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

历史战胜了时间,除此之外,只有永恒战胜了时间。

——雷利

作者生平
格劳秀斯
1583—1645

Grotius

格劳秀斯肖像

米希尔·扬松·范·米勒费尔特(Michiel Jansz. van Mierevelt,1566—1641年)绘于1631年,收藏于荷兰国家博物馆。

“动机和借口 应当深深地植根于 真理与正义 的原则。”

雨果·格劳秀斯,1583年出生于荷兰代尔夫特,很早就成为声望卓著的学者。他15岁编撰了一部百科全书,还陪同荷兰著名政治家约翰·范·奥尔登巴内费尔特前往法国法院。他在那里写诗,学习法律,回国后担任荷兰省官方史学家,这一年他才18岁。他参与了海事法的辩论,还把他关于这个主题的著作发展成对国际法的全面阐述,这部题为《战争与和平法》( De Jure Belli ac Pacis )的著作于1625年面世。他的余生致力于公共事务,特别是担任外交使节。格劳秀斯斡旋无效后,莫里斯亲王和激进的加尔文派1618年推翻了奥尔登巴内费尔特,判处格劳秀斯终身监禁。他藏在箱子里逃到法国,借助法国提供的养老金继续从事文学和科学研究。格劳秀斯晚年拒绝了本国请他担任政府高官的任命,但1634年出任瑞典驻法国大使。在这个职位上,他力图通过谈判来结束三十年战争,但没能成功。1645年在罗斯托克去世。 g9YfTqgXQYaX+XicOoPueI+8YVTe9L0Z087lYTgkU/xciNGYamedalOg3DnTjk/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