)“我觉得我无法继续我的生活”
新冠肺炎疫情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还会表现在对生活的信心方面。调查结果表明,绝大部分的人没有因受到疫情的影响而感到“我觉得我无法继续我的生活”,但还是有合计29.05%的民众选择了“有时候,但很少”“一般”和“经常这样”(表2-10)。
表2-10 “我觉得我无法继续我的生活”的情况
3. “在疫情发生后,您的生活和精神方面受到的影响”
(1)“我在网络上被人攻击”
当被问到是否在网络上被人攻击,5063人反映“从未有过”,占被调查总人数的87.91%,有202人反映受到过“1次”攻击,占被调查总人数的3.51%,受到过“2—3次”攻击的人数和比例分别是246人和4.27%,受到过“4—5次”和“5次以上”攻击的比例分别是2.95%和1.35%(图2-8)。
图2-8 “我在网络上被人攻击”的情况
(2)“有人因为我的户籍地或居住地在重点疫区而攻击谩骂我”
调查结果显示,因为户籍地或居住地在重点疫区而遭受攻击谩骂的情况,“从未有过”的有5157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89.55%,表明并不存在“地域黑”。认为“有1次”的有153人,占比2.66%,“有2—3次”的有236人,占比4.10%,有“4—5次”的有147人,占比2.55%,“5次以上”的有66人,占比1.15%(图2-9)。
图2-9 “有人因为我的户籍地或居住地在重点疫区而攻击谩骂我”的情况
(3)“有人在网上贴出攻击谩骂我的话语”
对这次疫情,很多人在网上发帖发表看法,同时有一些回帖进行评论,有些评论比较客观,有些评论带有人身攻击和侮辱性的言论。调查结果显示,遭受“1次”攻击谩骂话语的被调查者有140人,占被调查总数的2.43%,遭受过“2—3次”的有192人,占比3.33%,遭受过“4—5次”的有152人,占比2.64%,遭受过“5次以上”的有48人,占比0.83%,绝大部分人认为“从未有过”,人数为5227人,占比90.76%(图2-10)。
图2-10 “有人在网上贴出攻击谩骂我的话语”的情况
(4)“有人在网上贴出攻击谩骂我的图片”
关于有没有人在网上贴出攻击谩骂被调查者的图片,调查结果显示,5277人表示“从未有过”,占被调查总人数的91.63%。“有1次”“有2—3次”“有4—5次”“5次以上”的比例分别为2.05%、3.25%、2.22%和0.85%,比例均比较低(图2-11)。
图2-11 “有人在网上贴出攻击谩骂我的图片”的情况
(5)“有人在网上贴出攻击谩骂我的视频”
关于是否有人在网上贴出攻击谩骂被调查者的视频,调查结果显示,5353人认为“从未有过”,占被调查总人数的92.95%,遭受过“1次”“2—3次”“4—5次”“5次以上”的比例分别为1.48%、2.48%、2.47%和0.63%(图2-12)。
图2-12 “有人在网上贴出攻击谩骂我的视频”的情况
(6)“有人在网上制作了攻击谩骂我的网页”
当被问到是否“有人在网上制作了攻击谩骂我的网页”,被调查者中有5362反映“从未有过”,占被调查总人数的93.11%。遭受“有1次”“有2—3次”“有4—5次”“5次以上”的比例分别为1.56%、2.67%、2.08%和0.57%,均比较低(图2-13)。
(7)“有人在网上散布针对我的谣言”
关于是否有人在网上散布针对被调查者的谣言,调查结果显示,5342人反映“从未有过”,占被调查总人数的92.76%,“有1次”“有2—3次”“有4—5次”“5次以上”的比例分别为1.70%、2.50%、2.29%和0.75%(图2-14)。
图2-13 “有人在网上制作了攻击谩骂我的网页”的情况
图2-14 “有人在网上散布针对我的谣言”的情况
(8)“有人威胁通过手机微信或短信中伤我”
关于是否有人威胁通过手机微信或短信中伤被调查者,调查结果显示,5334人反映“从未有过”,占被调查总人数的92.62%。“有1次”“有2—3次”“有4—5次”“5次以上”的比例分别为1.94%、2.64%、2.10%和0.69%,占比均比较低(如图2-15)。
图2-15 “有人威胁通过手机微信或短信中伤我”的情况
(9)“有人威胁会在网上中伤我”
关于是否有人威胁会在网上中伤被调查者,调查结果显示,5343人反映“从未有过”,占被调查总人数的92.78%,“有1次”“有2—3次”“有4—5次”“5次以上”的比例分别为1.91%、2.64%、2.00%和0.68%(图2-16)。
图2-16 “有人威胁会在网上中伤我”的情况
(10)“有人假扮成我在网上攻击谩骂他人”
当被问到是否有人假扮被调查者在网上攻击谩骂他人,调查结果显示,5363人反映“从未有过”,占被调查总人数的93.12%,“有1次”“有2—3次”“有4—5次”“5次以上”的比例分别为1.53%、2.74%、1.96%和0.64%(图2-17)。
图2-17 “有人假扮成我在网上攻击谩骂他人”的情况
4. 此次疫情造成生活和精神压力的影响因素
关于此次疫情造成精神压力的影响因素,本研究根据前期访谈,总结了八个方面。
(1)自己及家人的身体健康
对于造成精神压力的因素中对自己及家人的身体健康的担忧,选择人数最多的是“一般”,达到2304人,占被调查对象总人数的比例为40.01%。排第二位到第五位的分别是“比较大压力”“没什么压力”“非常大压力”和“完全没有压力”(图2-18)。
图2-18 自己及家人的身体健康给本人带来压力的情况
(2)工作难以完成
关于工作难以完成而给自己带来压力的情况,选择人数最多的是“一般”,占被调查对象总人数的比例为40.56%。对被调查对象的深入访谈结果表明,疫情带来的最大问题是没法出去工作,许多人因此失去工作。因此,带来的压力并不是工作难以完成。此外,对于疫情发生前没有就业的人来说,包括全日制学生等,工作难以完成的情况并不常见。当然,有1224人选择“比较大压力”,454人选择“非常大压力”,占被调查对象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21.25%和7.88%。可见疫情对工作的完成度还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给正在就业岗位需要完成工作的人带来了比较大的压力(图2-19)。
图2-19 工作难以完成给本人带来压力的情况
(3)收入减少
关于此次疫情带来的压力,许多人都感受到了收入减少。选择“非常大压力”“比较大压力”和“一般”的人数分别为635人、1076人和2015人,占比分别达到11.03%、18.68%和34.99%。随着疫情持续时间的延长,收入减少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图2-20)。当然,我国在2020年3月、4月和5月陆续出台一些增加收入和消费扶贫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收入减少带来的压力。
图2-20 收入减少给本人带来压力的情况
(4)育儿投入过大
调查结果表明,疫情给民众带来的另一个压力是育儿投入过大。由于幼儿园、中小学等延期开学,孩子分散在家,对于双职工家庭带来的育儿压力非常大。其中,有391人表示“非常大压力”,701人表示“比较大压力”,1589人表示“一般”,占被调查对象总人数的比例分别达到6.79%、12.17%和27.59%(图2-21)。
图2-21 育儿投入过大给本人带来压力的情况
(5)婚姻矛盾
调查结果表明,疫情带来的压力有一部分来自婚姻矛盾。由于疫情加重,导致一些情绪积累,排解不畅的家庭开始出现婚姻矛盾。其中,130人表示“非常大压力”,240人表示“比较大压力”。当然,较多的人表示“没什么压力”和“完全没有压力”(图2-22)。主要原因是被调查对象中,有部分人是“未婚状态”。
图2-22 婚姻矛盾给本人带来压力的情况
(6)与父母的矛盾
疫情的发展和持续,所带来的部分后果是与父母产生矛盾。其中,139人表示“非常大压力”,362人表示“比较大压力”,1593人选择“一般”,占被调查对象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2.41%、6.29%和27.66%。当然,选择人数最多的选项是“完全没压力”,这部分被调查对象的亲子关系并没有因为疫情而受到影响(图2-23)。
图2-23 与父母的矛盾给本人带来压力的情况
(7)户外文体及娱乐活动减少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大众的户外文体及娱乐活动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其中,选择人数最多的选项是“一般”,达到2240人,占被调查对象总人数的比例为38.90%。排第二位的是“比较大压力”,选择人数达到1493人,占被调查对象总人数的比例为25.92%(图2-24)。
图2-24 户外文体及娱乐活动减少给本人带来压力的情况
(8)各种媒体对疫情的报道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后,媒体报道非常多,给大众带来的压力较为明显。其中,选择人数最多的选项是“一般”,其次是“比较大压力”,人数分别达到2374人和1762人,占被调查对象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41.22%和30.60%。不容忽视的是,选择“非常大压力”的人数达到492人,占被调查对象总人数的比例为8.54%。许多人表示每天花费很多时间在阅读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关消息,关注疫情动向(图2-25)。
图2-25 各种媒体对疫情的报道给本人带来压力的情况
5. 应对压力的频率及方式
(1)通过工作或者其他活动来应对压力
调查结果显示,在疫情期间,被调查者都会自己尝试通过多种方式来应对压力。关于应对压力的方式,第一个方法是“我会专注于工作或其他活动,从而转移对压力的关注”。选择人数最多的选项是“一般”,达到2592人,占被调查对象总人数的比例为45.01%。其次,高达1637人选择“经常这样”,占被调查对象总人数的比例为28.43%。可见,把精力集中到工作或者其他活动上,是应对压力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还有较多的人选择“有时候,但很少”,占被调查对象总人数的比例为19.15%。通过工作或者其他活动减轻压力的人数占被调查对象总人数的比例累计达到92.59%(表2-11)。
表2-11 通过工作来应对压力的情况
(2)努力做好自己该做好的事情
减轻压力的一个有效办法是转移注意力,做好自己该做好的事情。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民众都有这样的行动。2448人表示“经常这样”,占被调查对象总人数的比例达到42.51%。排第二位的选项是“一般”,选择人数达到2374人,占被调查对象总人数的比例为41.22%。当然,也有少部分人因此而陷入迷茫。有238人选择“完全没有”,699人选择“有时候,但很少”,占被调查对象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4.13%和12.14%(表2-12)。
表2-12 “我会一直努力做好自己该做好的事情”的情况
(3)“我会一直告诉自己:‘这不是真的’”
采用心理暗示法来减轻压力有一定的效果。对民众的调查结果显示,一些人会采取“我会一直告诉自己:‘这不是真的’”这样的想法来缓解压力。调查结果表明,298人选择“经常这样”,1342人选择“一般”,1145人选择“有时候,但很少”,2974人选择“完全没有”(表2-13)。
表2-13 “我会一直告诉自己:‘这不是真的’”的情况
(4)“我会喝酒或服用一些药物让自己感觉好些”
在面临压力的时候,有些人会采用“喝酒或服用一些药物让自己感觉好些”的方式来麻痹自己。当然,这种方式并不是最优选择,有时候是比较无奈的办法。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的人认为“完全没有”,选择人数高达4182人,占被调查对象总人数的比例达到72.62%。只有少部分人选择“经常这样”,占被调查对象总人数的比例为3.72%(表2-14)。
表2-14 “我会喝酒或服用一些药物让自己感觉好些”的情况
(5)“我会从其他人那里获得情感上的支持”
遭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而感到压力很大的时候,可以向他人求助,以从其他人那里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帮助自己渡过难关。调查结果表明,关于从其他人那里获得情感上的支持,选择人数从多到少排序为:“一般”“完全没有”“有时候,但很少”和“经常这样”(表2-15)。
表2-15 “我会从其他人那里获得情感上的支持”的情况
(6)“在压力面前,我已经放弃抵抗了”
在压力面前,有些民众的反应是放弃抵抗,屈服于压力。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民众还是选择“完全没有”放弃,坚强地面对压力,选择人数高达3669人,占被调查对象总人数的比例为63.71%。1047人选择“一般”,占被调查对象总人数的比例为18.18%(表2-16)。
表2-16 “在压力面前,我已经放弃抵抗了”的情况
(7)“我一直采取行动来让情况变得更好”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大多数国民选择积极应对。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在几个月内较好地控制住了疫情。调查结果表明,选择“一般”和“经常这样”的人数最多,分别达到2475人和1895人,占被调查对象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42.98%和32.91%(表2-17)。
表2-17 “我一直采取行动来让情况变得更好”的情况
(8)“我拒绝相信已经发生的事情”
疫情发生以后,民众还是保持了较大的理智,相信政府的信息发布。因此,对于“我拒绝相信已经发生的事情”这一选项,选择人数最多的是“完全没有”,高达3773人,占被调查对象总人数的比例为65.51%。1039人选择“一般”,796人选择“有时候,但很少”。只有151人选择“经常这样”(表2-18)。
表2-18 “我拒绝相信已经发生的事情”的情况
(9)“我会拿现在的境况开玩笑”
关于应对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压力的方式,会不会通过拿现在的境况开玩笑来应对,选择结果显示2387人“完全没有”这种情况,占被调查对象总人数的41.45%,选择“有时候,但很少”的比例为25.86%,选择“一般”的比例为25.68%,只有7.02%的被调查者“经常这样”(表2-19)。
表2-19 “我会拿现在的境况开玩笑”的情况
(10)“我会不断倾诉,从而让自己感觉好一些”
在被问及会不会通过不断倾诉来使自己感觉好一些,1719人反映“完全没有”这种情况,占被调查总人数的29.85%,1710人反映“有时候,但很少”,占被调查总人数的29.69%,选择“一般”的人数为1779人,占总人数的30.89%,“经常这样”的人数为551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9.57%(表2-20)。
表2-20 “我会不断倾诉,从而让自己感觉好一些”的情况
(11)“我会从其他人那里寻求帮助和意见”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对于会不会从他人那里寻求帮助和意见,1192人反映“完全没有”,占被调查总人数的20.70%,“有时候,但很少”的比例为29.92%,选择“一般”的人数和比例分别是2137人和37.11%,还有707人反映“经常这样”,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2.28%(表2-21)。
表2-21 “我会从其他人那里寻求帮助和意见”的情况
(12)“我会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来积极看待困难”
有33.46%的被调查者选择“经常这样”,会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来积极看待困难,还有2416人选择“一般”,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1.95%,有919人选择“有时候,但很少”,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5.96%,只有497人选择“完全没有”,占被调查总人数的8.63%(表2-22)。
表2-22 “我会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来积极看待困难”的情况
(13)“我一直在批评自己”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给一些家庭和一些人的亲人带来痛苦,他们会不会一直在批评自己?从调查情况来看,2461人反映“完全没有”,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2.73%,28.20%的被调查者反映“有时候,但很少”,23.06%的被调查者选择“一般”,选择“经常这样”的比例为6.01%。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虽然波及面广,但真正造成严重损害的还是少数,并且这是一种突发性风险,无法事先预料,因此过分自责也是没有必要的(表2-23)。
表2-23 “我一直在批评自己”的情况
(14)“我在尝试制定该如何应对危机的策略”
对于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广大民众在经历最初的慌乱后,开始了一些自救。调查结果表明,关于“我在尝试制定该如何应对危机的策略”,1111人选择“经常这样”,占被调查总人数的比例为17.56%。2420人选择“一般”,1457人选择“有时候,但很少”,占被调查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42.02%和25.30%(表2-24)。
表2-24 “我在尝试制定该如何应对危机的策略”的情况
(15)“我会从其他人那里获得宽慰和理解”
面对突发事件,从其他人那里获得宽慰和理解是应对危机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措施。当然,面对全面暴发、人人自危的新冠肺炎疫情,最主要的还是依靠自己努力调节。调查结果表明,2244人选择“一般”,1559人选择“有时候,但很少”,1367人选择“完全没有”(表2-25)。
表2-25 “我会从其他人那里获得宽慰和理解”的情况
(16)“我已经放弃了应对危机的尝试”
突如其来的疫情暴发后,许多人陷入恐慌当中,部分人选择对抗疫情,部分人选择放弃应对危机。调查结果表明,关于“我已经放弃了应对危机的尝试”,绝大部分的民众回答“完全没有”,高达3806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比例为66.09%。只有2.27%的人选择放弃应对危机的尝试(表2-26)。
表2-26 “我已经放弃了应对危机的尝试”的情况
(17)“我会从发生的危机中找到一些积极的东西”
关于“我会从发生的危机中找到一些积极的东西”,2601人选择“一般”,1810人选择“经常这样”,占被调查总人数的比例分别达到45.16%和31.43%。由此可见,民众并没有完全放弃,反而在危机中寻找积极的内容(表2-27)。
表2-27 “我会从发生的危机中找到一些积极的东西”的情况
(18)“我会用戏谑玩笑的心态对待危机”
关于“我会用戏谑玩笑的心态对待危机”,调查结果表明,绝大部分的人选择“一般”“有时候,但很少”和“完全没有”,占被调查总人数的比例分别达到33.17%、23.98%和30.07%。调查结果表明,大众以非常严肃的态度对抗新冠肺炎疫情,心情还是较为沉重的(表2-28)。
表2-28 “我会用戏谑玩笑的心态对待危机”的情况
(19)“我会通过看电影、看电视、阅读、空想、睡觉、购物等方式让自己少关注面临的危机”
关于“我会通过看电影、看电视、阅读、空想、睡觉、购物等方式让自己少关注面临的危机”,选择人数最多的选项是“一般”和“经常这样”,表明民众会尽量以其他事情来调节自己的心态,减少对危机的关注(表2-29)。
表2-29 通过休闲娱乐来应对压力的情况
(20)“我已经接受这个危机已发生的事实”
关于危机后的反应,本研究设计了一道题目,调查是否“已经接受这个危机已发生的事实”。选择人数最多的选项分别是“经常这样”和“一般”,占被调查总人数的比例高达43.90%和41.50%(表2-30)。
表2-30 “我已经接受这个危机已发生的事实”的情况
(21)“我会一直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部分民众会产生负面情绪。这种情绪如何得到排解?本研究设计了“我会一直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这一题目,调查结果表明,选择人数最多的是“有时候,但很少”和“完全没有”,占被调查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37.56%和33.70%。说明民众对自己的负面情绪有一定的控制能力,或者会通过其他事情来转移注意力(表2-31)。
表2-31 通过一直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来应对压力的情况
(22)“我会寻求其他人关于如何应对压力的建议”
关于“我会寻求其他人关于如何应对压力的建议”这一题目,调查结果表明,选择人数最多的选项是“一般”,其次是“有时候,但很少”和“完全没有”,占被调查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34.88%、28.75%和27.14%(表2-32)。
表2-32 通过寻求其他人关于如何应对压力的建议来应对压力的情况
(23)“我一直在学习如何与压力共处”
关于民众是否“学习如何与压力共处”,调查结果表明,选择人数最多的两个选项分别是“一般”和“经常这样”,占被调查总人数的比例为46.00%和25.42%。但是,也有1046人选择“有时候,但很少”,600人选择“完全没有”,需要政府部门加以引导(表2-33)。
表2-33 通过学习如何与压力共处来应对压力的情况
(24)“我会因为已经发生的事情而责备自己”
关于民众是否会因为已经发生的事情而责备自己,本研究的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者的选项比较分散,1842人选择“有时候,但很少”,1729人选择“完全没有”,1693人选择“一般”。选择人数最少的选项是“经常这样”(表2-34)。
表2-34 会因为已经发生的事情而责备自己的情况
(25)“我会祈祷或做冥想”
面临压力时,通过祈祷或做冥想来应对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调查结果表明,大众对这类方式的掌握还不是很好。2486人选择“完全没有”,占被调查总人数的比例高达43.17%。选择“经常这样”的只有419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比例为7.28%(表2-35)。
表2-35 通过祈祷或做冥想来应对压力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