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3《罗马帝国的崛起》

The Rise of the Roman Empire

“读者大概知道,罗马人有充分的理由孕育野心,企图打 造一个世界帝国,也有充分的手段实现他们的目标。”

内容提要

原名《历史》,最初写了40卷,但只有前5卷完整保存下来。本书从第一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64年)叙述到第三次布匿战争(公元前146年),生动地记录了罗马扩张的关键阶段:在地中海各地的战役,汉尼拔造成的暂时挫折,以及迦太基的最终毁灭。

Hannibal

卢浮宫收藏的汉尼拔大理石雕像

他手上是坎尼会战中阵亡的罗马贵族的签名戒指。塞巴斯蒂安·斯洛兹(Sebastien Slodtz,1655—1726)制于1704年。

摘录

努米底亚骑兵

出自道奇《汉尼拔战史》内页插图。

(公元前216年,汉尼拔在坎尼击败罗马军队,赢得辉煌的胜利。)

次日,瓦罗接掌指挥权,日出后立即从两个营地同时出动他的军队。他率领从主营出发的军队渡河后,摆出作战队形,把另一个营地的部队布置在旁边,形成一线,全军朝南。罗马骑兵沿河流占据右翼,在他们一旁据守同一战线的是步兵支队,但这些支队排列得比以往更紧密,每个支队的纵深是其宽度的好几倍。盟友的骑兵置于左翼,轻装部队部署在全军稍前方。罗马军队的全部兵力,包括盟军,共8万名步兵、6000多名骑兵。

与此同时,汉尼拔也命巴利阿里的投石兵和长矛兵渡过河去,把他们部署在主力前方。然后他率领主力离开营地,在两个地点渡河,部署在敌人对面。左翼靠近河流处,他安排伊比利亚和凯尔特骑兵对付罗马骑兵;骑兵身旁部署了半数利比亚重装步兵;再过去是伊比利亚和凯尔特步兵,他们身旁是另一半利比亚重装步兵,努米底亚骑兵部署在右翼。汉尼拔的军队排成直线后,他把位于中央的几个伊比利亚和凯尔特中队前移,两旁的其他中队排成规则的梯次,这样就让整条战线形成新月形,两侧的纵深逐渐减小:他的目的是以伊比利亚和凯尔特部队接战,让利比亚人在战斗中担任预备力量。

利比亚人穿戴着罗马的盔甲,因为汉尼拔从先前交战缴获的装备中挑选了最好的发给他们。伊比利亚人和凯尔特人使用的盾牌大小相似,但刀剑完全不同。因为罗马刀剑可以砍杀,也可以突刺,都能发挥致命效力,而高卢刀剑只能劈砍,需要些空间。一个个中队交替部署,凯尔特人光着上身,伊比利亚人身着带紫色条纹的亚麻短衣,看上去怪异而又骇人。迦太基有1万名骑兵,但他们的步兵,包括凯尔特人在内,不超过4万人。

埃米利乌斯统率罗马军队右翼,左翼交给瓦罗,去年担任执政官的雷古鲁斯和塞维利乌斯位于中央。哈斯德鲁巴率领迦太基军队左翼,汉诺指挥右翼,汉尼拔和他的弟弟马戈居中。如我前面所述,罗马军队正面朝南,迦太基军队正面朝北,升起的阳光没给任何一方造成麻烦。

交战始于两支军队前锋的冲突,起初只有轻装步兵涉入,战斗平分秋色。待伊比利亚和凯尔特骑兵冲向罗马人,战斗才以野蛮的方式趋于激烈:因为这里没有常见的正式前进或后退,双方一旦相遇,便立即下马步行厮杀。迦太基人在这场遭遇战中占据上风后,杀掉了大部分敌人,因为罗马人顽强抵抗,死战不退。迦太基人毫不留情地沿河岸追杀罗马人,就在这时,几个罗马军团接替了轻装步兵,开始近身接战。伊比利亚人和凯尔特人英勇奋战,一度稳住队形,但随后被敌人强大的实力击败,朝后方退却,迦太基军队的新月战线就此破裂。几个罗马支队奋勇追击,轻而易举地突破敌军战线,因为凯尔特人的战线较为薄弱,而罗马人是从两翼朝中央和最危险的地点卷击。迦太基军队的两翼没有与中间同时行动,而是中间部分先行接战,因为高卢人部署在新月的弧线上,新月的突出部分面朝敌人,所以在两翼之前率先与敌人发生接触。可是,罗马人追击敌人,匆匆攻往对方中央和正在退却的敌军,他们渗透得太深,这样一来,两翼的利比亚重装步兵就对他们的翼侧发起打击。右翼的利比亚重装步兵面朝左侧,从右面冲向罗马人翼侧,而左翼的利比亚人面朝右侧,迂回攻击罗马人右翼,他们完全清楚紧急情况下该如何行事。战事发展不出汉尼拔所料:罗马人贸然追击凯尔特人,结果陷入利比亚人两条战线之间。面对攻向翼侧之敌,罗马人再也无法保持战线,但仍以单打独斗或支队的形式顽强战斗。

汉尼拔麾下的高卢步兵

出自道奇《汉尼拔战史》内页插图。

虽然埃米利乌斯从一开始就在右翼,还参加了骑兵交战,但他安然无恙。他决心按照自己激励士兵的训词行事,认为这场会战的结果主要取决于主力军团,因而策马赶到战线中央,亲自率领冲锋,同敌人厮杀,还给自己的人马鼓舞打气。对面的汉尼拔同样如此,战斗开始后,他一直待在战线中央。

与此同时,迦太基军队右翼的努米底亚骑兵冲向罗马军队左翼的骑兵。可他们的战斗方式非常奇特,没给敌人造成重大伤亡,自身也没遭受严重损失。他们先从一个方向攻击敌人,然后又从另一个方向发起冲击,以此牵制罗马骑兵,让对方毫无用武之地。但哈斯德鲁巴消灭了河畔的敌军骑兵后,从左侧赶来支援努米底亚人。意大利盟邦的骑兵看见他率部冲来,一时间乱了阵脚,随即四散奔逃。

哈斯德鲁巴此刻指挥得娴熟而又谨慎。他知道努米底亚人占有数量优势,也知道他们追击溃逃之敌非常有效,因而派他们去对付退却的罗马人,自己率领部队匆匆赶往步兵鏖战的战场,支援利比亚人。然后,他从后方攻击罗马军团,从若干个地点同时投入一个个中队,以此扰乱敌人,利比亚人士气大振,罗马人惊慌失措。就在这时,浑身是伤的埃米利乌斯在激战中阵亡了。此人终其一生,为国家尽忠尽职,生命的最后时刻更是如此。只要罗马人设法保持战线不破裂,然后转向一方,再转向另一方,以此应对敌人的攻击,他们就能坚持下去。但外围士兵不断倒下,包围圈越来越小,所有人最终战死疆场……

坎尼会战就这样结束了,胜利方和失败方都在这场斗争中展现出巨大的勇气。证明这一点的是,6000名罗马骑兵,只有70人跟随瓦罗逃往维努西亚,还有300名盟邦骑兵逃到附近各个城镇。未经战斗而被俘的步兵约有1万人,而那些参战的步兵,只有3000人逃到邻近的城镇,多达7万人英勇战死。和前几次战役一样,迦太基人大获全胜主要归功于他们在骑兵方面的优势。这场会战带给后人的教训是:战争中,比起各兵种与对手旗鼓相当,宁愿步兵力量只有对手的一半,但骑兵兵力须占有优势。汉尼拔一方阵亡4000名凯尔特人、1500名伊比利亚人和利比亚人、200名骑兵。

坎尼会战示意图

Alps

翻越阿尔卑斯山

公元前218年汉尼拔率领军队和战象从西班牙翻越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北部,绕过了罗马的陆上盟友和海上舰队。这是西方古代战争史里最著名的一次军事行动。海因里希·洛伊特曼(Heinrich Leutemann,1824—1905)创作于1866年。 sCeuRVO41Xwwi5Olshsg4HyHRcaB7aWWYY9y09+shn4baX49VAXHXofPpMWWyhK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