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实现了质的飞跃,从1978年的3678.7亿元提高到2019年的990865亿元,显示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在经济发展上取得的巨大成就。
图1-1显示了我国历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趋势,自1978年后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且呈现出不断增长的发展趋势。
图1-1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历年国内生产总值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图1-2显示了我国历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的变化趋势,除个别年份外,我国历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基本在6%以上,其中1984年、1992年、2007年增速甚至超过14%,但2010年以来增速呈现缓慢下行的趋势。
图1-2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历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改革开放给我国经济带来飞速发展,具体表现为我国经济生产总值占世界经济生产总值的比重在不断增长,在世界经济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增长,进入2000年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表1-1显示了我国和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6国在1999年至2018年共二十年间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从2000年到2010年短短10年时间里,我国先后超过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和日本,国内生产总值位列全球第二,实现了极大的飞跃。
表1-1 2000—2019年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国内生产总值(万亿美元)
(续表)
资料来源:笔者自制,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
图1-3反映了我国与其他5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趋势,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幅度较小,呈现出波动增长的趋势;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远快于这些国家,2010年后与这些国家迅速拉开差距。截至2018年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约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5%。
图1-3 中国和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国内生产总值的比较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经济迎来了新的一轮快速增长,经济增速呈现出加快增长的势头。2002年12月,中国广东发现第一例SARS(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又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俗称“非典”)病例,2003年SARS疫情全面暴发,随后扩散到东南亚并出现在世界其他地方,对我国甚至世界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继第一例病例在广东出现,2003年2月,SARS疫情中心仍在广东地区,地方政府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都认为疫情只是局部地区发生,在可控范围内。由于未充分认识到疫情的严重性,2月在广州地区,旅游景点等人口聚集的活动基本未受到控制。春运时期大量人口流动促进了疫情从广东省向外地扩散。2003年3月,北京和香港陆续出现了SARS疫情的小规模暴发,对当地的居民安全、经济发展等造成了严重影响,引发了国家和国际的重视。随后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疫情防控,直到2003年6月我国内地病例基本清零,到7月,全球SARS疫情基本结束。
SARS事件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发生的第一起传播范围广泛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无疑对我国经济增长、劳动就业和劳动者收入产生了很大影响。从数据来看,我国2003年度经济增长总体情况受SARS影响不大,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10%,仍然高于2002年的9.1%。SARS事件从开始的零星病例到后来在多地暴发,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从最初未意识到疫情严重性到后期积极抗疫,整个SARS事件对当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也呈现出阶段性特征。下文将呈现SARS事件对2003年我国各季度不同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产生的影响。
我国首例SARS病例出现在2002年12月,在当时并未引起重视。之后陆续出现新的病例,直到2003年2月以前都未引起足够的社会关注。2003年第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11.1% ,甚至高于2002年第四季度9.1%的增速,SARS事件的影响在第一季度的总体经济增长上没有明显表现。其中第一产业 同比增速为2.8%,较上一季度同比增速增加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同比增速为13.2%,较上一季度增加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为10.5%,较上一季度减少0.8个百分点,但仍高于2002年第一季度第三产业10.1%的增速。从产业来看,2003年疫情尚在早期发展阶段,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非但没有减慢反而提速增长。但更容易受到疫情波及的第三产业已经出现一些反应,相较于上一季度,发展速度减慢,但依然比上一年度同季有小幅度增长,对SARS事件的反应比较温和。
2003年3月,北京、香港、台湾等地陆续出现了更多病例,香港淘大花园的一座公寓超过100人受到感染,SARS疫情引发社会担忧。2003年4月我国病例快速攀升,中央认识到SARS的严重程度,采取疫情“一日一报”、停课、开通“非典”咨询热线、限制旅游等措施防止疫情扩散。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速降到9.1%,相较于第一季度减少了2个百分点。由于3月开始疫情在部分地区大暴发,第二季度经济增长明显放缓,一、二、三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均有不同程度的放缓,SARS事件对第二季度负面的经济影响非常明显。这种影响集中体现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以及住宿和餐饮业中。2003年第二季度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同比增速为2.3%,低于第一季度7.7%的同比增速,也低于2002年同期3.9%的同比增速。住宿和餐饮业在第二季度同比增速为7.4%,远远低于第一季度以及2002年同期11.3%的同比增速。
第三季度,SARS疫情在中国和世界范围逐渐消退,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加快,从第二季度的9.1%增加到第三季度的10%。其中第一产业同比增速达到3.3%,较上个季度上升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同比增速基本恢复到第一季度的水平,为13.2%;第三产业同比增速与第二季度基本持平,只有0.1个百分点的增加。SARS疫情基本结束,一、二产业的发展也基本恢复,但疫情对第三产业的影响更加深远。SARS疫情之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迅速恢复,第三季度7.6%的同比增速基本与第一季度持平,比第二季度高5.3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更是以极快的速度增长,第三季度16.9%的增速远远超过第二季度7.4%的增速和第一季度11%的增速。总体而言疫情基本结束后,除了第三产业,我国2003年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基本恢复,个别行业在疫情后发展速度甚至大大提升。
到2003年第四季度,SARS事件的影响逐渐消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基本恢复。第四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速为10%,与第三季度持平。其中第一产业同比增速较前三季度略低,为1.9%;第二产业同比增速为13%,基本与第三季度和第一季度持平;第三产业同比增速为10.1%,基本恢复到第一季度的增长水平。
总体而言,SARS事件对我国国民经济产生了一定范围的冲击,尤其是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其中对第三产业的影响最为长久,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住宿和餐饮业表现最为明显。但这种冲击的影响有限,2003年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出现短暂放缓,第三季度后增速恢复增长,并未改变我国经济上行的趋势。
2010年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跌破10%,经济增长下行趋势明显,2019年降至6.1%,成为1992年以来增速最慢的年度。这是全球经济大环境所致,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仅为3%,是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的最低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此次经济增长的严重倒退归结于贸易壁垒增加、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宏观经济压力、发达经济体生产率增长缓慢以及人口老龄化等结构性因素。
尽管2019年全球经济发展不景气,在没有考虑到疫情的可能情况下,在2019年10月《世界经济展望》中,IMF对2020年全球经济发展做出了相对乐观的预测,认为全球经济增长率在2020年将会小幅上升。虽然IMF认为中国出于控制债务和贸易紧张局势经济增长将会放缓,但中国仍然是世界经济的主要引擎之一,预计中国在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将达到5.8%。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初现端倪之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甚至对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的预测上调了0.2个百分点,认为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定中取消部分加征关税的决定可能缓解中国经济的周期性疲软。
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和我国各大金融机构也对我国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进行了预测,具体见表1-2。这些机构对我国2020年经济增速的预测处于5.8%至6.2%之间,大多数认为增速会达到6%,意味着金融机构预期2020年我国经济稳定增长,但依然认为经济增速正在缓慢下行。
表1-2 多家机构对我国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的预测
(续表)
资料来源:笔者自制,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券商研报、苏宁金融研究院
1. 短期影响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首个病例出现在武汉;进入2020年1月,伴随春运时期的大规模人口流动,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各地快速传播。为遏制疫情蔓延的趋势,武汉市在除夕前一天(1月23日)关闭了进出武汉市的主要交通,次日湖北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逐步加紧的疫情防控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乃至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状态产生深刻影响。
自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并快速传播至今,半年内我国经济发展受到疫情的影响非常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0年第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同比下降6.8%,与2019年第四季度相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环比下降9.8%。第一季度,第一产业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3.2%,第三产业同比下降5.2%,第二产业受疫情影响最大,同比增速降低9.6%。各个行业均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疫情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行业是住宿和餐饮业,对人口聚集场所营业的限制、跨区域交通的限制以及复工时间的推迟等导致相关企业营业额大幅下降。同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远远超过2003年SARS事件产生的影响。SARS事件暴发前我国经济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SARS影响最大的第二季度中,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速与第一季度相比仅下降2个百分点;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我国经济已经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新冠肺炎疫情超强的传播能力带来的破坏和防控成本远远超过SARS,导致在疫情集中暴发的第一季度中,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个百分点。但相似的是,无论是SARS疫情还是新冠肺炎疫情,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住宿和餐饮业等都是受到重创的行业。
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尽快复工复产。2020年2月底以后我国各地区各行业有重点有条件地陆续复工,到第二季度初我国已经开放大部分经济。第二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速度为3.2%,尽管第一季度经济受到重创,但复工复产后,我国第二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较第一季度增长了11.5%,三大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均比上年同期有所增长,第一产业增速为3.3%,第三产业为1.9%,第二产业增速相对更快,为4.7%。第二季度各行业基本恢复生产,但住宿和餐饮业等仍处于不同程度的减退中。相较于2003年SARS疫情暴发后的疫情快速退却和经济快速回升,新冠肺炎疫情的结束时间和影响规模仍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且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强度更大、持续时间更长。SARS疫情最为严重的第二季度过后,第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加速增长,经济增速甚至超过2002年未发生疫情时的增速。但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尽管第二季度我国疫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但全球诸多国家仍处于疫情暴发期,全球低迷的经济环境和防控疫情的压力使得第二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缓慢。
整体而言,2020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发展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影响。尽管第二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实现增长,也无法扭转第一季度经济下滑的负面影响,上半年受疫情影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速下降1.6个百分点。在三大产业中,只有第一产业同比增速相较于上年同期有0.9%的增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同比增速较上年同期分别有1.9%和1.6%的下降。从行业来看,2020年上半年住宿和餐饮业是下滑最严重的行业,增速较2019年同期下降26.8%,第二季度也没有恢复增长。在多数行业增速下降、少数行业缓慢增长的情况下,信息技术、软件工程服务业发展势头迅猛,同比增速达14.5%。信息行业和技术的发展不仅在疫情期间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科技和危机的交汇还可能带来更大的经济发展和机遇。
2. 长期影响预测
新冠肺炎疫情是典型的具有意外性和产生重大影响的“黑天鹅”事件。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完全颠覆了此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2020年世界经济发展情况的预测。目前人类对新冠肺炎仍然知之甚少,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带来的巨大危机仍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IMF认为,2020年全球经济可能会经历“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2021年经济可能会实现局部复苏,但经济发展水平仍将低于疫情暴发前的趋势水平,经济回升力度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经济发展情况有可能比预期糟糕很多。2020年4月,IMF在《世界经济展望》中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预计收缩3%;如果下半年新冠肺炎疫情消退,那么预计2021年经济将增长5.8%。而中国在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预计会下降至1.2%,2021年会实现9.2%的高速增长。
随着疫情不断扩散和各国应对疫情的政策措施趋于稳定,2020年6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经济冲击再次进行评估,并对未来世界经济发展情况重新进行预测,发现新冠肺炎疫情对2020年上半年的实际影响比预测中的更加严重,因此将2020年全球增长率下调1.9个百分点,即预计2020年全球增长率为-4.9%。2020年第一、二季度的经济发展受到疫情影响的经济损失超过预期,基本控制住疫情,重新投入生产发展的国家仍要面临巨大的防疫成本和众多行业发展限制;尚未控制住疫情的国家则要继续面临封锁状态带来的更持久的经济非正常运转。在6月《世界经济展望》中IMF又一次对中国2020年经济增长进行预测,认为增速将会达到1%,较之前的预测结果少0.2%;2021年中国经济增速预计为8.2%,也比4月的预测数据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