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精神分析的特点

与其他学派相比,精神分析主要有两个特点。

决定论的哲学观点

精神分析的第一个特点是决定论的哲学观点。

这跟佛教是一模一样的。佛教的决定论,就是我这一辈子是什么样子的,跟上辈子做了什么(即“业力”),有很大的关系;甚至我下辈子是什么样子,都是由我这辈子做了什么决定的。佛教讲因果轮回,精神分析也涉及因果之间的关系——因为有小时候的那些事情,所以才有现在的种种。精神分析至少有两个术语是在说因果联系,一个是“移情”,还有一个是“强迫性重复”。

把意识分为三个层面

精神分析的第二个特点是把意识分成不同层面——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只有精神分析研究潜意识,其他学派都不会研究潜意识。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之间没有绝对的分界线,它们是一个连续体,彼此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和演变。

意识(Consciousness),是我们能感觉到的部分。这很好理解。

前意识(Preconsciousness),是我们稍微自我觉察就能感觉到的部分。比如我们每一分钟都在呼吸,如果我们没有关注当下的呼吸状态,就不会觉得我们需要呼吸。精神分析很少谈到前意识。

潜意识(Unconsciousness),是不能通过稍微觉察就知道的,需要在精神分析师的帮助下才能够觉察到的更深的部分。潜意识是精神分析中谈得最多的。

很多人认为,潜意识并不存在。比如,有人会说我今天早上要几点钟起床,是我的意识决定把闹钟定在几点,归自己决定。在意识的状态下去吃早餐,然后工作,做什么,这都是意识在起作用。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我们之所以是现在这种状态,很多时候是由我们的潜意识决定的。有人曾经认为,潜意识的数量是意识数量的三万倍,这不一定科学。就目前来看,虽然意识和潜意识的数量没有办法测量,但我们都知道潜意识的数量很庞大。

可以这样说,一个人没有意识到的一些行为,仍然是他的行为。即使没有意识到这个意识,他仍然会有行为,那么他的所有行为,超过他意识的部分,或者说他意识不到的部分,都可以视为潜意识。

佛教里有一个概念,跟精神分析里的潜意识是完全相等的,叫作“不自觉”。比如,我不自觉地舔了一下嘴唇,我不自觉地把事业搞砸了,或者我不自觉地破坏了某一段关系,这些都是由潜意识决定的。那么,潜意识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它就是由早年的关系决定的。

关于潜意识对一个人的影响,我们可以举很多例子。比如,我嫂子在美国待了 20 年,英语挺棒的,一个移民局的朋友跟她说,你英语不管流利到什么程度,都不一定表示你学得好。只有一个标准表示你学得好,就是你用英语做梦,这样才能证明英语已经渗透到你的潜意识水平了。

再如,我们学骑自行车,如果用意识来控制我们的手或脚,表示肯定没学好;如果已经不需要动脑筋,就可以把自行车骑得很稳,表示我们不仅学好了,还熟练到潜意识层面了。而且一旦到潜意识层面,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一个人曾经不用动脑子就能够骑自行车,哪怕十年没有骑,他一骑上自行车感觉马上就会回来。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熟能生巧,熟到不用动脑子就会,熟到潜意识里面了。

熟能生巧,如果换成精神分析的语言来表述,就是我们反复地做事情,因熟练上升到潜意识,然后由潜意识支配完成。那种状态就到了艺术的境界、巧妙的境界。

同样,如果我们用动脑筋的方式跟别人打交道,那动的脑筋也只能决定我们行为的某一部分,而且是非常少的一部分。而我们是怎样活着的,以及我们是如何跟他人打交道的绝大部分方式,是由我们的潜意识决定的。

小结

三句话概括精神分析的研究内容:

· 一个人在早年与父母的关系中怎样形成他的人格,以及这种人格对他成年后的生活有什么影响——移情。

· 在两个人的关系中,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态度,部分是由这个人教会的——反移情。

· 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自我保护系统——自我防御机制。 qyNy/waxEY6RtNlb4b3naVqKm/AzI954CyDMpE19ASFnLQ+/YlVXe+D72tFvnxb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