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弗洛伊德及相关人物和观点

我们先来说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他是精神分析的创始人,也是精神分析的“初学者”。他逝世于 1939年 9 月,这之后精神分析的发展,他都不知道。

弗洛伊德最主要的贡献,是从心理动力学角度定义了一个人为什么活着。换句话说,一个人活着从事各种活动的动力是什么。我相信,这是每一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研究我们为什么活着,简单来说,就好比研究一部车使用什么样的燃料在路上行驶。

弗洛伊德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人活着的动力来自力比多(性驱力)的满足需要,以及攻击驱力的需要。

很多人对精神分析的误解就来自弗洛伊德说的这两种驱力。实际上,如果我们深入考察人性就会发现,人除了这两种需要几乎没有别的需要了。从弗洛伊德的这个理论诞生以来,人们在谈到任何关于人性的部分时,如果最终不能落到力比多和攻击驱力上,就算不上深刻。这也是这个理论能在很短时间内就征服全世界的原因。

从这个角度来说,弗洛伊德不配被称为是一位心理学家,因为他的生物学倾向非常强烈。他的力比多和攻击驱力的理论,仅仅说了人作为生物学存在的部分。这个理论如果用在猫、狗身上也说得过去。

弗洛伊德在世的时候,他的一些学生因为他的内驱力理论而跟他分道扬镳,比如卡尔·荣格(Carl Gustav Jung)。所谓的现代精神分析,就是在反对弗洛伊德内驱力理论的背景下出现的,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有卡伦·霍妮(Karen Horney)、艾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还有哈里·沙利文(Harry StackSullivan)。沙利文最主要的贡献是把精神分析社会化。但是,他们的革命不太彻底。

经典精神分析和现代精神分析真正的分水岭是梅兰妮·克莱因(Melanie Klein)。她出生在维也纳,在柏林接受过精神分析培训,1926 年到了英国,后来她发展出了现代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理论。如果有人问我的精神分析取向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我属于现代客体关系理论这个学派的。

经典精神分析和现代精神分析的区别在于——

弗洛伊德认为,人活着的动力来自两种内驱力,即性驱力和攻击驱力,人活着就是要满足这些需要。别人的存在,仅仅是为了满足我们力比多或攻击性的投注而已。而克莱因和她的弟子们则认为,人活着是为了满足关系的需要。克莱因的理论直接使精神分析真正变成所谓的心理学。

力比多和攻击驱力

力比多和攻击性既是活着的原因,也是活着的动力。我们之所以活着,是因为我们有这样的动力。我们活着的时候需要做各种各样的事情,我们的能量就来自力比多和攻击性的投注。

力比多是性驱力,它跟繁殖相联系。一个物种繁殖的前提是它必须活着。为了活着,它必须抵御一切,必须有力量来反击威胁它活着的外部力量。

一切跟创造愉快、经历温暖相关的,本质上都跟力比多有关。一切关于竞争、追求卓越、伤害他人、破坏社会的,都跟攻击驱力的满足有关。如果抛开克莱因的客体关系理论,在弗洛伊德的内驱力的框架中,我们也可以解释这一切。

精神分析是进化心理学吗

进化心理学需要在一个非常漫长的时期内考察分析。就像我在武汉有一个朋友,他是地质学博士。在他的研究框架中,是以百万年为计算单位的,因为地质的形成需要很长时间。

进化心理学的确能够帮助我们非常深刻地理解人性,但是从治疗的角度来说,它几乎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它的考察期太漫长。

每一个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死亡,往往只有几十年的时间,进化心理学对他们也许没有什么意义。而精神分析的研究范围就窄得多,它是在进化心理学的基础上来考察每个个体的出生与死亡、生长与枯萎、疾病与健康、自我攻击或是对外攻击等。

内驱力理论与客体关系理论的关系

有人曾问过我,克莱因的客体关系理论,是建立在力比多之上,还是否定了力比多的攻击性?

现在的精神分析理论家,都倾向于整合克莱因的客体关系理论和弗洛伊德的内驱力理论。也就是说,从人的生物学的角度来说,我们可以用弗洛伊德的两种驱力来解释;从人的社会化的角度来说,我们可以用克莱因的客体关系理论来解释。这两种理论不是前后递进的关系,而是平行的关系。我们在考察一个人的时候,不分前和后,而应该是整体的。

还有一种更加简洁的说法——人活着是为了寻求关系。也就是说,力比多和攻击性的指向都是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说,它们整合了。 guHrysOpHjKTjMis+nNrNEcHUkQUdgwgU5Q8i/zzeN3I9I7rqZRBuQ1Y1Soiejb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