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皇城台

石峁城址,位于今陕西省神木市高家堡镇石峁村附近山梁上,是龙山晚期至夏代早期中国北方地区的核心聚落,距今4000多年前的都邑性城址。考古发掘和研究表明,石峁城址距今约4300—3800年。考古勘探确认,石峁遗址由“皇城台”、内城、外城3座基本完整并相对独立的石构城址组成。石峁石城分为外城和内城,内城墙体残长2000米,面积约235万平方米;外城墙体残长2.84千米,面积约425万平方米,是已知中国史前最大的城址。

皇城台是当地百姓对石峁城址内一处石砌台地的称呼。皇城台位于石城址内城偏西居中部,是一处相对独立的山峁,顶部平坦开阔,南、北、西三面临沟,南北两侧坡陡沟深,西侧坡地平缓,仅东部偏南经山体马鞍部与外相接。地势明显低于包括外城东门址在内的外城北部城墙所在的山脊,站在皇城台台顶,可遥望外城北部城墙、外城东门址和外城二号门址。皇城台底大顶小,顶部面积约8万平方米,底部面积约24万平方米,四围筑有护坡石墙,石墙自下而上逐阶内收,阶阶相叠,形成台阶覆斗状之势。马鞍部至台顶高约20米,石墙砌护的总高超过70米,高大巍峨,气势恢宏。皇城台是以大型宫殿及高等级建筑基址为核心的宫城区,多达九级的堑山而砌的护坡石墙环裹着状若“金字塔”般的台体,面积宏大,已知遗迹包括了大型宫室、池苑、护墙、门道。

皇城台,是中国目前可以见到的最久远的宫殿之一。根据清理出的年代特征明显的陶器和玉器,并结合地层关系及出土遗物,专家初步认定皇城台修于龙山中期或略晚(距今约4300年),兴盛于龙山晚期,夏(距今4000年)时期毁弃,属于中国北方地区一个超大型中心聚落。这个石城的寿命超过300年,是一个大型宫殿基址的核心分布区,套合着内城和外城,台顶分布着成组的宫殿、池苑等建筑。周边堑山砌筑着坚固雄厚的护坡石墙,自下而上斜收趋势明显,在垂直达70米的方向上,由错落有致的一个个护坡构成,有一个至少九级的成叠状的护坡护墙,将皇城台紧紧包围起来。皇城台、内城、外城依势布列,宫殿、居址、墓葬、城墙、城防设施等龙山遗迹星罗棋布。

皇城台大台基南护墙

台顶有成组分布的宫殿建筑皇城台,为一座底大顶小、四面包砌层阶状石墙的台城,顶部面积8万余平方米。内城,将皇城台包围其中,面积达210万平方米。外城,利用内城东南部墙体向东南方向再行扩筑的一道弧形石墙形成的封闭空间,面积约190万平方米。内、外城以石城垣为周界,绵延长达10千米,宽约2.5米。考古人员在皇城台门址发掘了内瓮城和主门道。内瓮城里还发现一座“石包土”的平整墩台,主门道是一处封闭空间,墩台与主门道之间设有门塾。专家认为,主门道是通往皇城台台顶的最后“关卡”。同时,还在墩台、门塾、主门道之间形成的“重点防控区域”下端发现有几处刻画符号,图案繁复,琢刻在向上攀爬的石铺路面上。

皇城台门址,是目前皇城台确认的唯一的城门遗址,位于皇城台东侧坡下偏南,扼守在皇城台与石窑屹台地点相连的马鞍部西端。地势西高东低,南北两端凸起,中间下凹,呈东向敞开的簸箕状。皇城台门址规模宏大、结构复杂、保存良好,自外而内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广场、外瓮城、墩台、内瓮城等。

经发掘,皇城台门址各部分的地层堆积一致,可分四层。第一层为耕土层,黄色沙土,土质疏松,内含大量植物根系和一些石块、陶片、碎骨及少量瓷片等。第二层为棕黑色沙土,土质疏松,内含较多石块、一些陶片和碎骨。第三层为浅黄色土,土质较硬,内含很多石块、草拌泥块、夯土块、一些陶片和少量碎骨。值得注意的是,该层内的部分石块虽已斜置或竖置,但排列整齐,仍以草拌泥粘接,初步判断为皇城台门址的倒塌堆积。第四层为黄灰色土,土质疏松,内含少量小石块、一些碎小陶片和细碎骨片。该层断续分布,在墙体底部附近堆积较厚,初步判断是皇城台门址使用最后阶段或废弃最早阶段的堆积。

皇城台门道

第四层以下,即为广场地面和门道内的铺石路面。广场面积超过2100平方米,平面呈南北向长方形,向东外敞,由南、北基本平行的两道东西向石墙及南、北墩台东壁一线围成。下面分为中部广场、广场南墙、广场北墙三部分。广场整体以黄褐色沙土铺垫,夹杂较多碎石粒和小陶片,局部有踩踏迹象。广场地面中央发现一座石砌房址。从坍塌的石块来看,南、北两墙外立面应有石雕装饰,主要是浅浮雕和阴刻的波浪状绦索纹和阴刻人面像。

外瓮城是一座土石结构的单体建筑,位于广场通往铺石路面进而登上台顶的中央处,是扼守门道入口的重要建筑。平面呈“凹”字形,两角垂直方正。

东墙位置在广场西端中部。南北向,外为广场、内接铺石路面,两侧砌石内包硬土筑成。墙体由平整石块错缝平砌,石块间夹杂草拌泥,外壁齐整平直,长15.37米,高0.95—1.4米。西侧仅残留零星平砌石块,由两侧砌石可知东墙残宽4.12米,其中硬土内芯宽约3.8米。内芯硬土为土黄色沙土,土质纯净,质地坚实。

门道,是外瓮城两侧通向皇城台台顶的道路,周边以南北墩台和挡墙围隔而成,有南、北两个曲尺形门道,外接广场,伸至挡墙处再向内稍折通向皇城台顶。两门道尺寸相当,主体部分长13.9米,宽4.3—4.4米。门道内地面西高东低,呈缓坡状,遍铺平整砂岩石板,以北门道保存较好,石板自墩台东墙一线开始铺砌,大部分石板上有长期踩踏形成的清晰摩擦痕迹。墩台共2座,南北对峙,位于门道两侧,分别与广场南墙和北墙相接,又与外瓮城和挡墙共同围隔形成通向皇城台台顶的门道。南北墩台均为石砌外框包夯土内芯的建筑结构,体量南小北大。

护墙,即围砌台地的石墙。皇城台四周皆有台阶状护墙,2012—2014年调查发现了自上而下的7—9阶护墙,2015年在东护墙北段确认了自上而下不少于11阶的石砌墙体。2016年的试掘地点就位于皇城台东护墙北段上部,此地名曰“灌子畔”,发掘之前即可见高大的石砌墙体,气势恢宏。

作为4000年前中国北方地区早期国家的都城,石峁遗址出土数量众多的象征早期王权的牙璋。石峁“藏玉于石”,玉器在城墙修建过程中被有意嵌入墙体或植埋于墙根。

石峁遗址出土的双面人面石柱

目前发掘资料表明,石峁城址内部不同区域及其与周边遗址的等级差别非常明显。皇城台自身相对独立,被内、外两重城垣严密拱卫,居民等级地位较高。与内、外城其他居址出土遗物相比,皇城台日用陶器、骨器和玉器的数量和质量明显高得多。铜制品及铸铜石范、数以万计的骨器及制作骨器的相关遗物,说明皇城台上可能存在铜器和骨器制作作坊。皇城台附近,集中出土100余片卜骨,发现10余件陶鹰和镶嵌在石墙上的石雕眼睛,蕴含了皇城台文化、宗教内涵。

皇城台修复示意图

史学界对石峁遗址的归属族属和性质进行了探讨。有专家认为这座古城是传说中黄帝部族的居邑。 有专家认为石峁遗址很可能是黄帝部落联盟都城昆仑所在地,或者是黄帝部落联盟重要的城池之一。 还有专家认为,石峁城由尧世之民营造,是尧世的聚落。石峁城是尧帝的陪都幽都。 也有专家认为,石峁即是神话传说中的不周山,这个强大部落的都邑只能是共工的不周山。它建在高高的石崖山上,应与当时黄河沿岸滔天大水泛滥相关。 主持石峁遗址发掘的孙周勇等专家认为,在没有获得充分内证性材料支持的情况下,一般不倾向于探讨考古学文化或某一遗址背后的族群,或者与上古历史人物对照匹配。

陕西省的考古专家认为,皇城台门址及东护墙北段上部出土的陶鬲、罐、瓮、豆、盆等,在石峁遗址附近的一些遗址也见到相似遗物,其相对年代处在龙山时代晚期至夏代早期。这些典型陶器说明皇城台的最晚使用年代为公元前2100年,废弃年代约在公元前1800年。皇城台门址的修建年代可能要早至公元前2300年前后。石峁城址三重城垣存在修建年代上的先后关系,皇城台最早,内城次之,外城最晚。另外,从皇城台门址和外城东门址的比较来看,两座门址均以内外瓮城和南北墩台为主要组成部分,表明外城东门址的设计建造理念当承袭于皇城台门址。广场类设施则可能是皇城台在整个石峁石城址内特殊地位的体现。

皇城台发现的铜器和石范,大多出土于门址第二层堆积,个别见于门址第四层,年代不晚于公元前1800年,器型包括刀、链、锥等。石峁遗址处于北方地区沿黄河南下进入中原地区的中介地带,皇城台铜器和石范的发现,为冶金术自北方传入中原的观点提供了关键性的证据,并为探索早期冶金术在中国的传播路线提供了关键的连接点。 PMGxrktQDX4OJpq2t8nLU4Zq0rSPVbPe+ru1NbTGcSyS+/RoTJ8DcjR6Tf60ow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